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名词解释
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导演构思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和导演工作的基础,内容为,一,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人物;二,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
舞台调度舞台调度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舞台上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
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
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
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悲喜剧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分为抒情悲喜剧、黑色幽默悲喜剧、荒诞派悲喜剧。
有嘲讽,但不像传统戏剧那样理性和无情;有幽默,也不像传统喜剧以轻松活泼的基调取胜,而带来感伤,晦涩以至荒诞的色彩。
正剧正剧是法国狄德罗提出,有喜剧和悲剧的因素,但绝非两者相加之和。
正剧是更生活化的戏剧、题材来源更加广阔、更加个性化的戏剧,即更加人性化的戏剧。
正剧有着现实、严肃、明确的特点剧场剧场是演戏与看戏的地方,有三部分组成,:舞台、观众席、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
剧场是一种公共建筑,规模、结构、材质、设备等物质条件,都会对观演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剧场还具有消解社会等级的作用戏剧性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基本因素的总和。
戏剧文学之戏剧性是存在于人物的动作之中,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戏剧性来自于人的意志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有着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的特征。
舞台戏剧性是审美距离产生的公开性与突显性;表情、动作的恰如其分的夸张性;合乎规律的变形性。
戏剧风格戏剧风格,是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戏剧风格的形成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时代对戏剧风格的影响极大,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的主要因素。
戏剧表演中的专有名词解释

戏剧表演中的专有名词解释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以表演为核心,通过角色扮演、舞台美术、音乐等元素,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在戏剧表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这些名词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并在表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解释的形式,介绍戏剧表演中的一些常见专有名词。
1. 表演技巧表演技巧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其中包括动作表演、声音表演和情感表演等方面。
动作表演是通过肢体语言展示角色的行为特征和情感状态。
声音表演则是通过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调的变化等手段来传达角色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情感表演是演员运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和表演技巧,将角色的情感真实地表达给观众。
这些表演技巧在戏剧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剧中角色的情感。
2. 角色塑造角色塑造是指演员通过动作、语言、声音等手段,将剧本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角色塑造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历史背景、心理状态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真实的情感表演和细腻的动作演绎,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特征完美结合。
角色塑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中角色的认知和情感投入。
3.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指在戏剧表演中用于营造舞台场景和氛围的艺术手段。
这包括舞台布景、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
舞台布景以各种道具和背景幕布为载体,通过搭建不同的环境,为剧情提供合适的背景。
灯光设计则通过不同的灯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服装设计则通过角色的服装和装饰品,展现角色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和时代背景等。
通过精心的舞台美术设计,可以增强剧情的真实感和观众的身临其境感。
4. 剧本分析剧本分析是演员在准备和演出戏剧时进行的一种重要工作。
通过对剧本的细致剖析,演员可以深入了解剧情、角色以及整个戏剧的背景和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角色。
剧本分析包括对剧情结构、对白语言、角色关系、冲突点等方面的分析。
演员通过剧本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存在意义,从而提高表演的深度和质量。
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重点知识脉络1、幕Drama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之一,以大幕的开阖为标志划分幕次。
(1)戏剧演出的数量(2)dram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以场上人物变动为标志来划分幕次,有人物变动,即进入下一场,又称场面,每本戏剧实际由编剧来人为划分场次。
(3)在分幕式戏剧中,场往往是幕之下的次级结构单位。
(4)中国传统戏曲实质上也是分场式戏剧场面:严格意义上的场,是最小的戏剧情节构成单元2、台词①对白:即对话,二人以上的对谈②独白:人物大段的内心倾诉③旁白演员跳出角色直接与观众说话、沟通。
传统戏曲中的“背躬”3、编剧层面①故事:一部戏剧中提供的全部信息量的总和,可梳理为一个时间序列②情节:戏剧直接向观众展示的那部分故事,从戏剧开端直至结束。
镜框式舞台(Proscenium Arch)是剧场结构的一种,一般是指在观众席与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结构、将观众区与表演区分隔开的一种盒型式封闭舞台。
舞台是内嵌式的。
观众透过镜框似的台口,观看舞台上的演出,故名之。
舞台台口的一方在舞台上看来就仿佛成为了“第四面墙”,此墙对观众而言是透明的,但对演员来说则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观众席的现实存有一段相当距离。
中国式小舞台:没有大幕,装置简单,道具少,比较简陋适合业余演出。
中国戏剧很少有绘景,伸出式舞台。
舞台向观众厅伸出,主要表演区在观众席内,观众席三面环绕舞台。
小剧场: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主要上演先锋戏剧和实验戏剧用,演出场所面积较小,形式活泼,投资灵活,土壤肥沃。
一般容纳500人以下。
4、仪式与戏剧的混合戏剧诞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表演区和观众区分开且相对稳定②观众认可演员是在假扮即承认并尊重舞台假定性第一讲(一)、Theater:剧场,源于古希腊语中的theatron。
泛指剧团、剧团成员和剧目等。
1、剧场如古希腊圆形剧场,指戏剧演出场所,是theater的硬件部分。
戏剧概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导演构思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和导演工作的基础,内容为,一,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人物;二,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
