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框架下资源整合的发展

合集下载

2010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年会召开

2010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年会召开
务 事 图书 馆 管理 和 技 术 研 究 的专 家 学 者 , 扣 “ 紧 大学 图书 馆 系
统 的开发 与应用 、 组织 与构 建 、 服务创 新 ” 的主题 , 不 同角 度报 告 了图 书馆 信 息技 术 的应 用 , 从 与参 会代 表们共 享 了 国内外先进 图 书馆应用 新 技术 的理 念 和实 践 经验 , 拓 了与会 代 表 的 视 开
网络信息发布的实践” 的报告 ; 复旦 大学 图书馆葛剑雄馆长“ 信息技术对 图书馆 的挑战与对 策” 的报告 ; 香港 中文 大学 图书 馆讯息 科技 及策 划部 副主任 林柔 云女 士 “ e世代 的 图书馆 服务 ”
的报告 ; 清华 大学 图书馆 副馆 长姜 爱蓉 研 究 馆员 “ 服务 框 架下 资源 整 合 的 发展 ” 报告 ; 云 的 南 京 大学 图书馆 副馆 长邵波 教授 “ 图书馆信 息技术 应用 创新 实 践 ” 的报 告 ; 国霍 普 金 斯大 学 资 美
会 的嘉 宾包 括 : 旦大 学副校 长桂 永浩 教授 , 复 图工 委副 主任 、 复旦 大学 图书馆 馆 长葛剑 雄教 授 , 图工 委副 主任 、 京大 学 图书馆 馆长朱 强教 授 , 北 图工 委 副 主任 、 汉 大学 图书 馆 馆长 燕 今伟 教 武 授, 重庆大学 图书馆馆 长彭 晓东 教授 , 清华 大学 图 书馆 副馆 长 姜 爱蓉 研 究 馆 员 , 京 大 学 图书 南 馆 副馆 长邵 波教授 , 国霍普 金斯 大学 资深 图书 馆 系统 专 家 张 甲教 授等 。本 次年 会 共有 来 自 美 3 3个城 市 和地 区 、9所 院校 的 14名 代表参 会 , 中包括 香 港 中文大 学 图 书馆 和 香 港 大学 图 9 6 其

5 — 5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升级与整合方案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升级与整合方案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升级与整合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政务服务现状分析 (4)1.2 政务服务平台升级与整合的意义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政务服务平台现状评估 (5)2.1 平台架构分析 (5)2.2 业务流程梳理 (5)2.3 技术与设备现状 (5)2.4 用户满意度调查与需求分析 (6)第3章升级与整合策略 (6)3.1 总体策略与原则 (6)3.2 技术路线选择 (6)3.3 业务流程优化 (7)3.4 整合范围与目标 (7)第4章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 (8)4.1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8)4.1.1 构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8)4.1.2 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政策 (8)4.1.3 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8)4.2 数据交换标准与规范 (8)4.2.1 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8)4.2.2 数据交换规范 (8)4.2.3 推动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4.3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8)4.3.1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8)4.3.2 制定数据安全政策与法规 (8)4.3.3 开展数据安全监测与评估 (9)4.4 数据质量管理与监控 (9)4.4.1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 (9)4.4.2 实施数据质量监控 (9)4.4.3 开展数据质量评估与改进 (9)第5章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9)5.1 总体架构设计 (9)5.1.1 架构概述 (9)5.1.2 架构特点 (9)5.2 前端界面设计 (9)5.2.1 设计原则 (10)5.2.2 技术选型 (10)5.2.3 界面设计 (10)5.3 后端架构设计 (10)5.3.1 技术选型 (10)5.3.3 架构特点 (10)5.4 系统集成与对接 (10)5.4.1 集成方式 (10)5.4.2 对接内容 (11)5.4.3 集成原则 (11)第6章业务系统升级与整合 (11)6.1 基础业务系统升级 (11)6.1.1 系统架构升级 (11)6.1.2 技术平台升级 (11)6.1.3 数据库优化 (11)6.1.4 用户界面改进 (11)6.2 专业业务系统整合 (11)6.2.1 整合目标 (11)6.2.2 整合原则 (11)6.2.3 整合方案 (12)6.3 业务协同与调度 (12)6.3.1 业务流程优化 (12)6.3.2 业务协同机制 (12)6.3.3 调度中心建设 (12)6.4 系统测试与优化 (12)6.4.1 测试策略 (12)6.4.2 测试实施 (12)6.4.3 系统优化 (12)6.4.4 持续监控与评估 (12)第7章用户体验优化 (12)7.1 用户界面设计 (13)7.2 服务流程简化 (13)7.3 智能化服务创新 (13)7.4 用户反馈与持续改进 (13)第8章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 (13)8.1 网络安全防护 (13)8.1.1 网络架构优化 (13)8.1.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4)8.1.3 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 (14)8.1.4 网络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14)8.2 数据安全保护 (14)8.2.1 数据加密存储 (14)8.2.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4)8.2.3 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14)8.2.4 数据安全审计 (14)8.3 系统安全运维 (14)8.3.1 系统安全运维规范 (14)8.3.2 安全运维工具与平台 (14)8.3.4 定期安全检查与评估 (14)8.4 风险评估与应对 (15)8.4.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5)8.4.2 风险防范策略 (15)8.4.3 风险监测与预警 (15)8.4.4 风险应对与整改 (15)第9章项目实施与验收 (15)9.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5)9.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15)9.1.2 项目团队职责 (15)9.1.3 项目管理制度 (15)9.2 项目进度控制 (15)9.2.1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 (16)9.2.2 监控项目进度 (16)9.2.3 适时调整项目进度 (16)9.3 系统部署与培训 (16)9.3.1 系统部署 (16)9.3.2 系统培训 (16)9.3.3 培训材料与支持 (16)9.4 项目验收与评价 (16)9.4.1 项目验收 (16)9.4.2 系统功能评价 (16)9.4.3 用户满意度评价 (16)9.4.4 项目总结与归档 (17)第10章运维保障与持续发展 (17)10.1 运维管理体系建设 (17)10.1.1 组织架构 (17)10.1.2 运维制度 (17)10.1.3 运维流程 (17)10.1.4 运维人员 (17)10.2 系统功能监控与优化 (17)10.2.1 功能监控 (17)10.2.2 功能分析 (17)10.2.3 功能优化 (17)10.3 业务发展支持 (18)10.3.1 业务需求分析 (18)10.3.2 业务流程优化 (18)10.3.3 业务支持 (18)10.4 政务服务平台持续创新与发展 (18)10.4.1 技术研究与应用 (18)10.4.2 用户体验优化 (18)10.4.3 创新服务模式 (18)10.4.4 合作与交流 (18)。

