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525 (总题数:15,分数:15.00)1.主送与抄送属于公文制度中的( )(分数:1.00)A.撰写制度B.审定制度C.管理制度D.行文制度√解析:2.明清两朝正式设置,作为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称为( )(分数:1.00)A.奏本√B.札子C.奏札D.状解析:3.古代,臣下向君主表示谢贺的公文文种是( )(分数:1.00)A.状B.书C.奏D.章√解析:4.公文开始用咨的朝代是( )(分数:1.00)A.秦B.汉C.唐√D.清解析:5.札体公文的原生期所处的朝代是( )(分数:1.00)A.唐B.宋√C.明D.清解析:6.京内各部、院堂官对本衙署各司员谕告事宜时用( )(分数:1.00)A.堂谕√B.谕帖C.谕单D.谕告解析:7.政务院将解放区行用不久的签呈公文更名为签报的时间是( )(分数:1.00)A.1951年√B.1958年C.1961年D.1962年解析:8.在民国时期,按规定,通告与布告的用途是( )(分数:1.00)A.大同小异B.完全不同C.完全一致√D.大致相似解析:9.1942年1月,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规定:凡在公布命令之后,还须得一再对下级详加解说,或详细指示的用( )(分数:1.00)A.指示信√B.报告C.呈D.布告解析:10.遇有既往规定已不适用的新情况、新问题,因难以决断,请求上级指示用( )(分数:1.00)A.呈准性请示B.求教性请示√C.求助性请示D.呈转性请示解析:11.下列属于函的传统用途的是( )(分数:1.00)A.商函与请函B.商函与答函√C.请函与复函D.复函与答函解析:12.在延续至今的公文文种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 )(分数:1.00)A.通知B.咨呈C.报告D.令√解析:13.用于告之某一精神或者情况,不要求办理的通知类型是( )(分数:1.00)A.转交性通知B.发布性通知C.事项性通知D.知照性通知√解析:14.针对全局范围内具有政策性的重要事项作出决断,并要求贯彻实施的决定称为( )(分数:1.00)A.安排性决定B.决策性决定√C.知照性决定D.决断性决定解析:15.在根据地、解放区,相当于如今“通报”用途的前身的是( )(分数:1.00)A.布告B.公告C.通告√D.通知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总题数:5,分数:10.00)16.秦汉以来的公文程式构成有( )(分数:2.00)A.首称√B.型制C.末称√D.后书√E.正文√解析:17.上书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种之一,可行文的方向有( )(分数:2.00)A.平行√B.中行C.前行D.下行√E.上行√解析:18.下面公文中属于君命文种的有( )(分数:2.00)A.《除肉刑制》√B.《延寄上谕》√C.《请均田疏》D.《出师表》E.《上东宫启》解析:19.《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关于筹设东北儿童教养院第二院的公函》一文属于( )(分数:2.00)A.咨呈文B.函√C.复函√D.通知E.公告解析:20.现行工作中,指示的类型可分为( )(分数:2.00)A.部署性指示√B.疏导性指示√C.规范性指示√D.制断性指示√E.判断性指示解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总题数:10,分数:10.00)21.公文特定词语包括程式套语、称谓代词及 1。
2020年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xx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上书正文体》一文中,作者崇尚“儒素”、要求“实录”的主张,在公文写作上有积极意义,该文的作者是()A.李谔B.狄仁杰C.韩愈D.苏轼2.汉代,对人才选拔实行“荐举制”,向朝廷荐举贤才,使用()A.表状B.奏状C.荐状D.状奏3.明代规定,凡以官署名义向皇帝陈述有关行政、军事、钱粮等公务,均用()A.题本B.奏本C.奏折D.揭帖4.汉代蔡邕在《独断》中说,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章、奏、驳议和()A.书B.疏C.表D.启5.唐宋之世,主要用来处理庶政的君命文种是()A.诏B.制C.戒D.敕6.在封建社会,“呈状”或“呈”,从文种演化来看,源出于()A.奏B.表C.状D.牒7.汉代书写公文的载体材料多为竹简木牍,规定公文用纸张书写始于()A.隋代B.东晋C.北宋D.唐代8.正式确立“移”为平行公文文种的时期是()A.先秦B.两汉C.南北朝D.唐宋9.《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采用的构篇方式是()A.总分式B.正、附件式C.单篇式D.递进式10.在我国古代,将刺发展到拜谒用途的时期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1.我国古代衙署之间使用的咨呈,其综合行移属性是()A.上行B.下行C.准上行D.准下行12.唐代,政事堂对下指挥事宜的公文,称为()A.堂案B.帖C.下帖D.堂帖13.从文种的性质分类,指示信是我党在抗日根据地时期对公文的()A.创设B.改名C.分支D.合并14.民国时期就同一事项发给几个单位的公文通常是()A.复写件B.油印件C.抄缮件D.铅印件15.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的是()A.通知B.通告C.指示D.命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公文程式构成中,显得更为重要的两部分是()A.首称、末称B.正文、末称C.首称、正文D.首称、后书2.秦始皇为实施文件规范化,改上书为()A.启B.奏C.书D.表3.在《谏造大像疏》一文中,“得,筏尚舍”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借喻C.对偶D.联用4.