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学期末考试题
地质灾害复习题

1、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在内动力、外动力或人类工程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的不幸地质事件。
2、地质灾害种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3、灾变分级:根据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速度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
4、灾度分级: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
5、风险分级: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级别划分。
6、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答:1、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一次性根治的原则;4、全面规划、分期治理的原则;5、综合治理的原则;6、制早治小的原则;7、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8、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原则;9、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专业队伍与当地群众相结合、技术业务与行政措施并重的原则。
7、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步骤?答:1、查明地质灾害的特征及致灾的地质环境条件;2、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3、经多方案比选确定防治工程方案;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5、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程的监测。
8、崩塌的治理工程?答:1、全部或部分清楚崩塌或危岩体;2、排水防渗工程;3、加固边坡、改善危岩体或土体结构;4、拦挡工程;5、遮挡工程。
9、滑坡治理工程?答:1、地表排水工程;2、地下排水工程;3、抗滑支档工程;4、削方减载或清除滑坡体;5、反压坡脚;5、护坡工程。
10、地表排水工程有(排水沟)(截水沟)(自然边沟)(急流槽)(跌水)。
11、用于崩塌和滑坡防治的地下排水工程为(渗沟)(排水洞)(排水孔)(集水井)。
12、重力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伸缩缝)等组成。
13、根据墙背的倾斜方向,墙身断面形式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现式)(衡重式)。
14、锚杆是由(锚固体)(拉杆)(锚头)组成。
15、崩塌的形成机制?16、滑坡的形成机制?17、泥石流18、泥石流的防治工程?19、泥石流的特点?。
地质灾害预防试题

地质灾害预防试题100 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30 题)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A. 台风B. 滑坡C. 泥石流D. 崩塌答案:A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A. 重力B. 浮力C. 风力D. 摩擦力答案:A3.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C. 平坦的地形D. 较大的沟床纵坡答案:C4.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
A. 高陡边坡B. 平原C. 低洼地D. 河流中答案:A5.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红色代表()。
A. 注意级B. 预警级C. 警报级D. 临灾警报级答案:D6.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A. 合理规划建设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D. 建设排水系统答案:C7.一般情况下,在()季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8.地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包括()。
A. 海啸B. 地裂缝C. 酸雨D. 山体滑坡答案:C9.预防滑坡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 削坡减载B. 坡脚加载C. 排水D. 抗滑桩答案:B10.泥石流防治中,生物措施主要是()。
A. 修建拦挡坝B. 种植植被C. 疏通河道D. 搬迁居民答案:B11.以下哪种岩石类型的地区相对更容易发生崩塌?()A. 页岩B. 花岗岩C. 黏土岩D. 石灰岩答案:D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为工程选址提供依据B. 预测灾害发生时间C. 评估灾害危害程度D. 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答案:B13.暴雨后山区道路出现裂缝,可能预示着()地质灾害即将发生。
地质灾害期末复习资料

