中山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范文、活动总结、规章制度、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activity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 draf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templat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重庆市中山古镇旅游开发探讨

20 06年 1 1月
No . 2 0 v 0 6
重庆 市 中山古镇旅 游开发探 讨
罗 能
( 重庆电子职 业技 术学院 , 重庆 40 2 ) 0 0 1
摘 要: 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 分析 了中山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 中山镇旅游开发现状、 中山镇旅游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旅游开发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 重庆 ; 中山古镇;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5 03 F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2 o6 (o 6O一 02 o 17 一 o7 2O )6 o 6一 3 重庆市中山古镇 , 位于江津市南部 山区笋溪河畔 。 地 处川 、 黔三省市交界处 , 渝、 地理位置为东经 162 铲币 、 鬼脸钱 、 笔翼钱可对 中山 古镇的亘古历史和巴人灭绝探秘史提供物证。
2 民俗 风情 . .
中山古镇有着 悠久 的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 民风 、 民 俗, 传统生产 、 生活方式 , 构成 了中山古镇独特的风情 画。
铁匠铺 、 银铺 、 铧厂 、 冷酒馆 、 染坊 、 刺绣 、 老茶馆 、 川剧茶 座、 土法榨油 、 手工竹编 、 渔舟捕鱼等古老的生产生活习
俗保存至今。虎头枕 、 虎头帽 、 衣、 棕 乌篷船 、 织布机 、 水 车、 石碾滚等在这里仍是生活 日用品和生产工具。 中山镇
居民每逢节假 日, 都会组织各种活动 , 春节玩龙灯 、 舞狮
子、 划花船 , 端午节的龙舟竞赛 , 三合场庙会 , 清明祭祖等
传统节庆活动至今热闹非凡。中山镇多能工巧匠 , 木匠、
、
中山镇旅游资源基础
中山镇旅游资源是以人文旅游资源和 自然旅游资源 两条主线展开 , 相互融合 、 相互补充 , 形成了以历史文化
中山红色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策划思路

中山红色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策划思路一、引言随着中山市发展的不断推进,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中山市的一张名片。
中山市作为伟大领袖孙中山的故乡,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中山红色旅游的潜力,提升旅游体验,本文将探讨中山红色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的策划思路。
二、背景分析中山市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中山市红色旅游景点众多,如中山市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等。
然而,目前中山市红色旅游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景点分散、旅游体验一般等。
因此,通过规划设计方案,提升中山红色旅游的品质和形象,对中山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策划思路1.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首先,要对中山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中山市红色旅游资源的范围和特点,将故居、纪念馆、纪念碑等各种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分类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导览、互动展示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优化旅游设施其次,要优化中山市红色旅游的旅游设施。
包括提升景点的设施设备,改善交通便利性,完善接待设施等。
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红色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进一步拉动中山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3.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同时,要开发中山市的特色红色旅游产品。
通过与当地文化、历史相关的旅游产品,如主题游、红色文化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增加中山市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孙中山的红色情怀,设计一系列融合红色文化和现代旅游元素的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中山市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
4.加强宣传推广最后,要加强中山市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向广大游客宣传中山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
同时,与旅游企业合作,通过线上预订、线下推广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山市红色旅游的优势和魅力。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策划思路,中山市的红色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将更具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昂普(RMP)分析理论

