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认定目标不放弃_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名人实现梦想励志故事

名人实现梦想励志故事

名人实现梦想励志故事如果尚未看到成果,那是因为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多,如果尚未梦想成真,那是因为等待的时间还不够久。

笑到最后的人永远最精彩,最成功,最执着!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名人梦想成真的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名人梦想成真的故事篇1:孙正义20岁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赚到上亿美元的钱用于投资;40岁选一个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50岁,实现梦想,公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60岁把接力棒交给接班人,退休。

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计划在走。

我的一生按照我的计划在走我大概30年前创立了软银公司,当时我没钱,没有经验,也没有生意上的关系,有的只是激情,还有一个成功的梦想。

我要成为在日本甚至全球非常成功的人,提供新技术,给人们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通过电脑以及后来的因特网的力量,来实现我的梦想。

30年前,我曾经一无所有,但现在我们公司雇佣两万多名员工,收入达到260亿美元,有几百个互联网公司,我不断实现了我的梦想。

六七年前,当我们开始高速宽带业务的时候,我们是亏损的。

我们想改变网络基础设施,这样网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的速度,我们要挑战的是NTT,国家垄断的电信公司。

那是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而我们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所以我们一开头要承受非常大的损失。

但我们还是活了下来,并且赢得了非常高的利润。

十年之前,我们的互联网、电信业务只占总收入1%以下,大多数收入都是电脑软件分销、杂志出版等。

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互联网和电信业务占99%,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改变自己,不断创新,这一切为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我19岁在美国求学,在杂志上看到了微型电脑的图片,当时非常吃惊,我觉得这就是未来所在,这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会改变人类的历史,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把我的一生赌在我的微电脑上。

今年我已经50岁了,但是这个热情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对我的人生做了50年的规划:20岁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赚到上亿美元的钱用于投资;40岁选一个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50岁,实现梦想,公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60岁把接力棒交给接班人,退休。

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6篇

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6篇

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6篇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很多我们认识的名人也有过一段追求理想的奋斗岁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1:余进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初想的和最后做的总有不同,做好才是最主要的。

我最初的梦想是做老师,但是19岁从新乡税校毕业后,迫于现实的压力,就去打工了。

三年下来,除了结识我这辈子的人生伴侣和收获自信外,并没有多大收获,最终决定回来创业。

上天眷顾,抛了个馅饼砸中我的脑袋——跟朋友买彩票中得大奖。

也正是分得的两万多元奖金,成了我事业的启动资金。

三台电脑(一买二借),租来20多平米的小办公室,“青峰”诞生了。

把奋斗留在骨子里说实话,这个时候我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都极其缺乏,惟一有的是大胆,无知者无畏,只能奋斗拼搏,甚至说是拼命,让别人看到我的勤奋和“强”。

就这样了4年多,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青峰不算很大的企业,但发展平稳,前景也不错。

我们做的主要是互联网这一领域,毫无疑问,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具有极强的竞争性,每个员工压力特别大,都希望把这份事业做大。

然而创业第二年,我就遭遇了第一次寒流。

早上来公司上班的时候,所有员工(当时有十几个人)都离职了,只剩下我自己。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离职,但意识到自己的管理出问题了。

有压力不一定全是坏事,可是他们开心吗?跟着我有什么前途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经过很长思考,我明白了:管理一个企业,归根到底是管理企业员工。

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员工,什么事也做不成。

员工应该受到尊重,因为他们同样是有身份、尊严和地位(不是职位)的人。

想明白了这点,我没有怪那些离职的员工,反而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

正是从这件事以后,我才开始科学地管理公司。

每天都有新员工加入,为了多和他们沟通,我坚持天天按时来公司上班。

一次,无意间发现,公司将近500名员工,我只认识70多人。

这个数字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同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精编版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精编版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

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

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

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

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最新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资料

最新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资料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5个名人坚持的故事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

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

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

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

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的事例

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的事例

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的事例
逆境中不放弃希望的事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简短的例子: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一位美国残障教育家和作家,她在19 个月大时因疾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希望。

在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

尽管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她仍然坚持学习,并于1898 年进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

海伦·凯勒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演讲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我的生活》和《走出黑暗》等书描述了她的经历和她对生活的看法。

她还积极参与了残障人士的权益运动,并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权利和机会。

海伦·凯勒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她的坚韧不拔和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名人故事】认定目标不放弃