云管理层服务MSP发展概述

云管理层服务MSP发展概述

基于NIST云计算为云服务提 供商或 代理商,独立于云服务层,旨在提供整体性资源与应用管理服务,以帮助云服务客户更好利用云资源。
云计算参考架构
云服务消费者 云服务审计员
安全审计 隐私保护审计
性能审计
云服务提供商
云服务代理商
MSP厂商帮助传统企业受益 于新型管理架构。其可帮助 企业重组传统业态下的设计、 研发、生产、运营、管理等 组织方式,推动企业架构变 革,从而使其在如今高度动 态的市场下保持竞争力
MSP厂商需要具备合规的能 力并将其传达给客户。传统 企业对于数字化 IT 的合规通 常缺乏认识,MSP需要在安 全服务的基础上提升客户云 安全意识,以应对上云、用 云过程的安全与合规风险。
当前赛道上头部玩家有四类:MSP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传统IT提供商和第三方CMP厂商。这四类厂商因其基因与定位差异,彼 此优劣势区分明显。
中国CMP市场份额
中国CMP玩家类型与优劣势
其他 24.1%
华为 25.2%
飞致云 4.8% 8.3%
数梦工厂 9.4%
专有私有云
自营私有云
公有云1
裸金属
虚拟私有云
外包私有云
公有云2
多样化云环境
49
数据来源:Cloud Standards Customer Council
商业模式差异促使CMP成为独立赛道,四类玩家存在差异竞争 优势
云管理服务(MSP)
CMP和MSP商业模式存在很大差异:MSP提供以人为主的服务,以解决方案方式处理差异化问题;CMP厂家开发定制化软件,以 授权售卖或SaaS方式出售给用户,从而解决明确问题,这一本质区别使CMP成为独立赛道。该赛道头部玩家多为传统云服务提供商 与传统IT提供商,华为、Vmware和新华三三家厂商共占据中国CMP市场54%份额;第三方厂商中飞致云份额位于前列。

共建时空云端 智享城市未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小记

共建时空云端 智享城市未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小记

每年柳州市紫荆花盛开的时候,全国各地赏花的游客都会蜂拥而至。

2021年4月,广州市的拍花客何如初第二次来到柳州市,他在手机上打开“龙城市民云”APP,便可以轻松地跟着紫荆花观赏指南,游园拍花,尽情尽兴。

这是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缩影。

人们感觉到,柳州这座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了。

自然资源部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建设试点启动以来,全国共有59个城市申请成为试点城市,广西柳州市位列其中。

