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7-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弯曲变形

250
−qx l⎞ ⎛ 9l 3 − 24lx 2 + 16 x 3 ) ⎜ 0 ≤ x ≤ ⎟ ( 384 EJ 2⎠ ⎝ − ql ⎛l ⎞ y2 = −l 3 + 17l 2 x − 24lx 2 + 8 x 3 ) ⎜ ≤ x ≤ l ⎟ ( 384 EJ ⎝2 ⎠
y1 =
41ql 4 ( x = 0.25l ) 1536 EJ 5ql 4 ⎛l⎞ y⎜ ⎟ = − 768EJ ⎝2⎠
习 题 7-1 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和转角,梁的抗弯刚度EI为常量。
7-1 (a) M( x) = M 0
∴ EJy '' = M 0 1 EJy ' = M 0 x + C EJy = M 0 x 2 + Cx + D 2 边界条件: x = 0 时 y = 0 ; y' = 0
代入上面方程可求得:C=D=0
(c)
l−x q0 l q0 1 3 ⎛l−x⎞ M ( x) = − q( x) ( l − x ) ⎜ ⎟ = − ( l − x) 2 6l ⎝ 8 ⎠ q 3 ∴ EJy '' = 0 ( l − x ) 6l q 4 EJy ' = − 0 ( l − x ) + C 24l q 5 EJy = 0 ( l − x ) + Cx + D 120l y = 0 ; y' = 0 边界条件: x = 0 时 q( x) =

(c)解:
q0 x l q x2 EJy ''' = 0 + C 2l q0 x3 '' EJy = + Cx + D 6l q x 4 Cx 2 EJy ' = 0 + + Dx + A 24l 2 q0 x5 Cx 3 Dx 2 ' EJy = + + + Ax + B 120l 6 2 ⎧y=0 ⎧y=0 边界条件: x = 0 ⎨ '' x = l ⎨ '' ⎩y = 0 ⎩y = 0 ql D=0 ∴C = − 0 6 7q l 3 A= 0 B=0 360 EJy '''' =

现代操作系统教程(慕课版)习题 7-答案[3页]

现代操作系统教程(慕课版)习题 7-答案[3页]

习题71. 选择题(1)基于固定网络的分布式计算相比,移动计算的主要特点不包含以下的(C )。

A. 频繁断接性B. 网络协议多样性C. 网络通信对称性D. 有限能源支持(2)Android系统的版本命名具有一定的规律,Donut版本后的Android系统版本是(A )。

A.Eclair B.Froyo C.Jelly Bean D.Honeycomb(3)以下选项中,(C )不是典型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A.Symbian B.Palm OS C.macOS D.iOS(4)Android系统的( A )主要负责对驱动程序进行的封装,以屏蔽底层细节。

A.硬件抽象层B.Android 运行时C.Linux内核D.应用程序框架2. 填空题(1)Android系统的核心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开发的其他应用程序,大都基于(Java)语言开发。

(2)Android的系统类库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将相关功能模块提供给开发者所使用,包括图形引擎、小型关系数据库、网络通信安全协议等。

(3)Android利用(Linux)内核服务实现电源管理、各种硬件设备驱动以及进程和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无线通信等核心功能。

(4)iOS采用了一种称为(Metal)的架构,可以充分发挥iPhone 和iPad的图形处理和显示性能。

3. 简答题(1)请描述在物流系统中移动计算发挥的作用。

答:在物流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运输、储存保管、配送等,移动计算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运输方面,利用移动计算设备与GPS/GIS系统相连,使得整个运输车队的运行受到中央调度系统的控制。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对车辆的位置、状况等进行实施监控。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运输车辆进行优化配置和调遣,极大地提高运输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加强成本控制。

另外,通过将车辆载货情况及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预先通知下游单位配送中心或仓库等,有利于下游单位合理地配置资源、安排作业,从而极大地提高运营效率,节约物流成本。

高等数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高等数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习题7-11. 下列向量的终点各构成什么图形?(1)空间中一切单位向量归结为共同的始点;(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一切单位向量归结为共同的始点;(3)平行于同一直线的所有单位向量归结为同一始点;(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所有向量归结为同一始点。

答:(1)单位球面 (2)单位圆 (3)两个点 (4)直线。

2. 设点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向量,,,,,,,,OA OB OC OD OE OF AB BC ,,,CD DE EF FA 中,哪些向量是相等的? 答:,OA EF =,OB FA =,OC AB =,OD BC =,OE CD =.OF DE =3.平面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证明:.KL NM =当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上等式是否仍然成立?证明:连结AC, 则在∆BAC 中,21AC. 与方向相同;在∆DAC 中,21AC. NM 与AC 方向相同,从而KL =NM 且KL 与NM 方向相同,所以KL =NM .当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上等式仍然成立。

