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20XX年7月自考真题文书学

20XX年7月自考真题文书学全国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书学试题课程代码:005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是( )A.社会管理活动的产生B.文字的形成C.记录载体的出现D.社会组织的形成2.经领导人审阅签发的文稿是( )A.代拟稿B.报批稿C.定稿D.正本3.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应采用的行文方式是(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直接行文D.越级行文4.可以互发公函的机构是( )A.公安部与河北省公安厅B.上海市教育局与该市社保局C.国务院与广东省政府D.财政部与四川省农业厅5.公文文体的特殊属性是( )A.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B.为郑重起见多使用文言文C.为表明立场常以议论为主D.为便于理解常采用平叙的手法6.公文语言的要求是( )A.严谨周密B.字迹清晰C.讲求实效D.规整划一7.属于办毕公文处置阶段的制度是( )A.公文办理制度B.公文用印制度C.公文传递制度D.公文清退制度8.签发是指( )A.在公文落款处加盖领导人签名章B.在公文处理单上签注批示意见C.在发文稿纸上批注领导人终审意见D.在发文稿纸上签署核稿人意见9.以下属于文件归档的监督指导机构的是( )A.××市档案局B.××市办公厅C.××市监察局D.××市文化局10.符合案卷题名表达规范的是( )A.有关20XX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文件B.××省教育厅关于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教学研究等的通知、意见C.国家教育部的各种领导指导性文件D.省政府各业务部门关于交通、教育、医疗管理的通知、通告、意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公文程式构成中,显得更为重要的两部分是()A.首称、末称B.正文、末称C.首称、正文D.首称、后书2.秦始皇为实施文件规范化,改上书为()A.启B.奏C.书D.表3.在《谏造大像疏》一文中,“得,筏尚舍”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借喻C.对偶D.联用4.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称()A.奏札B.札子C.表D.奏状5.策,这一文种的正式确立是在()A.西周B.汉代C.西晋D.唐代6.颁发《北京宫殿告成诏》的是()A.西汉刘恒B.唐李世民C.宋赵匡胤D.明朱棣7.我国最早以法规形式将“移”明确规定为公文文种的朝代是()A.秦B.汉C.唐D.宋8.帖,作为下行公文,主要运用的朝代是()A.周、秦、汉B.汉、唐、宋C.唐、宋、明D.元、明、清9.告身,作为古代凭信公文,是告知授官旨意的,其告知对象是()A.皇帝B.中央主管衙署C.地方行政衙署D.被授任者本人10.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签呈”这一文种更名为()A.签报B.呈报C.报告D.请示11.公函,作为用于无隶属关系官署间相互行文的平行公文文种,它始设于()A.明代B.清代末年C.民国时期D.建国初期12.民国时期,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有所差委时所使用的令称()A.训令B.部令C.院令D.委任令13.“麾下则犹为独夫作鹰犬”一语的修词格是()A.比拟B.借代C.夸张D.比喻14.在现代,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文种是()A.通知B.指示C.令D.批示15.在现代,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的文种是()A.决定B.决议C.议案D.会议纪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谏造大像疏》的作者是()A.贾谊B.狄仁杰C.李谔D.韩愈2.“诏”,作为正式君命文种,始于()A.秦B.西汉C.东汉D.西晋3.《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的运转过程体现了汉代行文的方式的()A.越级行文B.逐级行文C.多级行文D.直达行文4.《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文中,作为行使运员职权之凭证,戴秉英的印章由贵州省布政使司临时颁发,《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称为()A.印B.关防C.钤记D.条戳5.平行的牒,元代称为()A.公牒B.通牒C.移牒D.平牒6.唐《郭丑告身》中反映,左承务郎缺员,诏书由右承务郎办理,这一制度指的是()A.封驳z.阙员存衔C.内、外收发分工D.左、右司缺员互代7.禀状,是明清时期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其主要用途是()A.民众诉讼B.民众达志C.民众陈情D.民众弹劾8.咨,这一文种设置于民国()A.元年B.5年C.11年D.15年19.《唐继尧蔡谔等护国讨袁通电》中的“既为背叛民国之罪人,即已丧失元首之资格”一语的修辞格是()A.借代B.对偶C.比喻D.夸张10.在以下文种中,由陕甘宁边区新创的文种是()A.通知B.公告C.指示信D.签报11.在现行公文中,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应当使用的文种是()A.报告B.请示C.签报D.呈报12.以下各项中,应标注在公文文尾部分的是()A.主题词B.附件说明C.印章D.注释说明13.