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期末世界历史复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留空)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留空)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上篇)一、筹建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1、时间、地点:年9月,2、会议:3、参加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

4、会议内容:制定了,确定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建立纪念碑,选举国家领导人。

5、《共同纲领》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共同纲领》起到了的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北京。

内容:接受为施政方针,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的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西藏和平解放: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军青藏高原,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有关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取得完全统一。

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一)稳定物价之战:米棉之战、银元之战(二)土地改革1、目的: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时间:年月- 年底。

3、标志:年6月的颁布。

4、结果:到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5、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废除了,消灭了。

(2)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3)解放了,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背景):年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舰侵入,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同时还将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抗美援朝的时间:年月——年月。

3、参战部队:指挥者:英雄人物:、4、结果: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标志着朝鲜战争以美国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超级实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超级实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949年10月1日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①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②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1目的:为巩固新生的政权2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3作用:投机商囤积大批物资卖不出去,纷纷破产.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二、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之知识点归纳【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之知识点归纳【提纲】【北师大版】
1967年6月
氢弹
世界上第四个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年4月
人造地球
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66年7月
战略导弹部队(二炮)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
东方魔稻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发布《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
中美建交
伟大的转折
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前6世纪
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圣经》
博爱
伊斯兰教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唯一真主安拉
时间
题材
作者
代表作
前9---前8世纪
史诗
荷马
《荷马史诗》
前6---前4世纪
悲剧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
《俄狄浦斯王》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文体发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26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 分):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 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这段史料摘自哪一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一文献?(4 分)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 的?(2 分)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7.什么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
A.苏美尔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中国人
8.有这样一本书,书的作者是一位肓诗人,书中有很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
篇文学作品之一。该书是( )
A.《伊利亚特》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1.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将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的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
2.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主要效仿中国的( )
A.秦汉制度
B.两汉制度
C.隋唐制度
D.两宋制度
3.“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树„„”与其相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⑵君主立宪制;
⑶ 热月政变 ;查理一世。
三、综合探究题(23 题):
⑴《汉谟拉比法典》 雅典
伯里克利
⑵《权利法案》
⑶《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民法典》)
24 题:⑴意大利 人文主义 但丁 达.芬奇
⑵⑴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 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 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⑵消极影响: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观愿望是到海外寻找黄金,满足发财的欲望, 却引发了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使欧洲资本主义的 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期中、期末考试复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期中、期末考试复习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国 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并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 矛盾——中共八大 1956年9月 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 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3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简称 为“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 业化 三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一五计划的时间(1953年—— 1957年) 一五计划的目的、任务。 一五计划的成果P21地图 重工业基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31、一些重要的会议: 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讨论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北 京 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 并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1、我国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采取了 哪些措施? 稳定物价、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的召开: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内容:4点(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 备工作)
3、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P4 5、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事件——西藏和平解 放 时间:1951年10月 为维护西藏统一做出贡献的藏族代表人物: 阿沛.阿旺晋美 6、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29、从中国的外交历程谈谈你的 感悟。 旧中国是弱国,外交是屈辱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 国际舞台上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 用。
30、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 恩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任命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两弹元勋”——邓稼先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奥运会获得首枚金牌的人——许海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全册复习课件【课件】【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全册复习课件【课件】【北师大版】
杜集中学
第一单元复习: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间区别:你记住了吗?试一试! 1949、9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 1949、10 2.开国大典________________ 3.西藏和平解放______ 1951、10 4.土地改革运动________________ 1950-1952 5.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_ 1950-1953 1954 6.新中国第一部宪法______________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__________ 1953 8.万隆会议________________ 1955
A
D
11.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 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A.希望工程 B.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光彩工程
A
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B
C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笔记
一、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 第一部宪法的时间———通过的机构(会议)_______________ 代表大会 性质:(颁布的意义)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古代史部分》试题汇编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古代史部分》试题汇编

