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夜间施工及防止扰民措施

合集下载

夜间施工扬尘、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夜间施工扬尘、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夜间施工扬尘、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夜间施工的扬尘和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防尘和不扰民控制措施。

防尘控制措施:1.在砼浇筑阶段,重点控制砼运输车施工道路上的泥土粉尘。

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对每辆出场的车辆进行清洗和清理。

安排专人冲洗道路,保持道路清洁。

在干燥和风力较大的天气下,除了冲洗道路外,还适当洒水润湿路面,以防止粉尘扬灰。

2.安排专人清理区域内的砼和建筑杂物,避免粉尘飞扬。

3.在拌制砌筑和粉刷砂浆时,除了搭设好砂浆机防护房以外,在迎风面另行增设油布等防风措施,减少水泥粉尘的XXX。

4.严禁现场燃烧任何建筑废料,以杜绝烟雾的产生。

施工不扰民措施:1.噪声控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夜间施工,只进行轻微声响的工作。

若特殊情况要进行夜间施工超过10点以后的,需要提前向有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并向居民们进行安民告示宣传。

严禁大声喧哗,严禁使用高分贝的气泵风镐、木工机械等,严禁敲打锤击等。

搬运材料尽量控制噪声,装卸钢管等金属材料采用橡胶轮胎作支垫物,以减小噪声。

施工作业时高分贝的作业机械尽量远离居民楼,减少对三班制工作的居民的影响。

工地机修工积极对机械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以避免不必要人为的加大机械噪声。

2.居民周边道路控制: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工地周边道路畅通,方便居民出行。

工地周边道路不随意堆放材料,以免影响居民正常通行。

3.控制施工现场的灯光光源污染:夜间不施工时关闭现场的碘镝灯,只留通道照明、值班照明和生活区照明,避免光源污染对居民的正常休息。

4.积极参加除四害活动: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打扫和投药消毒措施。

该项工作由社区爱卫会协助工地共同执行,基本每周进行,以确保居民区的环境卫生的良好状况。

建筑工地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建筑工地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建筑工地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概述
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和不必要的干扰。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和谐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噪音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筑工地可以采取的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
1. 时间控制:
- 避免在清晨或晚间时段进行嘈杂作业,以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干扰。

- 尽量将噪音产生活动集中在白天工作时间段进行,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声音屏障:
- 在建筑工地周边设置合适的声音屏障,以阻挡噪音向周边环境传播。

- 使用吸音材料包覆施工设备,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3. 设备调整:
- 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维护和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降低噪音水平。

- 使用低噪音设备替代传统高噪音设备,以减少噪音污染。

4. 员工培训:
- 给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教授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噪音控制知识。

- 强调对周边居民的尊重和理解,提醒员工保持施工现场的安静和整洁。

5. 监测和反馈:
- 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噪音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噪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建立反馈机制,接受周边居民的投诉,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结论
通过采取这些不干扰和声音控制措施,建筑工地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和谐进行。

建筑公司应加强对噪音控制的重视,落实相应的措施,并与居民进行积极沟通,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

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

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
一、夜间施工的防扰民措施
1、夜间施工应避免产生噪音的作业,在施工场地外围进行噪音监测,对于一些产生噪音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噪音,如金属和模板加工场地均搭设工棚以屏蔽噪音。

2、夜间施工时应设置好充足的施工照明设备,注意夜间照明灯光的投射,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尽量降低光污染。

3、根据施工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原因,目前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主要是四类:包括施工机械运行、施工指挥、货物装卸撞击以及车辆鸣号等,尽量避免上述噪音的产生。

4、夜间施工工地应具备满足施工和出行需要的良好照明。

车行道和人行道应按规定设置警示灯,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

二、夜间施工期间的投诉接待制度
1、居民以施工干扰正常生活为由,对经批准的夜间施工提出投诉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请,由环保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噪声值标准进行测定。

施工噪声超过标准值时,环保部门应当确定噪声扰民的范围,并出具测定报告书。

2、凡经环保部门测定,并确定补偿范围和签订补偿协议的,签约双方应当按照协议认真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违约。

3、确定为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范围内的居民,根据居民受噪声污染的程度,按批准的超噪声标准值夜间施工工期。

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3篇)

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工程施工过程中,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问题往往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下提出一系列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

一、施工时间合理安排1.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夜间、节假日等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噪音污染。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降低夜间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二、噪音污染控制1.使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降低噪音污染。