4. 解下列各题:(1)化简()()()()2332;x y x y -+-+-a b a b(2)已知12312323,322,=+-=-+a e e e b e e e 求,,32+--a b a b a b.解:(1)()()()()2332x y x y -+-+-a b a b()()()()23322332x y x y x y x y =--++-++⎡⎤⎡⎤⎣⎦⎣⎦a b()()55x y x y --+-=a b;(2)()()123123123233225;+=+-+-+=++a b e e e e e e e e e()()12312312323322;-=+---+=-+a b e e e e e e e +e e()()()()123123123123323232322693644-=+---+=+---+a b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235.=+e e5.四边形ABCD 中,2,568AB CD =-=+-a c a b c,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分别是,,E F 求.EF 解:()()111156823352222EF CD AB =+=+-+-=+-a b c a c a b c.6. 设ABC ∆的三条边,,AB BC CA 的中点分别为,,,L M N 另O 为任意一点,证明: .OA OB OC OL OM ON ++=++证明:(1)如果O 在ABC ∆内部(如图1),则O 把ABC ∆分成三个三角形OAB,OAC,OBC 。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7-4[习题7-3] 一拉杆由两段沿n m -面胶合而成。

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α角限于060~0范围内。

作为“假定计算”,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

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τ为许用拉应力][σ的4/3,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强度控制。

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 ,试问α角的值应取多大? 解:AFx =σ;0=y σ;0=x τ ατασσσσσα2s i n 2c o s 22x yx yx --++=][22cos 12cos 22σαασα≤+=+=A F A F A F ][22cos 1σα≤+A F ,][cos 2σα≤AFασ2cos ][A F ≤,ασ2max,cos ][AF N = ατασστα2c o s 2s i n 2x yx +-=][3][2sin στατα=≤=F ,σ][5.1A F ≤,σ][5.1max,AF T =由切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060=α时,杆能承受最大荷载,该荷载为:A F ][732.1max σ=7-6[习题7-7] 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m 72.0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mm 40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

解:(1)求计算点的正应力与切应力MPa mm mm mm N bh My I My z 55.1016080401072.01012124363=⨯⨯⋅⨯⨯⨯===σMPa mm mm mm N bI QS z z 88.0801608012160)4080(10104333*-=⨯⨯⨯⨯⨯⨯⨯-==τ (2)写出坐标面应力 X (10.55,-0.88)Y (0,0.88)(3) 作应力圆求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 轴的夹角 作应力圆如图所示。

从图中按比例尺量得:MPa 66.101=σ MPa 06.03-=σ 0075.4=α7-7[习题7-8] 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

7-工程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邵颖红)(学生)

7-工程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邵颖红)(学生)
5
11、已知生产工艺流程相似,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的机械 设备,3年前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为8750万元。拟装设备的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2年建成。投资生产能力指数为 0.72,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率为9%左右。试用生产能 力指数法估算拟装生产能力为30(书20)万吨的机械设备的投 资费用。√ m
由于相似设备是3年前建成的,本设备需2年建成, 因此间隔5年,则
DC IC Ir D r

1 9%
DC IC Ir 8750 20
1 9% 18027 .12(万元)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年份
1 2 3 4 5 6 7 8 (8-0)/[8×(8+1)/2]=8/36 (8-1)/[8×(8+1)/2]=7/36 (8-2)/[8×(8+1)/2]=6/36 (8-3)/[8×(8+1)/2]=5/36 (8-4)/[8×(8+1)/2]=4/36 (8-5)/[8×(8+1)/2]=3/36 (8-6)/[8×(8+1)/2]=2/36 (8-7)/[8×(8+1)/2]=1/36
第 7章
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
8、某项目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500万元,若折旧年限 为8年,残值率为3%,试分别用直线折旧法、年数 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1)直线折旧法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 ÷折旧年限 =1500 ×(1-3%)÷8=181.875(万元)
(2)年数总和法
3
4 5 6 7 8
2/8=25%
2/8=25% 2/8=25% 2/8=25%

