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管道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国内外排水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排水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排水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冯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排水体制的概况及国内外排水系统的不同之处,详细写了美国、日本、德国的排水体系,直观的看出了我国与其的差距.并着重指出了我国的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希望我国的排水系统的向更好更高效发展。

关键词:排水系统;差异;污水排水;雨水排水;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rainage systemFENG xi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ChinaAbstrct:In this paper,we write general situation of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bout drainage systerm, detailed writte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the drainage system, intuitive to see the country and its gap. And highlighted the presence of the country's drainage system deficiencies,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oposed measures to deal with。

We hope to our drainage system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development。

国外原油管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启示

国外原油管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启示

国外原油管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启示一、国外原油管道发展现状1.1 美国原油管道网络的覆盖面积广。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美国拥有超过210万英里(3389385.5公里)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覆盖面积最广泛的是中西部地区,该地区拥有总长度超过80万英里(1287480公里)的管道。

1.2 欧洲地区的原油管道主要集中在北海和东欧地区。

北海管道将石油从挪威和英国输送至欧洲大陆,而东欧管道则从俄罗斯输送天然气和石油。

1.3 中东地区的原油资源丰富,该地区有大量的原油管道,其中最重要的管道是红海-地中海输油管道,其全长超过1600公里,用于将红海和印度洋海域中的原油输送至地中海沿岸国家。

1.4 亚太地区的原油管道覆盖面积较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等地。

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原油管道网络,旨在降低其对海运运输的依赖程度,同时印度正在建设多条原油管道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二、国外原油管道发展趋势2.1 多元化的输油模式。

新兴的输油模式包括海上管道、海底管道和液化天然气(LNG)等,这些模式将为能源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2.2 对环保和安全的重视。

多数发达国家都将环保和安全作为建设和运营原油管道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3 变革性的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油管道建设和运营的技术不断更新,例如使用无人机和远程传感器等技术来监控管道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三、国外原油管道发展的启示3.1 加强国内原油管道建设。

国内的原油管道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对原油管道的建设和改善,降低对油价的依赖度和降低运输成本。

3.2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加强管道建设和运营的法规和标准制定,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3.3 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

除了构建原油管道网络,应该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能源开采和运输模式,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

浅谈国内外PVC管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外PVC管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外PVC管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VC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材料,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安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市供水、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各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PVC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国内外,PVC管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各有特点,本文将结合国内外PVC管技术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国内PVC管技术现状国内PVC管技术在生产工艺、品种规格、质量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

国内PVC管生产企业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管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材料选择方面,国内厂家也在不断改进,推出了耐高温、耐压力、抗紫外线等性能更优越的PVC管材料,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国内PVC管在规格种类齐全,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从小口径注塑管到大口径加强壁波纹管都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内PVC管的管道连接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主要是胶接、热熔连接等,随着工程施工速度的不断提高和对接口质量要求的增加,新型的PP-R热熔管材料、快速热熔连接技术等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管道连接的效率和质量。

在PVC管的应用领域方面,国内建筑给排水领域对PVC管的需求较大,而在城市供水和市政管道领域,PVC管的应用比较有限。

目前国内PVC管的主要市场仍集中在农村自来水、给排水、燃气和通讯工程等领域。

国外PVC管技术相对成熟,主要体现在工艺、品种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在工艺方面,国外PVC管生产企业拥有先进且成熟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生产出的PVC管材料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有生产工艺成熟和经验丰富的制造商。

在品种规格方面,国外PVC管材料种类繁多,规格齐全,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从小口径到大口径的各类PVC管产品应有尽有。

国外PVC管的品质稳定,特别是在耐温、耐压及抗紫外线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较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环保等领域。

在应用领域方面,国外PVC管在市政供水、给排水、化工管道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