舞台调度舞台调度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舞台上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
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
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
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悲喜剧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分为抒情悲喜剧、黑色幽默悲喜剧、荒诞派悲喜剧。
有嘲讽,但不像传统戏剧那样理性和无情;有幽默,也不像传统喜剧以轻松活泼的基调取胜,而带来感伤,晦涩以至荒诞的色彩。
正剧正剧是法国狄德罗提出,有喜剧和悲剧的因素,但绝非两者相加之和。
正剧是更生活化的戏剧、题材来源更加广阔、更加个性化的戏剧,即更加人性化的戏剧。
正剧有着现实、严肃、明确的特点剧场剧场是演戏与看戏的地方,有三部分组成,:舞台、观众席、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
剧场是一种公共建筑,规模、结构、材质、设备等物质条件,都会对观演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剧场还具有消解社会等级的作用戏剧性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基本因素的总和。
戏剧文学之戏剧性是存在于人物的动作之中,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戏剧性来自于人的意志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有着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的特征。
舞台戏剧性是审美距离产生的公开性与突显性;表情、动作的恰如其分的夸张性;合乎规律的变形性。
戏剧风格戏剧风格,是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戏剧风格的形成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时代对戏剧风格的影响极大,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的主要因素。
中国戏剧概论汇总

一、学生演剧与戏曲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 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 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 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 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 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 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 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 学生演时事新 剧.ppt作为中国早期话剧 的先驱。
春柳社(早期)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 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 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 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 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 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 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 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 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 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 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新民晚报-数字报 纸.htm 李叔同.ppt
概说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
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 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 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 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 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一).ppt
学生演剧.ppt
清末的戏曲改良运动.ppt
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传的驱动
“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 “你看从前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那人心风俗不是和中 国今日一样吗?幸亏有一个文人叫做福禄特尔的,做了 许多小说戏本,竟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 (《劫灰梦》) “欧美学校,常有于休业时学生会演杂剧者。盖戏曲为 优美文学之一种,上流社会喜为之,不以为贱也。” (《饮冰室诗话》) “采用西法,戏中有演说,可长人见识”(《论戏曲》) “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 想,为唯一之目的”,“以翠玉明珰,唤醒钧天之梦; 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二十世纪大舞台>发 刊词》)
西方戏剧史概论

2、喜剧 古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产 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期。这一时 期的喜剧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尤其擅长讽刺当权 人物。这时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公元前5世 纪雅典曾产生过三大喜剧诗人,分别是克拉提诺 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有 作品传世。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的喜 剧尖锐、深刻, 俗称旧喜剧,属 政治讽刺剧,触 及了重大的社会 政治问题。
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德斯
欧里庇得斯对戏剧的发展 贡献巨大。首先,他扩大 了戏剧的题材,关心女性、 家庭、伦理,反映现实生 活,关心人本身。其次, 他坚持写实手法,以“现 实中本来的样子”来塑造 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注 重心理描写,被誉为“心 理戏剧鼻祖”,开创了后 来戏剧心理线索和情节线 索二者结合的模式。作品 出现大众化的趋势
文艺复兴—“神的戏剧”到“人的戏剧”
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发源地在意大利,戏剧在西班牙和英国取 得巨大成绩 形式上是“复古”,因为它复兴了古希腊 罗马戏剧那些被中世纪阻断了的戏剧精神; 内容上则是创新,因为它完全否定和超越 了中世纪戏剧那种非人的、反人的宗教迷 信思想,重建了戏剧舞台上“人的世界”。
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剧&喜剧)
印度梵剧 中国传统戏曲 P.S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戏剧 样式.
戏剧的基本要素
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
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 盾 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 剧场与导演艺术:艺术空间,自觉的艺术
悲剧和喜剧的比较
悲剧
喜剧
起源
酒神颂歌
狂欢歌舞、滑稽戏
发展
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 繁荣于公元前五世纪 忒斯庇斯是第一个将颂歌 转化为悲剧的诗人 (1)取材于神话和传说; (2)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和丰富的内容; (3)有固定的结构。
戏剧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戏剧艺术!

