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农业与环境中的应用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农业与环境中的应用

部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要素梳理分析各单元的主题和口语交际要素,可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各单元的主题和口语交际要素:一年级上册单元主题:我上学了、自然、四季、想象、观察口语交际要素:大声说话,注意听别人说话,看着对方的眼睛,根据情境选择大声或小声说话,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下册单元主题:识字、伙伴、惯口语交际要素: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时声音要大,使用礼貌用语,打电话时先自我介绍,没听清时请对方重复,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以此更容易被理解。

二年级上册单元主题: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思维方法、伟人单元主题:春天、传统文化、办法、世界之初口语交际要素:熟悉要讲的内容,有礼貌地提问,按照顺序说,注意听,商量的语气,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讲清楚图意,吐字要清楚。

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要素: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命令的语气,清楚地表达想法并简单说明理由,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主动发表意见,注意说话的速度,认真听别人讲话。

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学校生活、策略单元:预测、我与自然、美好品质口语交际要素: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礼貌地回应别人的讲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三年级下册单元主题:动物植物、寓言、大自然的奥秘、有趣的故事口语交际要素: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话并尽量不打断,一边听一边思考,尊重不同的想法,注意说话的语气,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运用合适的方法讲故事,认真听并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单元主题:自然之美、留心观察、童年生活、古代故事口语交际要素: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四年级下册单元一是关于田园生活的,我们可以分享关于农村的经历和感受。

在讨论时,我们需要注意说话的音量,以免干扰其他小组。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实现制造、加工和改良农产品的一种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壤改良和植物保护方面。

首先,微生物技术可以通过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例如,一些固氮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从而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这些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依赖,从而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微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植物保护。

通过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拮抗菌、植物生长促进菌等,可以有效防治作物病虫害。

这些微生物能够与病原菌竞争生存空间,产生抗生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此外,它们还可以激活植物免疫系统,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应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产品的残留物含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除了农业领域,微生物技术还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酿造和发酵过程。

例如,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啤酒、葡萄酒等食品,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和口感,提高食品的营养品质。

另一方面,微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的保存和保鲜。

通过利用抗菌或溶菌酶等微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抑制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也为维护食品安全和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供了可能。

尽管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实际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微生物的稳定性问题。

微生物的活性和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进行微生物的筛选和改良。

微生物对农业的影响和应用

微生物对农业的影响和应用

引言概述: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农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如引起疾病和害虫问题,又可以提供多种应用,如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生产和生物农药制备等。

本文将对微生物对农业的影响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对土壤的改良1.细菌的氮固定作用2.真菌的有机物分解能力3.微生物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4.微生物对土壤pH值调节作用5.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二、微生物在有机肥料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物堆肥过程的作用2.微生物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3.微生物与植物生长的互惠关系4.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5.微生物有机肥料的效果与应用注意事项三、微生物在生物农药制备中的应用1.生物农药的概念和优势2.微生物源农药的分类和特点3.微生物农药的提取和制备方法4.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领域和效果5.微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四、微生物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1.微生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2.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制3.微生物种类与农作物病害的匹配4.微生物防治的应用方法与条件5.微生物防治的效果与前景展望五、微生物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中的应用1.微生物对农产品贮藏的影响2.微生物与农产品新鲜度的保持3.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4.微生物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作用5.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技术与安全控制总结:微生物对农业的影响和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土壤的改良、有机肥料的生产、生物农药的制备、农作物病害防治以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微生物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技术和方法。

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研究。

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等。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固氮菌则可以在土壤中独立固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常见的微生物农药有细菌类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真菌类农药(如白僵菌)、病毒类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寄生、毒杀、抑制生长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3、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青贮饲料、发酵饲料等。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同时,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4、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来提高土壤质量。

例如,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有机酸等物质,降低土壤的 pH 值,缓解土壤酸化问题。

微生物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

微生物在土壤改良、植物生长促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微生物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首先,许多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肥料中的养分,提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例如,一种名为氨氧化细菌的微生物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提供给植物进行吸收。

其次,一些微生物具有解磷能力,能够将土壤中的磷转化为可供作物吸收的形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物。

因此,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二、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首先,一些微生物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能够固氮并提供可供作物吸收的氮素。

此外,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有机酸和植物生长素等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例如,一种名为拮抗菌的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对抗其他有害微生物。

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而微生物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一些微生物具有天敌作用,能够吞食或寄生在害虫体内,对害虫进行消灭。

例如,线虫和蜥蜴等微生物可以吞食害虫幼虫。

其次,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杀虫剂,对害虫起到杀灭作用。

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微生物,可以防治多种害虫。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的能力,能够通过竞争或产生抑制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因此,微生物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生物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则是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

微生物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在农业肥料中的应用1.1 有益菌肥微生物肥料是近年来研发并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肥料。

有益菌肥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活性转化氮、磷、钾等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例如,固氮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态,增加土壤氮素含量,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1.2 有机肥料微生物在有机肥料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肥料中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酶,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

二、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2.1 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杀灭害虫、病毒、累病菌等农作物病害的一种农药。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无残留、对非靶生物影响小等优点。