海洋管道介绍

海洋管道介绍

• 封闭式集束管 将多根输油管、输气管、注水管、加热管和电 缆等汇集在一根大口径的运送管(承载管)内,形 成保护。 优点:有效避免输油管的泄露,减轻对海域的污染。 缺点:工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油气田的产能和集 输要求。
• 海底集束管道设计要点
1)海底集束管道输油设计 2)海底集束管道整体结构设计 3)保温和加热设计 4)垫块设计 5)隔舱壁设计 6)拖头设计 7)脐带缆设计 8)海底集束管道跨越设计
• 国外海底集束管道的应用现状
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是北海、墨西哥湾和西非海域。 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度的集束管道是在2000年设计安装的。外套管外径达到127mm,总长度 达到14km。
1998年挪威设计、铺设的一个集束管系统
工作不到位之处敬请指点!
在内外管之间填充绝热材料,而有些新型的管中管结构会在内管与绝热材料之间 设置主动加热线,以满足内管油气资源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内外管之间一定距离间安装扶正器。
• 深水PIP管道的关键技术
1、保温材料选择
深水:保温性能要求高、材料厚度大,多选气凝胶;
浅水:聚氨酯泡沫,减小成本; 2、热膨胀设计 约束条件下由于温度与压力作用,PIP易发生膨胀屈曲,其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内外管与 管土的相
已铺设总长(2000)
二、海底管道的特点
优点:
可以连续输送,受环境制约小,输油效率高,运油能力大;
海洋管道铺设工期短,投产快,管理方便,操作费用成本低。
缺点:
由于处于海底,检查与维修困难; 受潮流的影响较大,对于处于潮差或波浪碎带的管段(立 管),可能遭受海中漂浮物和船舶撞击或抛锚遭受破坏。
单壁管
单壁管一般都为用于长距离输送的单层保温钢管。 海洋管道的钢管一般为以下三种: 无缝钢管(S)、电阻焊直缝钢管(ERW)、直缝焊接钢管(UOE) 对于所用钢材的物理、化学等特性,都有规范参考,目前API为的管道材料规范被

2024年水管管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管管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管管道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管管道是指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系统,在城市建设、工业生产和民用设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管管道市场是一个关键的市场领域,涉及到建筑工程、工业制造、供水、排水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本文将对水管管道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水管管道市场的规模取决于各个应用领域的需求量和市场需求。

目前全球水管管道市场规模正在持续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水管管道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5%,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竞争格局水管管道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的市场参与者。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水管管道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知名度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

同时,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小型的本地供应商,他们在特定地区具有竞争优势。

市场分析区域市场水管管道市场在各个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

发达国家市场规模较大,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着需求不断增长的特定市场领域,如农业灌溉领域和石油化工领域。

产品类型水管管道市场的产品类型多样化,包括塑料管道、金属管道和复合材料管道等。

塑料管道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具有低成本、抗腐蚀、耐用等优点。

金属管道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油气输送和高温高压环境。

复合材料管道是一个新兴市场,在一些特殊要求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市场趋势未来几年水管管道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 环保和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水管管道的需求将增加,例如可降解材料管道。

2. 技术创新:新型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出现将推动市场的发展,如高分子复合材料管道和3D打印技术。

3. 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摘要: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大城市的首要问题。

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管道物流系统,特别是城市地下管道物流运输系统,更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领域。

本文介绍了国外管道物流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地下管道物流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工程规划建设和相关技术、自动化传输和监控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

本世纪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地下管道物流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关键词:地下管道; 物流运输;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1 概述在城市,配送物流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内容包括机关单位物资供应、市民消费品配送、对商场店铺的货物配送以及各类商务办公物品的流转等。

配送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车辆。

但是,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这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早已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从而也给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带来很大影响。

据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的资料,由交通问题导致目前德国每年的经济损失约为1000亿欧元。

在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 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大城市的首要问题。

以地面车辆为主要方式的城市配送物流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而且在网上购物和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的今天,原始的上门配送方式无论从速度上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发展城市地下物流以及管道物流是一个新的思路,把管道物流从今天只能配送液体、气体等物质向配送固体物质(包括日用品的运输供应和城市垃圾的外运等)延伸,把地面上以车辆配送为主要形式的物流转向地下和管道中,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通过实施地下管道物流,可以极大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明媚的阳光、清洁的空气和宽敞的空间; 还可以大大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和运行效率,适应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发展的要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世界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1)长运距、大管径和高压力管道是当今世界天然气管道发展主流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开发的大型气田多远离消费中心。

