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何谓传统文化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盘古时代「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

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

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

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

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

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

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

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

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

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易经,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千年老书,更是一个充满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

易经思想深刻、丰富,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经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关系,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的“道”、“德”、“义”、“法”,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概念,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中。

易经中关于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了自然哲学体系。

它认为,“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最高境界,而“阴阳五行”是自然界运动的基本规律。

“天”视为自然界的整体,包括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同时也包括气象、自然界规律等。

“地”则是与人类直接相关的自然环境,包括山、水、岩石、土壤、动植物等。

易经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物尽其用”、“不滥用自然资源”的理念,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易经所重视的核心思想是人与社会,即“治国”。

它认为,对人民进行温情化、人性化的管理,能够实现心灵的安定与对统治者的支持,从而有效地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此外,易经中也有关于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理念,关注社会中个体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

作为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易经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并不断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它为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乃至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易经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社会形态都有深刻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力的日新月异变化,易经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易经思想,不忘储存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精髓。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为祖国的繁荣稳定,文明进步、其自身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总之,易经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经国学中国文化的精髓

易经国学中国文化的精髓

易经国学中国文化的精髓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瑰宝,它是中国国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易经的独特价值和深刻内涵不仅体现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上,更体现在其对于人类生活、道德修养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上。

通过易经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智慧。

一、易经的概述及起源易经,又称《周易》,是古代中国占卜文献的总称。

《易经》是集我国古代先民智慧和道德思想于一体的宝典,据载始于商代晚期,但其思想渊源可能更远。

易经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卦”,即八卦和六十四卦;另一部分是“爻”,即对于六个爻位(阳爻和阴爻)所做的解释。

易经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思想基础,是由伏羲、黄帝等古代先贤智慧结晶而成。

二、易经的核心思想和原理易经的核心思想围绕着“阴阳”、“五行”和“变化”等重要概念展开。

首先,易经强调了“阴阳”相对统一的观念,认为万物存在着相对的对立与统一。

其次,易经提出了“五行”相克相生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变化都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最后,易经着重强调了“变化”的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观察和预测变化,可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易经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化易经不仅仅是一部卜筮之书,更是一部包含丰富哲学、道德和伦理思想的典籍。

易经通过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导人们如何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易经中的“君子”与“小人”亦成为道德标杆,君子追求真理、道德和仁义,而小人则沉溺于个人私欲和狭隘利益。

四、易经的实用价值和应用领域易经不仅仅停留在哲学思考和道德层面上,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易经对于军事战略、政治决策、经济管理、医学治疗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以兵法为例,易经中的“兴治临战”、“用兵必胜”等原则为军事指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的哲学思想。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形成和变化的解释,其中运用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

这种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农学、军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次,《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

《周易》的八卦理论被应用于四化八字、八字命理、风水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八字命理和风水相信能够帮助人们预测命运和改变运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家族的决策。

八字命理和风水的使用,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此外,《周易》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也有重要影响。

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受到《周易》的影响。

在书法方面,中国古代书法家常常以易经中的八卦和64卦作为创作的灵感和主题。

在绘画方面,八卦和64卦的形象被艺术家绘制成图案,作为装饰物或艺术作品出现。

在音乐方面,《周易》也对传统音乐的创作有重要影响,许多古琴曲、笛子曲等乐曲都以易经的理念为基础。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生活。

同时,它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题材和表现手法。

因此,《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尊崇和重视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易经之祖”,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思考、命理预测、人际关系和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

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次,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命理预测和卜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通过六爻二卦的组合形成的,每个卦象代表一种特定的象征含义,也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人生状态或情况。

通过对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六爻六十四卦的卦象,进而通过对卦象的解析和卜筮推演,预测人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走向。

这种命理预测的方法,基于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人物的命运预测、事件发展的预测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的认知和追求。

第三,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通过卦象中的三爻和爻辞的解读,涉及到了许多与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有关的内容。

易经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强调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通过对卦辞的学习和体悟,人们可以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时,得到启发和指导。

易经中提到的“君子修德”、“不违乎宗庙之祀”等观念,也提示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尊重传统、注重亲情的重要性。

因此,易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念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管理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强调力量的均衡和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六十四卦的解析和学习,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灵活而有效的管理决策方法。

易经的观念如“行事不佩二心”、“威德兼备”等,提示了人们在管理决策中应当注重道德和利益的统一,注重公平和智慧的运用。

因此,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管理决策的思考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个体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系,对于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提出了一种思考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命理预测和卜筮的工具,对于人们认识自己和预测事件的走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的文化地位如何?

《易经》的文化地位如何?

