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
旅游资源学期末试题教学内容

一.概念解释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民俗风情:是泛指一个地区的居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3.乡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
4.节事活动:指特殊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
5.环境容量:在不损害区域目标所规定的社会和生物状况的前提下,所允许使用资源的最大游客量。
二.单选1.二分法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旅游商品类,园林类B.文学类,生物类C.生物类,园林类D.地质地貌累,民俗类解析: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历史遗迹旅游资源:1古人类遗址2古代历史文化遗产3、近代革命活动遗址二、古建筑旅游资源:1宫殿建筑2、祭祀建筑3、民居建筑4、伟大工程三、古陵墓旅游资源四、宗教旅游资源五、园林建筑旅游资源六、民族民俗旅游资源:1、服饰2、饮食3、节日节庆4、风物特产人文旅游资源的简介: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包括科教文化设施、疗养和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场馆、游乐场所、节庆活动、文艺团体等)和购物类(包括市场与购物中心、著名店铺、地方产品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定义: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
旅游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开发C. 旅游服务管理D. 旅游目的地规划2.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可持续发展B. 经济利益最大化C. 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3. 旅游产品的特点包括()A. 无形性B. 可储存性C. 可分割性D. 标准化4. 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产品(Product)B. 价格(Price)C. 地点(Place)D. 促销(Promotion)5.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A. 随意性B. 多样性C. 可预测性D. 稳定性6.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包括()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产C. 交通便利性D. 所有以上7.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A. 服务标准制定B. 客户需求满足C. 服务流程优化D. 服务质量监控8. 旅游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 预防B. 应对C. 恢复D. 评估9. 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不包括()A. 提高效率B. 降低成本C. 扩大市场D. 减少客户选择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所有以上答案:1-5 DBBCA6-10 DDBD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答案: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保护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
这些原则要求旅游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确保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均衡,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描述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
答案: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产品指旅游服务或旅游产品本身;价格指旅游产品的价格策略;地点涉及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和销售地点;促销则包括广告、公关、销售促进和个人销售等手段。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试题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试题第一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试题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一、填空题1、旅游资源开发的第一步?(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于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567、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个性鲜明,突出独特性,力求经济,保护环境二、名词解释1、旅游业:是指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为目的,为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旅游资源开发: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3、旅游资源调查:是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三、单选题1、下列哪些属于地文景观()2、下列哪些遗址遗迹类()3、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托是()旅游产品(当地的旅游资源)四、多选题1、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依据()1审美学评价、2价值判断统计学评价、3认知比较学评价五、问答题1、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1)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2)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配套设施。
4)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服务工作的人员。
2、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对策。
2)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对策。
3)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
4)旅游资源保护的建设对策3、“三三六”评价体系?答: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四、论述题1、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答:1)旅游业的发展依赖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度、品位、质量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开发水平。
《旅游资源学卷》试卷A( 含答案)

7.建设性破坏是指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开发不当等引发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景区索道建设在中国是一种普遍性的旅游开发性破坏方式。( √ )(第七章)
8.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在空间上,必须进行全面开发,而且要基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 )(第八章)
9.中国的旅游资源管理,“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少部分“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理),“文物保护区(单位)”由文化部门管理,“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等。( √ )(第九章)
A.钱学森
B.卢云亭
C.吴必虎
D.保继刚
7.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再次强调要践行( B )的理念。(第七章)
A.“共抓大保护,不要大开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科目:旅游资源学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旅游202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题号
《旅游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旅游学》期末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旅游景点、旅游客体、旅游媒介构成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3.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它也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活动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5.2005年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广东()6.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一种配套活动,是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7.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这是指旅游者总是集中在节假日外出旅游()8.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
