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实验报告解析

合集下载

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

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

电化学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地点:8号楼8313姓名:***学号:SX*******指导教师:佟浩实验一铁氰化钾的循环伏安测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固体电极表面的处理方法;2. 掌握循环伏安仪的使用技术;3. 了解扫描速率和浓度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铁氰化钾离子[Fe(CN)6]3-亚铁氰化钾离子[Fe(CN)6]4-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为:[Fe(CN)6]3- + e-= [Fe(CN)6]4-φθ= 0.36V电极电位与电极表面活度的Nernst方程式为:φ=φθ’+ RT/F ln(COx/CRed)在一定扫描速率下,从起始电位(-0.2 V)正向扫描到转折电位(+0.8 V)期间,溶液中[Fe(CN)6]4-被氧化生成[Fe(CN)6]3-,产生氧化电流;当负向扫描从转折电位(+0.6 V)变到原起始电位(-0.2 V)期间,在指示电极表面生成的[Fe(CN)6]3-被还原生成[Fe(CN)6]4-,产生还原电流。

为了使液相传质过程只受扩散控制,应在加入电解质和溶液处于静止下进行电解。

在0.1M NaCl溶液中[Fe(CN)6]4-的电子转移速率大,为可逆体系(1M NaCl溶液中,25℃时,标准反应速率常数为5.2×10-2 cm2s-1)。

三、仪器和试剂电化学分析系统;铂盘电极;铂柱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解池;容量瓶。

0.50 mol·L-1 K3[Fe(CN)6];0.50 mol·L-1 K4[Fe(CN)6] ;1 mol·L-1 NaCl四、实验步骤1. 指示电极的预处理铂电极用Al2O3粉末(粒径0.05 µm)将电极表面抛光,然后用蒸馏水清洗。

2. 支持电解质的循环伏安图在电解池中放入0.1 mol·L-1 NaCl溶液,插入电极,以新处理的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循环伏安仪设定;起始电位为-0.2 V;终止电位为+0.6 V。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学基本测量是电工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电路中的各种参数,加深对电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电流测量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在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量程,并将电流表与电路正确连接。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修正。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验二:电压测量电压是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我们使用电压表来进行测量。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并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

同时,为了减小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如并联法或串联法。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电路中的功率转换。

实验三:电阻测量电阻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我们使用电阻表进行测量。

在测量电阻之前,我们需要将电路断开,并将电阻表正确接入电路。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电阻的值,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实验四:电功率测量电功率是电路中能量转换的重要指标,我们使用功率表进行测量。

在测量电功率之前,我们需要将功率表正确接入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电路中的能量转换和损耗情况。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消耗,了解电器的能效和使用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电学基本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功率表的使用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加深了对电路中各种参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到电学基础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一、引言材料的电学性能是决定其在不同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报告主要介绍几种基本的电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电阻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介电常数测试,并通过具体实验示例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电阻率测试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参数,可通过四探针法进行测量。

四探针法的基本原理是:当四个探针在材料上施加一定的电流时,通过测量两对探针之间的电压降,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2.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是衡量材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可采用直流电压源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基本原理是:在材料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然后测量流过材料的电流大小,通过计算可得材料的绝缘电阻值。

3.介电常数测试介电常数是衡量材料介电性能的参数,可采用LCR数字电桥进行测量。

LCR数字电桥具有测量精度高、读数稳定等优点。

基本原理是:在材料上施加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测量通过材料的电流及相位差,通过计算可得材料的介电常数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电阻率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铜、镍和铝三种材料进行电阻率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铜的电阻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铝和镍的电阻率较高,相对而言导电性能较弱。

2.绝缘电阻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乙烯、聚氯乙烯和橡胶三种材料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的绝缘电阻最高,具有最好的绝缘性能;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绝缘电阻相对较低,相对而言绝缘性能较弱。