习题7图及其答案

习题7图及其答案

(a) 图 6-12
(b)
5. 已知图 6-13 所示的一个网,按照 Prim 方法,从顶点 1 出发,求该网的最小生成树 的产生过程。 6. 已知图 6-13 所示的一个网,按照 Kruskal 方法,求该网的最小生成树的产生过程。 V1 65 50 V5 60 52 V4 V3 42 30 70 V6
________和________结点。 12. 对于一个具有 n 个顶点和 e 条边的无向图,当分别采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____和________。 13. 假定一个图具有 n 个顶点和 e 条边,则采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时,其相应的空 间复杂度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14. 一个图的边集为{(a,c),(a,e),(b,e),(c,d),(d,e)}, 从顶点 a 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得 到的顶点序列为 ____________ ,从顶点 a 出发进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为 ____________。 15. 一个图的边集为{<a,c>,<a,e>,<c,f>,<d,c>,<e,b>,<e,d>},从顶点 a 出发进行深度优先 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为____________, 从顶点 a 出发进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 序列为____________。 16. 图的________优先搜索遍历算法是一种递归算法, 图的________优先搜索遍历算法 需要使用队列。 17. 对于一个具有 n 个顶点和 e 条边的连通图,其生成树中的顶点数和边数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 18. 若一个连通图中每个边上的权值均不同,则得到的最小生成树是 ________(唯一/ 不唯一)的。 19. 根据图的存储结构进行某种次序的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是__(唯一/不唯一)的。 20. 假定一个有向图的边集为{<a,c>,<a,e>,<c,f>,<d,c>,<e,b>,<e,d>},对该图进行拓扑排 序得到的顶点序列为________。 三、应用题 1. 对于一个无向图 6-11(a),假定采用邻接矩阵表示,试分别写出从顶点 0 出发按深度 优先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和按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 注:每一种序列都是唯一的,因为都是在存储结构上得到的。 2. 对于一个有向图 6-11(b),假定采用邻接表表示,并且假定每个顶点单链表中的边结 点是按出边邻接点序号从大到小的次序链接的, 试分别写出从顶点 0 出发按深度优先搜索遍 历得到的顶点序列和按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 注:每一种序列都是唯一的,因为都是在存储结构上得到的。 0 1 7 2 8

模电课后(康华光版)习题答案7

模电课后(康华光版)习题答案7

第七章部分习题解答7.1.1在图题7.1.1所示的各电路中,哪些元件组成了级间反馈通路?它们所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对交流信号均可忽略)解:图题7.1.1a中,由电阻R2、R1组成反馈通路,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b图中,由R e1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由R f1、R f2引入直流负反馈;c图中,由R f、R e2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d图中,由R2、R1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e 图中,由A2、R3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f图中,由R6引入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

图题7.1.17.2.2 试指出图题7.1.5a、b所示电路能否实现规定的功能,若不能,应如何改正?解:图题7.1.5a电路不能实现规定的功能,因引入了正反馈。

应将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位置互换。

图b电路也不能实现规定的功能。

应将R与R L位置互换。

图题7.1.57.2.4 由集成运放A 及BJT T 1、T 2组成的放大电路如图题7.1.7所示,试分别按下列要求将信号源v s 、电阻R f 正确接入该电路。

(1)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2) 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3) 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 (4) 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题7.1.7解: (1)a-c 、b-d 、h-i 、j-f(2)a-d 、b-c 、h-I 、j-f (3)a-d 、b-c 、g-i 、j-e (4)a-c 、b-d 、g-i 、j-e7.4.1 一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为A VO =104,当它接成负反馈放大电路时,其闭环电压增益为A VF =50,若A VO 变化10%,问A VF 变化多少?解: 因为200501014===+VF VO V VO A A F A所以,当A VO 变化10%时,A VF 变化%05.0%102001=⨯=VF VF A dA7.4.5 电路如图题7.3.10所示。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2226525.1)20101()1(I I I o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1I I o u u R R u -=)+(解:◆◆ 解:◆◆ 解:◆◆ 习题 7-6 试设计一个比例运算放大器,实现以下运算关系:u O =。

请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并估算各电阻的阻值。

希望所用电阻的阻抗在20k Ω至200k Ω的范围内。

解:上图为实现本题目要求的一种设计方案,使5.0)1()5.0(21=-⨯-=⋅=uf uf uf A A A ,即I O u u 5.0=。

本题的意图是在深入掌握各种比例运算电路性能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电路实现给定的运算关系。

以上只是设计方案之一。

◆◆ 习题 7-71为阻值在1k Ω~10k Ω之间可调的电位器,R 2=R 3=20k Ω,R 4=R 5=33k Ω,R 6=R 7=100k Ω,试估算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系数的可调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思考题和习题7.1 如题7.1图所示,液压泵输出流量q p =10 L/min ,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 150= cm 2,液压缸有杆腔面积A 225= cm 2。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p y =24. MPa ,负载F =10 kN 。