例如,一种名为“孢子杆菌”的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细菌性杀虫蛋白毒素来杀灭害虫,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

2.2 生物防治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一些对害虫具有致病能力的微生物,如嗜盐杆菌、巨细胞病毒等,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毒性低、对环境友好的特点,还能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三、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3.1 污水处理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化为无机物质,提高水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对水体有害的物质,为水的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2 土壤修复微生物也可以用于土壤修复。

土壤中存在着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通过引入一些可以耐受并降解重金属的微生物,可以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等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必需的元素,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分泌植物生长所需的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这些激素可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植物的抗病能力。

2.有害菌防治如果耕地中存在有害细菌,它们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枯萎、凋谢等。

这时,微生物可以用来防治有害细菌。

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到土壤中,可以形成有益菌群,抵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保护农作物。

3.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对土壤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土壤中添加微生物可促进土壤的新陈代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还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呼吸作用,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

4.肥料和农药的代替品微生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和农药的代替品。

添加微生物素肥可以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品质,减少使用化肥的数量。

此外,微生物制剂可以防治病虫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从而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担。

5.水质处理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净化水质。

添加微生物到水中可以吸收废弃物,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并减少池塘、河流等水环境的有害菌群,从而减轻水污染。

综上所述,微生物对于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非常重要。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微生物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农业生产带来很多积极作用,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保护环境,使农业生产走上更可持续的道路。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1. 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主要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发酵糖化饲料及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等。

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快,蛋白含量高,利用有机废物来生产蛋白饲料。

由我国于1984年3月20日发现的可利用薯类薯渣等粗淀粉的混生配伍菌株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简称4320菌体蛋白饲料,我国又相继选育出在柠檬渣、甜菜渣、豆渣、酒糟和玉米渣等工业废渣上生长良好的混生配伍菌株,用来生产4320系列菌体蛋白饲料。

发酵饲料是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把秸秆类粗饲料加工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也属微生物饲料类,主要有酶制剂、真菌添加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氨基酸类、活微生物等。

通过生物发酵工程制取的微生物及代谢物、转化物作伺料,正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2. 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的作用,改善作物养分供应,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种类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解钾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生长调节剂、菌根制剂、抗生菌肥料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根细菌类制剂。

根瘤菌肥料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多的微生物肥料,国内微生物肥料生产厂有一半左右生产或生产过含根瘤菌的微生物肥料;解磷微生物可把有机磷或不溶态无机磷转化为可溶态无机磷,供植物利用;解钾硅酸盐细菌经发酵制成菌剂,在缺钾土壤上施用对各种作物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效果。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用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3. 微生物农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且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研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作物病虫害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目前微生物农药主要开发有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及利用微生物代谢分泌的有效活性物质制成的农用抗生素杀虫、杀菌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摘要: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并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

微生物肥料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更有效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农业生产应用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效的生物性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使用微生物肥料还可充分利用再生资源。

要使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更好的应用,就要清楚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作用效果、优势,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开发,微生物肥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等。

为明确这一新型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现从以上列举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1.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1 根瘤菌肥料根瘤菌能和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利用该菌生产的微生物肥料,称为根瘤菌肥料。

属于这种共生固氮体系,除了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外,还有费氏菌和非豆科植物,鱼腥藻和红萍两个体系。

1.2 固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不与植物共生,没有寄主的选择,独立生存于土壤中,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分子态氮,并能将其转化成为植物可利用的化合态氮素。

自生固氮菌和自生固态氮统称为自生固氮微生物;利用该菌生产的肥料,称为固氮菌肥料。

1.3 磷细菌肥磷细菌能分解土壤和有机物质中有机磷化合物或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

利用该菌生产的肥料称为磷细菌肥料。

如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等。

磷酸盐菌肥能把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磷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如磷酸盐细菌、其他解盐微生物制剂。

1.4 钾细菌肥料钾细菌又名“硅酸盐细菌”,能强烈分解土壤中硅酸盐中的钾,使其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有效钾。

此外,兼有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磷的能力。

利用该菌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成为钾细菌肥料。

1.5 复合微生物肥料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肥料,称为复合微生物肥料。

此外,根据产品中添加有机肥,无机肥,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刺激素等其他物质。

又可以区分为有机生肥,有机-无机复合生物肥等。

2.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特点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因此具有微生物的特性。

微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

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纯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法获得所需的菌株已成为可能。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微生物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一些是作物的生长刺激素,可在作物幼苗期刺激作物生长发育,在作物成熟期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还有一些则有防治病虫害的功能[2]。

另外,从环境资源角度来看,微生物肥料具有资源再利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成本低的特点。

3.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效果将微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可增进土壤肥力,协助植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病及抗旱能力,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2]。

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

多种分解磷、钾矿物的微生物,如一些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的应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溶解出来,转变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钾离子,使作物生活环境中的营养充足。

微生物还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氨基酸等[3]。

多种微生物可以诱导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几丁质酶等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利于防病抗病。