职能是为人逗乐, 其始是专在皇帝身边
提供笑料的小丑
情调、风格以谐; 是喜剧、闹剧角色的祖先
优的出现,是从娱神转向了娱人, 这是人类早期戏剧文化的一大进 步,优所代表着人对“喜剧性” 的追求。
第二节、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不是大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客 体,也不是父母遗传下来的 东西,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
人类创造出文化来,是人 之为人的本性的表现,其
这叫“约定俗成”,又
叫“假定性”。
(2)人类把模仿、表演、 观看这三种本能与欲望表演 出来的目的与意义:
A:为了娱乐 B:有所寄托
3、戏剧艺术的发生基础:3+2原则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 两小无嫌猜。
——李白
摹仿、表演、观看 娱乐、寄托
本能 目的和意义
3+2模式
第一节、戏剧的发生和起源
在新王国时期 ( 公元前 1567- 前 1085) 以前,他的形 象是一具干尸,双臂交叉在胸 前,一手拿着弯仗,另一手拿 着连枷,额下胡须编成辫,头 戴阿特夫冠,即上埃及白色王 冠,两侧各饰一根红色羽毛。
1.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祭祀尼罗河神“俄塞里斯”——表演 俄塞里斯生平的盛大装扮表演
演员
感性、直接善人的生 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精神文化
文化现象
物质文化
艺术 宗教 哲学
文学 音乐 绘画 雕塑 建筑 舞蹈
戏剧
电影 电视 广播
人类精神文化运作的根本 特征,是他的非强制性。 精神文化靠发挥、熏陶、
濡染、渗透等。
1、戏剧的本质:观与演的交流关系
离不开剧作家、导演、 演员所把握到的“
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
第一节、 戏剧的 发生和起源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艺术概论考试题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可能以简答形式出现)、论述(可能要求就具体剧目谈)复习资料:戏剧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的五大要素编剧、导演、演员、舞台、观众戏剧的特征1.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创造者的一种“言说”,从言说的方式来看,戏剧是史诗的客观叙事性与抒情诗的主观抒情性这二者的统一;2.从艺术的构成方式看,戏剧是一种集众多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3.从艺术运作的流程来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台美术、剧场、观众在内的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这种集体性正是戏剧艺术综合性的另一表现,也可以说是它的补充和延伸;4.从艺术的传播方式来看,戏剧艺术是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与不可完全重复的一次性艺术。
戏剧的文化意义1.娱乐与审美;2.等级与平等,冲突与和谐;3.现实与理想;4.群体性与个性;5.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我们为什么去看戏?为什么如此喜欢戏剧?因为戏剧能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受,使我们那由于枯燥乏味的生活而凋零霉变的心灵为之神清气爽,因为戏剧能以无与伦比的大悲苦与大快乐,使我们那久已板结的热血沸腾起来,从而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无限美妙的欲望与生命的世界。
人类的心灵有一个特点,当它得到对美好事物的甜美愉悦的感受,如果不同时与另一个心灵分享之,那它就仿佛在这些美好感受的重压下难以自持。
要不是在剧院里,怎么会有这样隆重而动人的分享呢?正是在剧院里,千百双眼睛都盯在同一个对象上,千百颗心都在为同一种感情而跳动,千百个胸膛都在为同一个狂喜而喘息,千百个“我”在无限高尚、和谐的意念之中汇成了一个共同的、巨大的“我”。
戏剧的分类一:按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1.话剧(含诗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结合;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3.舞剧: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的结合;4.木偶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5.哑剧:演员表演艺术的单项变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戏剧: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戏剧冲突,反映现实生活。
原型:原型(archetype)指神话、宗教、梦境、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它来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悲剧: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
悲剧具有严肃的情调和崇高的境界,悲剧是最富有哲学涵义的艺术样式。
古希腊罗马悲剧: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神仙、国王、英雄等人物为主,诗歌为语言的结构严谨的戏剧。
古希腊喜剧:以现实生活为主题,较多的普通人为主,日常口语为语言的结构松弛的戏剧。
