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烂漫的点地梅练习题及答案

9.烂漫的点地梅练习题及答案
9.烂漫的点地梅练习题及答案

9 烂漫的点地梅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jī àng rán shān shān lái chí pò bù jí dài ()()()chà zǐ yān hóng mián mián chūn yǔ xuě yù gāo yuán ()()()2.形近字组词。

域()姗()炽()姹()

城()珊()织()诧()

3.找近义词朋友。

艳丽——()拂晓——()富强——()

奇怪——()美丽——()福祸未卜——()二、综合题

1.品读句子,体会并说说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2)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读句子,思考问题。

那里的每一片白云都记载着一桩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故事,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心灵。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

结合上下文,说说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

三、提高题

1.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描写点地梅的目的什么?

2.填同义字组成成语。

捕____捉____ 奇____怪____ 手____足_____ 旁____侧___ 甜____蜜____ 家____户____ 谨 ____慎____ 能____会____ 改____换____ 随____逐____ 出____拔____ 并____齐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生机盎然姗姗来迟迫不及待姹紫嫣红绵绵春雨雪域高原

2.域(区域)姗(姗姗来迟)炽(炽热)姹(姹紫嫣红)

城(城市)珊(珊瑚)织(纺织)诧(诧异)

3.艳丽——(美丽)拂晓——(天亮)富强——(富裕)

奇怪——(奇特)美丽——(好看)福祸未卜——(祸福未知)

二、综合题

1.(1)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敬佩点地梅顽强的生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热爱与崇敬。

2.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一样地顽强、平凡而伟大,无私奉献。点地梅平凡是因为它在高原草地上随处可见,点地梅伟大,因为在天寒缺氧、冻土固封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贫瘠的土壤,它就可以顽强地生长,开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点地梅一样,高原筑路兵,只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青春和生命燃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

三、提高题

1.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下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2.捕风捉影奇形怪壮手舞足蹈

旁敲侧击甜言蜜语家家户户

谨小慎微能说会道改朝换代

随波逐流出类拔萃并驾齐驱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第9课 烂漫的点地梅》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烂漫的点地梅》同步练习卷二、标题 1.(3分)直线画出画线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姹紫嫣红(chàcà)姗姗而来(shān sān)为啥(sáshá)边陲(chuícuí)炽热(zhìchì)筑路兵(zùzh ù) 答完题,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2.(3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先用圆圈圈出来,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迫不急待毫言状语呼啸飞弛 心急如婪福祸未补心心相映。 3.(3分)下列各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题后的括号里写出,细心判断,有几种就写几种。 (1)早晨起来去河边挑水,我发现天地间全然变了个样:山青了,水绿了,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嫩嫩的叶尖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辉。 (2)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 (3)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短尾巴鬼!”。 4.(3分)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起什么作用?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引号作用: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讽刺或否定 (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2)他们大声朗诵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请注意“既然”的“既”不能写成“立即”的“即”。 (4)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很巧妙地解决了青龙桥附近坡度大,火车难以上山的难题,无疑是詹天佑的一个伟大的创新。 (5)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5.(3分)阅读漫游。

山茶花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有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吗?”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花骨朵。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工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花的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1)写出文中的反问句和设问句,并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 设问句: 改成陈述句: (2)为什么说山茶花特别美?(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并画上波浪线。

烂漫的点地梅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图片等。 教学程序 (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教师板书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2、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学生简介点地梅。 4、你们希望对这种花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

课。 (二)展开 1、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3、请同学们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描写点地梅“顽强”、“美丽”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顽强美丽) 4、让学生朗读介绍筑路兵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体会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并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想想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有什么共同之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凡伟大) 6、本课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 (学生会很容易答出: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7、让学生思考:本课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本课借()赞()。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借物喻人赞美)

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认真学习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3、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4、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 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课文当中,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 一、利用课题,导入新课 1. 学生看课题,你想说些什么? 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四、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 1. 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②“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五、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 学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 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

课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CAI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 2.你们也搜集了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那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高原是怎样的? 3.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4.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那谁能说一说“烂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仅仅是写点地梅这种花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哪些段写了点地梅?哪些段写了筑路兵呢?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和筑路兵的感情? 4.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1.默读课文1到13段,想想点地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一)精读1—13段,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1.重点体会“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1)齐读。 (2)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3)这个“扎”字有三个读音,你觉得在这里应该怎么读?为什么?既然是钻进去,为什么作者不用“钻”而用“扎”呢? (4)联系一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点地梅要把根扎得很深?要紧紧地贴着地皮生长,还要一团团的拥抱着土地呢? (5)把我们体会到的顽强不屈的点地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读。 (6)生齐读。师引读。 2.体会“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1)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想象一下,当他见到这草袋下的幼苗,除了惊讶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出点地梅的顽强! (二)精读第15自然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