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应使用的文种是()A.批示B.通知C.令D.指示14.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议决类文种是()A.决定B.决议C.议案D.提案15.在以下文种中,现行公文不再..使用的是()A.通告B.布告C.公告D.公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卷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复杂,其中,大臣对皇帝陈述意见用( )A.行状B.申状C.诉状D.奏状2.议作为公文文种,始自“驳议”,它出现的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3.《出师表》一文中,第一行“臣亮言”在古代公文中属于( )A.首称B.正文C.末称D.后书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是( )A.制书B.策书C.戒书D.诏书5.最早将“照会”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的是在( )A.元B.明C.清D.民国时期6.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君命公文,其显著特征是( ) A.指挥性B.指导性C.凭证性D.权威性7.根据词语的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来规范的词义称为( )A.词汇义B.语境义C.修辞义D.临时义8.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A.檄B.盟C.示D.誓9.根据唐代三省制,《郭丑告身》一文中所告知的诏书,负责驳正的机构为( )A.中书B.门下C.尚书D.秘书10.《政事堂关于查禁再造党的封寄》一文中“连接巨商,以暗图资助;利用军队,以静候时机。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排比D.反复11.民国时期的任命状,依据所任命官员的级别,可分为()A.特任、简任、荐任、委任B.特任、专任、荐任、委任C.专任、简任、荐任、委任D.专任、特任、简任、荐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文种是()A.指令B.指示C.通令D.指示信13.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公文文种是( )A.通知B.令C.指示D.批示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动发文的是()A.公函B.回函C.商函D.复函15.在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C.1949年D.195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复杂,其中,大臣对皇帝陈述意见用( )A.行状B.申状C.诉状 D.奏状2.议作为公文文种,始自“驳议”,它出现的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 D.明代3.《出师表》一文中,第一行“臣亮言”在古代公文中属于( )A.首称B.正文C.末称 D.后书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是( ) A.制书B.策书C.戒书 D.诏书5.最早将“照会”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的是在( )A.元B.明C.清D.民国时期6.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君命公文,其显著特征是( )A.指挥性B.指导性C.凭证性D.权威性17.根据词语的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来规范的词义称为( )A.词汇义B.语境义C.修辞义D.临时义8.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 A.檄B.盟C.示D.誓9.根据唐代三省制,《郭丑告身》一文中所告知的诏书,负责驳正的机构为( ) A.中书B.门下C.尚书 D.秘书10.《政事堂关于查禁再造党的封寄》一文中“连接巨商,以暗图资助;利用军队,以静候时机。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排比 D.反复11.民国时期的任命状,依据所任命官员的级别,可分为()A.特任、简任、荐任、委任B.特任、专任、荐任、委任C.专任、简任、荐任、委任D.专任、特任、简任、荐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文种是()A.指令B.指示C.通令 D.指示信13.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公文文种是( )A.通知B.令C.指示 D.批示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动发文的是()A.公函B.回函C.商函 D.复函215.在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C.1949年D.195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2018年7月文书学试题课程代码:005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是()A.文字的形成B.记录载体的发明C.社会组织的出现D.社会管理活动的产生2. 适用于依据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种是()A.决定B.公告C.通告 D.命令3. “准确”是对文书工作的()A.质量要求B.技术要求C.制度要求D.时效要求4. 行政公文成文时间的正确标注方法是()A.2018年3月5日B.2018年3月C.二零零八年三月D.二00八年三月五日5. 对文件内容或有关事项予以注解与说明的标识项目是()A.抄送机关B.主题词C.附注 D.附件6. 下列表述规范的公文结尾语是()A.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B.以上报告妥否,请批复。