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称()A.奏札B.札子C.表D.奏状5.策,这一文种的正式确立是在()A.西周B.汉代C.西晋D.唐代6.颁发《北京宫殿告成诏》的是()A.西汉刘恒B.唐李世民C.宋赵匡胤D.明朱棣7.我国最早以法规形式将“移”明确规定为公文文种的朝代是()A.秦B.汉C.唐D.宋8.帖,作为下行公文,主要运用的朝代是()A.周、秦、汉B.汉、唐、宋C.唐、宋、明D.元、明、清9.告身,作为古代凭信公文,是告知授官旨意的,其告知对象是()A.皇帝B.中央主管衙署C.地方行政衙署D.被授任者本人10.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签呈”这一文种更名为()A.签报B.呈报C.报告D.请示11.公函,作为用于无隶属关系官署间相互行文的平行公文文种,它始设于()A.明代B.清代末年C.民国时期D.建国初期12.民国时期,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有所差委时所使用的令称()A.训令B.部令C.院令D.委任令13.“麾下则犹为独夫作鹰犬”一语的修词格是()A.比拟B.借代C.夸张D.比喻14.在现代,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文种是()A.通知B.指示C.令D.批示15.在现代,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的文种是()A.决定B.决议C.议案D.会议纪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谏造大像疏》的作者是()A.贾谊B.狄仁杰C.李谔D.韩愈2.“诏”,作为正式君命文种,始于()A.秦B.西汉C.东汉D.西晋3.《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的运转过程体现了汉代行文的方式的()A.越级行文B.逐级行文C.多级行文D.直达行文4.《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文中,作为行使运员职权之凭证,戴秉英的印章由贵州省布政使司临时颁发,《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称为()A.印B.关防C.钤记D.条戳5.平行的牒,元代称为()A.公牒B.通牒C.移牒D.平牒6.唐《郭丑告身》中反映,左承务郎缺员,诏书由右承务郎办理,这一制度指的是()A.封驳z.阙员存衔C.内、外收发分工D.左、右司缺员互代7.禀状,是明清时期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其主要用途是()A.民众诉讼B.民众达志C.民众陈情D.民众弹劾8.咨,这一文种设置于民国()A.元年B.5年C.11年D.15年19.《唐继尧蔡谔等护国讨袁通电》中的“既为背叛民国之罪人,即已丧失元首之资格”一语的修辞格是()A.借代B.对偶C.比喻D.夸张10.在以下文种中,由陕甘宁边区新创的文种是()A.通知B.公告C.指示信D.签报11.在现行公文中,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应当使用的文种是()A.报告B.请示C.签报D.呈报12.以下各项中,应标注在公文文尾部分的是()A.主题词B.附件说明C.印章D.注释说明13.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应使用的文种是()A.批示B.通知C.令D.指示14.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议决类文种是()A.决定B.决议C.议案D.提案15.在以下文种中,现行公文不再..使用的是()A.通告B.布告C.公告D.公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卷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复杂,其中,大臣对皇帝陈述意见用( )A.行状B.申状C.诉状D.奏状2.议作为公文文种,始自“驳议”,它出现的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3.《出师表》一文中,第一行“臣亮言”在古代公文中属于( )A.首称B.正文C.末称D.后书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是( )A.制书B.策书C.戒书D.诏书5.最早将“照会”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的是在( )A.元B.明C.清D.民国时期6.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君命公文,其显著特征是( ) A.指挥性B.指导性C.凭证性D.权威性7.根据词语的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来规范的词义称为( )A.词汇义B.语境义C.修辞义D.临时义8.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A.檄B.盟C.示D.誓9.根据唐代三省制,《郭丑告身》一文中所告知的诏书,负责驳正的机构为( )A.中书B.门下C.尚书D.秘书10.《政事堂关于查禁再造党的封寄》一文中“连接巨商,以暗图资助;利用军队,以静候时机。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排比D.反复11.民国时期的任命状,依据所任命官员的级别,可分为()A.特任、简任、荐任、委任B.特任、专任、荐任、委任C.专任、简任、荐任、委任D.专任、特任、简任、荐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文种是()A.指令B.指示C.通令D.指示信13.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公文文种是( )A.通知B.令C.指示D.批示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动发文的是()A.