同时,国际天然气贸易量的增加,促使全球输气管道的建设向长运距、大管径和高压力方向发展。

1990 年,前苏联的天然气管道的平均运距达到2 698 km。

从20 世纪至今,世界大型输气管道的直径大都在1 000 mm 以上。

到1993 年,俄罗斯直径1 000 mm以上的管道约占63%,其中最大直径为1 420 mm 的管道占34。

7%.西欧国家管道最大直径为1 219 mm,如著名的阿—意管道等.干线输气管道的压力等级20 世纪70 年代为6~8 MPa;80 年代为8~10 MPa;90 年代为10~12MPa。

2000 年建成的Alliance 管道压力为12 MPa、管径为914 mm、长度为3 000 km,采用富气输送工艺,是一条公认的代表当代水平的输气管道。

(2)输气系统网络化随着天然气产量和贸易量的增长以及消费市场的扩大,目前全世界形成了洲际的、多国的、全国性的和许多地区性的大型供气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由若干条输气干线、多个集气管网、配气管网和地下储气库构成,可将多个气田和成千上万的用户连接起来。

这样的大型供气系统具有多气源、多通道供气的特点,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前苏联的统一供气系统是世界最庞大的输气系统,连接了数百个气田、数十座地下储气库及约1 500 个城市,管道总长度超过20×104km。

目前欧洲的输气管网已从北海延伸到地中海,从东欧边境的中转站延伸到大西洋,阿—意输气管道的建成实际上已将欧洲的管网和北非连接起来。

阿尔及利亚—西班牙的输气管道最终将延伸到葡萄牙、法国和德国,并与欧洲输气管网连成一体.(3)建设地下储气库是安全稳定供气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天然气出口国家,还是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的一些西欧国家,对建造地下储气库都十分重视,将地下储气库作为调峰、平衡天然气供需、确保安全稳定供气的必要手段.截止到1998 年,全世界建成储气库605 座,总库容575.5亿立方米、工作气量307.7立方米.工作气量相当于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11%,相当于民用及商业领域消费量的44%。

我国管道发展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精)

我国管道发展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精)

管道运输的优点: 一、运量大。 二、占地少。 三、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四、管道运输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五、管道运: 一、较长距离的管道运输主要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输送,一般固体物资不适宜采用管 道运输。
二、管道运输一般用于连续性运输的物资,对于运输量较小或者不连续需求的物料
• •
• • • • • • • • • •
(1)俄罗斯的主要输气管线。 1980年以前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建立了以西西伯利亚地区气田为主的全国统一的 供气系统和输气管道网,它包括数百座气田、管道网、压缩站、煤气生产装置、地下储气库等。 主要输气管线有: 1.乌连戈伊气田-乌日哥罗德-伊瓦采维奇,长4400公里,年输气能力为1500亿立方米。 2.乌连戈伊气田-车里雅宾斯克,长3200公里,年输气能力339亿立方米。 3.梅德韦日耶气田-莫斯科,长5000公里,年输气能力400亿立方米。 4.下瓦尔托夫斯克-新库兹涅茨克,长965公里,年输气能力为100亿立方米。 5.布哈拉-车里雅宾斯克和布哈拉-叶卡捷琳堡,长4464公里,年输气能力各为100亿立方米。 6.加兹利气田-莫斯科,全长2694公里,年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 7.奥卡列姆气田-莫斯科,长2545公里,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 8.雅库茨克-纳霍德卡港,长3200公里,年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 俄罗斯通过“兄弟”和“联盟”输气管道向东欧国家输出天然气,通过三条输气干线向芬兰、 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输出天然气。