【名人故事】认定目标不放弃

【名人故事】认定目标不放弃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只有那些始终坚持不放弃的人,才能最终达到他们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名人。

有一位名叫托马斯·爱迪生的科学家,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爱迪生小时候就展示出了对科学和发明的巨大兴趣。

他很早就开始做实验,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实验室里。

在他从小追逐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挫折。

爱迪生曾经在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中失败过。

他曾经试图创造出一种持久并且实用的灯泡。

他的实验总是失败,他的灯泡总是在短时间内熄灭。

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爱迪生都没有放弃。

他一直相信自己能成功。

在他的坚持下,经过无数次实验和尝试,他最终成功地发明出了第一种实用的灯泡。

这个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另一个例子是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在林肯年轻的时候,他经营的商店破产了,他的女儿也因疾病去世了。

他在政治上也遭遇了失败,两次竞选国会议员都失败了。

林肯没有放弃。

他坚持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最终被选为美国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结束了内战。

林肯的决心和毅力成为了许多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还有一个名人故事是关于乔布斯的。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激情四溢的人,对自己的梦想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乔布斯也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

乔布斯在创办苹果公司的过程中,几乎被自己的公司赶出去了。

他投资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面对巨大的压力,乔布斯很容易放弃。

他没有放弃,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公司和世界。

最终,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推出了许多划时代的产品,如iPhone 和iPad。

乔布斯的坚持和决心使他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并且被人们视为一个名人。

通过这些名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我们最终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中国名人励志故事_中国名人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国名人励志故事_中国名人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国名人励志故事_中国名人故事有哪些中国名人励志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话题。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发我们的潜能,激发我们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我们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找到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国名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可以给读者们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一、屈原:坚持自我,追求理想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积极参与政治,并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由于他的坚持和直言不讳,遭到了国君的排挤和迫害。

最终,屈原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即使遭到外界的打击和困扰。

只有保持内心的热爱和执着,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不放弃,继续追逐自己的理想。

二、李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才华横溢、豪情万丈,用他的诗歌感染了许多人。

然而,李白的一生并不顺遂,他曾多次遭受挫折和失意。

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用饱满的热情和奔放的笔墨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关键。

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我们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孔子:坚持不懈,追求进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仁爱、忠诚和正义。

他追求进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追求进步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鲁迅:反叛精神,改变世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以及锐利的言辞,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他敢于反抗传统观念,敢于挑战现实,用笔直击人心,唤醒了无数人的良知和觉悟。

鲁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反叛精神,敢于质疑和挑战,才能够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

只有坚持正义和真理,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影响更多的人。

名人故事感想素材

名人故事感想素材

名人故事感想素材以下是一些名人故事感想素材,这些故事都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悟:1.托马斯·爱迪生:不屈不挠的发明家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等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创新。

他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赋和智慧,更是因为他的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

在发明电灯泡的过程中,他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从未放弃。

最终,他的努力换来了成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约翰·列侬:勇敢追梦的音乐家约翰·列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是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之一。

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披头士乐队期间,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

最终,他们的音乐影响了整个世界,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它,付出努力和坚持,最终会收获成功。

3.阿甘:永远不放弃的奔跑者《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一个永远不放弃的奔跑者。

他从小就身体虚弱,但他的意志力却非常强大。

他不断地努力锻炼,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奔跑者。

在越战中,他失去了双腿,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跑步,并带领自己的部队完成了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挑战。

4.特蕾莎修女:无私奉献的慈善家特蕾莎修女是一个无私奉献的慈善家,她为了帮助穷人和病人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她创立了“仁爱传教会”,为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穷人提供了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帮助。

她不惜一切代价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放弃了财富和地位。

她的无私奉献和慈爱感动了整个世界,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慈善家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无私地付出自己的爱和关怀。

这些名人故事感想素材可以为您的写作提供灵感和思路,帮助您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认定目标不放弃
童年险些因病夭折
1946年,吴宇森在广州出生。

幼时的他身体不错,不料三岁那年,背上却长了一个脓疮。

本来只是小小的一粒,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谁想竟日渐长大,最后扩散到了整个背部。