从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目的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9.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不需要有政府干预和监督。
()旅游资源的构成、特色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是旅游资源整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2、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A.旅游设施B.旅游服务C.旅游交通D.旅游景区3、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4、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5、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6、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7、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A.循环销售B.综合销售C.连锁销售D.集团销售8、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旅游是由客体()、主体()和介体()三大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2.世界古老七大建筑奇迹中包括了中国的(),埃及的(),印度的()等。
3.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包括()、()和()三个阶段。
4.河南()和()都是观赏牡丹的最佳地。
5.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两种()和()。
6.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可分为()评价和经验评价。
7.按新的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可分为八大主类,它们是地文景观类、()、()、()、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
8、旅游资源的效益功能包括()效益、社会效益和()效益。
9、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和()。
10.旅游气候环境的基本评价依据是()和()。
11.古代帝王亲自参与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它们是()、社稷和()。
12、地文景观以雄、()、()、幽、()等形态美和多样的色彩美而展示其特有的美感,成为旅游中重要的审美对象。
13、杜甫《望岳》一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更加突出了()雄伟壮观的形象。
14、水域风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水的()、水的()、水的()。
15、()和()这两项指数是综合评价旅游气候以及旅游适宜期,即旅游气候环境的基本依据。
16、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动、植物都被人们赋予某种寓意,如“花中四雅”指的是()、()、()和()。
17、地质公园由于面积大而复杂,在统筹兼顾的原则指导下一般将其功能分为()、大众游览区、()和()。
18、在我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列举出3个风景区,如:()、()和()。
19东方园林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主要源于()的以()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20、中国古代造园,讲究“三境”层次,即师法于自然的物质层次()、高于自然的美学层次()和天人感应的精神层次()。
2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逐渐源于为()、()和()。
22、中国帝陵的设计理念是()的基本思想,()的建筑理念和()的指导思想。
23、在我国的地方小吃中,“五大名面”是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和()。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表现在广域性、和地域固定性.2。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分为和精神的愉悦性。
3.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包括山东泰山、、福建武夷山以及。
4.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和。
5。
中国的四大名塔为: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云南大理的千寺塔和。
6。
中国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
7。
青海塔尔寺“三绝艺术”中有两绝是佛教绘画,即和壁画,还有一绝是。
8.唐朝的帝王陵墓封土形制是。
9.现存的西方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哥特式建筑和 . 10。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主体建筑由、皇穹宇、、皇乾殿四部分组成。
11。
东岳泰山山麓下地岱庙是东岳大帝的祖庭,它与、北京故宫、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天下第一名泉杭州虎跑泉天下第二名泉苏州虎丘观音泉天下第三名泉扬州大明寺泉天下第四名泉镇江金山中泠泉天下第五名泉无锡惠泉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火山堰塞湖青海湖风蚀湖长白山天池河迹湖五大连池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丹霞地貌路南石林风沙地貌长江三峡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1.旅游资源2。
岩溶地貌3。
瀉湖4.园林5.历史文化名城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
简述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4.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5.简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及是哪位菩萨的道场.一、填空题1。
区域性 2.美学的观赏性 3。
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4.黄鹤楼、滕王阁 5。
山西应县的释迦塔、山西洪洞的飞虹塔 6.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7。
堆绣唐卡(也成贴花唐卡)、酥油花 8。
因山为陵 9。
罗马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 10.天坛、圜丘坛、祈谷坛(祈年殿) 11.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天下第一名泉天下第二名泉天下第三名泉天下第四名泉天下第五名泉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火山堰塞湖青海湖风蚀湖长白山天池河迹湖五大连池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丹霞地貌路南石林风沙地貌长江三峡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期末试题成绩: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1、外出旅游季节性弱、出行次数频繁、对目的地基本无权选择、对价格最不敏感的旅游者是( )A、家庭事务型旅游者B、消遣型旅游者C、个人事务型旅游者D、差旅型旅游者2、下列旅游资源中,哪一项不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A、阳光B、古战场遗址C、江南园林D、昆明世博会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是( )A、旅游景点B、旅游饭店C、旅游交通D、旅行社4、PATA是下列哪个国际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 )A、世界旅游组织B、国际社会旅游协会C、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D、国际旅游联盟5、我国历史上由中国人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旅行社是( )A、通济隆洋行旅游部B、广州中国旅行社C、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旅游部D、厦门华侨服务社6、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7、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B、政治旅行C、士人漫游D、学术考查8、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在我国有500间客房的饭店属于( )型饭店。