柳州市以试点建设为契机,打造地理空间全类型、全覆盖、全空间、全过程的数字底盘,建成了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

该平台可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平安柳州、食品安全、智慧卫生、城市应急等多个领域。

柳州市打造的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运行机制、标准规范和应用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推动广西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转型提供经验,生动地诠释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自然资源需要的“双赢”。

整合数据,28个部门签订共建共享协议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其他信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环境中提供了时空基础。

它是广西目前唯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也是柳州各行业空间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的数字底盘。

2013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柳州市政府部门应用地理信息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中所有地理信息资源统一纳入政务整合一体化平台,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接口开展各行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已建或者新建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云平台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围绕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城市管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核心领域,柳州市不断更新和扩充地理空间框架,依托市政务云平台,统一管理、维护和共享柳州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

以时空大数据为基础,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带动了柳州市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

柳州市形成了各区县、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的“统一入口”和“统一出口”,政务业务数据实现了融合和空间化管理,为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全市域全行业应用提供了地理信息支撑。

云计算实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云计算实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云计算实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于信息存储和处理方式的认知。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将分散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灵活、可靠的信息服务。

在这个新的模式下,资源共享成为云计算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首先,云计算实现了计算资源的集中管理。

传统的计算模式中,每个用户都需要购买和维护自己的硬件设备,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浪费了大量的物理空间。

而在云计算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云服务器,无需关心底层的硬件设施。

云服务提供商会对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确保资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种集中管理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共同使用。

其次,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弹性分配。

传统计算模式中,用户的计算需求可能存在波动性,有时需要较大的计算能力,而有时只需要较小的计算资源。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并在用户不需要时释放资源,使资源能够充分利用。

这种弹性分配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计算的灵活性,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最优化利用。

此外,云计算还实现了多租户的资源共享。

在云计算平台上,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同一组资源,每个用户之间互不干扰。

这种多租户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闲置。

同时,多租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调整使用的资源量,提高了资源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最后,云计算通过提供高效的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资源的虚拟共享。

在云计算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机技术将实际的物理资源进行划分和组织,形成多个虚拟的计算环境,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隔离。

这种虚拟化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综上所述,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共享模式,通过集中管理、弹性分配、多租户和虚拟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云计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计算模式下资源利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计算服务。

云计算环境下面向用户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浅析

云计算环境下面向用户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浅析
X i a o J i n g L y u S h i j i o n g Z h a n g X i a o d a n
(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t i i f c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I r t f o r m a d o n o f C h i n a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8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b r o u g h t a n e w s e r v i c e m o d e l f o r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
f o r m w i t h a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s e r v i c e mo d e l o fh y b r i d c l o u d i n t h e c 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T h i s p a p e r a i me d t o e x p l o r e w h a t w i l l h a p p e n t o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I 1 l u 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 s e r v i c e mo d e i n t h e do u d c o mp u l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p r o v i d e d a n e w " i d e a f o r

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整合模式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整合模式研究
t e g r a t i o n mo d e l
An I n t e g r a t e d Mo d e l o f Go v e r n me nt I nf o r ma t i o n Re s o u r c e s Ba s e d o n Cl o ud S e r v i c e s
Ni u Li ・ 。
第3 2 卷
第1 期




Vo 1 . 3 2 N o . 1
2 0 1 3年 1月
J OURNAL OF I NTE LL I GENCE
J a n . 2 0 1 3
政务信息资源“ 云服务” 整合模式研究水
牛 力
( 1 .中国人 民大学数据工程 与知识 工程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8 7 2 ;
Ab s t r a c t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g o v e r n me n t i n f o r m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h e l p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l e v e l o f e -g ov e r n me n t s e r v i c e s a n d u i t l i z a t i o n e ic f i e n c y.
2 .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Ma n a g e m e n t , R e n m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2 )

云计算平台架构图

云计算平台架构图

云计算平台架构图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断加强,企业对云计算平台的需求呈现出爆炸性增长。

云计算平台以其超高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成为企业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首选。

而理解云计算平台的架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

一般来说,云计算平台架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和软件层(SaaS)。

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云计算平台的骨架,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IT服务。

1、基础设施层(IaaS)基础设施层是云计算平台的最底层,主要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