2.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隔音屏障,有效降低噪音传播。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使用,确保施工过程中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粉尘污染控制1.洒水降尘: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降低粉尘污染。

2.覆盖裸露地面: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防止粉尘飞扬。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减少粉尘污染。

四、废水污染控制1.废水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设置废水收集池: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收集池,防止废水直接排放。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使用,减少废水产生。

五、文明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围挡:设置施工现场围挡,规范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3.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六、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1.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了解居民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居民反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公示施工信息:将施工时间、施工内容等信息进行公示,让居民了解施工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夜间施工期内,超过噪音限度的施工作业全部停工,如元盘锯,刨木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不在夜间使用
2、控制人为活动噪声,在进场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不得大声喧哗,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统一调度和指挥,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防止在操作时产生较大噪音.
3、强噪声机械应有降噪措施,强噪声作业时间严格控制,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

4、在夜间施工浇筑砼强噪声机械有砼泵车,加以覆盖降低应有的噪声措施。

5、在夜间施工浇筑砼有砼振动棒,必须使用时才开启,不使用时立即停止。

夜间施工浇筑砼振动棒的噪声同声波及近传递最远,因此浇筑砼振动棒在插入砼时尽量避开钢筋和模板,振动棒在插入砼时在钢筋笼中部插入噪声最小。

6、各种构件,成品、半成品尽量安排在预制工场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减少噪声、粉尘的影响。

7、夜间进出工地所有车辆禁止鸣号。

8、项目部设置专人掌握现场各个污染源情况,对产生较大污染的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对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汇报和处理。

9、严格按国家监管机构规定工作时间进行施工,尽量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进行施工,并尽量避免噪音大的机具同时施工,尽最大努力将噪音降到最低限度以免影响周边环境。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日期: 日期: 日期:。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安全防范措施一、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做硬化处理,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这既给将来雨季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又防止了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了周边环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

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夜间避免进行噪音( 55分贝)较大的工作,尽量压缩夜间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夜间灯光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混凝土振捣时采用低噪音振捣棒,以减少噪音扰民。

派专人进行现场洒水,防止灰尘飞扬,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二、防止对大气污染1、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露天。

5、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6、现场内的采暖和烧水茶炉均采用电器产品。

三、防止对水污染1、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车辆冲洗池将车辆清洗所用的废弃水经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定期将池内的沉淀物清除。

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4、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四、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对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工程夜间施工噪音管理(3篇)

工程夜间施工噪音管理(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夜间施工已成为常态。

然而,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污染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有效管理夜间施工噪音,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一、加强夜间施工审批制度1. 环保部门对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审批范围和条件应明确,如施工地点、施工时间、施工内容等。

2. 针对国家或本市重点工程、生产工艺要求须连续作业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审批部门应综合考虑,合理审批夜间施工许可证。

二、强化施工现场噪音污染防治1. 施工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

2. 施工现场应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夜间使用空压机等高噪音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噪音产生;设置隔音屏障、吸音材料等设施。

三、明确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责任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夜间施工许可证规定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进行施工,并确保噪音排放符合标准。

2.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单位履行噪声污染防治义务。

四、加强执法监管1. 环保、城管、建筑业管理、市政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对夜间施工噪音扰民行为进行联合执法。

2. 对违规夜间施工行为,一经查实,应依法予以处罚,包括责令停工、罚款、取消文明工地评比资格等。

五、提高居民参与度1. 建立投诉受理与处理机制,方便居民对夜间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进行投诉。

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对夜间施工噪音管理的认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

六、完善管理制度1. 制定夜间施工噪音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2. 定期开展夜间施工噪音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总之,工程夜间施工噪音管理需要政府、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居民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审批、强化污染防治、明确责任、加强执法监管、提高居民参与度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夜间施工噪音污染,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夜间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全文)

夜间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全文)

引言概述:夜间施工噪声防治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和发展,施工活动的频繁进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干扰,特别是夜间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更加明显。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夜间施工中采取合适的噪声防治措施,以降低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夜间施工噪声防治的有效措施。

正文内容:一、技术措施1. 预先评估施工区域:在施工前,进行噪声评估,确保施工设备和施工过程符合噪声限值要求。

评估过程中,应将周边居民的需求和噪声敏感度纳入考虑。

2. 选择低噪声设备: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具,例如在夜间进行桩基工程时,选择使用低噪声的打桩机,降低施工噪声污染。

