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蒸

B、煮

C、水飞

D、炖

E、淬

3.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方法,称为()

、蒸A 、煨B 润C、炙D、淬E、)4.中药性能的主要容包括(

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A、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B、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气味、归经E )

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多属于(热性A、温性B、

、C平性、寒、凉之性D 温、热之性E、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6.)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A、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B.

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7.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8.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9.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

10.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作用趋向性

D、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E、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11.中药归经指的是()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E.

12.以下说法中错误者是()

A、临床应用有毒药时要特别慎重

B、要避免盲目使用有毒药物

C、无毒药用量过大或使用过久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

D、毒药一般要经过炮制后才使用

E、所有个体用药后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1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4.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相须A 、相使B 相畏C、相杀D、相恶E、)15.下列有关中药配伍时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

单味药应用时用量宜大A、

复方配伍应用时剂量宜小B、

C、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汤剂时用量宜大

D、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大、同一药物不同用药目的用量可不同E )16.下列有关不同患者情况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老年人用量宜大A、小儿用量宜小B、

、C体质健壮者用量宜大、病势急重者用量宜大D 青壮年用量宜大E、胶类药应当(17.)先煎A、后下、B.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8.煎药不适于用的器具是()

A、砂锅

B、搪瓷器皿

C、不锈钢锅

D、瓷器

E、铜、铁、铝锅

19.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A、厚朴

C、独活

D、羌活

E、防风

20.用治风湿痹证兼夜盲者宜选()

A、苍术

B、砂仁

C、木瓜

D、白豆蔻

E、厚朴

21.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的药是()

A、藿香

B、佩兰

C、白豆蔻

D、厚朴

E、苍术

22.用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闷,腹痛及咳喘多痰宜选()

、佩兰A 砂仁B、、C厚朴藿香D、白豆蔻、E.

23.下列哪项不是厚朴的功效()

A、行气

B、活血

C、燥湿

D、消积

E、平喘

24.下列除()以外,均是威灵仙的功效

A、祛风湿

B、通经络

C、治骨梗

D、消痰水

E、强筋骨

25.治湿热痹痛,当首选()

A、防已

B、秦艽

C、桑枝

D、木瓜

E、蚕沙

26.秦艽除能祛风湿外,还能()

A、补肝肾

B、消水肿

C、清虚热

D、治骨梗

E、强筋骨

27.桑枝擅长于治疗()

B、下肢痹痛

C、游走性痹痛

D、寒湿腰痛

E、周身疼痛

28.风湿痹痛兼有表证者,当选用()

A、秦艽

独活、B.

C、威灵仙

D、桑枝

E、桑寄生

29.腰以下之寒湿痹痛,首选()

A、羌活

B、独活

C、桑枝

D、桑寄生

E、千年健

30.桑寄生与五加皮都具有的功效是()

A、祛风湿、舒筋络

B、祛风湿、安胎元

C、祛风湿、强筋骨

D、祛风湿、补肝肾

E、祛风湿、通经络

31.既能祛风湿止痛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A、威灵仙

B、独活

C、蕲蛇

D、木瓜

E、五加皮

32.既能祛风湿退虚热,又能利胆退黄的药是()

木瓜A、

五加皮B、

、秦艽C 、防己D 狗脊E、)33.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安胎的药是(

、狗脊A 防己B、、C五加皮桑寄生D、独活、E.

34.既能祛风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的药是()

A、独活

B、防己

C、狗脊

D、秦艽

E、木瓜

35.大黄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出血证,宜用()

A、蜜制大黄

B、醋制大黄

D、大黄炭

E、酒制大黄

36.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宜用()

A、生大黄

B、醋制大黄

C、蜜制大黄

D、大黄炭

E、酒制大黄

37.具有润下通便、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

A、大黄

B、番泻叶

C、芒硝

D、芦荟

E、郁李仁

38.不宜与芫花同用的药物是()

A、甘草

B、大枣

C、乌头

D、玄参

E、细辛

39.单味泡服,小剂量缓泻、大剂量攻下,用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的药是()

郁李仁、A.

B、火麻仁

C、番泻叶

D、芒硝

E、芦荟

40.既能润肠道便,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的药是()

A、桃仁

B、杏仁

C、郁李仁

D、火麻仁

E、瓜蒌仁

41.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

A、泻下通便、破血消癥

B、泻下通便、攻逐水饮

C、泻下通便、清热利湿

D、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E、泻下通便、去积杀虫

42.大黄与芒硝均具有的功效是()、清热、泻下A 活血、解毒B、

润下、软坚C、泻水、逐饮D、润肠、杀虫E、

43.火麻仁、郁李仁的共同功效是()滋养补虚A、

B、润肠通便

C、行气通便养阴通便

D、

利水消肿、E)甘遂、京大戟共同的功效是(44.

泻水逐饮、杀虫、疗疮A、泻水逐饮、去积、蚀疮、B C、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泻水逐饮、祛痰、蚀疮、D.

E、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45.车前子入汤剂须()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打碎

46.功能甘淡渗泄,利水渗湿,兼能泻热的药物是()

A、茯苓

B、车前子

C、木通

D、泽泻

E、冬瓜皮

47.既能利尿通淋,又治湿热痹痛的药物是()

A、滑石

B、通草

C、木通

D、地肤子

E、薏苡仁

4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金钱草的功效()

A、利尿通淋

B、除湿退黄

C、软坚排石

D、疏肝利胆

E、解毒消肿

49.大剂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入汤剂常用量-g的药物是()

猪苓A、

、B通草、石韦C 瞿麦D、E、关木通)50.下列药物中,治疗脾虚湿盛者最为适宜的是(猪苓、A.

B、通草

C、泽泻

D、薏苡仁

E、木通

5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的主治证()

A、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52.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效的是()

A、肉桂

B、干姜

C、高良姜

D、小茴香

E、花椒

53.治疗肝火犯胃,呕吐吞酸,黄连常配伍()

丁香A、

干姜、 B 吴茱萸、 C 小茴香、 D 花椒E、)54.乌药的归经是(肺、肝、脾、肾经A、肺、脾、肾、膀胱经B、

肺、胃、肝、膀胱经C、

肝、胃、大肠、膀胱经、 D 肝、肾、胃、小肠经E、)寒痰凝滞,胸阳不宣,胸痹作痛当选下列何药(55.

桂枝A、

B、薤白

丹参、C

川芎、D.

E、降香

56.被《本草纲目》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

A、川芎

B、郁金

C、乌药

D、香附

E、元胡

57.略带解表之功的消食药是()

A、山楂

B、谷芽

C、麦芽

D、神曲

E、鸡内金

58.山楂的归经是()

A、脾、胃、肾经

B、脾、胃、肝经

C、脾、胃、肺经

D、脾、胃、大肠经

E、脾、胃、小肠经

59.加热60℃左右即易破坏失效的药物是()

使君子A、

B、苦楝皮

C、鹤草芽、雷丸D 槟榔、E )60.功能有凉血散瘀止血的药物是(苎麻根A、

、B黄芩、白茅根C 槐花D、E、大蓟)61.大蓟、小蓟皆可用于治疗(肝火目赤、A.

B、肺热咳嗽

C、胃火牙痛

D、热毒疮疡

E、热淋涩痛

62.下列药物中,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