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 5次.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024年度-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内容
1
目录
• 动物生理学概述 •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 动物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动物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01
动物生理学概述
3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 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各 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解剖学和医学的发 展,人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动物的生理 结构。达·芬奇等学者通过详细的解剖图 谱,揭示了动物体内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
3
17-18世纪
这个时期的科学家如哈维、马尔皮基等 通过实验手段,揭示了血液循环、呼吸 等基本的生理过程,为动物生理学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推动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创 新和进步。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深入了来自动物的行为和生态习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 据。
6
02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7
细胞生理学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包括物质转 运、信号转导等。
24
动物生理学与生态学的关系
01
动物生理学与生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
02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为生 态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3
生态学的发展也不断对动物生理学提出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推动动物生理学 不断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同时,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生态 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六版)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六版)

第八章血液1.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血液在机体自稳态的维持中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生理功能:①运输功能:血液的运输是机体转运物质的主要手段。

血液所携带的大量营养物质从机体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以满足组织中细胞代谢的需要,这些物质包括:O2、CO2、各种抗体、酸和碱、各种电解质、激素、各种营养物质、色素、矿物质和水等。

②防御功能:血液中与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有关的成分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各种免疫抗体和补体系统。

③止血功能:血液中存在许多与血凝有关的血浆蛋白。

机体损伤出血能激活血浆中复杂的止血机制,阻止血液外流,这是一个正反馈的酶促反应。

④维持稳态: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酸碱缓冲对,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为细胞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内环境。

发挥作用的方式: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只有血量相对稳定才能使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保证全身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

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血浆的酸碱度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

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转运O2进入组织和转运CO2排出体外。

血液中的白细胞具有机体防御和免疫的功能。

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保证机体内组织的完整性。

3.简述血小板是如何发挥止血功能的。

①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作用。

当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皮下组织直接和血液接触时,血小板被激活并发生显著的形态变化,表现为体积膨胀,形成棘状突起,并立即黏附到损伤处的胶原纤维上。

大量血小板聚集在创口处形成了第一道生理屏障,能立即减缓血流和制止流血。

②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与凝血有关的一些因子与血小板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第二信使引起了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各种因子的反应。

血小板出现脱粒反应,即不同分泌颗粒将所贮存的各种与血凝有关的因子释放出来,增强和放大血凝作用。

血小板提供了凝血因子作用的磷脂表面,并促发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4.简述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FX FXa(磷脂,Va+CA)第二阶段:凝血酶原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因子X的激活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内源性途径:由F XⅡ启动的,激活酶在血管内。

动物生理学第 次

动物生理学第 次

动物生理学第一次1.简介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生理现象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与动物学、生物学、医学相互交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细胞生理学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元,也是动物生理学的最小单位。

细胞生理学就是研究细胞内部流程的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代谢以及细胞分子组成与调控机制等方面。

通过细胞生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机体生理活动的本质。

3.器官生理学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化而来。

器官生理学是研究机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的学科。

主要包括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泌尿生理学、内分泌学等方面。

通过器官生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而推断器官失调导致的疾病原因。

4.代谢生理学代谢是指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细胞内分解物质的反应和合成新物质的反应。

代谢生理学是研究代谢过程的学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以及信号物质代谢。

通过代谢生理学的研究,可以掌握机体各种营养素如何进入体内、转化和利用,了解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同时也为治疗代谢紊乱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5.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的学科。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调节机体内部环境和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系统。

神经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涉及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内分泌、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

通过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探究神经信息传递的机制,并研究神经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6.免疫生理学免疫生理学是由免疫细胞及其各种功能分子据此进行调节的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

其内容包括抗原与抗体的互相作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成熟、激活和增殖等方面。

通过免疫生理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机体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身体各个层次的功能与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从微生物到昆虫、哺乳动物等多种类型的生物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探索生命的基本原理:动物生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生命的基本原理,包括生命的起源、发展、维持和终结等。

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过程,可以了解它们的生命活动如何进行以及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从中受益。

2.解析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理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这包括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组成和功能、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它们在维持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研究环境与生理相互作用的机制:动物生理学还研究生物体如何适应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动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动物必须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生命的平衡。

研究动物如何感知和响应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响应的生理机制是什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探索疾病发生和治疗的生理基础:动物生理学还研究动物的疾病发生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疾病是生物体发生异常的一种表现,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过程,可以揭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5.推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发展: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医学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过程,可以为新药物的开发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了解动物的生理过程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改进养殖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业产出和兽医治疗的效果。

总之,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广泛,任务多样。

通过开展动物生理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探索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环境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疾病发生和治疗的生理基础,并推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发展。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篇一: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实验序号:一实验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一、实验目的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

生理学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

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

生理学实验仪器一般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节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教师提出生理学实验的要求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实验方法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简单讲解用途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实验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规则?答: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生理学实验要求: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中,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认真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整理实验台面,处理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检查实验设备及器械,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生理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

