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真菌病

合集下载

家蚕真菌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

家蚕真菌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

禁止病 区苗 木 向无病 区调 运 。对感病 轻或 有感 病嫌 疑 的苗 木用 4 ℃ 温水 ,5 5 2 %多 菌灵 WP 0 50倍液
或 0 3 漂 白粉 液浸 根 3 m n 效 果较 好 。 .% 0 i, 3 2加强 田问管 理 . 发 现重 病 株 应 立 即 挖 除 , 际 土壤 用 2 福 尔 株 %
32 增强蚕农科学养蚕意识 .
三 是进行 桑 园治虫 , 防交叉 传染发 病 。 预
染 家蚕 , 秋 季 节 , 候 环 境 适 宜 于 真 菌 的 生 长 发 晚 气
育, 桑园染病 的昆虫又比较多 , 因此易发生僵病。白 僵 菌制 剂作 为农 林 业 害虫 的生 物 防治 , 采 用 的 隔 若
离 和消 毒措 施 不 当 , 会使 孢 子逸 散 , 污染 环境 。 12 传 染 途径 . 蚕真 菌 病是 由真 菌 经皮 肤侵 入蚕 体 而引 起发 病 的, 传染 途径 为 接 触 传 染 。真 菌 的病 原 分 生 孢 子 通 过空 气 、 蚕具 、 草等 介体 带进 蚕 座并 附着 于 蚕 的体 簇
部痕迹 用 5 漂 白粉液 涂 布 , 下 的菌 丝 膜 集 中一 % 剥
起 进行烧 毁处 理 , 杜绝病 菌传播 。
蚕 及其 尸体要 及时 拾 出 , 人 消毒缸 后集 中销 毁 , 倒 不 能收集 晒干 出售 。蚕 沙 要 集 中沤 制 , 不 可 乱倒 乱 切 放, 以免 随 风传播 。养蚕 结 束后 , 室 、 具 及 蚕室 蚕 蚕
病苗 调运 是远 距 离传 播 的主要 途 径 , 次 是 农 其 事操 作及农 具 的传染 ; 该病 菌属好气 菌 , 在偏 酸性 土 壤 中和砂 壤土 的 桑 园 中发病 较 多 , 度 采 叶和 桑 园 过

养蚂蚁技术及疾病防治

养蚂蚁技术及疾病防治

养蚂蚁技术及疾病防治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和智慧,还可以与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存。

养蚂蚁不仅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体验到一种独特的亲近自然的乐趣。

然而,与其他生物一样,蚂蚁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养蚂蚁的技术以及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蚂蚁养殖技术养蚂蚁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动,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蚂蚁养殖技术。

1. 蚂蚁基地的构建蚂蚁基地是蚂蚁生活的栖息地,为了满足它们的生活需要,我们需要为蚂蚁构建一个合适的基地。

基地一般由玻璃或塑料容器构成,容器底部用棉花或木屑铺垫,以提供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容器上方应设置通风孔,以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

2. 蚂蚁饲料的准备蚂蚁食物是蚂蚁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蚂蚁主要以植物分泌物、小昆虫尸体和水分为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蚂蚁食用的食物,如蜂蜜、果糖水等,来供给它们食用。

同时,还可以在蚂蚁基地周围放置一些蚂蚁常见的食物,如糖水或水果碎片,以满足它们的食欲。

3. 蚂蚁的观察与繁殖养蚂蚁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

我们可以密切观察蚂蚁的行动,记录它们的活动规律和觅食方式,并根据观察结果对蚂蚁基地进行调整。

另外,当蚂蚁繁殖时,我们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来促进它们顺利繁殖。

二、蚂蚁疾病的防治蚂蚁作为一种昆虫,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蚂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1. 蚂蚁感染真菌病蚂蚁感染真菌病是一种普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蚂蚁体表出现白色或黑色的菌丝和孢子。

为了预防和控制真菌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蚂蚁基地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基地的底材,避免蚂蚁接触到感染真菌的环境。

2. 蚂蚁感染病毒病蚂蚁感染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通过蚂蚁之间的接触传播。

为了防治病毒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蚂蚁基地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基地,减少蚂蚁之间的接触。

同时,如果发现蚂蚁出现异常行为或病状,应及时隔离患病蚂蚁,以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蚂蚁。

马尼拉草坪病虫害的防治

马尼拉草坪病虫害的防治

马尼拉草坪病虫害的防治马尼拉草坪是指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绿色植被,是许多人们喜欢的园林绿化植被。

然而,马尼拉草坪的生长和发展往往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影响,如病菌、细菌、真菌、昆虫、及其他内生或外来的生物,都可能引起草坪生长不良、寿命缩短、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了解和掌握马尼拉草坪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草坪病虫害的分类和常见病虫害马尼拉草坪病虫害可以分为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昆虫害、螨害等几种类型。

常见的病虫害如下:1.真菌病:包括白雾病、叶霉病、灰黑病、褐条病等。

2.细菌病:包括细菌性根腐病、细菌性叶斑病。

3.病毒病:包括草本病毒病和树本病毒病。

4.昆虫害:包括草地螟、摇蚊、蝗虫等。

5.螨害:如粉螨、叶片螨等。

二、草坪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病毒病的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耐病品种,使用健康无病的种子;(2)消毒工具和育苗箱,杀毒肥料;(3)避免高污染区域播种草籽;(4)加强草坪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证草坪健康;(5)使用草坪病毒病杀灭剂。

