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博物馆解说词
博物馆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博物馆纪实专题解说词在广袤的森林中,杨树是分布在世界上最广、适应环境最强的树种,2012年是美洲黑杨在我省成功引种40周年。
泗阳是国内最早引种推广到南方型杨树的基地县,被中国园林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唯一的杨之乡。
我国于1972年引进意大利杨树后,首次布点试植中中国最大的杨树王就存于泗阳农场境内。
依树而建的一个中国杨树博物馆,不单是国家4A 级景区,也是全球唯一的以杨树为主题的博物馆。
中国杨树博物馆是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的,中国林学会和泗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一同建设,规划建设的主展馆、组培室、智能温室、杨树品种园、“杨树活化石”中国的杨树王等,现已成为泗阳杨树精神,记录中国的杨树栽培历史,传承世界杨树文化的胜地。
景区的大门是由一百多块杨树的木化石拼接而成,象征着杨树从起源到发展所走过的漫长历史进程,而穿过大门首先涌入眼帘的是这座主题为"饮水思源"的雕塑,雕塑上的人物都是对我国杨树产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站在中间的这位老人就是现已90多岁高龄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梁昌武,意杨树种就是梁老1972年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带回来的。
站在他右边的这位是中国黑杨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明庥以及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林业高级工程师、泗阳县基层科技人员代表王昌全。
三位分别代表了意杨的引种,育种及栽培三个历程.博物馆主展览馆是仿照杨树树桩建造而成。
分为杨树起源、国际杨树、杨树生命、中国杨树、杨树与泗阳、工艺与文化、栽培利用、多媒体演示等9个展厅。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主题为"三都赋"的浮雕,从构图设计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画面内容、一个是文字内容,画面的左上方以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象征着意大利,以和平鸽作为传递、沟通的使者,与“中国杨树之乡”--泗阳相联系;右下方是泗阳的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和一号桥,这些都反映了杨树产业发展给泗阳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字内容则是中国著名诗人赵恺,专门为描写泗阳所作的《三都赋》,他巧妙的将泗阳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到了一起,同时也体现了泗阳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
导游词领略张家界森林公园之美

导游词领略张家界森林公园之美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张家界森林公园,我是今天的导游。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美丽之处。
一、张家界森林公园简介张家界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主题的森林公园。
它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绚丽多样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徒步旅行者和自然爱好者的梦幻之地。
张家界森林公园拥有世界罕见的石峰、飞流直下的瀑布和壮丽的峡谷等自然奇景,被誉为“地质博物馆”和“森林之王”。
二、张家界森林公园地质奇观1. 石峰群:张家界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石峰群而闻名于世。
这些石峰是长期的地壳运动、风化侵蚀和水力剥蚀的结果。
其中最有名的是被誉为“南天一柱”的巨大石峰,它高达108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柱之一。
登上南天一柱观景台,您可以俯瞰整个公园的壮丽景色。
2. 瀑布奇观:在张家界森林公园,您还可以欣赏到多个美丽的瀑布。
最著名的是五花台瀑布,它位于千里相会的两个山峰之间,水流如绸带垂挂而下,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此外,黄龙洞瀑布也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景点,它高达300多米,是中国最高的人工喷水瀑布。
三、张家界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张家界森林公园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景观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华中豹、白颈长尾雉、金丝猴等。
此外,您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树木和植物,如南天竹、珍珠花等。
四、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名人文化张家界森林公园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名人文化。
著名的“宏儿岩”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沈从文的故居,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公园中,您还可以看到一座纪念毛泽东的雕像,纪念这位伟大领袖曾经在这里视察过。