公函B.回函C.商函D.复函15.在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C.1949年D.195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复杂,其中,大臣对皇帝陈述意见用( )A.行状B.申状C.诉状 D.奏状2.议作为公文文种,始自“驳议”,它出现的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 D.明代3.《出师表》一文中,第一行“臣亮言”在古代公文中属于( )A.首称B.正文C.末称 D.后书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是( ) A.制书B.策书C.戒书 D.诏书5.最早将“照会”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的是在( )A.元B.明C.清D.民国时期6.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君命公文,其显著特征是( )A.指挥性B.指导性C.凭证性D.权威性17.根据词语的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来规范的词义称为( )A.词汇义B.语境义C.修辞义D.临时义8.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 A.檄B.盟C.示D.誓9.根据唐代三省制,《郭丑告身》一文中所告知的诏书,负责驳正的机构为( ) A.中书B.门下C.尚书 D.秘书10.《政事堂关于查禁再造党的封寄》一文中“连接巨商,以暗图资助;利用军队,以静候时机。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排比 D.反复11.民国时期的任命状,依据所任命官员的级别,可分为()A.特任、简任、荐任、委任B.特任、专任、荐任、委任C.专任、简任、荐任、委任D.专任、特任、简任、荐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文种是()A.指令B.指示C.通令 D.指示信13.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公文文种是( )A.通知B.令C.指示 D.批示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动发文的是()A.公函B.回函C.商函 D.复函215.在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C.1949年D.195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7月公文选读自考试题

2010年7月公文选读自考试题全国2010年7月自考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A.干支代日制度B.电码代日制度C.公历纪年制度D.农历纪年制度2.本、敝、职、属是公文特定词语中的()A.程式套语B.引述语C.层次结构词语D.称谓代词3.“奏”这一文种,始设于()A.夏代B.周代C.秦代D.汉代4.《北京宫殿告成诏》中首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代公文程式中称为()A.后书B.末称C.正文D.首称5.王充《论衡》认为:进上文书的动作称为奏,这里的“奏”,是指上书者()A.对皇上B.对上级C.对长者D.对饱学之士6.唐代,以法规形式,将“关”明定为平行公文文种,用于诸司之间自相()A.致送B.质问C.商量D.关会7.在唐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A.教B.令C.令书D.令旨8.古代,由中央主管衙署向被授任者告知授官旨意的公文,称为()A.告身B.宣头C.誓书D.勘合9.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是()A.批复B.指令C.训令D.签呈10.“掩废光明之血史,泯灭先烈之英灵”一语所用的修辞是()A.比喻B.借代C.夸张D.对偶11.民国时期,“训令”的内容具有()A.教诲性质B.开导性质C.晓谕性质D.指挥性质12.为商洽工作而主动发出的公函是()A.商函B.请准函C.复函D.问函13.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文种是()A.令B.批复C.通知D.函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属于()A.决策性决定B.安排性决定C.事务性决定D.一般性决定15.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用()A.布告B.告示C.通告D.公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文的标题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A.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B. 发文日期、事由、文种C. 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日期、文种D. 发文日期、事由、发文机关名称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文的写作要求?A. 内容真实B. 语言准确C. 格式规范D. 个性化表达答案:D3. 公文中的“附件”是指什么?A. 公文的补充材料B. 公文的封面C. 公文的正文D. 公文的作者答案:A4. 公文的结尾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结束语、发文机关、发文日期B. 结束语、附件、发文日期C. 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D. 附件、结束语、发文机关答案:A5. 根据公文的紧急程度,可以将公文分为几个等级?