3.介电常数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聚酯三种材料进行介电常数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最高,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而聚酯的介电常数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介电性能较弱。

四、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电阻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介电常数测试三种方法对不同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在导电性能方面,铜具有最好的导电性能,而铝和镍相对较弱;在绝缘性能方面,橡胶具有最好的绝缘性能,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相对较弱;在介电性能方面,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而聚酯相对较弱。

基本电量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电量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电量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电量测量是电学实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量电量对于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电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来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2. 实验原理电量(Electricity)是对电路中载流子运动的能量转移和转换的度量。

它与电路中流动的电荷数量和时间有关。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Coulomb),常用符号为Q。

电量的测量可以通过电流和时间两个参数来计算。

根据电量的定义,可以得到电量与电流乘以时间的乘积之间的关系公式:Q = I * t其中,Q 表示电量,I 表示电流,t 表示时间。

实验中常用的测量电流的仪器是电流表,可直接读取电路中的电流数值;测量时间可通过秒表或示波器来实现。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器材准备- 直流电源- 电阻- 电流表- 连接线3.2 实验连接按照实验要求将电阻和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中,同时保证电源的接入。

3.3 测量电流通过接线,将电流表串联于电路中,准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数值。

3.4 测量时间使用秒表或示波器,准确记录电流流过电路的时间。

3.5 计算电量根据测量到的电流数值和时间,应用电量的计算公式Q = I * t,计算得到所测得的电量。

3.6 分析结果对测量得到的电量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测量得到的电流为2A,时间为5秒。

代入电量计算公式Q = I * t,计算得到电量为10C。

5.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符合预期的结果。

验证了电量的计算公式Q = I * t 的准确性。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选取合适的电流表和秒表,并严格按照连接和测量步骤进行操作,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实验总结本次基本电量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电流和时间,通过计算得到了电量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验证了电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电量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并学会了合理操作电流表和秒表。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电测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电测实验是电子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验证基本电路定律,并掌握使用示波器等仪器的方法。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二: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电阻。

通过测量不同数量的串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其等效电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实验三: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与实验二类似,我们研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电阻。

通过测量不同数量的并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其等效电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实验四:电感的测量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其特性对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至关重要。

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来测量电感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感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电感与频率成正比,与电流的相位差有关。

实验五:电容的测量电容是电路中另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在滤波、存储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来测量电容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容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电容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压的相位差有关。

实验六:交流电路的相位差测量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对于电路的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相位差与频率、电容、电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论:通过本次电测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掌握了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电感和电容的测量,以及交流电路相位差的测量方法。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电测实验报告引言电测实验是电子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可以验证电路理论,并探究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测仪器的了解,并通过测量实验,验证电路理论。

实验一:电压测量在电路中,电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代表了电场的能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实验步骤:1. 将万用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压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万用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

3. 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压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节点的电压数值。

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二:电流测量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它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流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电流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注意保持电流的流向一致。

3. 读取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部位的电流数值。

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三:电阻测量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阻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1. 将电阻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电阻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

3. 读取电阻表上的电阻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电阻元件的电阻数值。

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四:电感测量电感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用来存储电磁能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感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感。

实验步骤:1. 将电感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感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电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电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电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工测试技术的实验研究,掌握电工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电工测试技术的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电工实验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三、实验原理。

在进行电工测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工知识和测试原理。

电压、电流、电阻是电路中的基本参数,对其进行测试可以得到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数字万用表是一种通用的电工测试仪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示波器则可以显示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能够直观地反映电路的工作状态。

四、实验内容。

1. 电压测试,通过连接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了解电源电压和各个元件的工作电压。

2. 电流测试,利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了解各个元件的工作电流,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

3. 电阻测试,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检查电路中的接线和元件是否正常。

4. 示波器应用,通过连接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波形,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五、实验步骤。