五、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文化活动除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名人文化外,张家界森林公园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传统戏剧演出、民间艺术展示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湖南的民俗文化,也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
总结:张家界森林公园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主题的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奇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名人文化和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追求自然、追求梦幻的心灵。
黄陵森林公园科普馆讲解词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科普室”讲解词——森林的故事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延安市桥山林业局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林间“科普室”进行参观游览,在这里我将向您讲述一个精彩的“森林的故事”,您不仅会大开眼界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科普室是由延安市桥山林业局投资建设的,在120平方米的展室中,共有5个展区块和一处模拟生态环境,共展示了200余号动植物标本,20多幅代表子午岭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图片。
科普室宗旨在于“探索子午岭奥秘,展示森林神奇内涵,领略黄土高原的别样神韵,关爱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共存,同谋持续发展”。
展室旁设有三处视频,分别利用影视手段介绍子午岭动物、植物、生态风光,能让参观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较好的展示效果。
●子午岭(或: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林区卫星图像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安市南部的黄陵与富县境内,西靠子午岭主脊,北临毛乌素沙漠边缘,南界渭北大平原,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的腹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总面积40621公顷,森林覆盖率88.3%。
保护区处于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西端,形成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既缓解了西北季风的入侵,又阻挡了风沙南移。
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是黄土高原稀有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植被属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的北部西段,是森林草原向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之王——金钱豹一进入展室,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被这头凶猛威武的金钱豹所吸引。
这是一只成年雄(雌)性金钱豹的标本,是陕西黄陵国家森林中生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们科普室的镇室之宝。
这里没有狮子和老虎,所以金钱豹就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公园之王。
金钱豹属猫科动物,又称花豹。
身长1.5至2.4米,体重50到100公斤。
野生最大记录130公斤,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
金钱豹是一种大型食肉兽,身体强健,行动敏捷,能跳善爬,性情凶猛狡猾甚至能猎食鹿等大型动物,偷袭食草动物。
树木博览园解说词

树博园各位来宾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宁国参加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
我是负责本次乡村旅游的导游小X,有幸能为大家服务非常开心。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进在由恩龙世界木屋村通往中国树木博览园的路上。
昨天大家已经对恩龙世界木屋村先睹为快了,想必木屋村的古朴典雅,精巧别致,风情园的风土人情,歌舞升平各位都还历历在目。
【由木屋村到东南亚园】下面我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恩龙集团的概况。
恩龙集团是我市农民企业家李谢恩先生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一家集林木种苗、园林工程、农业观光旅游、旅游地产四大产业于一体的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
其下属子公司恩龙世界木屋村始建于2001年,一期工程为70多幢风格各异的木屋别墅群,二期工程---恩龙民族风情园昨天大家已经耳闻目睹,有所感知,今天就不再赘述。
下面我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三期工程情况:近年来恩龙集团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谋发展,勤力奋进求创新。
集团为做大、做强休闲度假产业品牌,把原有的恩龙世界木屋村打造成世界最大的木屋群落,经过八年的探索总结,摸索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机制,已经做好投资十八亿元的提升计划。
该项目已经被列于省“861”项目,将分五年实施,分别建设国际木屋会议中心,田园高尔夫小镇,野逸山水小镇,林海国际风情小镇,万国生态农庄等,最终将其打造成企业家的休闲养生乐园,人类建筑艺术的殿堂,艺术家的创作摇篮,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纳税1.2亿元,解决5000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正在建设的木屋村三期扩建工程,总共有198栋木屋别墅群,总投资2.5亿元,主要是按东南亚风情和北美风情规划设计。