奇迹剧:13世纪开始的宗教戏剧。
其中,现实人物与传说人物同时出现;情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悲剧和喜剧、崇高与滑稽因素掺合在一起。
神秘剧:14世纪时,一切宗教题材的戏剧
道德剧:14世纪末叶出现,多用寓言表现人类行为与命运。
传奇剧: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
古典主义戏剧:张扬理性(封建贵族的责任观与荣誉感),悲剧中不允许滑稽成分,人物性格单一、静止,结构严谨,通常五幕,遵守“三一律”,语言完整,表演优雅。
三一律:戏剧创作必须遵循事件、地点、时间完整一致的原则。
正剧/ 启蒙戏剧:描写普通人生活,接近现实;语言不是诗,而是日常口语;反对三一律。
剧场:戏剧的演出场所,是戏剧艺术的物质载体,是舞台上下所有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
史诗剧:强调“间离效果”,即破除现实主义戏剧孜孜以求的艺术幻觉,把演员与角色、观众与演出间离开来,以保持理性批判。
残酷戏剧:“残酷戏剧”的剧场以巫祭仪式为原型,演员如巫师,必须将自己掏空,去除个人的印记,接受一种更高生命的指引,就如巫师在神灵附体时,进入一种忘我的神思迷离状态,使观众感受精神上的彻底震撼。
戏剧动作:指戏剧人物的具体活动形式,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
形体动作:能够推动剧情发展、显示人物性格的身体动作。
言语动作:主要表现为台词(又称“念白”),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
要求能够体现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关系,能够推动剧情发展、显示人物性格。
静止动作:表现为停顿、沉默,目的是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一种体现在完整的戏剧动作当中的矛盾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源于人物内心世界和关系中,具有集中性。
戏剧情境:指戏剧动作、冲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情景状态,具有假定性、规定性。
戏剧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特点,高度概括、含蓄蕴藉。
戏剧场面:指舞台上直接呈现的一个个具体的、流动性的生活画面。
时空艺术:时间与空间一体共存,时空体既是物理的存在,也是心理的存在。
艺术作为一种时空体,本质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某种重构。
戏剧的时空形态:写实时空/ 幻觉时空/ 固定时空/写意时空/ 反幻觉时空/ 流动时空
舞台剧:有具体的时空限度,剧本与表演必须适应有限的场地空间和布景道具。
影视剧:借助丰富的技术手段,实现极其自由的时空延展,在逼真性方面,舞台剧无法与影视剧抗衡。
写实主义戏剧:“三一律”、“第四堵墙”观念主导下的理性主义艺术观;时空观念基本固
定,表现外部的真实和宏观的生活;
现代主义戏剧:注重表现人的微观的精神世界;时空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时间与空间;采用时空错位、叠加等多种手段探索新的时空构造方式
戏剧节奏:指在戏剧的动作、冲突与剧情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轻重缓急的变化。
具体而言,它体现为戏剧动作的缓急快慢、情节发展的曲折变化、情绪格调的起伏跌宕之中。
戏剧结构:又称“布局”,是指剧作从全剧出发,对于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所作的组织和安排。
命运悲剧:命运被视为超越人之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古希腊悲剧中多见;本质上表现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激发人们对命运的怀疑与反叛。
性格悲剧:悲剧的原因在于人本身,表现丰富的人性。
社会悲剧:表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心理悲剧:展示人的深层心理世界。
喜剧: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幽默喜剧:以幽默、含蓄、诙谐、巧妙的方式,阐明生活中的矛盾或哲理的一种喜剧类型。
讽刺喜剧:以生活中被否定的事物为对象进行艺术的调侃、嘲笑和讽刺的一种喜剧类型。
浪漫喜剧:以浓烈的热情来表现某种浪漫的情怀,表现爱情和理想。
世俗喜剧:以幽默和机智为表现特征,在内容上侧重于表现世态人情、展示社会风俗。
情景喜剧:是当代电视室内剧的一种,将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处理成为一连串的喜剧事件。
闹剧:形态上极度夸张与变形,追求极端喧闹嬉笑的剧场效果;情节和情境往往有悖常理,人物往往是漫画式的,多是肤浅的玩笑故事,剧作家只抱戏謔态度而不掺杂其他情感。
正剧:正剧是一种以正面表现现实人生及其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戏剧形态,内容上,更加生活化,格调上,自然写实,功能上,启蒙精神和社会教化意识突出。
荒诞剧:认为虚构的真实比日常现实更深刻、更富有意义;主观真实是艺术家唯一的真实。
用非现实的虚构世界来代替现实世界。
刻意表现人生的荒唐、悲惨和毫无意义。
后现代的反讽刺戏剧:后现代主义思潮,反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表现方式追求制作和拼贴的游戏。
戏剧的功能:“仪式——交流”“游戏——娱乐”“净化——陶冶”“认知——启迪”“引导——规范”
观演交流方式:垂直交流:台上、台下的交流;水平交流:演员与演员or 观众与观众的交流;三角反馈:在舞台剧演出中,观众、演员垂直交流和水平交流所形成的剧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