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机械公司职业病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机械公司职业病管理制度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机械公司职工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械公司所有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外来承包工等。
第三条机械公司职业病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科学管理、技术改造、工作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综合措施。
第四条机械公司职业病管理工作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并由各部门配合完成。
第五条公司将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治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第六条职业病防治工作要纳入公司安全生产和职工培训体系,定期进行工作检查与评估,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职业病防护措施第七条机械公司各部门在安排工作时,应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劳动强度及职业病防治要求,采取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
第八条机械公司应定期对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的密闭、通风、无毒、除尘等要求得到满足。
第九条机械公司要为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配备防护设施,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
第十条机械公司要及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灾害事故应急管理第十一条机械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确保职工在职业灾害事故发生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第十二条机械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职业灾害事故的报告、应对及救援程序,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十三条机械公司应建立职业病事故记录和档案,对事故原因进行溯源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改进,防止再次发生。
第十四条机械公司应对受职业灾害事故影响的职工进行必要的伤情评估、治疗和康复工作,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第四章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第十五条机械公司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向职工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2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一、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早期可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
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2、有机溶剂: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脏水、原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3、物理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对接触者的健康可能产生损害。
4、其它有害因素:高温、粉尘、净化车间空气污染、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行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防护要点1、加强伯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
2、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
3、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二、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钉书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但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刷行业中易患“脚软病”。
在印刷过程,中工人常用“白电油”清洗印板,而“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已烷。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
急性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早期表现为跑动或上楼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
防护要点1、作业场所要安装通风除毒装置,工人配戴防毒口罩作业。
2、“白电油”清洗液储存罐(桶)要加盖,沾有“白电油”的抹布用后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3、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
三、家具制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要尘: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最的木尘,吸入粉尘后,可能引起对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长期吸入可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
2、有机溶剂:在家具制造中使用大最的胶合板或某些涂料,常温下就有甲醛、酚类等有害物质逸出,工人接触可引起眼、鼻、咽喉等刺激症状。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一些职业病危害。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噪声过大的情况,例如机床运行时的机械声、冷却液中气泡爆裂时的声音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易受到严重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如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睡眠障碍等。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如安装隔音设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加装吸音材料等,同时,工人也应配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粉尘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塑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金属粉尘中的重金属、石材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机械加工工业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戴好防尘口罩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工人的接触。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清洗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溶剂、重金属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中毒、过敏、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选择低毒性的化学物质,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护和教育,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四、机械伤害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危险因素,如锋利的刀具、旋转的机械部件等,容易导致工人受到机械伤害。
这些伤害包括切割伤、碰撞伤、压伤、挤压伤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机械加工工业中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3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工人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噪音、高温度、高压力等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一系列职业病。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1. 噪音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期接触噪音会引起听力损害,同时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2. 有机溶剂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引起头晕、恶心、嗜睡、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金属粉尘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中含有一定的有毒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长期吸入金属粉尘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等疾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4. 高温机械制造车间内温度较高,特别是一些高温炉膛工作环境,容易引起中暑、热射病等。
5. 机械振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会产生较强的振动,长期接触振动会引起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职业病防护措施1. 声学防护措施在机械制造车间内应安装吸声装置,减少噪音污染。
工人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时,应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 化学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选用低毒无害的溶剂,并采取有效的通风设施把有机溶剂排除车间外部。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3. 粉尘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设置封闭式操作台,并安装抽风装置,及时排出车间内产生的粉尘。
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进行保护,注意个人卫生。
4. 温度调控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车间应安装冷却设备,保持车间的温度适宜。
同时,工人应适时补充水分,保持适当的体温。
5. 振动防护措施对于产生较强振动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减少手部的振动受力。
6. 健康教育和监测企业应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工人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14.工作场所应当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15.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
16.防治职业病危害,促进经济发展。
精品医学ppt
39
谢谢大家!