(16)9、烂漫的点地梅

9.烂漫的点地梅 总第(35----36) 课时 共享备课(杨晓英)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的,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5分) 1、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 2.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生长在那里的一种奇特的植物,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3、学生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理解“烂漫”。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强调字音:域盎叩姗撩炽娩字形:域姗陲娩 理解词语:姹紫嫣红盎然枯槁姗姗而来 边陲炽热心急如焚福祸未卜

六年级语文:烂漫的点地梅练习题及答案

9 烂漫的点地梅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jī àng rán shān shān lái chí pò bù jí dài ()()()chà zǐ yān hóng mián mián chūn yǔ xuě yù gāo yuán ()()()2.形近字组词. 域()姗()炽()姹() 城()珊()织()诧() 3.找近义词朋友. 艳丽——()拂晓——()富强——() 奇怪——()美丽——()福祸未卜——()二、综合题 1.品读句子,体会并说说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2)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读句子,思考问题. 那里的每一片白云都记载着一桩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故事,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心灵.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 结合上下文,说说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 三、提高题 1.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描写点地梅的目的什么?

2.填同义字组成成语. 捕____捉____ 奇____怪____ 手____足_____ 旁____侧___ 甜____蜜____ 家____户____ 谨 ____慎____ 能____会____ 改____换____ 随____逐____ 出____拔____ 并____齐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生机盎然姗姗来迟迫不及待姹紫嫣红绵绵春雨雪域高原 2.域(区域)姗(姗姗来迟)炽(炽热)姹(姹紫嫣红) 城(城市)珊(珊瑚)织(纺织)诧(诧异) 3.艳丽——(美丽)拂晓——(天亮)富强——(富裕) 奇怪——(奇特)美丽——(好看)福祸未卜——(祸福未知) 二、综合题 1.(1)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敬佩点地梅顽强的生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热爱与崇敬. 2.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一样地顽强、平凡而伟大,无私奉献.点地梅平凡是因为它在高原草地上随处可见,点地梅伟大,因为在天寒缺氧、冻土固封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贫瘠的土壤,它就可以顽强地生长,开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点地梅一样,高原筑路兵,只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青春和生命燃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 三、提高题 1.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下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2.捕风捉影奇形怪壮手舞足蹈 旁敲侧击甜言蜜语家家户户 谨小慎微能说会道改朝换代 随波逐流出类拔萃并驾齐驱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 访兰》教案_12

19、访兰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根据提示划分段落,根据段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到文章的中心句。 3、学习在人物的对话交流中不要提示语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提示划分段落,根据段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到文章的中心句。 教学难点: 学习在人物的对话交流中不要提示语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看图片引入 二、1、板书课题:19 访兰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没有? 2、介绍贾平凹。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4、快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5、听写本课生词,同桌批改后全班读生词。 6、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怎么分? 文章按照访兰前的缘由、访兰时的交流、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 出示:第一部分():“我”和父亲访兰的缘由。 第二部分():写我们访兰的经过,我了解了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 第三部分():写“我”访兰后的感想。 5、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交待了(“我”和父亲访兰的缘由),然后具体写了(我们访兰的经过,了解了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最后写了(“我”访兰后的感想)。 6、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在这篇文章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文章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学生齐读这句话后,这句话里的“它”指的是(野兰),板书:野兰写出了野兰(不俗、纯、有灵性)的特点,板书:不俗、纯、有灵性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就具有不俗、高雅、纯真、淳朴的品格。他们和野兰有相似之处,作者赞美野兰,其实也赞美了像野兰一样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借物喻人的课文?(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4.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歌曲《青藏高原》及点地梅、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课时:2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 2、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生长在那里的一种奇特的植物,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3、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4、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抽生答,课件展示。)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请同学们默读描写点地梅的段落,(3-13段)看看点地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把你的阅读感受批写在旁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顽强美丽) 1.精读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1)“……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细细品读。(2)“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扎”“贴”“拥抱”“居然”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点地梅生命力的顽强。你们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点地梅的美丽?我们继续交流。 2、体会点地梅的美丽(以读代讲)。 (二)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点地梅的顽强与美丽让我们惊叹,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5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 (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一段,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心急如焚)这个词语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丈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因妻子难产)难产会有些什么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孩子死亡,可能是妻子死亡,也可能是母子双亡。最亲最爱的人在生死边缘挣扎,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煎熬,而这种煎熬整整持续了一夜,你们能想象出这一夜他是怎么过的吗? (2)妻子难产,丈夫多么想陪在她的身旁,但他却远在青藏高原,这怎不令他心急如焚?一起来读读。此时此刻,年轻人……教师引读。 (3)既然他心急如焚,为什么不赶到妻子的身边呢? 教师相机小结:一个“心急如焚”,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更让我们感到了高原筑路兵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为国家的崇高精神。 (4)(师指着课件最后的省略号)在青藏高原铁路工地上,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牺牲了家庭、青春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以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才筑成了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播放课件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9.烂漫的点地梅 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9.烂漫的点地梅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题文】直线画出画线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姹紫嫣红(chà cà)姗姗而来(shān sān)为啥(sá shá) 边陲(chuí cuí)炽热(zhì chì)筑路兵(zù zhù) 答完题,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chà shān shá chuí chì zhù 画线字全部是翘舌音。 【解析】 【题文】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先用圆圈圈出来,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迫不急待()毫言状语()呼啸飞弛() 心急如婪()福祸未补()心心相映() 【答案】急一及毫一豪状一壮弛一驰 婪一焚补一卜映一印 【解析】 【题文】下列各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题后的括号里写出,细心判断, 有几种就写几种。 (1)早晨起来去河边挑水,我发现天地间全然变了个样:山青了,水绿了,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嫩嫩的叶尖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每l(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2)他们大声朗诵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3)请注意“既然”的“既”不能写成“立即”的“即”。 (4)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很巧妙地解决了青龙桥附近坡度大,火 车难以上山的难题,无疑是詹天佑的一个伟大的创新。 (5)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答案】(1) C (2) A (3) B (4) B (5) B 【解析】 【题文】阅读漫游。 山茶花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有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 劲吗?”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烂漫的点地梅》教案