1.煤矿重大灾变事故的特性:__突发性__、__灾难性__、__破坏性__、__继发性__。
2.煤矿应急管理的过程:__预防阶段__、__准备阶段__、__响应阶段__、__恢复阶段__。
3.煤矿应急救援体系:__组织体系__、__运行机制__、__法制基础__、__应急保障系统__。
4.煤矿应急预案体系:__综合应急预案__、__专项应急预案__、__现场处置方案__。
5.实施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要点__迅速反应__、__正确措施__、__积极自救__。
6.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遵循(1“报”2“抢”3“撤”4“避”)7.矿山救护队的组织结构:__矿山救护大队__、__矿山救护中队__、__矿山救护小队__、__辅助矿山救护队__。
8.事故应急救援的概念:事故应急救援是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9.矿山救护队的管理工作原则: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10.矿山救护装备按用途不同可分为:__个体防护类__、__搜救装备__、__救灾通讯装备__、__环境参数监测装备__、__灭火装备__、__破拆__、__支护装备__等。
11.个体防护类装备包括:__氧气呼吸器__、__自动苏生器__、__自救器__、__冰冷防热服_。
12.填充氧气压力为__18MPa__以上。
13.__矿长__是救灾总指挥。
14.煤矿事故调查程序一般包括:__现场处理__、__现场勘查__、__人证问询__、__物证收集与保护__。
15.4P技术:__人__、__部件__、__位置和文件__。
16.事故原因分析:__直接原因__、__间接原因__。
17.矿山救护队伍系统:__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__、__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__、__区域矿山救援骨干队伍__、__基层矿山救护队__。
响应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特别重大: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重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较大:地区矿山救援指挥部门^一般:事故单位负责启动应急预案1明确责任,严格监管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4限制准入,严格考核(煤矿企业是煤矿事故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2.煤矿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概况2预防程序3准备程序4应急程序5恢复程序6预案管理与评审更新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3紧急避险系统4矿井风压自救系统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6矿井通信联络系统4.处理事故时的特别服务部门:1地面基地2井下基地3通讯工作4安全岗哨5应急气体分析室6医疗站5.煤矿事故现场处理方案的核心内容1事故特征分析2应急救援行动的人员分工3事故现场人员避灾自救措施4处理事故时的具体措施和装备5处理事故时所必需的技术资料6.矿山救护队的特点1矿山救护队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灾害事故抢救的主要突击力量2矿山救护队是非生产性单位3矿山救护工作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和危险性4矿山救护队指战员的年龄有特殊要求1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3应急培训和演习;4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5矿井各类安全系统的建设;6应急救援行动;7事故发生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8事故调查和分析一、判断题1.应急预案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的。
地质灾害灾害必考试题(共47张PPT)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 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 亡减少。
思考
•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 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 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 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 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 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 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 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②南投地震的经济损失远大于唐山地震。 原因:台湾西部地区经济密度较大
思考
分析地震灾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自然因素: 震级 震中距 发震时间 震源深浅 地质构造等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经济密度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人们的防震意识 社会稳定程度 交通条件等
探究活动:
• ①结合第19页案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和 阅读第75页“日本的地震防灾计划”,分析地震预测和 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试想,如果唐山有周密 的地震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重的灾情吗?
舟曲 2010.08.07
包头二中 燕海飞
教学目标
•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 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灾害地质学考试资料

一.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是人类与自然互相作用的结果。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1)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2)仅限于以岩石圈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1.按空间分布状况划分: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2.按灾害的成因分: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及复合动力型3.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划分: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地质灾害的分级地质灾害分级反应了地质灾害的规模、活动频次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级方案有:灾变分级,灾度分级和风险分级灾变分级是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频次的等级划分灾度分级反应了灾害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度风险分级是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的级别划分四.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根据评估时间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急结评估三种类型。
灾前预评估是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它是制定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减灾对策预案的基础;灾期跟踪评估是在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它是制定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基础;灾后总结评估是指在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它是决定救灾方案、制定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
根据评估范围或面积,可将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和区域评估三类。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二、名词解释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受物理风华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角形成的疏松岩块堆积体称为岩堆。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1.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两大方面: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可分为:地表破坏和结构物破坏。
地表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陷、喷砂冒水等;结构物破坏包括结构本身由于整体性丧失、强度不足和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次生灾害包括地震触发或导致的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则产生海啸。
有时次生灾害比直接灾害引起的灾害更为严重。
2.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3.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地下结构物产生浮力的地下水是( )A.包气带水 B.承压水 C. 潜水 D.承压水或潜水2.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 )应力的重分布。
A.岩土原有应力 B.洞室衬砌应力C. 地下水动水压力 D.洞室围岩总应力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A.岩浆作用 B.剥蚀作用C.地质作用 D. 地震作用4.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哪种形成环境?( )A.喷成相 B.浅成相C. 深成相 D.河湖相5.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 )A.石膏 B.食盐 C. 方解石 D.白云石6.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 )及生物结构四种类型。
A. 斑状结构 B.结晶结构C. 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7.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 )A. 饱水系数 B.渗透系数C. 吸水系数 D.软化系数8.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 )A.抗剪强度 B.重度 C. 承载力 D.压缩模量9.盐渍土在浸水后强度明显( )A.提高 B.降低C.不一定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A.下降 B.上升C. 上升或下降11.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 )A.宙 B.界C. 纪 D.世12.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 )A.宇 B.界 C.纪 D.统1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 )A. 地壳运动 B.地形地貌 C. 走向和倾斜 D. 走向、倾向、倾角14.下列关于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B.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
C.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D.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15.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项?( )A.松动 B.滑动 C.崩塌 D.裂隙16. 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下列何项?( )A.流动 B.松动C. 流砂 D.崩塌17.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 )A.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 B.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C.张性滑坡和剪性滑坡 D.切层滑坡和均质滑坡18.下列哪项组合最易发生岩溶?( )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浊性,且水是流动的 B.可溶性岩石,丰富的水,岩体内有丰富的裂隙,水是流动的C. 沉积岩,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D. 可溶性岩石,岩体中有丰富裂隙,水具有侵蚀性,水是封闭的19.下列哪项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 )A.可溶性岩石 B.岩石为软岩。
地质灾害测试题