C.以上报告,请迅即转发。
D.以上请示,请即函复。
7. 按照《行政法规制定条例》的规定可以制发“条例”的行政机构是()1A.国务院B.××大学C.××市政府D.××省公安厅8. 对本单位文书工作负有全面组织责任的是()A.组织部长B.办公厅(室)主任C.人事部长D.档案处处长9. 内部机构和文件数量少的小型机关文件归档整理应选择的组织形式是()A.集中整理形式B.分散整理形式C.复合整理形式D.分层整理形式10. 案卷封面上用以概括揭示卷内文件主要内容与成分的项目是()A.类目名称B.文件标题C.案卷题名D.案卷目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建立于唐宋时期的文书工作制度包括()A.一文一事制度B.贴黄制度C.照刷磨勘制度D.引黄制度E.骑缝、押缝制度12. 公文眉首的标识项目包括()A.公文标题B.发文字号C.秘密等级D.主送机关E.成文时间13. 公文的主旨必须()A.正确B.集中C.形象 D.鲜明E.新颖214. 符合要求的批办意见是()A.拟请财务处办理B.建议批转,请张局长阅示C.请审计处、财务处、局办公室共同办理D.请信息处于2018年3月15日之前办复E.请转人事处王处长阅处15. 下列文件中可以作为“一件”进行归档整理的有()A.知照性通知与通报B.同一问题的请求与批复C.工作报告及其相关批示D.文件的正本与定稿E.文件的正文与附件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定稿17.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18.情况通报19.签发20.卷内备考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文书工作现代化的信息共享模式。
7月公文选读自考试题

2010年7月公文选读自考试题全国2010年7月自考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A.干支代日制度B.电码代日制度C.公历纪年制度D.农历纪年制度2.本、敝、职、属是公文特定词语中的()A.程式套语B.引述语C.层次结构词语D.称谓代词3.“奏”这一文种,始设于()A.夏代B.周代C.秦代D.汉代4.《北京宫殿告成诏》中首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代公文程式中称为()A.后书B.末称C.正文D.首称5.王充《论衡》认为:进上文书的动作称为奏,这里的“奏”,是指上书者()A.对皇上B.对上级C.对长者D.对饱学之士6.唐代,以法规形式,将“关”明定为平行公文文种,用于诸司之间自相()A.致送B.质问C.商量D.关会7.在唐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A.教B.令C.令书D.令旨8.古代,由中央主管衙署向被授任者告知授官旨意的公文,称为()A.告身B.宣头C.誓书D.勘合9.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是()A.批复B.指令C.训令D.签呈10.“掩废光明之血史,泯灭先烈之英灵”一语所用的修辞是()A.比喻B.借代C.夸张D.对偶11.民国时期,“训令”的内容具有()A.教诲性质B.开导性质C.晓谕性质D.指挥性质12.为商洽工作而主动发出的公函是()A.商函B.请准函C.复函D.问函13.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文种是()A.令B.批复C.通知D.函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属于()A.决策性决定B.安排性决定C.事务性决定D.一般性决定15.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用()A.布告B.告示C.通告D.公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文的标题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A.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B. 发文日期、事由、文种C. 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日期、文种D. 发文日期、事由、发文机关名称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文的写作要求?A. 内容真实B. 语言准确C. 格式规范D. 个性化表达答案:D3. 公文中的“附件”是指什么?A. 公文的补充材料B. 公文的封面C. 公文的正文D. 公文的作者答案:A4. 公文的结尾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结束语、发文机关、发文日期B. 结束语、附件、发文日期C. 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D. 附件、结束语、发文机关答案:A5. 根据公文的紧急程度,可以将公文分为几个等级?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公文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哪几项?A. 传达决策B. 指导工作C. 交流信息D. 记录历史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公文的语言特点?A. 简洁B. 晦涩C. 明确D. 冗长答案:A, C8. 公文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标题B. 正文C. 附件D. 作者签名答案:A, B, C9. 公文的文种包括哪些类型?A. 通知B. 请示C. 批复D. 会议记录答案:A, B, C, D10. 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哪些方面?A. 字体大小B. 行间距C. 页边距D. 语言风格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11. 简述公文写作的一般流程。