3. 声屏障的应用:在施工现场设置适当的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的传播。

可采用土工墙、混凝土板等材料构建,具备良好的隔声效果。

4. 噪声减振措施:在施工设备上安装减振装置,通过减少机器震动和尖锐声产生,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

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异常噪声。

5. 降低施工时间或采取限制施工时间段:在夜间施工中,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或者规定施工时间段,限制在对居民影响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

二、管理措施1.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夜间施工前,制定细致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序列和施工时段。

避免产生连续性噪声,减少噪声的影响范围和时间。

2. 安排专人监督施工:派遣专人负责夜间施工,并进行监督。

确保施工过程中噪声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噪声问题。

3. 提供适当的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噪声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加强施工人员对噪声防治的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4. 宣传和沟通:在施工前向周边居民宣传施工信息,并就施工噪声进行充分沟通。

听取居民的声音和意见,及时解决施工噪声引发的问题和矛盾。

5. 监测和评估: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施工噪声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文明施工,减少施工扰民行为,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而采取以下措施:
1. 夜间施工措施
1.1严格按照夜间、白天施工噪声控制标准进行施工作业控制。

对施工顺序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噪声大的机械在夜间施工,同时调整机械的位置,使其尽量避开敏感部位。

1.2在工程开工前,与各部门取得联系,并办理符合规定的夜间施工手续。

2.3尽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将工作在白天完成,即晚10:00之前下班。

2. 防止扰民措施
2.1成立“解决扰民与民扰问题工作小组”,由马思明同志任组长,组员:李铁成及各部室负责人。

2.2对施工管理情况和可能影响居民生活、工作的施工及时通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小其影响。

2.3该工程周围有居民区,由于施工产生的粉尘、噪声、污水、强光及频繁的车辆运输可能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要协调好与周围居民及居委会的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同时也确保业主不必为此牵扯过多精力。

2.4搞好与居委会的关系,并签订协议,请居委会协助做好居民的工作,帮助当地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

2.5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
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6进入现场的汽车不准鸣笛,夜间用灯光控制信号,设置“不准鸣笛”的明
显标志。

2.7与业主、监理共同成立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小组,听取周围居民意见,做好
宣传保障工作。

2.8 施工现场施工主要措施
(1)加强对工地扬尘和噪音管理工作的领导,设专人负责工地扬尘和噪音的管理工作。

(2)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有效措施压尘、降尘,保证施工现场不扬尘。

施工现场周边利用已有围墙围挡,施工现场脚手架外侧使用绿色密目网进行全封闭道
路地面已经硬化,材料堆及临时建筑垃圾堆,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保证不扬尘。

(3)要切实加强对出场车辆的管理,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禁止车轮带泥车辆上路行驶。

(4)工地采取封闭式施工方式,严禁敞开式作业。

工地现场场地适时洒水降尘;清扫路面、楼面、脚手架、围网等作业,应事先洒水;楼层垃圾要装桶集中吊运或经管道密闭清运,严禁高空抛撒。

(5)工地要加大洒水压尘力度,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后2日内清运完毕,未及时清运完成的利用安全绿网覆盖。

(6)对渣土、砂石运输车辆防尘和防遗撒措施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令其限期整改。

(7)加强派驻或确定工地监督员的管理工作。

工地监督员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发现工地扬尘和遗撒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8)施工现场的加压泵、电锯、无齿锯、砂轮等小型强噪声固定设备应搭设设备房;风镐等移动式强噪声源周围应尽可能设置棚罩。

(9)夜间工棚宿舍禁止一切人为的喧哗、吵闹、高歌和猜拳等高噪音活动。

(10)施工现场搅拌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应进行封闭作业。

因堆放、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11)风速四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扬垃圾。

(12)施工现场大门处应设置车辆冲刷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避免行驶途中污染道(13)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

(14)垃圾清运应委托有资格的运输单位,不得乱卸乱倒垃圾。

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15)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无积水;合理设置沉淀池,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管网。

(16)对使用易产生噪音的机具应采取封闭作业,装卸材料应轻卸轻放。

(17)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禁止一切带有噪音的机械作业,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午休。

(18)未经批准,每晚10:00至早6:00,不得加班施工。

晚上十点前施工须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强光照明灯不得直接照射居民窗户;施工单位应事先向周边社区告
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

(19)工地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负责对施工场地和一些尘土易飞扬的部位进行洒水,以及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