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合集下载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实施单位及有关单位协调工作施工单位需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施工计划顺利进行。

1.2 施工现场勘察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图纸设计及施工方案制定2.1 图纸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等,明确施工范围和要求。

2.2 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及设备准备、施工要点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三、工程量清单及计算3.1 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计算及材料消耗计算等,确保施工经济合理。

3.2 计算书编制根据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计算书,包括工程项目计量、工程项目估价等内容,为施工进度和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四、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4.1 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4.2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升工程品质。

五、进度计划及监督检验5.1 进度计划制定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清单,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5.2 监督检验设立监督检验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要求。

六、竣工验收及总结6.1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检查工程质量、外观及功能等,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6.2 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施工工作提供参考,持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以上为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实际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某住宅小区A栋楼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规模:A栋楼为1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6米。

二、施工方案1. 工程施工顺序:(1)土方工程: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回填;(2)基础工程:基础垫层、基础结构施工;(3)主体结构工程:主体结构框架、剪力墙、梁、板等;(4)装饰装修工程:内墙抹灰、外墙涂料、地面铺设等;(5)设备安装工程:水电安装、通风、空调、电梯等;(6)室外工程:绿化、道路、排水等。

2. 施工方法:(1)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2)基础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3)主体结构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装饰装修工程:采用干挂石材、涂料、瓷砖等;(5)设备安装工程: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三、主要材料及设备1. 主要材料:(1)水泥:P.O 42.5级;(2)砂:中砂;(3)石子:5-25mm碎石;(4)钢筋:HRB400级;(5)钢材:Q235-B级;(6)木材:建筑木材;(7)砖:MU10级;(8)加气混凝土砌块:600×200×100mm;(9)涂料:外墙涂料;(10)瓷砖:地砖、墙砖等。

2. 主要设备:(1)挖掘机;(2)推土机;(3)搅拌机;(4)钢筋加工机械;(5)模板;(6)混凝土输送泵;(7)建筑起重机械;(8)电梯;(9)水电安装设备;(10)通风、空调设备。

四、施工进度计划1. 土方工程:30天;2. 基础工程:45天;3. 主体结构工程:120天;4. 装饰装修工程:90天;5. 设备安装工程:30天;6. 室外工程:30天。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 选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5. 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责任。

高支模专项方案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市XX区XX大厦,地上XX层,地下XX层,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

本工程涉及高支模施工的区域主要为地上XX层至XX层的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梁、板、柱等构件的模板支撑体系。

二、计算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 材料选型:- 模板:16mm厚红色模板,弹性模量E=4200N/mm²,抗弯强度[f]=12N/mm²。

- 次龙骨:50mm×100mm木枋,抗剪强度设计值1.3N/mm²,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²,弹性模量为8415N/mm²。

- 主龙骨:48mm×3.5mm普通钢管,抗弯强度205.0N/mm²。

- 扣件:拧紧力矩达40~65N·m,单扣件抗滑承载力可取8.0~6.4kN。

2. 支撑体系布置:- 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梁底支撑采用顶托。

- 楼板满堂支撑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3. 荷载计算:- 梁自重:根据设计图纸,梁自重约为1.2kN/m²。

- 混凝土浇筑荷载:根据设计图纸,混凝土浇筑荷载约为2.0kN/m²。

- 施工荷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荷载约为1.0kN/m²。

- 风荷载:根据当地气象资料,风荷载约为0.6kN/m²。

四、计算结果1. 梁下支撑体系:- 计算荷载:Q = 1.2 + 2.0 + 1.0 + 0.6 = 4.8kN/m²- 承载力:根据材料强度和设计规范,梁下支撑体系可承受荷载为5.0kN/m²,满足要求。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项目名称为XX大厦。

大厦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2米,开挖面积为15000平方米。

基坑周边环境复杂,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较多,需进行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

二、计算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三、计算内容1. 基坑稳定性计算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四、计算结果1. 基坑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抗滑稳定系数Ks = 1.2- 抗倾覆稳定系数Kr = 1.2- 抗浮稳定系数Kf = 1.2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1)排桩设计- 桩径:0.8米- 桩间距:1.5米- 桩长:12米- 桩端承载力:Qk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桩承载力:Qp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2)内支撑设计- 支撑形式:钢管支撑- 支撑间距:3米- 支撑截面尺寸:300×300毫米- 支撑间距:3米- 支撑轴力:N = 5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根支撑承载力:N = 500kN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1)降水井设计- 井径:0.6米- 井深:12米- 井距:10米- 井数:20口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井涌水量:Q = 30m³/d- 总涌水量:Q = 600m³/d(2)降水设备选型- 降水泵型号:DJ50-20- 降水泵流量:50m³/h- 降水泵扬程:20m五、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满足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1)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1)