答:公文写作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公文的目的和主题,然后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接着按照公文的结构要求撰写草稿,包括标题、正文、结尾等部分;草稿完成后进行修改和润色,确保内容准确、语言规范;最后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打印,并进行审核和签发。
12. 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答:公文的语言风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二是规范性,使用标准的语法和词汇;三是客观性,避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四是正式性,符合公文的正式场合要求;五是逻辑性,内容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
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
A. 1911.年
B. 1933 年
C. 1949 年
D. 1951 年
2.战国时由于频繁运用上于君主这一特点用途的书,渐成分支文种,称()
A.奏
B.表
C.上书
D.章
3.《奏孝子刘敦儒状》的作者是()
A.狄仁杰
B.权德舆
C.陆贽
D.王守仁
4•〃行一事,天下所瞻;出一言,天下所听。
动静不可以不慎,进退不可以不思〃。
语出自
()
A.《岀师表》
B.《请均田疏》
C.《上东宫启》
D.《上书正文体》
5.在我国古代,改命为制、令为诏的是在()
A.秦代
B.汉代
A.状上
B.状
C.禀
D.禀状
13.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它取代的文种是()
A.示
B.通电
C.饬
D.通告
14.根据上级的布置,专门要求或询问事项所作的报告称为()
A.专门报告
B.专用报告
C.上复报告
D.送审报告
15.与批准性复函的作用大体相同的是()
A.指TH
B.意见
C.扌比复
D.扌比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文面款式是公文文字的书面位置安排,主要包括()
A.行款
B.各程式结构部分的先后
C.载体规格
D.位置安排
E•行文制度
17.公文格式包括()
A.结构程式
B.公文特定用语
C.文面款式
D.载体规格
E.文种
18.清代设置的平行文种有()
A.关
B.咨
C.揭帖
D.移
E.照会
19.在我国古代,使用关这一公文的时期有()
A.南北朝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E.明清
20•请示的类型主要包括()
A.求教性请示
B.呈准性请示
C.求助性请示
D.呈转性请示
E. 一般性请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我国封建社会的公文程式一般由首称、正文、、后书四个部分构成。
22.秦始皇二十六年,为实现文种规范化,改为〃奏〃。
23.奏本,是两代正式设置,由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
24.《上东宫启》一文中引用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使用的是修辞手法。
25.清代谕旨在正文结束后,用二字引结。
26.古代官府印章类型,有印、关防和。
27.在我国古代,照会文种正式设置于两朝。
28.三国以后,以露布为名称,借指。
29.就文种源流而论,签呈可视为由派生的分支文种。
30.发文字号由、年份、顺序号三个要素组成。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荐状
32.奏记
33.呈状
34.公函
35.联合公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疏〃这一文种的演化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
37.批答与诏书有什么不同?
38.简述我国古代的咨及其文种源流。
39.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指示信的特点。
40.在现行公文中行政机关只用决定、不用决议后,原适用于决议的事项如何解决?
六、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
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不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本段文字出自哪一篇文章,作者是谁?(2分)(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分)
(3)解释以下句子并说岀是一段什么历史事实: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分)
②〃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3分)
42.试述会议纪要的分类及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