每栋房屋建筑面积在200-250平方米左右,建筑充分体现节能环保低碳、易居,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门窗及瓦都是进口材料。
采用太阳能、地暖、内外墙保温材料等等,同时房屋内部装饰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水疗、视听、厨房、书房,等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室外绿地按南亚、北美风情实景设计,使游客不仅能充分体会到东南亚和北美风情文化,而且享受到私密、温馨、完美的配套服务。
森林博物馆展项介绍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展项第一部分森林与自然界序厅第一组:入口/安检/服务台/捐赠单位/共建单位第二组:馆名浮雕墙/前言第三组:通道式主题影院(4D通道)第一单元:森林演化与分布第一组:森林的形成1.1植物的起源1.2森林的形成第二组:森林的演化2.1古生代森林2.2中生代森林2.3新生代森林第三组:中国森林的分类与分布3.1中国森林的分类3.2中国森林的分布第二单元:森林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第一组:森林植物群落1.1森林植物群落的分类1.2森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1.3森林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1.4森林植物与森林土壤1.5森林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第二组:森林生态系统2.1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2.2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2.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2.4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第三单元:森林动物第一组:森林昆虫1.1中国森林昆虫1.2中国森林害虫第二组:树根世界2.1树根世界2.2昆虫2.3土壤动物2.4土壤微生物2.5大型真菌第三组:中国森林动物中庭第二部分森林与人类第四单元:走出森林引言4.1森林-人类祖源4.2森林-文明之路引言4.2.1林业文明的印迹大事记森林符号与汉字艺术4.2.2古代林业思想古代林业思想家4.2.3古代林业管理经籍记载的古代森林分布情况唐以前的林业官员宋元明清的森林管理法规4.2.4森林与农业传统薪碳薪碳林农具常见林4.2.5森林与建筑交通4.2.6森林与传统家居4.2.7古代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交易山林人家土木之城木材运输木材交易4.3森林-危机与挑战引言4.3.1 过度开发,森林减少人类直接破坏人类间接破坏全球森林资源的变迁全球森林资源近20年来的变迁中国历朝森林覆盖率变迁4.3.2 破坏森林、危及自身破坏森林,文明受损破坏森林,危及环境第五单元:知識森林引言5.1森林木材资源5.1.1森林木材类别木材分类天然林与国家一级木材天然林与国家二级木材5.1.2 森林木材鉴定木材宏观特征木材微观特征木材硬度木材滋味与气味闻香识木材5.1.3 现代用材林什么是用材林建筑用材林制造及胶合板用材林纸浆林5.2森林经济原料5.2.1 天然林经济资源单宁、栲胶松香、松脂、松节油化工、能源、药物经济价值极高的天然林5.2.2人工经济林油料林原料林干果林香料林药材林果蔬林其他经济林5.3森林物种基因5.3.1森林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级濒危植物5.3.2 森林珍稀动物中国濒危森林动物珍贵的动物皮毛第六单元:走近森林6.1森林文化林中休憩古代园林园林树木传统景观林森林与信仰许愿树6.2森林艺术绘画雕刻音乐6.3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中国最美的森林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城市第七单元:保护森林引言7.1现代森林保护观念国际保护观念7.2中国森林保护实践7.2.1发展历程绿化祖国植树造林森林法林权改革7.2.2 取得成绩人工林建设全民义务植树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碳汇造林7.2.3 中国森林植被的恢复森林恢复的方式7.3中国森林管理体系7.3.1林业产业体系林场森林加工森工机械7.3.2 林业生态体系生态旅游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土保持功能区景观林功能区商品林功能区尾厅中国森林中长期发展规划。
长兴古森林博物园:亿万年的古木在这里“树”说历史

末博物同的游客几近爆 满 , 人气最旺的时候一天有近 2 万人 。
术 的轮 回 、 地 球的演变 , 为 我 们 的 子 孙 后 代 留 下一 笔珍 贵 的 历
长 兴 古 森 林 博物 园 白 2 0 1 5 年 正 式 向 公 众 开 放 以来 , 经 过 史 遗 迹 , 更 为林 业 的 社 会 科 普 、 学 术 研 究 提 供 一 个 新 的平 台 , 近2 年 的 发展 , 已经 成 为游 客探 知 古 环 境 卉 气 候 , 推 动 保 护 生 让更 多的人 了解森林 、 珍惜 自然 , 森林 博物 园成 为森林 文化 态 和 节 约 森 林 资 源 科 普 教 育 的 重 要 场 所 。室 内展 厅 以古 木 植 的 新 地 标 、 生 态 文 明 的 新 窗 口。
个集旅游 、 科普 于一体 的古木主题博物 同。
今年7 3 岁 的吴晓红 是长兴 古森林博 物同 的主人 “ 我们 树 木 的 保 护 、 文 物 保 护 等 方 面 的 知 识 。尤 其 是 在 学 生 来 参 观
国家 的瑰 宝 不 能 在 我 们 这 一 代 的手 中丢 失 掉 。 ” 这 是 他 常 常 挂 的 时候 , 讲 解 员 更 会 不 时 穿 插 引 入 些 植 物 小 故 事 来 吸 引 孩 子
付 种 人 目不 暇 接 、
博 物 内 , 每 什 爬 f B 足 历经 火 的 洗 礼 、 上 的 封 , 饱 受
■
J x 【 的侵 蚀 、 水 的冲刷 , l 才借 以展 现 令 l I 的 术 奇 规 . El " ¨静
介绍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介绍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部,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占