节流阀口视为薄壁孔,流量系数C q =062.。

油液密度ρ=900 kg/m 3。

试求:(1)节流阀口通流面积A T =005.cm 2和A T =001.cm 2时的液压缸速度υ、液压泵压力p p 、溢流阀损失∆T y 和回路效率η; (2)当A T =001. cm 2和A T =002. cm 2时,若负载F = 0,求液压泵的压力p p和液压缸两腔压力p 1和p 2各为多大?(3)当F =10 kN 时,若节流阀最小稳定流量为q j min =⨯-50103 L/min ,所对应的A T 和液压缸速度υmin 多大?若将回路改为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则A T 和υmin 多大?把两种结果相比较能说明什么问题?题图7.1解:(1)0.05T A =时:如果溢流阀不溢流,则通过节流阀的流量21T A q A =,5p q =L/min 。

由22d pq C A ρ∆=有325.01005.062.029*******.02822822222=⨯⨯⨯⨯⨯==∆--Td A C q p ρMPa , 163.2502510325.010********3121=⨯⨯+⨯⨯=∆+=-A pA A F p P MPay P p p <,则溢流阀损失0y p ∆=。

34110100.0333605010P q A υ--⨯===⨯⨯m/s , 回路效率:33610100.03330.92410102.1631060P P F p q υη-⨯⨯===⨯⨯⨯0.01T A =cm 2时,同理由上述求解过程可得125.8=∆p MPa ,由于P y p p >, 则有:4.2==y P p p MPa8.0102510102550104.2436221=⨯⨯-⨯⨯=-=∆-A F A A p p PMPa 4520.620.0110 2.61410d Tq C A --==⨯⨯=⨯m 3/s 液压缸速度:52242 2.61410 1.046102510q A υ---⨯===⨯⨯m/s , 24511 1.046105010 5.2310q A υ---==⨯⨯⨯=⨯m 3/s ,35511010 5.231011.4371060P q q q ---⨯∆=-=-⨯=⨯m 3/s 。

溢流损失:652.41011.43710274.48y P P p q -∆=∆=⨯⨯⨯=W回路效率:32361010 1.046100.26151010 2.41060P PF q p υη--⨯⨯⨯===⨯⨯⨯ (2)由(1)可知,假设溢流阀不工作时,0.01T A = cm 2,8.125p ∆=MPa ,因为0F =,112p A pA =∆则有1 4.06p =MPa y p >,由此可知与假设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0.02T A = cm 2, 2.03p ∆=MPa ,因为0F =,112p A pA =∆则有1 1.02p =MPa y p <,由此可知假设成立。

当0.02T A = cm 2时,1 1.02P p p ==MPa ,03.22=∆=p p MPa ; 当0.01T A = cm 2时,1 2.4P y p p p ===MPa ,8.42112=A A p p =MPa ; (3)6min 4min 425010 3.3310602510j q A υ---⨯===⨯⨯⨯m/s 由(1)可知8.0=∆p MPa6min 465010 3.1910220.810600.62900j T dq A pC ρ--⨯===⨯∆⨯⨯⨯⨯cm 2若改为进口节流回路min 4min 11.6710j q A υ-==⨯ m/s ,min 44.51102j T dq A pC ρ-==⨯∆ cm 2。

进口节流调速回路能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min υ。

7.2 如题图7.2所示,各液压缸完全相同,负载F F 21>。

已知节流阀能调节液压缸速度并不计压力损失。

试判断在图(a )和图(b )的两个液压回路中,哪个液压缸先动?哪个液压缸速度快?请说明道理。

(a) (b)题图7.2答:图(a )中,A 缸先动。

因为A 缸的进油腔压力小于B 缸;q A >q B 。

图(b )中,A 缸先动,速度快。

因为节流阀安装在出油路上,两个液压缸并联,液压泵调定的压力相同,所以负载小的A 缸回油压力大,即节流阀压差大,故A 缸速度大,此时B 缸不动。

当A 缸运动到缸底,B 缸运动,由于其负载大,回油压力小,即节流阀压差小,故B 缸运动速度小。

7.3 如题图7.3所示,图示为采用调速阀的进口节流加背压阀的调速回路。

负载F =9 000 N 。

液压缸两腔面积501=A cm 2,202=A cm 2。

背压阀的调定压力5.0=b p MPa 。

液压泵的供油流量q =30 L/min 。

不计管道和换向阀的压力损失。

试问:(1)欲使液压缸速度恒定,不计调压偏差,溢流阀最小调定压力p y 多大?(2)卸荷时的能量损失有多大?(3)若背压阀增加了∆p b ,溢流阀调定压力的增量∆p y 应有多大?题图7.3解:(1)因为2b p p =, 所以6214119000200.5102501050b A F p p A A -=+=+⨯⨯=⨯MPa 由于不计调压偏差,所以12y p p ==MPa 。