1. 连接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记录测量数值。

2.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记录测量数值。

3. 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记录测量数值。

4. 连接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波形,记录波形特征。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波形特征,可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电压、电流、电阻的测试,可以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情况,判断电路是否正常。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可以直观地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工测试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压、电流、电阻的测试方法和示波器的应用技术。

在今后的电工实验和工程实践中,我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电工测试,为电路的调试和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八、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电气测量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的实验项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以及电压表、电流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 测量电压: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 测量电流: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并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测量电阻:采用电流法和电压法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并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观察测量值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5. 使用电桥:利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并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准确值。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电压测量:经过比较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结果,发现直流电压的测量值相对稳定,误差较小,而交流电压的测量值有一定的波动。

2. 电流测量:通过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发现直流电流的测量值稳定性较好,而交流电流的测量值会受到电阻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3. 电阻测量:通过电流法和电压法分别测量电阻的值,并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值非常贴近,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仪器使用:通过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其测量值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仪器使用操作便捷,能够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5. 电桥使用:通过使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电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电阻测量。

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气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方式,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对数字多用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准确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气工程学院姓名:李晓峰学号:12281035班级:电气1307班实验一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

1.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有效值及其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用示波器在单踪方式和双踪方式下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二、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示波器——SS7802Aa、主要参数:SS-7802模拟示波器·具有能够选择场方式、线路的TV/视频同步功能·附有光标和读出功能·5位数计数器规格及性能·显像管:6英寸、方型8*10p(1p=10mm)约16kV·垂直灵敏度:2mV/p~5V/p(1-2-5档)(通道1、通道2)精度:±2%·频率范围:20MHz·时间轴扫描A·100ns/p~500ms/p·TV/视频同步:能够选择场方式、能够选择ODD、EVEN、BOTH、扫描线路b、主要功能描述示波器操作板如图所示: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控制区域:水平控制区【◄POSITION►】:将【◄POSITION►】向右旋转,波形右移。

FINE 指示灯亮时,旋转【◄POSITION►】可作微调。

MAG×10 :扫描速率提高10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向左右放大。

ALTCHOP :选择ALT(交替,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或CHOP (断续,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

垂直控制区INPUT:输入连接器(CH1、CH2),连接输入信号。

EXTINPUT :用外触发信号做触发源。

外信号通过前面板的EXTINPUT接入。

【VOLTS/DIV】:调节【VOLTS/DIV】选择偏转因数。

按下【VOLTS/DIV】;偏转因数显示“”符号。

在该屏幕下,可执行微调程序。

【▲POSITION▼】:垂直位移,向右旋转,波形上移。

CH1、CH2:通道选择,按下CH1或CH2选择通道显示或不显示。

GND:按下GND打开接地开关。

DC/AC:选择直流(DC)或交流(AC)耦合。

ADD、INV:显示(CH1+CH2)(相加〈ADD〉)或(CH1-CH2)(相减〈INV〉)。

触发及扫描控制区【TIME/DIV】:选择扫描速率。

【TRIGLEVEL】:调整触发电平。

SLOPE:选择触发沿(+、―)。

SOURCE:选择触发来源(CH1、CH2、LINE、EXT、VERT)。

COUPL:选择触发耦合方式(AC、DC、HFREJ或LFREJ)。

TV:视频信号触发选择(BOTH、ODD、EVEN、或TV-H)。

TRIG’D 指示灯:当触发脉冲产生时灯亮着。

READY指示灯:等待触发信号时灯亮着。

AUTO、NORM:选择重复扫描。

SGL/RST:选择单次扫描。

功能选择及控制区【FUNCTION】:可用此旋钮设定延迟时间、光标位置等。

旋转时做为微调使用。

如需粗调时,可单次或连续按下此钮,而光标移动方向为之前此钮旋转的方向。

→光标←:△V-△t-OFF:选择△t(时间变化测量),选择△V(电压变化测量),或OFF。

TCK/C2:选择光标移动形式(C2 或TRACKING)。

HOLDOFF:选择释抑时间。

整体控制区POWER:用于开启电源(ON)或进入预备(STBY)状态屏幕灰度等的调整校准信号及接地端口CAL连接器:输出校准电压信号,此信号用于本仪器之操作检查及调整探头波形屏幕显示分为以下三个区域:触发及扫描信息显示区在显示屏的上方,依次为:扫描速度、触发源、触发极性、触发耦合方式、触发电平、释抑时间等项目。