2#散货污水调节池、1#、2#蓄水池及吸水井基坑开挖计算书土坡稳定性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5、《地基与基础》第三版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本计算书采用毕肖普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同时考虑了土条两侧面的作用力。

一、参数信息:基本参数:放坡参数:荷载参数:土层参数:二、计算原理: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

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

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该土条上存在着:1、土条自重W i,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N i,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或抗剪力Tr i,4、土条弧面上总的孔隙水应力U i,其作用线通过滑动圆心,5、土条两侧面上的作用力X i+1,E i+1和X i,E i。

如图所示:当土条处于稳定状态时,即Fs>1,上述五个力应构成平衡体系。

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5的要求。

三、计算公式:K sj=∑(1/mθi)(cb i+γb i h i+qb i tanφ)/∑(γb i h i+qb i)sinθimθi=cosθi+1/F s tanφsinθi式子中:F 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c --土层的粘聚力;γ --土层的计算重度;θi --第i条土到滑动圆弧圆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φ --土层的内摩擦角;b i --第i条土的宽度;h i --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h1i --第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h2i --第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q --第i条土条上的均布荷载γ' --第i土层的浮重度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h1i=h w-{(r-h i/cosθi)×cosθi-[rsin(β+α)-H]}式子中: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α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h1i的计算公式:h1i=h w-{(r-h i/cosθi)×cosθi-[rsin(β+α)-H]}当h1i≥ h i时,取h1i = h i;当h1i≤0时,取h1i = 0;h2i的计算公式:h2i = h i-h1i;h 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θi=90-arccos[((i-0.5)×b i-l0)/r]四、计算安全系数: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K sjmin:------------------------------------------------------------------------------------计算步数安全系数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1步 3.621 45.259 -0.011 2.535 2.535示意图如下:计算步数安全系数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2步 2.322 34.580 4.218 6.462 7.717示意图如下:--------------------------------------------------------------------------------------计算结论如下:第 1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K sjmin= 3.621>1.350 满足要求! [标高3m至1.5m]第 2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K sjmin= 2.322>1.350 满足要求! [标标高1.5m至-0.41m]1#散货污水调节池东西北三侧基坑开挖断面图土坡稳定性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5、《地基与基础》第三版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1)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1)

放坡宽度 W(m)
平台宽度 B(m)
1
1.91
3.82
2பைடு நூலகம்
2
荷载参数:
序号
类型
1.5
1.5
3
面荷载 q(kPa)
基坑边线距离 a(m)
荷载宽度 b(m)
1
局布
3
1
2
土层参数:
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 (m)
1
淤泥
5
二、计算原理 :
土的重度 γ(kN/m3 土的内摩擦角 φ( ° 粘聚力 C(kPa)
)
)
饱和重度 γsat(kN/ 3
当土条处于稳定状态时,即 Fs>1,上述五个力应构成平衡体系。考虑安全储备的 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 ≥1.3的5 要求。
三、计算公式 :
K sj=∑ (1/m θi)(cbi+γbihi+qbitan φ )/ ∑i h( iγ+qbbi)sin iθ mθi=cosθi +1/Fstan φ sini θ
四、计算安全系数 :
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 K sjmin:
------------------------------------------------------------------------------------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 (度 ) 圆心 X(m) 圆心 Y(m) 半径 R(m)
)
饱和重度 γsat(kN/ m3)
17
15
11
22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 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 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 i条,该土条上存在着 :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设施,它不仅提供施工人员的工作平台,也保障他们的安全。

在满堂脚手架的搭建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脚手架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脚手架之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评估,确定搭建位置、高度和承重等关键参数。

同时,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脚手架搭设过程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工作,确保各个部位连接紧密、稳固可靠。

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脚手架使用和维护搭建完成后,要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和维护,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三、脚手架计算书1.脚手架结构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和承重要求,进行脚手架结构的设计,确定每个部位的材料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风荷载、地基条件等外部因素,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脚手架承载力计算对脚手架的承载力进行详细计算,包括各个部位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

通过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确定脚手架的受力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和改进方案。

四、结论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对于脚手架搭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并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计算书

施工方案计算书

施工方案计算书一、项目介绍本计算书旨在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数值计算依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效率、质量。

本项目为 xxx 工程,工程地点位于xxx。

主要涉及xxx工程内容。

二、施工概述本施工方案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项目。

以下是施工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1. 工序安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施工条件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工序安排。

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顺序和时间节点的合理安排,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方法。

考虑材料使用、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源供应充足,以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4. 工期计划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

同时,在计划中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因素和不可预见的情况,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性和合理性。