A、小B、大C、中D、微9、不是旅游基本属性的选项是( )A、文化属性B、经济属性C、消费属性D、政治属性10、不属于旅行社职能作用的是( )A、宣传招徕旅游者B、生产、销售旅游产品C、提供法律或医疗援助D、组织协调旅游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1、封建时代旅行发展的特点()A、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B、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C、商贸旅行在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D、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E、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包含()A、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B、异地性C、季节性D、暂时性E、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3、旅游活动的类型以旅游目的为标准划分有()A、团体旅游B、观光旅游C、商务旅游D、探亲旅游E、徒步旅游4、现代旅游活动具有以下特点()A、社会性B、普及性C、成长性D、地理集中性E. 季节性5、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有()A、身体方面的动机B、思想意识方面的动机C、文化方面的动机D、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E、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6、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购买行为或决策)的内在影响因素包含()A、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B、年龄C、性别D、社会阶级E、微社会群体7、因公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是()A、出游频繁高B、出游活动无季节性C、出游活动的自由度小D、消费水平高E、价格敏感度低8、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价标准包括()A、以历史价值为评价标准 B、以美学价值为评价标准C、以社会/文化价值为评价标准D、以实际价值为评价标准E、以市场价值为评价标准9、旅游产品具有的特点是()A、无形性B、不可转移性C、不可存储性D、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E、综合性10、连锁饭店的经营优势包括()A、集团化经营的优势B、技术经济优势C、市场营销优势D、集中采购优势E、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1、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精神上的和特定需求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表现在广域性、和地域固定性。
2.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分为和精神的愉悦性。
3.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包括山东泰山、、福建武夷山以及。
4.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和。
5.中国的四大名塔为: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云南大理的千寺塔和。
6.中国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
7.青海塔尔寺“三绝艺术”中有两绝是佛教绘画,即和壁画,还有一绝是。
8.唐朝的帝王陵墓封土形制是。
9.现存的西方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哥特式建筑和。
10.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主体建筑由、皇穹宇、、皇乾殿四部分组成。
11.东岳泰山山麓下地岱庙是东岳大帝的祖庭,它与、北京故宫、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建筑群。
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天下第一名泉杭州虎跑泉
天下第二名泉苏州虎丘观音泉
天下第三名泉扬州大明寺泉
天下第四名泉镇江金山中泠泉
天下第五名泉无锡惠泉
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
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
火山堰塞湖青海湖
风蚀湖长白山天池
河迹湖五大连池
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
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
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
丹霞地貌路南石林
风沙地貌长江三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旅游资源
2.岩溶地貌
3.瀉湖
4.园林
5.历史文化名城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简述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4.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5.简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及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一、填空题
1.区域性
2.美学的观赏性
3.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4.黄鹤楼、滕王阁
5.山西应县的释迦塔、山西洪洞的飞虹塔
6.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7.堆绣唐卡(也成贴花唐卡)、酥油花
8.因山为陵
9.罗马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 10.天坛、圜丘坛、祈谷坛(祈年殿) 11.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
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天下第一名泉
天下第二名泉
天下第三名泉
天下第四名泉
天下第五名泉
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
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
火山堰塞湖青海湖
风蚀湖长白山天池
河迹湖五大连池
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
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
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
丹霞地貌路南石林
风沙地貌长江三峡
三、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
2.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石芽、石林、溶洞、落水洞等,岩溶地貌国际上通称喀斯特
3.瀉湖:沿海洼地由于沿岸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海湾被沙嘴封闭所形成的湖泊,如无锡太湖、杭州西湖等。
4.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丽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5.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有悠久历史,在地面上和地下保存着并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的城市。
四、简答题
1.简述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
答:1)有分布面积很广的厚度为3000~6000米的以石灰岩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崖层。
2)雨量充沛,夏季暴雨常含有大量的雷电硝酸,增加了雨水的酸性,增强了溶蚀能力。
3)全年无冰冻,水可以连续对溶岩进行溶蚀作用。
4)植物生长茂盛,植物根部的机械作用和植物腐植酸作用较强。
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答:1)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
2)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3)优美的艺术造型
4)绚丽与淡雅相结合的色彩
5)丰富的雕刻装饰
6)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答: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2)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4.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答:1)周朝到隋代,“覆斗方上式”
2)唐朝帝王陵,“因山为陵式”
3)明清两朝,“宝城宝顶式”
5.简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及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答: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1)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2)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3)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4)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