地面积达44.8万亩。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沈阳
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是“东北自然生态系的生态桥梁和对外林
业文化交流的窗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公园的海拔高度从200米至534米不等,分为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这里地势起伏,景致多样,既有森林、草甸、湖泊,也有岩石、溪流、瀑布等自然风景。
公园内植被丰富,有松、杉、榉、楸等100多种树木,以及蕨类、花卉等多种植物。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森林气息,还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次,我们来看看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公园内的红海滩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拥有沈阳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有22个景区,其中包括了花海、山涧、水泉、悬崖、
栈道等人们熟悉的自然地貌。
然后是公园的黑龙潭景区,这里有古木参天、飞瀑如练、幽谷深邃等特点,被誉为是天然氧吧和生态旅游胜地。
其他景区还有滑雪场、徽洲岛、野生动物园等。
最后,我们来说说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服务设施。
公园内设有停车场、餐厅、休息区、厕所等基础设施,同时还有游客服务中心、急救中心等服务机构。
游客可以在服务中心获得关
于公园的详细信息,以及租借导游服务、购买饮料、零食等周边产品。
希望各位游客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途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也请大家爱护环境,不留下垃圾,做文明旅游者,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祝大家玩得愉快!。
林大博物馆

让
许多
人们
触目惊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呀 !!
林大博物馆
五年五班 翠竹小组
简介
•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位于东 北林业大学文博楼,是一家以森林 为题材的专题类博物馆。森林博物 馆运用实物、标本、图像、模型、 多媒体等手段,使参观者置身于森 林美景之中,感受森林这个神奇而 美妙的世界。
简介
1.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 4d“森林通道”,通过场景和多媒体 环幕相结合,参观者能感受到森林从 春夏到秋冬的各种变化,看到生命变 化:从单细胞蓝藻生物,到登上陆地 的植物,到经过亿年变迁的化石森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博物馆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诚挚地欢迎您前来参观伊春森林博物馆。
本馆始建于2003年,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共分六个部分,以小兴安岭为依托,采用多媒体、图片、标本、文字等形式,向您展示了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大森林,展示伊春林区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开发建设的宏伟画面。
我们现在位于本馆的序厅,眼前的这幅大型铜质浮雕的图题叫《森林家园》,约266平方米,是全国森林博物馆中规模最大的。
它以动态轩昂的表现笔触、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万物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向您展示小兴安岭浩瀚的林海,讲述伊春人对森林的亲切情感,描绘出大森林欣欣向荣的未来。
序厅两侧设有多媒体,可称作为“伊春之窗”,通过查询可更多地了解关于伊春森林、自然、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大家往这边请:各位朋友,伊春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腹地,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之美誉,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安全保障区之一。
为了保护利用好这块祖母绿,伊春市委、市政府本着对人类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把“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实施天保工程,加快经济转型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伊春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并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荣誉称号。
首先我们走进第一部分——神奇的森林。
森林被喻为“地球之肺”,是人类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由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生物群落。
在这个生物进化示意图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原始的原核生物进化为原生生物,然后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植物经过藻类植物、裸蕨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个时代并逐渐发展,伴随着植物进化过程,森林逐渐形成,伴随森林的不断演替、发展,最后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群落。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它的功能和作用可概括为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作用两个方面。