5. 安全措施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包括安全培训、安全设备的提供、安全操作规范的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以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方案计算1. 工程量计算根据实际测量的工程图纸和勘测数据,对各项工程量进行计算。

包括土方工程量、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等方面的计算,确保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的准确性。

2. 强度计算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结构设计参数,进行强度计算。

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计算、钢筋的强度计算等内容,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资源消耗计算根据工程图纸和工艺要求,计算各类资源的消耗量。

包括水、电、油料消耗等方面的计算,以确保施工过程中资源的供应和消耗的平衡。

4. 施工成本计算根据工程量计算结果,结合相应的单位价格,计算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等方面的计算,以确保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四、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本施工方案还包括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过程监控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理团队,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模板计算书一、荷载及荷载组合1、荷载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后者是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得出的。

(1)荷载标准值模板工程的荷载标准值包括新浇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柱、梁、墙等构件,还应考虑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钢筋混凝土,采用25KN/m3,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表4-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表4-1 计算项目均布荷载(KN/m2)模板及小楞 2.5立杆 1.5立杆支架 1.0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表4-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表4-2 计算项目均布荷载(KN/m2)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ºC ;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般取2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2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5)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表4-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表4-3向模板内供料方法 水平荷载(KN/m 2)溜槽、串筒或导管2 容积小于0.2m 3的运输器具2 容积为0.2~0.8m 3的运输器具4 容积大于0.8m 3的运输器具6(2) 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表4-4是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 表4-4序号 荷载类别类别 分项系数 编号 1 新浇混凝土自重 恒载 1.2 A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活载 1.4 B 3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载 1.4 C 4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恒载 1.2 D 5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载1.4E2、荷载组合荷载组合表 表4-5项次 项 目 荷载组合计算承载能力验算刚度 1 平板及其支架 A+B+C A+B 2 梁底板及其支架A+B+C A+B 3 梁、柱(边长≤300mm )、墙(厚≤100mm )的侧面模板 C+D D 4大体积结构、梁、柱(边长>300mm )、D+ED墙(厚>100mm )的侧面模板二、模板结构的强度和挠度要求目前施工现场的模板和大小楞以木模板为主,支架多采用钢管架。

其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表4-6的要求。

模板允许强度和允许刚度 表4-6模板类型允许应力[б]N/mm 2允许挠度[f]mm 结构表面外露(不装修)的木模板 13 400/0l结构表面不外露(装修)的木模板13 250/0l钢管支架170——注:0l --模板的计算长度。

三、模板结构构件的计算理论 1 模板计算模板结构中的面板、大小楞等均属于受弯构件,而支架为受压构件,可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当模板构件的跨度超过三跨时,可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图4-2)。

计算时,按常规构件的惯性矩沿跨长恒定不变;支座是刚性的,不发生沉陷;受荷跨的荷载情况都相同,并同时产生作用。

则:剪力: ql V 6.0= (4-1)弯矩: 2101ql M =(4-2) 应力: W M=σ (4-3)挠度: EIql f 1504= (4-4)式中:E-模板的弹性模量,对木材取(9-10)×103N/mm 2图4-2 模板计算简图W-模板的抵抗矩,对矩形截面,261bh W = I-模板的惯性矩,对矩形截面,3121bh I =2 支撑计算钢管支撑主要承受模板或楞木传来的竖向荷载,一般按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力压杆进行验算。

][σϕσ<=sA N(4-5) 式中:ϕ--轴必受压杆件稳定性系数,由杆件长细比λ查表确定。

i l /0=λ,对Φ48钢管,cm i 59.1=。

3 对拉螺杆计算柱和墙模板在支模时通常要设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间距按下式计算。

qA d s ][σ=(4-6) 式中:s A -- 对拉螺杆截面积;][σ--对拉螺杆容许拉应力,对I 级钢取205N/mm 2,II 级钢取310N/mm 2;q -- 模板侧压力,单位:N/mm 2。

四、常用支模参数常用支模参数表 表4-7项目截面 模板厚度 楞条最大间距(mm)支撑间距(mm)板120厚12 400 2000 18 600 2000 200厚 12 350 1500 18500 1500梁 250×40040 1000 1000 600×800 800 800×1200650 柱 18(竖向木楞60×80@250)柱箍间距1200对拉螺栓间距 500(Ф12) 450(Ф10)墙18 1000施工用电计算书一、 施工用电量计算建筑工地临时供电,包括动力用电与照明用电,在计算用电量的时候,应从下列各点考虑:(1)全工地所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其他电气工具及照明用电的数量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 (3)各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需要的情况总用电量按以下公式计算:)(10.144332211P K P K P K P K P ∑+∑+∑+∑=计 (1)式中:P 计——计算总用电需要容量(KVA ) P 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 P 2——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 P 3——室内照明容量(KW ) P 4——室外照明容量(KW )由于照明用电所占的比重数较动力用电量要少很多,所以在估算总用电量时可以简化,只要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10%作为照明用电量即可。