我国管道发展现状
• (一)中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管道运输的 特点及其在运网中的作用 • (二)我国管道建设情况 • (三)中国管道运输的发展问题及战略 • (四)总结
(一)中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管道 运输的特点及其在运网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发达国家地下物 流系统的比较与借鉴
• 地下物流系统是一种新兴的运输和 供应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公路、铁 路、航空及水路运输方式而言其起 步较晚,但已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优 越性。地下物流系统最终发展目标 是形成一个连接城市各居民楼或生
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地下管道很快
想的状况。目前比较公认的地下物 流系统建设是在基于区分城内运输 和城外运输的概念下,把城外的货 物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 输到城市边缘处的物流园区(CL P),经处理后由CLP通过地下 物流系统配送到各个终端,这些终
三.发达国家管道运输的经营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管道运 输被大石油公司占有和控制。 二战后,铁路兼营管道 运输现象。 管道运输的管道路线和 运输是固定的。 按油类不同品种规格规 定不同费率。
•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管道运输大都为大石油公司所占 有和控制,它们为了垄断石油的产供销,均投资建设自己 专用的管道,运输自己的产品,管道运输实际上已成为石 油公司内部的运输部门,成为石油垄断组织的一个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 二次大战后,铁路兼营管道运输的现象逐渐增多,这是因 为随着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油罐车运输业务受到很 大影响,铁路为了寻找出路,提高竞争能力,挽回失去的 货运量,有些铁路也投资建设石油管道,兼营管道运输业 务。铁路兼营管道运输较其它单独经营管道运输具有有利 条件:首先,铁路可在铁路沿线原有土地上铺设管道,不 必投资另找土地;其次可以利用铁路原有人员和设备;第 三可以解决铁路本身所需燃料。因此,可以收到投资少、 成本低的良好经济效果。 • 管道运输由于管道路线和运输是固定的,所以运输费用计 算比较简单。按油类不同品种规格规定不同费率。其计算 标准多数以桶为单位,有的以吨为单位。此外,一般均规 定每批最低托运量。
达60km/h。英国在管道运输系统方面的研 究开始得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应用得最好的国家 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管道系统,包括气 力管道系统(PCP)和水力管道系统(HC P)。优点在于能够合理利用现有管道运输的动 力能量,在此之上搭配其他货物运输,从而将现 有资源合理地整合利用起来;它的局限性在于一 般的气力和水力管道管廊的横截面积不是很大, 因此一般只运送体积不大的货物,且水力管道系 统需要在目的地将货物与液体分离开来,程序相 对要复杂一些。
• 1、新法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美国约有250万英里长的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及其他气体和危险液体。这些 管道是美国经济和能源供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输送的多为易燃或有毒材 料,一旦出现泄漏或爆炸,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因此,确 保管道安全至关重要。 PHMSA作为交通部下属的负责管道天然气、石油等材料运输安全的机构,主 要使命是开展管道的物理或方案检测、安全事故调查和与管道运营者的沟通。 PHMSA还开展行政诉讼和民事处罚等执法活动,以纠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同时推动管道技术研发活动,开展管道运营者培训等。 过去的管道安全管理集中在管道自身的物理性能、配套支持体系和运营者检 查计划的管理。从1997年开始,PHMSA越来越重视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在管 道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采取更宽广的视野,在关注管道自身性能的同时,把 环境因素也考虑进来。 2002年12月,国会通过“2002年管道安全改进法”,提出要针对高危地区制 定风险分析和完整性管理计划,并在基础评估后至少每七年开展一次完整性 管理计划。由于当时一些管道运行者认为这一方案在有些情况下频度不够, 或成本太高、不够有效等,政府责任办公室2006年建议议会允许管道运营者 根据风险因素、技术数据和工程分析不时地对其运输完整性管理计划进行重 新评估。PHMSA为此在2008年4月向议会提交了立法提议,允许与规定的七 年间隔有差异。 “2002年管道安全改进法”通过“挖潜致电”计划提高了公众的管道安全意 识,授权交通部发布针对有潜在安全问题管道的安全行动,还通过建立跨机 构委员会简化管道应急恢复许可程序,确保对维修有一个综合考评。 2010年9月、2011年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San Bruno和宾夕法尼亚州的 Alltown分别发生了较大的管道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管 道安全再次引起重视。
二.历史发展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宾夕法 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 则是从20世纪开始的。随着二次大战后石油工业的发展, 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产油国竞相开始兴 建大量石油及油气管道。 20世纪60年代开始,输油管道的发展趋于采用大管 径、长距离,并逐渐建成成品油输送的管网系统。同时, 开始了用管道输送煤浆的尝试。全球的管道运输承担着 很大比例的能源物资运输,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 油田伴生气、煤浆等。其完成的运量常常大大高于人们 的想象(如在美国接近于汽车运输的运量)。 近年来管道运输也被进一步研究用于解决散状物料、 成件货物、集装物料的运输,以及发展容器式管道输送 系统。
• 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开展地下物流系统研究顺应了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活动频 繁发生,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在人 口众多的特大城市问题尤为严重,大城市一般都极度拥挤,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8 000人左右,地面道路供
施,这就给市区内新项目的建设带来许多限制。而地下物 流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其重要意 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交通拥挤困扰着城市生活,交通不畅给社会经济