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公文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哪几项?A. 传达决策B. 指导工作C. 交流信息D. 记录历史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公文的语言特点?A. 简洁B. 晦涩C. 明确D. 冗长答案:A, C8. 公文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标题B. 正文C. 附件D. 作者签名答案:A, B, C9. 公文的文种包括哪些类型?A. 通知B. 请示C. 批复D. 会议记录答案:A, B, C, D10. 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哪些方面?A. 字体大小B. 行间距C. 页边距D. 语言风格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11. 简述公文写作的一般流程。
答:公文写作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公文的目的和主题,然后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接着按照公文的结构要求撰写草稿,包括标题、正文、结尾等部分;草稿完成后进行修改和润色,确保内容准确、语言规范;最后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打印,并进行审核和签发。
12. 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答:公文的语言风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二是规范性,使用标准的语法和词汇;三是客观性,避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四是正式性,符合公文的正式场合要求;五是逻辑性,内容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时所用的上奏文种称( B )A.上书B.奏札C.表D.题本2.《天祚帝封金主为东怀国皇帝册》一文中,“碧云袤野,固须挺于渠材;皓雪飞霜,畴不推于绝驾”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B )A.排比B.对偶C.夸张D.比喻3.《元代亦集乃路河渠司上总管府具保结呈》一文,从文种规范来看,应为( A )A.呈状B.呈C.呈文D.呈报4.与“咨”属同一用途的同源公文,在先后相连缀的不同时期成为两个文种的是( C )A.关B.移C.刺D.咨呈5.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称为( D )A.堂札子B.中书札子C.省札D.札6.《唐郭丑告身》一文基本部分的起草机构是( A )A.中书B.门下C.尚书D.秘书7.民国时期的报告公文,大体上可分为( C )A.两个类型B.三个类型C.四个类型(总结,审查,工作,情况)D.五个类型8.《财政部为答参议院刘星楠等质问书上复国务院咨呈》一文的语言特色是( D )A.浮词赘意B.贬辞过烈C.夸张过头D.貌恭词朴9.《教育部公布学生操行成绩考查规程的部令》一文的结构是( A )A.正件和附则B.正件、附件和附则C.正件和附件D.操行和规程10.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
其程式结构上的特点是( A )A.没有收文者B.有收文者C.文句简短D.首尾呼应11.报告类型中,侧重于表述作者对本职范围内工作活动主观努力的文种称为( D )A.综合报告B.专题报告C.情况报告D.工作报告12.下列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种的有( A )A.咨文B.呈文C.令D.签呈13.下列不属于条例写作特色的是( C )A.表意周严B.条理顺畅C.语气委婉D.简称规范14.下列属于决议文种的是( B )A.布告B.会议纪要C.通知D.公报15.仅限于国家权力机关(或经授权)用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事项或决定事项的宣告文种是( B )A.通告B.公告C.公报D.通报二、多项选择题1.“启”自唐代以来逐渐定型为陈述政事的准上奏文种,其呈送对象主要有( AD )A.皇太子B.皇上C.皇太后D.诸王E.皇后2.“帖’’作为下行文,所使用的年代有( ABC )A.唐代B.宋代C.明代D.元代E.清代3.下列属于官府所发通行关津路证公文的有( ABC )A.传B.过所C.路引D.详E.奏4大总统令的用途包括( ABCDE )A.公布法律B.公布教令C.公布国际条约D.公布预算E.公布官员任免5.公文生效标识包括( ABE )A.发文机关B.印章C.附件标注D.公文标题E.成文日期三、填空题1.清_康熙____时期,奏折已具备正规机密公文的地位。
2.南北朝时期,“关”这一文体发展为中央官署之间__相询庶务____的平行文。
3.“票”作为派遣官员、役执行任务的凭证,其名始见于__清代____。
4.“判”成为公文名称的朝代是_ 唐代_____。
5.从文种源流来看,签呈可视为__呈____派生的支种。
6.《国务院送阅技术官官俸法等草案的交片》一文,在结构上采用了_正附件_____模式。
7.1916年7月,黎元洪发布《公文程式》,将“告令”、“示”合并为_布告_____。
8.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称__签报____。
9.文件的主题词的数量最多不超过__7____个。
10.从生效途径比较,“决定”和“决议”的共同点是可以经__会议____正式讨论通过。
11.秦汉以来的公文程式由首称、正文____、末称、后书四个部分构成。
12.封建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保持优遇及免罪等特权的凭证是铁卷______。
13.“令”,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公文文种之一,是由__先秦____沿用至今的惟一文种。