则(1)式可简化为:)(计∑∑+=221121.1P K P K P (2) K 1、K 2、K 3、K 4——需要系数,见表1用电系数K 表1用电名称数量(台) 需要系数 备注K数值 电动机3-10K 10.7 如施工中需要电热时,应将其用电量计算进去,为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式中各项动力和照明用电,应根据不同工作性质分类计算。

11-30 0.6 30以上0.5 电焊机 3-10 K 2 0.6 10以上0.5 室内照明 K 3 0.8 室外照明K 4 1.0二、 变压器容量计算 变压器容量应按下式计算:ϕcos 05.1计变P P =(3)cos 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75。

三、 配电导线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必须保证不致因一般机械损伤折断。

在各种不同敷设方式下,导线按机械强度所允许的最小截面见表2导线按机械强度所允许的最小截面 表2导 线 用 途导线最小截面(mm 2) 铜线 铝线 照明装置用导线 户内用 0.5 2.5 户外用 1.0 2.5 双芯软电线 吊灯0.35 移动式生产用电设备 0.5 多芯软电线及软电缆 移动式生产用电设备 1.0 绝缘导线,固定架设在户内绝缘支持件上,其间距为 2m 及以下 1.0 2.5 6m 及以下 2.5 4 25m 及以下 4 10 裸导线 户内用 2.5 4 户外用 6 16 绝缘导线 穿在管内 1.0 2.5 设在木槽板内 1.0 2.5 绝缘导线户外沿墙敷设 2.5 4 户外其它方式敷设4102、按允许电流选择导线必须能承受负载电流长时间通过所引起的升温。

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1)总配电箱的导线计算:ϕcos 31000••=线计线U P I (4)(2) 分配电箱的导线计算:ϕcos 31000••=∑线线U P K I (5)(3) 开关箱的导线计算:ϕcos 31000••=线线U P I (6)(4)、(5)、(6)式中:I 线——线路中工作电流值(A ) P 计——总用电量(KVA )P ——分配箱所带用电设备功率(KW ) U 线——线路工作电压值,三相四线制为380V K ——取0.75COS 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75。

二相制线路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ϕcos 线线U PI =(7)根据(4)~(7)式的计算结果,依据表3选择导线线径。

常用配电导线持续允许电流表 表3导线标 称截面(mm 2)裸线橡皮或塑料绝缘线(单芯500V )TJ 型 (铜线) LJ 型 (铝线) BX 型 (铜芯橡皮线) BLX 型 (铝芯橡皮线) BV 型 (铜芯塑料线) BLV 型(铝芯塑料线) 2.5 — — 35 27 32 25 4 — — 45 35 42 32 6 — — 58 45 55 42 10 — — 85 65 75 59 16 130 105 110 85 105 80 25 180 135 145 110 138 105 35 220 170 180 138 170 130 50 270 215 230 175 215 165 7034026528522026520595 415 325 345 265 325 250 120 485 375 400 310 375 285 150 570 440 470 360 430 325 185 645 500 540 420 490 380 240770610660510——3、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线上引起的电压降必须在一定限度之内,配电导线的截面可用下式计算:%εC LP K S ⋅∑=(8) 式中:S ——导线截面(mm 2)K ——用电系数,取0.75 P ——用电设备功率(KW ) L ——用电设备至配电箱的距离ε——允许的相对电压降(即线路电压损失)%,临时用电网络采用7% C ——材料内部系数,铜线为77,铝线为46.3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应同时满足以上三项要求,即以求得的三个截面中的最大值为准,从电线产品目录中选用线芯截面。

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

一般在道路工地和给排水工地作业线较长,导线截面由电压降选顶;在建筑工地配电线路比较短,导线截面可由容许电流选定;在小负荷的架空线路中往往以机械强度选定。

用电计算时通常采用“逆向”计算方法,即先计算开关箱的用电量及线径,再计算分配电箱,最后计算总配电箱和变压器容量。

ρ——基础比重,取25kN/m3; e——偏心距,单位m;e=M /(F+G )M ——塔吊非工作状态下倾覆力矩。

若计算出的P min <0,即基底将出现拉力,由于基底和地基之间不能承受拉力,此时基底接触压力将重新分布。

应按下式重新计算P max ,()⎪⎭⎫ ⎝⎛-+=e b b G F p 232max (2)F 、M 可由塔吊说明书中给出,将计算得出的最大接触压力P max 和地质资料中给出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相比较,小于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即可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