这一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硬件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供上层使用。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地获取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按需使用,灵活扩展。

2、平台层(PaaS)平台层位于基础设施层之上,主要为企业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所需的平台和工具。

这一层集成了数据库、消息队列、缓存等中间件,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支持。

企业可以利用这一层提供的工具和平台,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3、软件层(SaaS)软件层是云计算平台的最高层,主要为企业提供具体的软件应用和服务。

这些软件应用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规划(ERP)、数据分析等。

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层,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应用和服务,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

以上就是云计算平台的基本架构。

可以看出,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分层、模块化的结构,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这种架构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灵活地选择所需的服务和资源,实现按需使用,高效利用。

同时,云计算平台的可扩展性也非常强,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这种弹性的架构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挑战。

云计算平台的开放性也是其重要特点。

通过开放的标准和接口,企业可以方便地集成第三方应用和服务,构建属于自己的云计算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Virtual
Application
• Virtual
Service
云计算的技术背景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 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 计算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 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发现系统的云服务架构
用户界面
Discover 平台
第三方系统
集中索引 3
本地资源
预索引仓储
集中索引 1
集中索引 2
有的发现系统在云计算环境中(如亚马逊)部署平台
发现系统的技术优势是预先对元数据及 全文建立的高品质仓储和索引,由此产生 的明显效果包括: 扩大检索范围;
提升检索效率;
保障查全率和查准率;


检索结果的选择性呈现影响查准率、查全率。
不断提升的应用需求促进着行业的发展。2008年以 来发现系统崭露头角,成为数图发展的热点之一。
初级阶段:分布环境下电子资源的逐一检索
ILS
SpringerLink
ProQuest
中国知网
读秀
实时查询和响应
中级阶段:电子资源的联邦检索
本地 索引 元 搜 索 引 擎
实时查询和响应
“高级阶段”:基于数据仓储的整合检索
发现系统—预先收割数据并建索引
发现系统(Discovery System)的突出特点是——
快速、简洁、易用。有人称之图书馆的Google。
尽管发现系统才出现2-3年,大多数图书馆还在观 望,尽管发现系统还存在不尽如意的地方,…
但据2009年统计,全球范围“发现系统”用户总 数>600家,年增40%。 反映了图书馆面对电子资源不断增长,迫切希望 为读者提供“得心应手”的资源发现工具的压力!
?
Web2.0
?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
云计算的前世不今生
云计算
网格计算
效用计算
软件即服务
• 并行计算处理大型
问题
• 以使用量计费的
计算资源
• 以网络为基础的
软件订购服务
• 通过网络以按需、
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 需的服务
• Virtual
Server
• Virtual
Infrastructure

启动资源发现系统的调研测 试

多数据源汇聚的导航服务
形成了汇集了几十万篇文章的目次摘要信息的数据池
图书馆中英文主页改版升级嵌入快速检索框功能
几个层面的资源整合平台使用统计:

2004年读者调查: 利用电子资源主要入口:通过数据库/电子期刊导航占86.15%

2006-09年整合链接统计:
250万
预索引 仓储
技术优势的效果
结果呈现的灵活多样
检索结果可实现:

去重、排序、分面、FRBR、可视化
全文链接、个人文献管理、外部数据聚合

用户行为的挖掘、学术经验的推荐与分享
技术优势的效果
结果呈现的灵活多样
技术优势的效果
学科化、知识化的拓展应用 通过对主题、署名关系、收录期刊和会 议等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共同兴趣,揭示机 构之间、研究者之间的隐性关系,建立新的 合作。 海量的结构化、高品质的预索引数据是知 识发现和关联的基础,在知识组织和学科化 服务方面大有作为。
电子资源经费占文献总经费比例: 2007:40% → 2008:55% → 2009:59% → 2010:62% ↗
清华图书馆的环境变迁
个人电脑成为读者利用图书馆、馆员开展 业务的“必备工具”— 全馆500台++。

服务器成为图书馆运行的基础保障,机房 120台服务器提供7×24×365的不间断服务。

局域网和广域网成为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 “标准配置” — 逾1500个网络端口,支持 IPv6 & IPv4 双栈

无线覆盖全馆、102个AP,网络无所不在。
清华图书馆的环境变迁
清华图书馆的服务变迁

服务成几倍的增长 →
主页登录人次逾707.2万
—后者是前者的5.2倍
2009年到馆读者人次逾134.2万
云服务框架下资源整合的发展
清华大学图书馆 姜爱蓉
2010.12.16 上海 复旦
大纲