精品医学ppt
40
(三)工艺改革
在建设项目设计工艺选择方面,应当有限 选择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或生产线。(如 数控机床带代替普通机床工作效率会成倍 提高,并且劳动强度和接触机会大幅度减 少;机器人喷漆,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冲 压;用二甲苯代替苯溶剂等)
精品医学ppt
30
六、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四)防尘措施 铸造尽量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的型砂,并 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是铸造中 粉尘浓度最高的岗位,应予重点防护,如
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 尽量做到密闭隔离操作; 实行喷雾湿式作业;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
防止二次扬尘。
精品医学ppt
31
六、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五)防毒及应急救援措施
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如对热 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可能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 应;
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产生高浓 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苯等剧毒气体的工 作场所,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装和使用粘胶剂的 岗位;
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 离隔离防护和时间防护等。
精品医学ppt
35
六、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九)防暑降温措施
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 夏日高温防暑降温工作。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 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 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 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
主要存在于乳化液中
粉尘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是指通过机械装备和工艺技术,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产业。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工人们常常需要进行重复性、高强度的劳动,长期以来,机械制造业一直是职业病高发行业。
本文将从职业病的类型、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类型机械制造业职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尘肺病、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噪声引起的职业病以及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因素引起的职业中毒等。
1.尘肺病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金属切削、焊接、喷砂、打磨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尤以金属粉尘为主要组成部分。
长期吸入金属粉尘会引发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和金属尘肺。
2.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机械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较高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噪声聋,影响听觉功能;长期接触振动环境会引起手臂、手指、反射性血管病变等疾病。
3.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病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油漆、涂料、有机化合物等会释放有害气体,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环境中会引发中毒性肝炎、中毒性神经病、皮肤疾病等。
4.噪声引起的职业病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人的听觉系统和整体健康造成伤害。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引起噪声聋,使工人在高频段听力丧失。
5.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因素引起的职业中毒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物质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引起职业性肺心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
二、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粉尘、噪声、振动、化学品,以及作业环境中的高温、高湿等。
1.粉尘粉尘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金属切削、焊接、喷砂、打磨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中包含的金属元素、硅尘等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肺部造成伤害。
2.噪声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人的听觉系统和整体健康造成危害。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前卫化病变,合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1.2、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是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趁粉极细(5um)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容器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um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卡率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等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病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一)生产性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二)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四)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五)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六)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油漆,特别是喷漆过程中可接触油漆稀料中的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有时喷漆工序在车间通风不良条件下,多把喷枪同时喷同一零件时,空气中的苯类化合物浓度相当高,长期在这种作业环境中可发生混苯中毒。
(七)噪声与振动
铸造车间压力造型使用造型和捣固机时,清砂中使用风动工具,滚筒、砂轮、空压机以及锻造中应用铁锤时,木模车间使用电锯锯木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八)紫外线与强光
电焊时可产生大量的紫外线和强光,焊工在防护不当时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九)铬、酸雾、氰化氢
电镀过程可有铬酸雾产生,在有氰电镀过程中,如处理不当,还可产生氰化氢长期接触铬盐的电镀工人的鼻粘膜受到伤害,甚至造成鼻中隔穿孔,有的还可见手
部皮炎和溃疡。
(十)高频
热处理主要是对零件通过热处理,改变其性能,但不改变其形态。
淬火使用高频炉,工人接触高频电磁场,高频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防护措施
机械制造工业的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系物等有机溶剂危害和电焊作业中的电焊尘职业病危害。
(一)合理布局
在车间内的设备布置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原理人员集中的工作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
(二)工艺改革
在建设项目设计工艺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或生产线。
如数控机床代替普通机床,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机会减少。
(三)除尘措施
防尘工作应以铸造车间为重点。
铸造型砂的制备,应在密闭抽风装置内进行混料搅拌,并用气力输送型砂,铸件清砂应运用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湿式作业。
铸件清理应在密闭抽风室内进行抛丸清砂,小型铸件可用滚筒清砂机进行清理,打箱时可使用振动落砂机,并应加以密闭和安装抽风装置。
(四)防毒及应急救援措施
为了防止电镀时铬中毒,应在电镀槽与酸洗槽安装槽边抽风装置,或在电镀槽液中使用酸雾抑制剂,也可用泡沫塑料碎片等邓以覆盖。
电镀工人应戴橡胶手套。
(噪声控制措施)
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噪声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空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中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房加以屏蔽。
空气动力噪声源应在近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
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
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六)振动控制措施
振动是机械制造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纱、清砂等振动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或实行轮换操作。
(七)射频防护措施
应选择合适的屏蔽防护材料,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离隔离防护和时间防护等。
(八)防暑降温措施
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夏日高温防暑降温工作。
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