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植物精气、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调节气候等八大功能。
森林可为人类提供果实、种子和药材,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森林还是地球上最大的物种基因库,丰富的能源储备库。
人类依赖森林,也过度破坏了森林,仅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全世界森林资源就减少了大约9万平方公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肆虐、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在沉重的代价面前,人类终于清醒过来,加大了对森林的保护力度。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伊春的森林。
小兴安岭在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大陆板块的挤压运动中逐步抬升,在亿年山脊隆起,形成山脉。
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进化及演替过程才逐步形成现在的森林。
伊春的森林大约形成于万年前,历经300万年前的冰河期,孑遗下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乔木110种,灌木及其它植物种,以大面积的阔叶红松林为主,形成了不可多得的森林品相。
森林覆盖率高达8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中国林都由此得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模拟的生态湿地。
湿地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两栖类、鸟类和一些水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河流湖泊水源补给场。
伊春介于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之间,有大小河流702条,湿地面积近40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0.44%,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中有三花、五罗等品质上乘的冷水鱼100多种。
蟾蜍、林蛙、北鲵等两栖类动物10余种;有腹蛇、锦蛇、虎斑等爬行类动物11种,要想详细了解,大家可以通过多媒体查看。
您现在看到的是白桦林,白桦为桦木科乔木,是先锋树种,材质坚硬,用途广泛,树皮可入药,桦树汁可加工饮料或制酒。
白桦树有的散落在红松阔叶林内,有的集中成片,在阔叶树种中占有较大比重,因其风姿秀雅而被称为林中少女。
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以春、夏、秋为背景、以不同阔叶树种为特色的红松林。
当春风荡漾,冰雪消融,漫山遍野的兴安杜鹃花凌寒怒放,有的一簇簇散布林中,鲜艳如火;有的连成一片,成为十分壮观的杜鹃花海,是早春大森林中的一道奇特的美景。
兴安杜鹃俗称达子香、满山红,不仅是观赏植物,它还具有止咳、消炎的药用价值和养颜护肤之功效。
森林和湿地内栖息着众多的鸟类,伊春共有鸟类290种,包括留鸟56种、候鸟185种、旅鸟49种。
这是啄木鸟,伊春市的市鸟,被称为“森林的医生”,分布广的是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
这是金雕,隼形目鹰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猛禽,成鸟身长能达1米,翅膀展开可达2米左右,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主要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兽类。
这边是椴树红松林,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中低山的漫岗或山坡的中上部,混生树种主要以紫椴、色木槭和水曲柳为主。
您现在看到的那棵就是椴树(手势),它材质软,主要用于雕刻,是著名的椴树蜜的蜜源,种子可榨油。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柞树红松林,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的山脊或向阳坡上,混生树种有枫桦、榆树及其他伴生植物。
这个多媒体介绍的是昆虫,全市有昆虫491种,是鸟类及肉食小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常见的有益昆虫约80余种。
这是谷地红松林,主要分布于宽河谷沿岸,其生态价值极高,主要混生树种有大青杨、水曲柳、香杨、春榆等,下木主要有暴马丁香、毛赤杨、山桃稠李等。
这是山杨,它属于杨柳科乔木,阳性树种耐寒、耐干旱,木材轻软,可用作工业用材。
这台多媒体介绍的是伊春的哺乳动物,伊春有哺乳动物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的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体重可达350公斤左右,性情凶猛、机警,主要捕食野猪、马鹿、狍子、麝等,国内现存野外数量不足20只,世界仅存400只左右。
这是獾子,学名狗獾,它是杂食性动物,皮可以加工成裘皮,肉可以食用,獾油可治烫伤。
这是黑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杂食性动物,寿命约为25年。
这是东北三大硬阔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
黄菠萝材质坚硬,内皮鲜黄,又称黄柏,是珍贵的中药材,味苦、去火,它的药用价值要比木材用途珍贵,已被国家列为保护树种,现已禁止采伐。
水曲柳是阔叶树中生长较快、材质坚硬、致密、有弹性,花纹美丽、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树种。
核桃楸,也叫胡桃楸,为优良的军用木材。