云计算 & 云服务 图书馆的“云”环境


任重道远的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看清形势、审视环境、探索实践、着眼未来
云计算 & 云服务
面对“云计算”众说纷纭:
褒:云计算将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
图书馆面对的严峻挑战
面对全球范围的数字资源激增,图书馆陷 入被动局面。人们对数字资源揭示和整合的 能力远远落后于数字资源的增长速度。
图书馆的资源质量高,但查找不方便。
数字图书馆需要借助于强大的检索能力、 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来管理海量资源,为读 者提供准确、流畅的信息发现和获取。 云计算&云服务的出现为图书馆提供了资源 管理和整合的新契机。
大纲

云计算 & 云服务 图书馆的“云”环境


任重道远的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任重道远的资源整合
传统图书馆主要管理几十万或几百万件的 纸本馆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图书馆自动 化系统担起馆藏揭示和服务的重任。 数字图书馆需要管理数以百计的数据库, 数以万计的电子期刊、数以百万计的电子图书、 数以千万乃至几个亿的学术论文。揭示和管理 这些分布、海量的数字资源对图书馆是一个严 图书馆需要一个当家的、统一管理所有类型 峻挑战,迫切需要得心应手的理想工具。 资源并提供服务的系统。
(“人”,“机构”,“著作”,“活动”,“大事 记”,等)
技术优势产生的效果
纸本和电子资源的强融合、强整合
发现系统基于对图书馆ILS数据的全面收 割和重新索引,将书目数据与电子资源数据 无缝融合在一起,在发现系统界面上重新呈 现,包括馆藏的实时流通状态。
纸本和电子资源的真正融合整合在一起提 供检索和服务。
对云计算概念的理解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 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 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 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图书馆员的视角: 与其说云计算是一项新技 术,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新 的理念,一种按需获取的 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应用模型
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调动起来,为用户服务→ 云服务
四次IT产业革命,将引领未来3~5年新技术发展,将给生产和生活 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测,到2012 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
贬:IT业界对“云计算”趋之若鹜,却鲜有人能给出“云计算
”的正确含义。甲骨文CEO拉里· 埃里森曾表示:“我完全搞不懂 那帮人在说些什么,简直就是一派胡扯。这(云计算)到底是指 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云计算正在上升期
Web2.0 仍具上风,但趋势减缓!
2007年以来,云计算处在上升期!
大纲

云计算 & 云服务 图书馆的“云”环境


任重道远的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云”环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电子资源种类和数量正在超越纸本资源
信息设施成为图书馆的标准
网络已成熟(不仅快,且无处不在) 计算和存储的硬件设备越来越便宜
2009年咨询台接待读者人次1.85万 虚拟参考咨询访问人次7.5万
—后者是前者的4倍
清华图书馆的服务变迁

远程利用资源大幅提升→ 馆际互借完成 2.4万份 二次文献检索 373万 次 电子全文浏览/下载 1017 万 篇次 电子图书浏览/下载 231.7万 册次
2009年图书外借 87.9万册次
历史学家伯契纳克认为:云计算会跟“网络空间(Cyberspace)” 、“Web 2.0”等曾经炙手可热的词汇一样,流行一阵,然后被遗 忘。他表示:“云计算这个术语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总 是想包罗万象、涵盖一切。”
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丌穷
Virtualization 虚拟化 Grid Computing 网格计算 Cluster Computing 集群计算 SaaS 软件即服务 Utility Computing 效用计算
任重道远的资源整合
清华馆资源整合的轨迹: 2009年→ 2000年→ 基于MetaLib+SFX的知识库 建立数据库/电子期刊导航, 是读者利用电子资源主要入口 (CKB)重用,升级数据库/电子 期刊导航,提供多数据源汇聚 2005年→ 的导航服务 引进MetaLib+SFX建立“学术 信息资源门户”,提供文献内 2010年→ 容层面的整合和一步到位的获 重用SFX的CKB数据,实现电 取服务 子期刊书目信息批量导入OPAC 2008年→ 测试引进学术推荐服务bX, 提供基于用户经验的知识链接 服务 重用MetaLib的功能,实现图 书馆主页的快速检索框功能
图书馆的服务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基于载体的服务转变为基于内容的服务 从孤立分离的服务过渡到集成整合的服务
清华图书馆的资源变迁
2009年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比较: 馆藏书刊总量375万册(件) 纸本图书年购买约4.6万种(其中外文5777种) 纸本期刊年订购3334种(其中外文116种) 纸本学位论文约5.5万种
关注和评估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