烂漫的点地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一是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是领悟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生字卡片等。(有条件的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点地梅及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 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原筑路兵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学重点: 目标2、目标三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计 1. 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 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四、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 1. 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

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②“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五、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 学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 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介绍另外几个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4. 通过课文的学习再结合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 学生齐读第16段。 六、统观全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2. 指导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七、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 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 八、自学生字,正确书写 1. 师: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 2. 学生练习书写。

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评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不断提高朗读的水平。 2.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情感与价值目标 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来高度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质疑导学,文章题目是写点地梅,为什么课文却写了高原筑路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段来感悟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2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领悟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评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不断提高朗读的水平。 2.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情感与价值目标 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来高度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质疑导学,文章题目是写点地梅,为什么课文却写了高原筑路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段来感悟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1.2学时难点评论. 教学难点: 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领悟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1.3学时重点评论.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评论.

小学语文课文《烂漫的点地梅》

小学语文课文《烂漫的点地梅》 唐古拉山脉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素称"人类禁区";。 我和战友们来到青藏铁路工地时已是盛夏6月,但这时唐古拉山脚的布曲河畔,却处处是残冰积雪,丝毫没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盎然景色。唐古拉山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永远是寒冬。 一日黄昏,我在铲草皮的时候,发现草丛中有一种很奇怪的植物,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我不知道这是花还是草,但能猜出这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于是我挖了一丛回来,种在门前的屋檐下。 一场绵绵的细雨,叩开了7月温暖的大门。早晨起来去河边挑水,我发现天地间全然变了个样:山青了,水绿了,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嫩嫩的叶尖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辉。 唐古拉山的春天终于姗姗而来了。 我回到宿舍撂下水桶,就迫不及待地揭开盖在屋檐下的草袋。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正在我欣喜的时候,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赶着羊群路过我们营区门口。有只掉队的小羊羔误入营区,"咩咩";地叫着乱闯。牧羊女追逐进来,见我站在屋檐下护着那丛植物不让小羊羔靠近。便"扑哧";一笑,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放心吧,牲口不会吃它的。"; "为啥?";

"这花又苦又涩,牛羊就不吃呗。"; "这是花吗?"; "嘻嘻,不是花你种它干什么?这叫‘点地梅’,开的花可香可好看哩。"; 牧羊女说完,便赶起小羊羔轻盈盈地走了。 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我和战友们把路基旁盛开的点地梅,移栽到帐篷前后,营区里顿时充满了一片盎然的生机。 点地梅花儿怒放的季节,正是筑路的高潮时节。为了早日建设好青藏铁路,让火车开到西部边陲的日光城--拉萨,我们这些高原筑路兵,将一颗颗炽热的心连接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一个战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如果我在青藏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请亲人和朋友不要难过。请带着微笑将我的骨灰播撒在唐古拉山上,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的他却因为施工忙,未能给母亲尽孝送终。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难产住院,他采了一束最艳丽的点地梅守在电话旁。一面埋头整理施工资料,一面心急如焚地等待福祸未卜的消息,直到拂晓时分才接到母子平安的喜讯。年轻人激动得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深情地对电话那头的妻子说:"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很多很多,也很感人。那里的每一片白云都记载着一桩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故事,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心灵。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