波形显示区,显示信号波形。

信号源状态、测量结果显示区。

2.电阻、电容等。

三、实验步骤1.测量1kHZ的三角波信号的峰峰值及其直流分量。

2.测量1kHZ的三角波经下图阻容移相平波后的信号的峰峰值及其直流分量。

3.测量1kHZ的三角波的周期及频率。

4.用单踪方式测量三角波、两信号间的相位差。

5.用双踪方式测量三角波、两信号间的相位差。

6.信号改为100HZ,重复上述步骤1~5。

四、实验数据1.本实验所用RC移相平波电路中,R=1kΩ,C=0.24μf2. 1kHz 三角波测量结果数据记录表100kHz 三角波测量结果数据记录表3. 数据处理与分析(1)直流分量:由于输出信号直流分量基本保持不变,可直接对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比较, 信号 1KHz 三角波Vi阻容移相平波 信号V0Vi 与V0的相位差 单踪 双踪 参数 Vp-p(V )VDC (V ) f (Hz ) T (ms )Vp-p (V ) VDC (V ) △T (ms ) △T (ms )数据 1.05 47m 998.58 1.000 504m 49.3m 0.24 0.23 信号 1KHz 三角波Vi阻容移相平波 信号V0Vi 与V0的相位差 单踪 双踪 参数 Vp-p(V )VDC (V ) f (Hz ) T (ms )Vp-p (V ) VDC (V ) △T (ms ) △T (ms )数据 1.08 48m 99.98 10.0 494m 50.3m 0.21 0.19输入信号Vi为1kHz三角波时,VDC=47mV输入信号Vi为100Hz三角波时,VDC=48mV所以该移相平波电路对三角波的直流分量的阻隔作用近乎没有。

推广到一般,RC移相平波电路对信号的直流分量没有阻隔作用。

(2)相位差:输入信号Vi为1kHz三角波时,采用单踪方式:采用双踪方式:输入信号为100Hz三角波时,采用单踪方式:采用双踪方式:单踪方式较双踪方式准确比较两项的相位差可知,该移相平波电路对1kHz三角波的移相作用较明五、实验结论1.RC移相平波电路对于100Hz三角波信号,幅值衰减较小,直流分量阻隔作用较大,相位移动较小;对于1kHz三角波信号,幅值衰减较大,直流阻隔分量较小,相位移动较大。

推广到一般,RC移相平波电路对于低频信号,幅值衰减较小,直流分量阻隔作用较大,相位移动较小;对于高频信号,幅值衰减较大,直流阻隔分量较小,相位移动较大。

2.对于示波器测量,单踪方式较双踪方式更为准确,且适用范围较广,因为双踪方式不可用于不相干信号的测量,否则会导致波形不稳定。

六、实验问题讨论1.测量相位差时,你认为双踪、单踪测量哪种方式更准确?为什么?解:单踪测量更准确。

选用双踪方式时,使用两个输入通道,双踪方式的扫描分为交替方式(ALT)和断续方式(CHOP)两种,均会产生更大系统误差,因而导致双踪工作方式的准确度略低于单踪工作方式。

经过试验验证,单踪测量更准确,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2.你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双踪示波器的扫描是工作在交替、还是断续方式?为什么?解:交替扫描即ACT是非实时的工作状态,开关速度比较低,这样的工作方式在测量低频信号时只有闪动出现。