大夫说,那是背痈。

当时,广州的一个中医对吴宇森的父亲吴倬云说,这个孩子没救了,劝他不要再浪费金钱。

吴倬云没有理会中医的劝告,他对人说:“这是我的儿子,不管要花多少钱,我也要把他医好。


吴倬云变卖了家产,四处寻访名医,给儿子治病。

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留学德国的西医,这才医好了吴宇森的“不治之症”。

生病的那段时间,吴宇森的背又脓又肿,疼得死去活来,昼夜啼哭。

幸好当时吴倬云还有些积蓄,就雇了个佣人,让她和妻子二十四小时轮流抱着吴宇森,让他趴在她们手臂上睡觉。

父亲的爱,不仅令吴宇森重获新生,更为他奠定了一生的性格基石——坚毅不屈。

父母禁止吴宇森进入电影圈
有一段时间,吴宇森每天看晚场电影,回到家已接近午夜时分。

吴倬云身上带有很多中国旧时文人的气质,他从来就不喜欢电影,曾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吴宇森,搞话剧可以,拍电影则绝对不行,因为电影是虚假的,而话剧才是真实的。

母亲也是同样的立场。

由于初到香港吴倬云便患上了肺病,
一直不能工作,整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凭借她勤劳的双手,白天到石矿场敲石头,晚上则挑灯替人补衫、织毛衣,将四个儿女拉扯大。

因为尝透了生活的艰辛,她明白知识的重要,望子成龙之心非常强烈。

眼看吴宇森有书不好好读,整日痴迷于电影,十分担忧。

母亲每次发现吴宇森看电影晚归,都伤心欲绝,悲愤地拿起藤条狠狠地打他,直把他打得跪到地上,紧接着便是长达五六个小时的罚跪。

但即使如此,吴宇森也从没动摇过看电影的决心。

父母无可奈何,只好寄希望于吴宇森长大后可以慢慢改变志向,干些比较稳当的行业——因为电影对那一代香港人而言,确实是很不靠谱的玩意儿。

牵着母亲的手进戏院
有意思的是,母亲虽然反对吴宇森干电影这一行,但她本人却是个资深影迷,而且正是她把对电影的迷恋传染给儿子的。

牵着母亲的手走进戏院,是吴宇森至今难以忘怀的幸福回忆。

而吴宇森的电影梦,就是从《魂断蓝桥》开始的,母亲欣赏的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是吴宇森电影梦想中最早出现的两颗明星。

另一部让吴宇森魂牵梦绕的电影,是好莱坞着名歌舞片《绿野仙踪》。

对这部影片,吴宇森不仅嘴上经常提起,而且在其潜意识中的那种深沉影响,也是极其惊人的。

据吴宇森回忆,他之所以深深地沉浸在歌舞片的世界里,有着更深层的心理原因。

歌舞片有动听的歌曲、美丽的人物以及互相关爱的纯洁之心。

《绿野仙踪》里的狮子没有胆,稻草人没有脑,
铁甲人没有心,但最后还是可以在成长中学习,战胜困难。

当时,吴宇森在徙置区(安置受天灾或拆迁影响的港人的区域),时时有一种身处地狱的感觉。

他非常希望能够冲出地狱,寻求一个新的希望。

被掌掴滚下楼梯,踢出剧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小孩看电影是免费的,因为每个成人都可以带一个小孩进场。

拉着陌生人的衣角蹭电影看,是那个年代穷苦孩子最难忘的回忆。

吴宇森的妈妈不再带他上电影院,吴宇森便自己跑到美丽宫去,看准那些单身汉,走上前去央求道:“麻烦你,带我进去可以吗?”
凭着一副精灵可爱的模样,小吴宇森总是能博得同情,被顺利带进戏院。

那时香港的戏院,堂座两毛,超等座四毛。

楼上价钱贵一倍,但视觉享受和音响效果要好得多。

吴宇森一般进了场就不拿自己当外人,径直跑上超等座去。

然而,超等的享受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些带位员,就是吴宇森这些穷孩子的克星。

他们每次看到这帮捣蛋鬼,就会立即拿起手电筒,扮演起执法者来。

而吴宇森,就像老鼠躲猫那样,一看见电筒光,马上就藏到椅子下面,四处逃窜。

直到带位的工作人员筋疲力尽,电影也差不多开场了,吴宇森才像山大王那样,大摇大摆地翘起二郎腿,旁若无人地欣赏电影。

然而,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吴宇森就尝过被带位员一脚
踢出电影院的滋味。

那一次,吴宇森背着弟弟,拉着一个男人的衣角扮他的儿子。

他一如往常,一进场便跑上超等座位,没想到楼梯才上了一半,就被带位员揪住。

他一把掌掴过来,吴宇森一失足,和弟弟一同滚下楼梯去。

那人又赶了过来,一脚把他们俩踢出门口去。

吴宇森“厚着脸皮”,爬起来跑到戏院的侧门,偷偷地从门隙往里看……
被人淋强酸水差点毁容
潮汐如流,吴宇森转眼已过了拉人衣角进戏院的高度,而他对电影的狂热却有增无减。