《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中,《易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围绕《易经》的文化地位展开阐述。

一、《易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易经》是一部关于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哲学性文献,它包含了六十四卦、爻辞、象辞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可以洞悉自然规律、人生哲理和社会变化。

《易经》的文化价值非常丰富,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哲学性强:《易经》是一部哲学性文献,它的内容涉及哲学、宇宙论、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2、文化内涵深厚:《易经》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很多方面,如道家、儒家、阴阳五行等,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重要组成部分。

3、艺术性强:《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爻辞、象辞等内容,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珍品。

4、实用性强:《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爻辞、象辞等内容,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

二、《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哲学思想的代表:《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它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符号的象征:《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爻辞、象辞等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设计等领域。

3、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4、中华文化的瑰宝:《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并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它是一部关于卜筮和哲理的经典著作,被誉为“易经,五千年文化宝库”。

其次,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来看,《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根本、源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皇权社会中,《周易》被奉为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之一、许多君主将其作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手册,据此进行政治决策和行为规范。

同时,《周易》也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学问考试的必读书目,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周易》的思想和观念通过教育系统传播给后代,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与思维习惯。

此外,《周易》还在中国文化的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绘画、书法中,经常可以看到八卦图案的出现,它成为中国传统审美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此外,《周易》的思想也被运用到医学、农业、军事等实践领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生活方式。

然而,《周易》的文化价值和地位并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中,它也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近代以来,《周易》开始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展到国际社会。

国际上很多大学开设了《周易》的相关课程,学者们不仅开始研究其文化和哲学意义,还将其应用于领导力、管理学等实际运用领域,为当代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方面面。

同时,它也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并在西方世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周易》的独特思想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宇宙、人类和社会的途径,对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
幽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无数璀璨的明珠。

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中,大浪淘沙,四书五经一直备受青睐,其中,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洗礼,四书五经与中华民族已经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了,是我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蕴藏了无数的中华传统。

四书五经共同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但是每本书的地位却不一样,并不是等同的。

在中华文明的所有经书之中,《易经》堪称群经之首。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

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即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

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

《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

易经八卦图是易经的基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

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

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

卜,测度之意.。

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易经所推行的八卦阵,体现了一种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律,透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

《周易》中流传很广的话中有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的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人类从大自然所学到的自我调节的各
参考文献: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种能力。

对于自强不息,首先要说的是我们人类的本源,即大自然。

细细品味大自然,没有人不会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以一些重要的应变能力。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只有跟大自然和平共处才能共同向前发展,中国的先哲在五千年前就意识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只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类发展至今对大自然犯下过无数次的错误,但是人类能幸免存活到现在,这离不开大自然自强不息的自我调节,通过自然自身的自我生态调节,可以调节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分布,避免能量分布向两极化发展,避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发生。

譬如,草原上原本均匀地分布着牧草和牛羊,还有一定量的狼,当部分地方由于仓鼠过多草场遭到破坏,这部分草场不能满足原本生活在这里牛羊的需求,为了生存,牛羊就会自觉迁徙到牧草更丰富草场,这时草场的狼也会有所迁移,但是剩下的狼以仓鼠为食,久而久之,仓鼠就会得到控制,草场慢慢恢复,牛羊开始回迁,大自然的自我调节使草场又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

大自然在很多方面都明显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特点,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观察、探索与研究总结出进化论,从一方面也说明了自然的自强不息、自我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生物为了保存自身物种,延续生命,都会不断地繁殖后代,通过基因来延续笨物种,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基因由于自身不稳定性可能会产生突变,进而会产生物种微小的的变异,产生的变异不一定会遗产下去,这是就要看自然的选择,只有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基因的突变才能存活下来,并往后遗传,那些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突变就会被淘汰,达到进化生物的效果,达到自然本身不断升级进化的结果。

千百年来人类生生不息地对大自然的探索与学习,也学会了自然自强不息的本质。

作为人,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命运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终归是要遇到一些艰难险阻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些挫折的,但是我们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放弃,我们不甘落寞,我们会坚强不屈,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向着梦想不懈追求,追求上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同样地,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她也会表现出一丝丝生生不息的朝气,蓬勃向上。

五千年来的文明史造就了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性,赋予了我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品质。

哪里有坎坷,哪里就里奋发向上。

几千年来每次社会的大变迁,每次朝代的更迭都意味着社会的大动乱、大萧条,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新的社会统治者,都会不断恢复社会稳定,稳定百姓的日常生活,由此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盛世辉煌。

汉朝的“文景之治”把中国从秦朝的暴政破坏的废墟中拉了出来,同样是汉朝的“光武中兴”将汉朝从频临灭亡的危险中拉了回来,唐朝的“贞观之治”把中国的封建统治推上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把中国推向了封建统治的又一个小高峰……等等,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近代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我中华民族受尽了压迫,受尽了屈辱,但我们并没有倒下,我们心存希望,我们自强不息,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共同反抗着外来的入侵,共同创建了新的国家,共同建设新的国家。

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华儿女为了恢复生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不甘落后,谋求发展,前期由于政策的
参考文献: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失误,影响了生产力的恢复,但是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不怕失败,敢于创新,1978年开始实行新政策,推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人与自然无处不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气息。

正是保有生生不息的状态,大自然、人类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易经是我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断钻研其中的奥秘,继续传承与弘扬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气息,使之永远屹立于文学的圣殿,是我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