种子称为山核桃,营养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外壳可制作工艺美术品。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几株树就是著名的珍贵树种红松。
红松别名果松、海松,松科五针松属,高大乔木,高可达36米,树干通直,材质良好,她以其挺拔向上的身姿和优质耐寒的品格以及较高的经济价值被列为森林“百木之长”,有植物“王者之尊”,是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
被市民一致推崇为市树。
红松的种子俗称松子,含油率高达55-73%,清香浓郁,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
世界天然红松仅分布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红松占世界60%,伊春林区红松分布面积67.8万公顷,占小兴安岭分布面积的49%。
因此伊春被誉为“红松的故乡”。
林都伊春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享誉全国,2009年伊春市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伊春市森林和湿地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研究表明:伊春市森林和湿地资产总价值1.26万亿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每年1753.32亿元,其中,43%贡献与全球和全国,23%贡献于区域,34%由伊春当地享用。
视频介绍的是我市独特的地质地貌、森林风光及森林湿地价值。
接下来是本馆的第三部分——伊春森林中的人类活动。
伊春在未大规模开发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里,是个浓荫蔽日、野兽横行的荒蛮之地,也是资源富饶、风景秀丽之地,更是人文历史久远之地。
早在三千年多前,我们的先人——古代的肃慎族就在汤旺河畔的大森林中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从伊春境内发现的107处早期文化遗址证明,这里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的遗迹。
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山屯大砬子遗址,那是女真人曾经长期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横山古墓群遗址是金人留下的足迹。
在近代,上个世纪初,一大批白俄进入伊春林区,二三十年代,俄罗斯人曾来过这里传教;四十年代,抗日烽火燃遍白山黑水,日本侵略者驱赶劳工修筑了盗伐森林资源的铁路,到1946年,伊春这片大森林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
这是伊春《行政区划图》,伊春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145公里,行政区划3.3万平方公里,林业施业区400万公顷,现行政企合一体制,下辖1市、1县、15个区(其中13个区为区局合一)、17个林业局。
有28个民族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北山民的“森林文化”。
下面请看视频《早期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抗联: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志士以伊春大森林作为屏障,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史诗,仅伊春境内就有锅盔顶、老白山、老金沟、巴兰河等抗联密营和战斗遗迹150多处,在密林深处开办后方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和军政干校,诞生了中共北满省委、抗联六军和北满抗联总司令部,打通了前往苏联的秘密通道。
在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里,牵制了日军的大量部队,有力地支援了抗日主战场,遏制了日寇对森林资源的掠夺。
接下来向您介绍第四部分——伊春森林的开发。
1946年,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国家陆续从四面八方调集力量挺进小兴安岭林区,伊春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1947年,中共汤原县委、县政府组织了3000多民工赶着30副马爬犁、20副牛套子挺进伊春林区。
1948年,佳木斯市的500名移民落户伊春。
1949年,3000多名技术人员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伊春,他们的到来使伊春木材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
1952年,林业建设三师7000余名官兵开赴小兴安岭参加伊春开发建设。
在深山老林,在荒原水畔,老一辈创业者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以建设新中国为己任,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吃的是玉米面、高粱米,喝的是干菜盐水汤,住的是帐篷、地窨子。
冬季,寒风刺骨,深雪没膝;夏季蚊虫成群,雨多雾重。
工人们用玻璃大斧和弯把子锯等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大会战的方式,向自然进军,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
六十年代后,开始推行机械化作业,实行油锯采伐,拖拉机集材;取消了人抬肩扛,实行机械化装车;停止了水运和冰雪滑道,实行汽车运材、森铁运输。
伊春林区自194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累计为国家建设生产优质木材2.4亿立方米,装上火车可以绕地球赤道1.8圈,木材首尾相连,可以从地球到月球往返6.5次。
上缴利税、育林基金70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投资的5倍。
在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中,一大批先进群体和英雄模范人物脱颖而出,集中展示了那个年代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