断续扫描即CHOP,这种工作方式开关转换速度高,两个波形的闪动现象,中间需要消隐,否则只有雾状图像。

3.对于同一组移相电路,1kHz和100Hz三角波经过移相变换后,其相位、幅值有何不同?为什么?解: 移相变换后,,,频率减小,移相后正弦波幅值变大,相位差变小。

不同频率的信号将产生不同的输出信号:RC 移相平波电路对于低频信号,幅值衰减较小,直流分量阻隔作用较大,相位移动较小;对于高频信号,幅值衰减较大,直流阻隔分量较小,相位移动较大。

在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相恰。

因此,考虑到实际应用,使用RC 电路进行隔直作用时,输入信号的频率尽量低。

arctan()RC ψω=实验二数字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和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数字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等。

3、学会使用光标测量、自动测量、波形存储、波形分析等功能。

二、实验设备1、数字示波器TDS2012B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数字示波器是由取样储存、读出显示和系统控制三大部分组成,它们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相互联系和交换信息,以完成各种测量功能。

系统控制部分由键盘、只读存储器、CPU及I/O接口等组成。

在ROM内写有仪器的管理程序,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对键盘进行扫描产生扫描码,接受使用者的操作,以便设定输入灵敏度、扫描速度、读写素的等参数和各种测试功能。

取样存储部分由输入通道、取样保持电路、取样脉冲形成电路、A/D转换器、信号存储器等组成。

取样保持电路在取样脉冲的控制下,对被测信号进行取样,经A/D转换器变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存入信号数据存储器中。

取样脉冲的形成受触发信号的控制,同时也受CPU控制。

读出显示部分由显示缓冲存储器、D/A转换器、扫描发生器、X放大器、Y放大器和示波管电路组成。

它在接到读命令后,先将存储在显示缓冲存储器中的数字信号送如D/A转换器,将其重新恢复成模拟信号,经放大后送入视波管,同时扫描发生器产生的扫描阶梯波电压把被测信号在水平方向展开,从而将信号波形显示在屏幕上。

2、信号发生器三、实验步骤1.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约1kHz的正弦信号,用CH1进行测量(1)光标测量功能测量和记录信号的峰峰值、直流分量、周期和上升时间。

(2)自动测量功能测量和记录信号的峰峰值、直流分量、周期和上升时间。

(3)用傅里叶变换功能分析信号,记录该频谱图。

(4)存储信号波形。

峰峰值(V)直流分量(mV)周期(ms)上升时间(ms)光标测量2.06 7.68 1.00 0.504自动测量 2.10 8.44 1.02 0.4802.示波器的校准信号接入CH2,重复上述步骤峰峰值(V)直流分量(mV)周期(ms)上升时间(ms)光标测量 2.10 7.84 1.03 0.485自动测量 2.14 8.46 1.01 0.5103、关闭CH1通道显示,调出步骤1(4)已存储的信号波形,与现有信号同时显示,记录显示波形。

五、实验问题讨论1、两信号的频谱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解:信号的频谱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每个信号的种类以及占空比不一样。

2、实验中两通道波形同时显示时,是否有波形不稳定的情况?解:两信号同时显示时,可能会产生相互影响以致信号不稳定。

实验三图示仪的使用及晶体管特性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图示仪对晶体管参数的测量使用,加强对图示仪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图示仪的使用方法。

1.学会用图示仪测量晶体三极管的特性参数。

2.学会用图示仪测量二极管的特性参数。

2.学会用图示仪测量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参数。

二实验设备1.图示仪本机主要由集电极扫描电源,阶梯波发生器X,Y放大器,高频高压电路及低压供电电源几大部分组成,集电极电源提供被测管的扫描电压(C,E端)阶梯波发生器供给B端注入信号,通过X,Y放大器将电压及电流调理后供给由高频高压驱动加亮的示波管,显示出被测器件的特性曲线供观测.2.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管9012、9013三、实验步骤1.测量二极管的导通特性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