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2023年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

2023年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篇一: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通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篇二: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之际,为回顾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走过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辈为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落实首汽修理公司党委工作计划,修理公司团总支组织各团支部青年员工特于5月4日统一前往首都博物馆参加名为“开阔眼界、引以为鉴”的主题团日活动。
观首都博物馆有感(精选10篇)

观首都博物馆有感(精选10篇)观首都博物馆有感篇1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的首都博物馆。
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
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一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
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
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
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
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
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中午午饭过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
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
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
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
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8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8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篇1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
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通用24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1为进一步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9月13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院4系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等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到达博物馆后,同学们开始自由参观,我也逐层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我真的惊叹于我们先民所拥有的智慧和灵巧,感慨于历史的变迁,还有中国古代陶器、瓷器、老北京的建筑和民俗等展区的文物,使我真正近距离地认识到了我们先民的勤劳智慧,了解了北京-我们对首都的历史演进,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位于首博地下一层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的展馆。
百姓是生活的主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百姓之家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而《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就是通过百姓之家的变迁,反映建国六十年以来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向世人展示新中国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的叙说”。
按照当时家庭的生活场景布置老物件,还原出三个不同时段的“百姓之家”,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家庭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部分是“岁月留痕”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用品发生更新换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第三部分是“胡同精彩”。
出了家门,就进入到人们生活的社区——胡同。
202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篇_1

202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的首都博物馆。
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
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一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
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
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
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
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
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中午午饭过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
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
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
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
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0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0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在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我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
站在大门前,我兴奋不已。
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儿,让人觉得雄伟壮观。
进了门,只见一个足有几十米高的青铜器立在左边,一个大大的木头建筑物立在右边。
我们顺着通道进了青铜器,原来,这是一个馆中馆。
我们先来到了顶层的文房四宝馆。
馆里的灯光昏暗,让人觉得幽静、神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各式各样的毛笔。
狼毫白云不在话下,自然是有的。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支毛笔,笔杆是深紫色的,非常粗。
而它的笔头更大更粗,在小的砚台里根本放不下。
我一看下面的说明,这才知道,原来这支笔叫“紫檀木金丝大抓笔”,怪不得这么粗呢!而接下来的水晶墨床,就更让我惊叹了。
水晶墨床通体透明,两侧又很大的弧度,光洁如新。
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
沿着电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馆。
那能工巧匠门们做成的艺术品,真让人赞叹。
玉板指,白里透绿,绿里透青。
还有一颗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普罗密新经,每一个字只有芝麻大小。
然后,我们参观了青铜器馆、书画馆,就走进了“大木头块”里。
在“大木头块”里,我们最后参观了老北京风俗馆。
一进去,就看见一排长长的泥塑。
我兴奋极了,可谓欣喜若狂,扒在围栏上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排泥塑描绘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风情。
只见几个小孩在街头抖空竹,抽汉奸,有说有笑;一个商贩在路边摆起小摊,大声叫卖,几个被吸引过来的顾客正挑选着东西;有两个老爷爷,在谈天说地,其中一位还提着鸟笼......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闭馆时间了。
我恋恋不舍地望着首都博物馆,期盼着下次还能来这里参观。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做梦都想拥有一个系统了解北京历史与文化的机会,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们来到坐落在长安街的新首都博物馆,开始了我们的首都文化之旅。
想象中的首都博物馆应该是古色古香的,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好奇。
2024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篇

2024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约599字)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
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称赞。
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
宽阔的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
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
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又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厅、椭圆形专题展厅、条形的办公和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隙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约688字)就要过年了!什么是“年”?为什么过年?怎么过年?这个牛年要怎么过?你知道我是怎么过得吗?我来说一说!为了让我了解更多的有关“年”的事情,爸爸妈妈决定除夕时带我去首都博物馆参观,体验一次“博物馆里过大年”。
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一路上兴奋不已,问这问那……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感受到了牛年将至的气息:巨大的彩图悬挂在空中,两排身穿彩衣、手捧金元宝的小牛笑容可掬地迎接着人们。
在博物馆五层的一个展室中,我知道了有关“年”的传说,以及人们为什么过年时要放爆竹,原来是为了驱逐“年”这个怪兽。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3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导语: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首都博物馆观后感3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
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欢迎朋友们也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来,每天
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
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
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
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
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
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