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实,不允许编造数据,认真分析总结实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方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动物生理学-02第二章

动物生理学-02第二章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01
02
03
04
线粒体
叶绿体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工厂”, 负责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作为 细胞的主要能源。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负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
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主要膜系统 ,参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 输,以及脂质的合成和转运。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分类和肌肉组织是由可收缩的肌细胞构成的 ,具有运动功能。
分类
肌肉组织可以分为横纹肌和平滑肌两 类。
神经组织
定义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构成的,具有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 等功能。
分类
神经组织可以分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 经两类。
04
动物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消化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吸收进入血液,供给身体各部分需要。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
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呼吸系统的功能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内环境的氧和二氧化碳平衡。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
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
生殖系统的功能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分泌性激素等维持性征和性功能 。
05
总结与展望
本章总结
消化系统概述
介绍了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 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的作用。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探讨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 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机制。
消化酶与消化液

2024年动物生理学课件1

2024年动物生理学课件1

动物生理学课件1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动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

通过对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运动、感觉、适应等生理过程,为动物生产、疾病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的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的科学。

3.生理功能: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运动、感觉、适应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

4.生理机制:生物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和原理。

5.生理过程:生物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现象。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手段,对动物生理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调控,以揭示生理机制。

2.理论方法: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动物生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

3.比较方法:比较不同动物或同一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现象,以探讨生理功能的演化规律。

4.系统方法: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

四、动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研究动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2.繁殖生理:研究动物的生殖器官、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性别决定等生理现象。

3.代谢生理:研究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包括消化、吸收、运输、合成、分解等。

4.运动生理:研究动物的运动器官、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在运动过程中的功能和协调。

5.感觉生理:研究动物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在感觉过程中的功能和信息传递。

6.神经生理:研究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理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7.内分泌生理:研究动物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作用及其在生理活动中的调控。