(2)36230100.51025060loss P p q -⨯==⨯⨯=W (3)因为1y p p =,2b p p =,所以211y b A F p p A A =+。

当2b p p p ==时,溢流阀调定压力211()y b b A F p p p A A '=++∆, 2221111y b b y b A A A F p p p p p A A A A '=++∆=+∆, 溢流阀调定压力的增加量2125y b b A p p p A ∆=∆=∆。

7.4 如题图7.4所示,双泵供油,差动快进-工进速度换接回路有关数据如下:液压泵的输出流量q 116= L/min ,q 24= L/min ;输送油液密度ρ=900 kg/m3,运动粘度ν=⨯-20106 m 2/s ,液压缸两腔面积A 1100= cm 2,A 260= cm 2,快进时的负载F =1 kN ,油液流过方向阀时的压力损失∆p =025. MPa ,连接液压缸两腔的油管ABCD 的内径为d =18. cm ,其中ABC 段因较长(L =3 m ),计算时需考虑其沿程损失,其它损失及由速度、高度变化形成的影响皆可忽略。

试求:(1)快进时液压缸的速度v 和压力表读数;(2)工进时如果压力表读数为8 MPa ,此时液压缸承受载荷能力有多大(因流量很小,可不计损失)?液控顺序阀的调定压力宜选多大?题图7.4解:(1)快进时为差动连接()3412164100.083604010qA A υ--+⨯===-⨯⨯ m/s 44120.0836010510q A υ--==⨯⨯=⨯ m 3/s()4022245104 1.9661.810q d υππ--⨯⨯===⨯⨯ m/s23061.966 1.810Re 1.77102010d υν--⨯⨯===⨯⨯ 取75Reλ=,所以 22403237.537.53900 1.9660.89610Re 1.7710 1.810L v p d ρ-⨯⨯⨯∆===⨯⨯⨯⨯沿Pa 由1222p p p A F p A p p p p =+⎧⎨=+∆+∆⎩沿有212p F p p A p A A +∆+∆=-沿()3644100.250.0091060100.644010--++⨯⨯⨯=⨯()MPa (2)6418101001080p F p A -==⨯⨯⨯=kN液控顺序阀的压力应为0.64MPa 至8MPa7.5 如题图7.5所示的调速回路,液压泵的排量V p =105 mL/r ,转速n p =1000 r/min ,容积效率ηVp =095.,溢流阀调定压力p y =7MPa ,液压马达排量V M =160mL/r ,容积效率ηVM =095.,机械效率ηmM =08.,负载转矩T =16Nm 。

节流阀最大开度2.0m ax =T A cm2(可视为薄刃孔口),其流量系数62.0=d C ,油液密度900=ρkg/m 3。

不计其它损失。

试求:(1)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液压马达的最大转速n M max 、输出功率P 和回路效率η,并请解释为何效率很低?(2)如果将p y 提高到7.5MPa 时,max M n 将为多大?题图7.5解:(1)631051010000.95 1.66251060P P VPq V n η--⨯⨯==⨯=⨯m 3/s ,2M M M M mM VM n T p V n πηη=622160.8267160100.80.95M M mM VMT p V ππηη-⨯===⨯⨯⨯MPa 。

()643270.82671020.620.210 1.4510900d Tpq C A ρ--⨯-⨯∆'==⨯⨯=⨯ m 3/s q '=87.1L/min ,max 387.10.9551716010VM M M q n V η-'⨯===⨯ r/min2251716/60866.5M P n T ππ==⨯⨯=出 W632866.50.0745710 1.662510M P P n T P p q πη-====⨯⨯⨯出入这是因为存在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2)()6428.50.8267100.620.21097.15900q -⨯-⨯=⨯⨯= L/minmax 397.150.95576.816010M n -⨯==⨯ r/min2576.816/60966.5P π=⨯⨯=出 W63966.50.083710 1.662510η-==⨯⨯⨯7.6 试说明题图7.6所示容积调速回路中单向阀A 和B 的功用。

在液压缸正反向移动时,为了向系统提供过载保护,安全阀应如何接?试作图表示。

题图7.6答:单向阀A :液压缸右行时,小腔回油满足不了液压泵的吸油要求,需要从油箱吸油。

单向阀B :液压缸左行时,大腔回油多于液压泵的吸油流量,多余的液压油从液控单向阀排回油箱。

为了给液压缸进行过载保护,将如所示油路接入回路,M 和N 两点分别接到液压缸的进出口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