有的微生物种类还能产生抗菌素类物质,有的则是形成了优势种群,降低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菌根真菌由于在植物根部的大量生长,其菌丝除可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外,还可增加水分吸收,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微生物肥料和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比传统施肥增产的报道占98%,其中增产幅度超过5%的报道占87.4%,超过10%的报道占56.6%。

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细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

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类、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依次为22.3%、21.2%、16.5%、14.7%、13.6%和12.2%。

1989年以来非根瘤菌类微生物肥料的文献以应用效果试验的报道为主,其中增产的、占98%[2]。

除了上述特殊功能外,微生物菌肥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活体,施入土壤后,使土壤中微生物量、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土壤难溶性矿物质养分的释放。

同时,某些微生物能产生植物激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有些真菌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随着有益微生物的增加,还有拮抗病原生物的作用(其可分泌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

此外,由于有机物的矿化作用,可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也增加了土壤的保温性能,同时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也得到加强。

葛均青等研究认为,微CO2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能活化土壤养分,改善植物营养环境或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和无污染等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具有综合性。

最主要的功能是它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3]。

4. 微生物肥料的优势与传统化肥和农药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极大的优势。

其能够有效的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微生物肥料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地利用了大气中的氮素或土壤中的养分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4.1 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微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是产生生长素、抑制病原菌、根际固氮和分解难溶性磷钾元素等[2-4]。

4.2 降低了生产成本微生物肥料之所以能降低生产成本是因为它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因而需用量并不大,而微生物的生产过程中耗能较少,同时由于土壤元素利用率的增加,施用的化肥量会减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降低了生产成本[1—4] 。

4.3 减少了环境污染微生物本身一般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同时,施用生物肥料如固氮类生物肥料,不仅可适当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而且其所固定的氮素可直接贮存在生物体内,相对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机会也就小得多。

4.4 有效地利用了大气中的氮素或土壤中的养分资源如何将土壤中的无效态磷、钾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我们已知的各类固氮微生物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4.5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就减少了其对土壤养分、结构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又能够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同时又使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还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堆肥,实现可持续发展[4]。

5. 微生物肥料的开发、生产5.1 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我国微生物肥料具有品种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尤其是在功能微生物与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复合方面, 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但也存在不足,很多微生物肥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仅仅停留在增产原因分析、菌株分离和大田试验方面,对于微生物肥料及其产品中微生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定植机理和存活繁殖动态、生态行为、作用机制、影响肥效的制约因子等机理问题缺乏了解,对于最佳生产工艺、设备、新原料的研究缺少投入,并且人力资源缺乏、管理粗放、研究与生产脱节的矛盾仍然严重。

微生物肥料行业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很多厂家生产技术创新不够、设备简陋、工艺不完善、破坏环境、肥料效果不稳定,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发展[5]。

现阶段对微生物肥料的开发,首先要注重微生物各种生化性质,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各种因子的研究,同时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努力使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有较大的进展。

若能开发出新的微生物肥料使其可以直接由使用者自己生产,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运输,从而可能提高菌种的活菌数量比例。

5.2 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涵盖了现代生物工程的许多方面,虽已取得一定进步,但仍需不断提高完善。

例如培养基原料的选择。

合理配方,发酵温度及调控,发酵过程条件的调控,通气的条件和指标,有机质的选择和预处理,无机原料的配比,后处理的环节,包装材料和过程,连续发酵的条件等,这些都是微生物肥料生产的技术核心,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从而达到更优化的结构,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微生物肥料生产成本的降低将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6.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类似,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只是国外比我国有更长的研究应用史。

我国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从原苏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剂,称为细菌肥料;20 世纪60 年代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70~8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VA 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近几年来主要推广应用由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肥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做基肥施用。

我国微生物制剂的发展经历了根瘤菌剂、细菌肥料(菌肥)到微生物肥料的变迁,由豆科接种剂、菌种拌种发展为各种农作物的基肥,有的微生物由于能产生活性物质,有时也用作叶面喷施肥料。

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基因工程菌肥、作基肥和追肥用的有机无机复合菌肥、生物有机肥、非草炭载体高密度的菌粉型微生物接种剂肥料以及其他多种功能类型和名称的微生物肥料[7]。

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固氮的分子基础,以提高微生物的固氮水平;(2)通过DNA 重组技术改造共生细菌,提高其竞争力,使之能超过天然共生细菌,促进根瘤的形成;(3)筛选产生铁载体的微生物菌株,将铁螯合起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或寻找合成多种抗生素的微生物,以阻止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4)寻找并改造产生植物激素的微生物,使之能释放特定水平的某种激素,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5)完善微生物肥料的产品标准,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监督和管理;(6)规范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

7.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尚存在产品活菌数低、品种少、效果不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等问题。

此外,该产业中存在大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和知识产权受侵害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肥料产业化进程,削弱了种植户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积极性。

另外,生产微生物肥料需要先进的机械设备,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条件(如专用的造粒设备、干燥设备等),只有研制和生产微生物肥料专用的机械设备,才能有效推动微生物肥料加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的微生物肥料[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