2020语文六年级上册《烂漫的点地梅》优质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

《烂漫的点地梅》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2.理解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3.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及人物事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导课 1.教师出示课题,学生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 2.你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5.播放“”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一遍。 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4.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5.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到了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也就是课文的3——13段,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的赞美之情。 (二)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和伟大 1.点地梅的顽强与美丽让我们惊叹,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学生们自由朗读15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 (1)如果我在青藏高原的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 教师讲解,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情朗读:要修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难度可想而知,已经有许多战士因修路而长眠在了青藏高原上。他们是怎么说的? (2)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的他却因为施工忙,未能给母亲尽孝送终。” 教师:是呀,虽然母子连心,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3)一名年轻的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难产住院……他深情地对电话那头的妻子说:“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①学生句句入心地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体会“心急如焚”的意思。

(16)9、烂漫的点地梅

(16)9、烂漫的点地梅

9.烂漫的点地梅 总第(35----36) 课时 共享备课(杨晓英)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的,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5分) 1、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 2.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生长在那里的一种奇特的植物,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3、学生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理解“烂漫”。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强调字音:域盎叩姗撩炽娩字形:域姗陲娩 理解词语:姹紫嫣红盎然枯槁姗姗而来 边陲炽热心急如焚福祸未卜

烂漫的点地梅优质课教案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图片等。 教学程序 (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教师板书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2、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学生简介点地梅。 4、你们希望对这种花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

课。 (二)展开 1、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3、请同学们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描写点地梅“顽强”、“美丽”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顽强美丽) 4、让学生朗读介绍筑路兵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体会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并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想想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有什么共同之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凡伟大) 6、本课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 (学生会很容易答出: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7、让学生思考:本课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本课借()赞()。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借物喻人赞美)

《烂漫的点地梅》教材理解

《烂漫的点地梅》教材理解 导读: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生字卡片等。(有条件的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点地梅及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

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一是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是领悟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题目:作者是借“烂漫的点地梅”赞美高原筑路兵崇高的精神。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让学生读题目,根据“烂漫”一词说说想象中的点地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1段:简洁地写出了唐古拉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教学时,可让学生质疑,老师或同学补充介绍“冻土封固”“人类禁区”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雪域高原恶劣的生存条件的认识。 *盛夏6月还有积雪,可见其寒冷。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抓住“根扎得很深”“一丛一丛的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这些词句体会这种高原植物的顽强生命力。 *枯槁:草木干枯。这段对唐古拉山春天景色的描写很美,可鼓励学生摘抄、积累。 *姗姗而来:形容来得很晚。 *第6~12段:从藏族姑娘的口中,“我”知道自己种的植物叫点地梅。这部分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第9课 烂漫的点地梅》同步练习卷 (2)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烂漫的点地梅》同步练习卷一、 1.(3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àng然chà紫yān 疆yù 红 shān shān而来羊gāo chì热 2.(3分)给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宅或册 舍垂只 3.(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迫不及待﹣﹣。 4.(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枯槁顿时。 5.(3分)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奇怪的嫩嫩的的小草 的光辉一丛一丛地迫不及待地 6.(3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唐古拉山的春天终于姗姗而来了。 姗姗而来: (2)我们的战士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更多的是把自己的血汗洒在了边疆的建设中。 豪言壮语: (3)我们的战士为了青藏铁路建设,守在电话旁,心急如焚地等待家乡妻儿的消息。 心急如焚:。 7.(3分)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牧羊女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放心吧,牲口是不会吃它的。”(改为转述句) (2)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的他却因为施工忙,未能给母亲送终尽孝。 (换成“之所以……是因为……”调整句子顺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3)唐古拉山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永远是寒冬。 (调整句子顺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 8.(3分)读《烂漫的点地梅》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我回到宿舍撂下水桶,就地揭开盖在屋檐下的草袋。啊!那棵植物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这段话中,作者详细的描写了自己的和 A、动作和神态 B、心理和神态 C、动作和心理 ☆“啊!”这个词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出 (2)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A、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 B、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相似点是: ☆仿照例子写一句话吧。 。 9.(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点地梅开花了,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的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悠悠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美,点地梅就有多美! (1)给文中的横线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A 盛开缀满浓厚晶莹 B 怒放挂满浓浓晶莹 C 怒放缀满浓浓晶亮 D 怒放缀满浓浓晶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