A
B
• 70.(2016· 泰安)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 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 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 重庆)图像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像 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
• 克里特王宫遗址 • A.古代希腊文明 • C.古代罗马法制
C
• 59.(2016· 长沙)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 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 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 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 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 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 A.基督是救世主 • B.国王软弱无能 •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雅典卫城遗址 伯里克利像 B.古代日本文化 D.古代阿拉伯文明
A
• 72.(2016•烟台)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 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B) •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 • 73.(2016· 永州)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 民间故事集是() • A.《荷马史诗》 B.《古兰经》 • C.《天方夜谭》 D.《伊利亚特》
B
B
• 57.(2016· 张掖)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西欧骑士 制度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 A.大化改新 B.亚历山大东征 • C.丕平献土 D.查理•马特改革
D
• 58.(2016· 南京)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 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人类始祖: 非洲南方古猿(距今 现代意义上人类: 晚期智人
500万——100万年前)
三大人种: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形成原因: 生活自然环境的不同
二、氏族: 最早出现的氏族: 母系氏族
女人权利 特点: 大于男人 众神之母, 故事: 该亚的故事 一万年前农业出现, 出现原因: 男人具有体力优势
一、类型:
暴力冲突
传播文化、扩展文明; 但破坏性大
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区域文明冲突
二、区域文明冲突典型: 时间: 公元前492——公元前449年
希波战争
战役: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
国家: 马其顿 亚历山大东征 东征最远到:印度河流域
影响: 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内容:
实行 “班田收授 经济上:法” 和 租庸调 制 建立 中央集权 政治上:体制
(拜占庭帝国)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时间: 公元1世纪
创始人: 耶稣
基 督 教
地点: 巴勒斯坦 教义核心: 对人类要“博爱” 教皇国由来: 丕平献土
经济上占有欧洲三分之一土地;政治上鼓 地位: 吹教权高于王权;思想文化处于万流归宗 地位 建筑: 巴黎圣母院
时间: 公元7世纪
创始人: 穆罕默德
伊 斯 兰 教
地点: 信奉:
阿拉伯半岛(麦加)
唯一真主安拉
穆罕默德以 宗教信仰 为纽带, 伊斯兰教作用: 将阿拉伯各部落统一,
622年、632年: 622年,穆罕默德在 麦地那建立
建筑: 清真寺
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
三大宗教对比表
宗教名称 创立时间 佛教 公元前 6世纪 创立地点 印度 创始人 经典 圣地 教义 P92
印 度 河 流 域
种姓制度
等级:
第二等级:刹帝利
;贵族
佛教
第三等级:吠舍;普通 雅利 安人 ,从事农、 牧、工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 ;非雅 利安人,从事各 种低贱职业。 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教义:
主张“ 众生平等”。教义核心是人生一切 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 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乔达摩. 《佛经》 悉达多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公元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耶稣 《圣经》 耶路 P106 撒冷 穆罕 默德 《古兰经》 麦加 P102
暴力冲突(战争)
文 明 交 流 方 式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和平交流 (意大利威尼斯人)
马可波罗来华(元朝) 对新航路开辟产生很大影响
《东方见闻录》,也叫《马可波罗行纪》
罗马共和
双方: 迦太基和罗马 结果: 罗马三次取胜 影响: 罗马空前强大,
但共和制不再适 应统治需要。
布匿战争
罗 马
时间:BC27——公元476年 建立者: 屋大维 建筑: 圆形竞技场 罗马帝国 迁都: 君士坦丁——君士坦丁堡
狄 奥 分裂: 多 395年 西 西罗马帝国——476灭亡 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西征
希腊
罗马
全希腊的学校
民主政治: 雅典
极盛时期: 伯里克利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局限性和进步性:
希 腊
文学
史诗: 《荷马史诗》 西方最早史书 《奥德赛》-木马计 悲剧: 地位:最能代表古希腊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成就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悲剧家 索福克利斯 欧里庇得斯——关心妇女
《伊利亚特》
建筑:
时间: (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
日本:
大化改新
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 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 作用: 定基础。 是日本由 奴隶社会 向 封建社会 过渡的标志。
法兰克
改革者: 查理· 马特 内容: 把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核心: 封君封臣制(基础是: 封土制 形成: 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父系氏族
故事: 厄瑞斯忒的故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宗教文明 文明的交流方式
国家: 埃及
尼罗河 建筑: 金字塔 文字: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苏美尔文明: 楔形文字(最早文字)
建立者:阿摩利人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 完备的法典
雅利安人 建立者:
第一等级: 婆罗门 ;祭 司,掌管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