中学时,吴宇森几乎每晚都要看完九点的那场电影,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至于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买票钱,从来都还得清清楚楚。

少年吴宇森虽然穷,却绝对是个有借有还的人。

哪里来的钱呢?他自有生财之道。

原来,吴倬云很早就教吴宇森临摹字帖。

他认为书法可以培养人格,写字笔法要正,就如做人要正气、有骨气。

在这件事上,吴倬云非常严格,每晚都要吴宇森练完书法,才准睡觉。

大字写多了,日积月累,吴宇森竟练出一手漂亮的楷书。

更没想到他的一手好字,还成了一个颇为不错的财源。

吴宇森就读的路德会协同中学,是一所基督教学校。

他从小喝着教会的救济奶水长大,加上天天往教会跑,在一股温暖的气氛熏陶下,自然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牧师看上了这个小教友的一手好字,就请他帮忙抄写讲义,并付他一点小钱,作为报酬。

而对电影一心一意的吴宇森,毫无悬念地将赚回来的一分一毫,都奉献给了电影院。

由于吴宇森习惯夜归,就成了坏蛋找茬的对象。

有一次,他不仅被打,还给人淋镪水(强酸性的水)。

镪水一下泼到吴宇森的脸上,他疼得直叫,妈妈一听见立即跑出来,邻居的一位阿姨也跑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幸好那个阿姨健壮,一把抱起吴宇森,奔回家门前,一头就把他浸到屋外的大水缸里。

吴宇森当年没有毁容,全赖这么一个机智的阿姨。

半个世纪过去了,让吴宇森至今念念不忘的,除了这位于他有救命之恩的阿姨,还有一对给他供书教学的美国夫妇。

“我家真的很穷,一直到九岁我还没机会到学校去接受正式教育。

后来有一个美国家庭知道了我们家的情况,就寄钱到我们所属的教会,供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读书。


美国夫妇供吴宇森和弟妹念书,一供就是整个小学。

长大了,吴宇森每每想起恩人的帮助,都会感念唏嘘。

可惜,徙置区毁了又建,建了又拆,房子搬来搬去,恩人的地址也遗失了。

这件事令吴宇森一直耿耿于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向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从《中国学生周报》
上学习电影常识
1964年,吴宇森认识了《中国学生周报》。

他很喜欢里面的文章,特别是那些哲学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这是一份很有文化气息的报纸,既有创意,又有亲切感。

吴宇森写的第一篇文章刊登在《中国学生周报》时,他还在念初三。

那篇文章叫《杀狗记》。

当时吴宇森居住的徙置区,房子是一间连一间的,邻居全都
互相认识。

吴宇森的那些邻居,还有他自己家,都喜欢吃狗肉,他却觉得那是件很残忍的事。

大家杀狗时,狗的叫声吴宇森听得特别清楚。

看他们剥皮、冲洗,吴宇森心里很不舒服,就把这些残忍的举动和他自己的伤感写了出来,没想到获得了《中国学生周报》的青睐。

吴宇森坦言,没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学生周报》,就没有今天的吴宇森。

这是因为当时有一群电影爱好者,比吴宇森大不了多少,却因为潜心钻研,电影知识非常丰富。

他们经常将一些有关外国电影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刊登在《中国学生周报》上,同时还会印一些讲义,教吴宇森这些小读者电影的理论。

浸淫其中,吴宇森获益良多,对拍电影的兴趣愈来愈浓。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大家打工赚钱,存够了,就去买胶片,拍实验电影。

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大学,吴宇森成了一块拍电影的好料。

吴宇森锲而不舍,凭借勤奋与执着,得到了大导演张彻的赏识。

张彻的言传身教,使吴宇森迅速地成长。

终于,在1985年,吴宇森拍出了为他赢得满堂喝彩的《英雄本色》。

电影中的兄弟之情义薄云天,正是吴宇森心中一直向往的。

他以独特的“暴力美学”,开启了电影艺术的新类型。

从那一刻起,吴宇森的名字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几年后,他离开香港,来到美国。

从此,吴宇森三个字,连同他的手印,被镌刻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也写进了世界电影史里的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