此,若能使用地下物流系统,成功地将物流部分从地面交通中分离开来,必 将极大地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拥挤状况。
(2)降低城市交通事故率。行人和自行车与机动车争抢过马路是造成城市 拥堵的重要原因,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地下物流系统使货物直接从地 下走,减少了城市机动车的流量,安全隐患大大降低。 (3)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物流被视为企业“第三方利润的源泉”,运输费 用和库存费用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物流系统自成一体,它与其 他地面运输互不影响,也不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可实现高效、智能化、无 中断物流运输,同时也在实现零库存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地下物流是提高 城市货物运输通达性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它能带动其他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 实现整个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 (4)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区内的物流运输多采用大吨位卡车作为运输工 具,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碳、硫、磷的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罪魁祸 首;此外,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粉尘也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染,还能将原用于交通运输的部分 地表还原成城市绿化带,采用该系统能大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保护文化遗产。为缓解交通拥挤需对现有地表交通网络进行扩张,很 多时候摧毁了原本应受到保护的古建筑。地下物流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 题,因此引入地下物流概念的城市规划必将大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 行。
发达国家管道发展状况
一.管道简介:
管道运输 (Pipeline transport) 是用管道作为运 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 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 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 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有时候,气动管 (pneumatic tube) 也可以做到类似工作,以压缩 气体输送固体舱,而内里装着货物。管道运输 石油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路运输便 宜。大部分管道都是被其所有者用来运输自有 产品。
• 2011年2月3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民主党杰伊•洛克菲勒 等几位参议员向参议院商业委员会提交了“2011年管道运 输安全改进法”议案,并得到批准。之后,参议院商务、 科学与运输委员会于5月5日向参议院提交了报告,到7月7 日,该议案已经列入参议院立法日程。 根据议案,“2011年管道运输安全改进法”将授权 PHMSA(管道与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于2011-2014财 年负责联邦管道安全计划的执行,以期为美国管道运输网 的安全监管提供保障。新法包括29部分,涉及民事处罚、 管道损坏预防、海底收集管道、完整性管理、公众教育和 安全意识、泄漏检测、事故通告、管道基础数据搜集、国 际合作与咨询、行政执法程序等诸多方面。
• (2).德国
德国主要致力于将传统的地面交通 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共同组成未来城市 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目 前,德国正在研究Cargo Cap地 下管道运输和供应系统,该系统快捷方 便,能达到36km/h的恒定运输速 度。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地下物流系统与 城市交通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其优点在 于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有 的各种便利设施来开展地下物流运输配 送,不需要重复建造地下物流系统所需 要的轨道设施,从而达到“一物两用” 的效果。系统充分体现了轨道运输的优 点,即污染物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 无噪声污染,且系统运行能耗低、成本 低,运输工具寿命长、不需要频繁维修;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与 专业地下物流系统不完全相同,它以交 通为主,若想要利用城市现有交通设施 必须在保证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 再来规划设计物流运输配送,这种限制 下的规划不如全新的地下物流系统那样 毫无限制。
• (1)英国
2 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地下物流 系统发展现状
地下物流在英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自1928年 以来在伦敦街道下面20米处就运行着一个邮件 轨道系统,连接 Paddington和Whi te chapel之间10.5公里双轨线上的 9个州,每天处理400多万件的信件和包裹, 如今他们又计划利用该系统向牛津街上的大商店
内向城外运送货物的反向物流类似 独特性能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可用地面积 小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地下物流系 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下物流系统的发展历程及重要 意义
• 地下物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地下物流系统最初是 以管道运输系统的形式出现的。采用管道运输来分送固、液、 气体的构想由来已久,现有的城市自来水、暖气、煤气和排 污管道可以看作管道物流的原始形式。19世纪末,人们开 始采用气力管道系统(PCP)和水力管道系统(HCP) 来运输颗粒状的大批量货物。1853年在英国伦敦建立的 城市管道邮政系统以及1865年在柏林建立的德国第一个 管道邮政网是早期比较著名的气力管道系统;水力输送较之 气力输送程序更复杂一些,这种输送方式需要先将颗粒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