中山古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评选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2
1 9 9 9 年。 吴必虎提 出了一种研究区域旅游开发
【 作者简介] 张祖城( 1 9 8 4 一 ) , 男, 福建武平人, 龙岩市旅游发展 中心主任。
闽西职 业技 术 学院学报
的 理论 —— 昂普 ( R MP ) 分析理论[ 3 1 。该 分 析 理 论 指 出, 在 区域 旅 游 开发 中 . 应 坚 持 以旅游 产 品为 中心 ,
2 . M( Ma r k e t ) 分 析 —— 旅游 产 品 的弹 性 与 旅 游
者 的产 品选 择偏 好 龙 岩市 是福 建 闽西南 地 区政 治 、经济 、文 化 中
镇历史 文 化 的挖掘 、 旅游 项 目的设计 与规 划 、 旅 游 服 务基 础设施 的建设 等方 面 。 目前 , 中山古镇 的开 发现
平川 ) 两镇 , 隶属汀州府 , 至南唐保大三年( 公元 9 4 5 年) 并武平、 南安两镇为武平场。 宋太宗淳化五年 ( 公
元 9 9 4年 ) , 升 武平 场 为武平 县 。 其时 , 中 山镇 是 武平
中图分类号 : F 5 9 2 . 7 5 7 . 5 Z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8 2 3 ( 2 0 1 7 ) 0 2 - 0 0 0 1 — 0 5
近 年来 。 随着 经 济 的持续 增 长 ,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
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件 寸 ) 嘲 。从 以上的历史发展
地居 民收入 等方 面起 到 了重要 作用 。
外. 其还拥有分布广泛的各种人文民俗 、 历史建筑景 观资源和种类多样 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几年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对 中山古建筑群的
中山国王厝享堂建筑分析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中山国王厝享堂建筑分析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摘要:中山国文化是河北地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进行,逐渐揭开这个神秘国度的面纱。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千乘之国,其国力在王厝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跃入了列强行列。
而在出土的兆域图上明确记载了中山王厝陵园形式与尺寸,是研究中山国建筑与文化的重要文物。
本文对中山国王厝享堂建筑的形制进行探析,挖掘其建筑形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前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促进中山王厝享堂遗址价值开发。
以期更多展示中山国文化的特点,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山国文化,加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中山国;王厝享堂;遗址文化;旅游开发1、中山国遗址中山国(前414—前296),是战国中期位于燕赵两国之间的千乘之国,实力紧跟“战国七雄”之后。
中山国的历史是鲜虞部的华丽蜕变史,也是不同民族的大融合史,也正因这种特殊的民族构成,当时中山国的社会生产力和军事能力,与中原诸国相比也是强悍的。
20世纪70年代,中山王墓在河北省平山县被发掘,墓葬出土文物、遗址出土文物及货币等上面均有中山国时期的特殊文字。
据统计,带有铭文的器物有118件,铭文约有3000字,其中,4件铭器带有文字,刻着长篇铭文:中山王鼎有467个字,中山王方壶有450个字,中山王圆壶有182个字,兆域图铜版有484个字。
其中兆域图上详细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与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
2、中山王厝墓享堂遗址根据已出土的兆域图及相关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的研究,可初步推断王厝墓享堂的形制。
杨鸿勋教授的《宫殿考古通论》以建筑考古发掘为基础,通过对遗址及遗址内遗物的分析,包括建筑的形体、功能、结构、装饰、做法等。
傅熹年教授的《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同样立足于建筑考古学的基础之上,对一些古建筑遗址进行了复原,还对战国铜器上的建筑图像进行了总结与专业的解读。
其中,《战国中山王厝墓上的<兆域图>及其所发映出的陵园规制》一文主要对这一时期中山国的建筑技术和尺度方面进行研究。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引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成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本文将从ASEB栅格分析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1. ASEB栅格分析法的介绍ASEB栅格分析法(Analysis of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n a Grid) 是一种常用的旅游产品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栅格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旅游产品的内外部环境。
1.1 优势优势是旅游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相对其他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分析旅游产品的优势,可以为深度开发和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劣势劣势是旅游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不足之处。
了解旅游产品的劣势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从而提高竞争力。
1.3 机遇机遇是旅游产品在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中获得的有利条件。
通过分析旅游产品的机遇,可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为深度开发和创新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1.4 威胁威胁是旅游产品在外部环境中面临的不利因素。
通过分析旅游产品的威胁,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和损失。
2.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旅游产品的相关数据,包括市场数据、竞争对手数据、消费者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ASEB栅格分析法的基础。
2.2 栅格化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ASEB栅格分析法的四个维度进行栅格化。
通过将数据转化为栅格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和比较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组合。
2.3 强弱关系分析在栅格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潜力和局限性。
“走进中山醉龙”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究

“走进中山醉龙”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究【摘要】本论文在美术五大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结合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走进中山醉龙”为例,对非遗美术课程进行实践和探究,中山西区醉龙作为我国级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形式存在,现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分析,将“非遗”引入课堂,创设出一系列的醉龙课程,在画、做、赏、评等多方面引导孩子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醉龙,课程实践1.课程开发1.课程思考中山醉龙又称醉龙舞,是一种传统舞蹈,来源于中山西区长洲,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山醉龙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山仍保持举办一年一度的醉龙文化盛宴,中山醉龙的造型特点很有辨识度,整条木醉龙长约50cm,宽10cm,体积小巧却很精致,用木头雕刻成龙头和龙身的造型,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鳞似鱼、耳似牛,再刷上彩色的木漆,颜色绚丽而丰富。
表演者手持木醉龙结合醉龙舞,随锣鼓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舞木龙的形态,时而伏地翻滚,时而金鸡独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整个过程非常热闹有氛围感。
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通过醉龙舞的方式来祈求平安。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中山醉龙文化,中山市青少年宫在2017年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1.课程对象本课程面向8-10岁的创意画高级班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很高,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已经掌握了水粉画、黏土手工等技能,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本课程结合此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注力,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1.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计在8个课时内完成,具体如表所示:进中山醉龙1.课程实践探究(一)教学目标通过木醉龙和醉龙舞结合的形式让孩子直观感受图像的张力,孩子通过识别和解读醉龙的形象,初步地提升审美素养。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0年4月下半月刊33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贺 园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体验式教育理念与旅游业跨界融合的亮点,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文旅市场上的“新热点”。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在推动研学旅行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开展研学旅行的多种优势条件,基于研学旅行开展现状,提出深化产品内涵、注重产品形式和加强安全保障等发展策略,促进广东省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
引言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跨界融合的亮点,以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的增长方式,成为文旅市场上的“新热点”。
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
2014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对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
2016年,前国家旅游局颁布首批10个城市作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家单位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2016年,教育部、前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行已经开始成为国家大力落实并推荐的活动项目。
2017年,前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2019年,国家制定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和《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对研学旅行的开展条件、组织实施、服务要求等方面做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标志着研学旅行发展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对研学旅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研学旅行在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是青少年教育成长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国家政策、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研学旅行主要有户外教育旅行、实地考察、短期访学等多种形式。
Ritchie 在《Managing education tourism 》中,认为教育旅游是旅游者以教育或学习为最重要的动机而开展的过夜或者一日游的旅游活动,包括一般教育旅游、成人学习旅游、国内外大学生旅游和校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