高二地理地质灾害测试题一、单选题1.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2.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A .地震灾害B.滑坡C.泥石流D.火山喷发3.地震作为主灾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有①海啸②滑坡③火山喷发④龙卷风 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A .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5.山区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有()①风暴潮②泥石流③山体崩塌④滑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关于1976年7 月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下图表示1816 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7、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A.西北风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
X 地位于美国B.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地点X Y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200500震中距 5.8 2.5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10:254:00震级7.47.1死亡人数81820地位于印度中部。
读表回答8 ~9 题。
西部,Y8.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A .X 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 地B .X 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 地C.X 、Y 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X 、Y 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9.Y 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 .Y 地人口密度较大B .Y 地距离震中较近C .Y 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D.Y 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北京时间2010 年10 月25 日22 时42 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害地质学试题(A)
一、选择题(2*10)
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B )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根据范围划分,面积在几十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是(A)
A、点评估
B、面评估
C、区域评估
D、整体评估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5. 建筑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中处于第一阶段的是(A)
A、检测与预报
B、检测与预报
C、防灾与抗灾
D、救灾
6.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中,起最有效途径的是(A)
A、预防为主的原则
B、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C、防治地质灾害与其他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D、纺织工程最优化原则
7.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B) A.地震、洪涝、台风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海啸、风暴潮、干旱
8.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9、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中,哪一种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C)
A、滑坡
B、泥石流
C、崩塌
D、地震
10、矿山地质灾害的最主要成因(D)
A、地下水超量开采
B、地震所致
C、火山所致
D、大规模开采矿
二、填空题(1*10)
3.地质灾害的管理的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________
4.地震灾害按其与地震动关系密切程度和地震灾害要素的组成可分为原生灾害、____、和间接灾害
5.震预报可划分为三个地研究内容各异的层次,即________、地震灾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6.根据火山活动的状况,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_______。
7.滑坡按滑动面特征划分为顺层滑坡和_______。
8.根据泥石流所造成的损失值与流域内全部社会资产折价比值,可将泥石流划分毁灭性、严重、中度、_______、和微弱。
9.沙质荒漠化是人类强烈经济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
气候变异和_______是沙质荒漠化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10.滑坡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_______、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
三、综合题(10分)
下图中a为地下岩层断裂震动处,b为与a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c、d、e、f为地面各点,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ab表示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
(2)当ab距离增大时,地表各点所受影响和破坏将________________。
(3)c点所受的影响和破坏比f点____________,从图上可看出的原因是c点的___________比f点小。
(4)b、c、d、e、f各点受地震的影响和破坏从小到大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地面上的三角虚线表示等震线,关于等震线的正确叙述有______________。
A.等震线是震级相同点的集会
B.等震线是地面所受影响和破坏程度相同点的集合
C.同一等震线上各点的震中距相同
D.同一等震线上各点的震级不同
四、简答题(4*10)
1、谈谈你对滑坡的防治的方法,并谈谈你的想法
2、谈谈在预防地质灾害中因地制宜的特点,并具体举例说明。
3、谈谈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4、谈谈你认识的滑坡都有哪些危害
五、论述题(20分)
谈谈在你学后灾害地质学的收获,以及你遇到地震时如何处理
答案:一、选择题1---10BAADA ABDCD
二、填空题
1、地核
2、形成区
3、技术手段
4、此生灾害
5、地震参数预报
6、活火山
7、切层
8、微弱
9、人类活动10、地质构造
三、综合题
(l)a震源b震中ab震源深度bf震中距(2)减小(3)大震中距(4)f<c<e<d <b (5)B
四、简答题
1、.应当贯彻早期发、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力求根治。
因地制宜的、正确施工的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
3、言之有理即可
4、言之有理即可
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