8.血液生理:研究动物的血液组成、功能、血液循环、造血过程等生理现象。

动物生理学知识点

动物生理学知识点
心脏的泵血功能与调节对于动物生理学研究和医学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06
动物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排泄系统的结构
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 多余的水分。
排泄系统的功能
排泄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放,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 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作用底物的不同,消化酶可以分为蛋白酶、脂肪酶、碳水化合物酶等。此 外,根据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消化酶还可以分为起始酶、过程酶和终末酶。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01
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消化系统的活动,如胃液分
泌和肠道蠕动等。
内分泌调节
02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消化系统的活动,如胃泌素、
尿液的生成与排放
尿液的生成
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将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放
尿液在膀胱中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刺激膀 胱壁产生神经冲动,将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引起尿意,最终通 过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的排泄机制与调节
肾脏的排泄机制
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将有用的 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同时将代谢废 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
02
详细描述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等组成,它具有运输 、防御、免疫和维持内环境稳 态等功能。不同动物种类的血 液组成和特性也有所不同,反 映了它们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 应能力。
03
总结词
04
了解血液的组成与特性有助于深 入理解动物生理机制和疾病发生 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惯性阻力 ②粘滞阻力 ③气道阻力(80-90%)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气道口径: 气流速度: 气流形式:层流阻力小 涡流阻力大 大气道:占总气道阻力的80%~90%
层流
湍流
(三)呼吸功 work of breathing 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和非弹 性阻力实现肺通气所作的功,称之呼吸功 。 平静呼吸时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仅占全身总能 量消耗的3%---5%。
1500 ml(最大呼吸末,残留于肺内的)
5. 深吸气量 inspiratory capacity,IC
2000~2500 ml(1加2)
6.功能余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2500 ml
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体量。 女3500ml. 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
4、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
(三)肺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1、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1)方向:指向肺泡中央 (2)负面影响: 增加吸气阻力 使相通肺泡内压不稳定
促进肺部组织液生成
2、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 来源: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pline,DPPC)
B:成因
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
出生时胸廓容积>肺容积
出生后胸廓生长>肺生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C. 胸内负压的形成(一腔二力)
⊙ 一腔:有一个密闭的胸膜腔,腔内有些浆液起 润滑壁层和脏层胸膜并使之紧贴在一起的作用。 ⊙ 二力:a.肺内压→肺泡扩张 方向
b.肺弹性回缩力→肺泡缩小
O2
外呼吸
内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
一、呼吸道
(一)呼吸道的分支结构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气管、 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枝(下呼吸道)。 整个呼吸道像一颗颠倒的树,又称“呼吸 树”。呼吸道有重要的通气功能和对机体的保护
功能,但无气体交换功能。
(二)呼吸道的生理作用
1、加温加湿作用 2、清洁过滤作用 3、调节气道阻力作用
PO2 5.32kpa
PCO2 5.32kpa
(二)组织换气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PO2 3.99kpa
PCO2 6.7kpa
PO2 13.4kpa PCO2 5.32kpa
交换时间0.3s
血液流经时间
肺 泡 与 肺 血
0.7s
交换时间0.3s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反变关系
肺表面活性物质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作用: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
2、稳定大小肺泡的容量
3、防止肺不张 4、保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
第二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概念:是肺与外界环境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呼 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一)、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 潮气量 tidal volume,TV 500 ml
2. 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 1500~2000ml 3. 补呼气量 ex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900~1200 ml 4. 余气量 residual volume,RV 1000~
肺纤维化、 肺水肿时增厚
2. 呼吸膜面积:正变 ⊙运动时面积增大; ⊙肺不张、肺气肿 肺叶切除等
呼吸膜总面积70m2 安静时40m2参与 气体交换
3. 通气/血流(V/Q)
气多或血少
4200/5000 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Lancet (18 March 2014):中国肺结核发病率大幅下降
中国是世界肺结核高发病率国家
肺结核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每年夺走多 达 140 万人的生命。中国是肺结核主要发病国, 其发病率占全球的 1/10 以上。 新的数据显示,过去20多年,中国的肺结核发病率 几乎下降了三分之二,由原先的每 10 万人中有 170 病例降至59病例。来自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科学家 在《柳叶刀》发表评论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大 了对农村地区肺结核控制的投资,同时加大了以社 区为主的疾病防控范围。此外,世界卫生组织 (WHO)表示,中国的作法值得其他国家仿效。
相反
吸气末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以大气压为0
=大气压-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胸内压=-肺回缩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piratory syndrome)
该病是由一种RNA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组织是 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人体感染病毒后,病毒首先 在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引 起病毒血症。通过血流,病毒进入下呼吸道粘膜及 肺泡上皮内繁殖,引起上皮细胞坏死,并产生炎性 介质,刺激肺泡隔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加,渗出物进入肺泡隔称为间质性肺炎。
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 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 起。我国内蒙古有项调查,发现农牧民肺结 核病人中10.6%为牛型结核,他们有喝生牛奶 的习惯。
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 如猪、猫、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 结核病。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既可 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 结核病传给所饲养的动物。北京动物园曾 有观赏的动物犀牛被确诊为肺结核,它的 痰菌经鉴定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是观众 传染给它们的。
(一)呼吸运动
概念:
是指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
缩小。
参与呼吸的肌肉:
主要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主要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平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的发生过程
呼吸运动的形式 呼吸运动中由隔肌舒缩而引起的腹壁起伏, 这种型式的呼吸成为腹式呼吸。 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 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在与肺 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据世界卫生组织的 报告,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199 5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此病,是该病死亡人 数最多的一年,大大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 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之际,“制止结核病”世界行动组织公布的数字显 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而 每年罹患结核病的人数超过800万。
小资料: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现者: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 卡罗.乌尔巴尼 Carlo Urbani
( 1956年10月19日-2003年3月29日)
《传染病防治法》
列为乙类传染病 实行甲类管理
SARS的危害
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次/min) 16 (ml) 500 (ml/min) 8000
肺泡通气量 (ml/min) 5600
8
32
1000
250
8000
8000
6800
3200
浅快呼吸效能低
肺 结 核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 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 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 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 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 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 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 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 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 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肺通气的动力
主要
直接动力: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当肺扩张,肺泡内压低于大气压时,外界气体 即经呼吸道进入肺,称为吸气。 当肺缩小,肺泡内压高于大气压时,肺内气体 经呼吸道排出体外,称为呼气。 肺通气动力;肺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 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的。而胸廓 的扩大与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致。 可见,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 接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呼吸运动,是 肺通气的原动力。
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肺如何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 1 )胸膜腔:肺悬浮胸廓构成的胸腔之中, 在肺的表面及胸廓内侧面均覆盖有胸膜。覆 盖于肺表面的胸膜称为脏层胸膜,覆盖于胸 廓内表面的胸膜称为壁层胸膜。这两部分胸 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胸膜腔。
胸膜腔有较好的密闭性,胸膜间浆液分 子有内聚力
玻璃
8. 肺活量 vital capacity,VC 男3500ml, 女2500ml
7. 肺总容量 totml,
指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第1、2、3秒末 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生的压力称为各该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不会受混合
气体中的其它气体或分压的影响。
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分压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换气 呼吸总面积
70m2
肺泡血量
60-140ml
血管直径
5um 红细胞直径 6-8um
(一) 肺换气
PO2 21.2kpa
PO2 13.83kpa
PCO2 6.12kpa
自 1990 年起,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对肺结核的免 费诊断与免费治疗,同时实施世卫组织提倡的短期 直接观察治疗方案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 2000 至 2010 年期间,中国的肺结核发病率下降了 57% , 下降幅度是前 10 年的三倍。 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研究员王宇(Yu Wang,音译) 医生表示,根据国际肺结核防治机构的计划,在 1990-2015 年,应把全球肺结核发病率下降 50% , 而中国提前五年完成了这一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