14.《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中的表述是“动之以情”,抄附质问书的咨文的表述是“_理之以法_____”。
15.民国时期,__布告____取代“示”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种。
16.指示信,是党领导抗日根据地______政权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
17.报告,适用于个人对组织、执行机关对_授权机关_____、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行文。
18.在现行公文中,函适用于_同级_____、不相隶属两种行文关系。
19.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文文种是_通报_____。
20.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的议决类公文文种是_会议纪要_____。
四、名词解释题1.奏本:奏本是明清两朝正式设置,由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2.揭帖: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科、馆,以方便相关部院预先商议对本章处理意见的平行公文文种。
3.札:是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4.通知(民国时期):公函用途中分出而单独设置的平行文种5.代电: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
6.关:我国古代由同级或不相隶属官署、官员之间联系公务的平行公文7.檄:我国古代的军事文告。
两汉时期曾兼作下行公文。
南北朝时期,与露布相合,后又与之分工,逐渐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
8.韵目代日:是按照声调分别排定的韵目序号,在电报中用韵目代表日期的方法。
清末开始用电报作为传递公文的手段,为节省字数,采用韵目代日,并为民国时期所沿用9.封寄:袁世凯政府中期仿清“寄信”设置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特殊下行文种10.报送报告: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资料、表册、物件(例如样品)时,随件附送的简要说明之文字报告。
五、简答题1.简述“禀”发展成为公文的过程。
1 南北朝以来,禀是卑幼向长上陈述事宜行为,不是公文。
2 至迟在宋朝,禀逐渐演化为书札的一种。
3 清乾隆年间,禀文取得公文的地位(最为重要演变)禀虽转为公文并普遍使用,但清政府保守,未在典章法规中将其明定为正规文种2.简述”疏”的演化阶段。
1 汉开始,疏作为奏的别称2 疏成为各类上奏公文的泛称(章,表,驳议)3 疏成为实际运用的独立文种。
3.简述札体公文的发展演化过程。
1 宋朝是札体公文的原生期,故其行移方向、用途、名称均欠规范,种类繁杂。
有以下几类:(1)御札:以皇帝的名义下发的君命文种。
(2)省札:又称“中书札子”。
(3)“帅札”:为各路帅司所下札子。
2 元、明,是札体公文的规范期,札子的结语,称“札付某某”。
其中,“札”为文种,“付”是动作,“某某”为收文者。
由于札子的这一特定结语,演变至元、明,文种名称遂定为“札付”,限于下行方向。
3 清朝,是札体公文的发展期,具体而言,分为札付、札、劄三个支种。
(1)札付:中央六部及地方巡抚、提督等衙门,向非所属的下级衙门行文使用。
(2)札:清初官员之间以书信商洽公事,称为札,多用于上官写给属下。
(3)劄。
清末搞“预备立宪”,成立地方民意机关“咨议局”。
地方督、抚对咨议员行文,用劄。
4.简述便函的特征便函一般不具备正规格式。
使用公函往往表示内容重要或作者重视。
5.简述布告的公文格式布告格式:标题,文号,正文,日期,署名布告格式三特点:1编号依次2没有收文者(宣告文种共同规律:榜示布通公公报等)3署名在成文日期之前6.简述奏记使用范围的历史演变。
1 两汉至三国,范围广泛,既可由大臣上于三公,又可由属员上于长官2 六朝沿用但范围呈向上收缩趋势。
到唐代销声匿迹7.简述避讳的方法。
有三种:(1)缺笔。
(2)换不同音的近意字(3)空出此字不写,而代以“庙讳”字样。
8.简述“牌”作为符信凭证的发展演进过程。
1 牌,起源于驿传所用的符信凭证。
2牌向公文方向演化,开始于明朝、完成于清朝:(1)由于牌以示信,明朝后期,各地方衙门创行用“信牌”向下级催办公事。
随着频繁使用,逐渐用信牌直接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
但是,始终未将其正式设置为下行文种。
(2)清朝沿袭明代政务实践中使用的牌,并将其正式设置为下行文种。
9.简述咨呈所适用的行文关系类型。
有两种类型:(1)由同一性质、级别(2)在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由级别、地位较低的官署对级别、地位稍高10.简述会议纪要的程式结构模式类型。
1 简报式:报头+标题+正文2 见报式;3 行文式。
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印章五部分构成六、论述题1.试述文种演化的原因及其结果。
主观原因(文种自身),同类行文关系或方向相近文种,数量及分工程度精粗有别,对实际公文活动的适应性能强弱悬殊。
文种演化客观原因(文种适应外部环境),公文需要发生变化,行文实践取得创造性发展,从而在客观上构成对既定文种规范的冲击文种演化方面、方向、过程(前3是演化过程)、结果?方面:适应公务活动领域、范围、推动方式、行文关系、机构级别范围等方向:文种用途此消彼长,纯化或延伸或萎缩过程:各文种用途之间发生交叉、重叠、混淆或疏漏、缺失演化的结果:1 增设了新文种(增);2 扩张性强使用频繁文种侵入其他文种领域出现分支,解析为多种文体(分)3 用途相近归并为一种(合)4 适应性差的文种受到排挤,地位下降缩小、改变消亡(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