2. 真菌病的防治(1)草坪防治真菌病,首先要选种适应性强的草坪品种,以避免造成严重损失;(2)改进草坪管理,及时修剪草坪,保持草坪湿度适中,减少浇水,宜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流通的地区栽培;(3)配合秋后喷药,清除微生物菌群,以此来控制病害的产生;(4)使用草坪病真菌病杀灭剂,来进行草坪防治真菌病。

3. 细菌病的防治(1)选种适应性强的草坪品种,加强草坪管理,及时修剪草坪,保持草坪湿度适中,减少病原菌的生存环境;(2)及时发现细菌病害,及时使用抗菌剂治疗,采用草坪细菌病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草坪病害发生率。

4. 昆虫害的防治(1)使用除草剂,有机农艺,以及防虫草地,以此来防止昆虫危害草坪;(2)记住昆虫和草的关系,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来进行捕杀;(3)在春季和秋季草坪使用草坪昆虫防治剂,来稳定草坪防治昆虫害。

三、草坪病虫害防治的局限性草坪病虫害的防治面临很多局限性,例如:1.病虫害防治的经验方面完善度不高。

昆虫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

昆虫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2.1 主要研究应用类群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共有 100 多个属 700 余种, 分属于真菌的半知菌亚门、接合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及担子菌亚门中, 大部分是兼性或专性病原体。

在含有昆虫病原真菌的 100 多个真菌属中, 约 50 多个属于半知菌亚门。

目前已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的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莱氏野村菌、汤普森被毛孢、蜡蚧轮枝菌等。

3. 1 昆虫病原真菌的入侵机理根据报道 ,白僵菌、绿僵菌、汤普生多毛孢、莱氏野村菌与根虫瘟霉在入侵寄主昆虫体内直至使昆虫死亡的过程中均大致有下面 4 个阶段。

3. 1. 1 分生孢子附着于寄主体表 ,产生或不产生附着孢。

3. 1. 2 附着的分生孢子产生胞外酶 ,主要是几丁质酶和各种不同的蛋白酶类 ,可分解寄主昆虫的体壁。

3. 1. 3 萌发的孢子侵入寄主昆虫体内。

3. 1. 4 菌丝体在虫体内生长 ,消耗虫体内营养并分泌毒素杀死寄主昆虫。

许多资料报道认为:病原真菌分泌的毒素是昆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较新近的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机理更为细致的研究认为:几丁质酶和蛋白酶类以及真菌毒素的产生与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力有关。

国外专家经系统地研究绿僵菌的酶系 ,认为弹性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决定绿僵菌的侵染力 ,并且对编码弹性凝乳蛋白酶的基因进行了克隆 ,准备在植物中选用这种基因[ 23 ],这为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菌株或育种创造了条件。

昆虫病原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昆虫病原真菌的代谢产物从作用上可分为 3 类。

除了可杀死昆虫的毒素外 ,还有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激素类物质以及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营养物质 ,有些真菌的分泌物还可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4. 1 产生杀虫毒素的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别目前已报道的可以产生毒素的昆虫病原真菌主要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卵孢白僵菌 ,它们在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中均能分泌毒素。

绿僵菌的培养滤液和菌丝体中均能提取出毒素物质。

昆虫病理学知识点

昆虫病理学知识点

昆虫病理学知识点昆虫病理学是研究昆虫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昆虫病原微生物、害虫防治、昆虫天敌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昆虫病原微生物、害虫防治和昆虫天敌三个方面介绍昆虫病理学的知识点。

一、昆虫病原微生物1.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昆虫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多种类型。

其中,真菌是最常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之一,如白僵菌、黄瓜霉、炭疽霉等。

2.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昆虫病原微生物通常通过空气、水、土壤、寄主体液等途径传播,感染昆虫后可在其体内繁殖生长,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3.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可以采取化学药剂、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剂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

二、害虫防治1.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昆虫天敌、寄生性线虫、病毒等生物因子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高效等优点。

2. 化学防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化学防治是传统的害虫防治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等化学药剂来消灭害虫,但也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使用。

3. 害虫防治中的综合防治策略:综合防治是指将多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害虫防治体系,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三、昆虫天敌1. 昆虫天敌的分类:昆虫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性线虫等,它们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害虫数量起着重要作用。

2. 昆虫天敌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昆虫天敌通过捕食害虫、寄生害虫等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是一种天然的害虫防治手段,对维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3. 昆虫天敌的引种与驯化:为了增强生物防治的效果,可以人为引入一些有益的昆虫天敌,如瓢虫、蚂蚁等,还可以通过驯化提高昆虫天敌在田间的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昆虫病理学涉及到昆虫病原微生物、害虫防治、昆虫天敌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代 以来 ,开 发应 用 的 昆虫 病 原 真 菌 约 2 O种 ,使 用 最 广 的是 白僵 菌 和绿 僵 菌 J 。昆虫 病 原 真菌 的主 要 类群分 属 于半知 菌 、接 合 菌 、鞭 毛 菌 和 子 囊 菌 4
霉菌 、 莱氏野村 菌 ( 氏蛾 霉 ) 莱 、汤普森 被毛孢 、 蜡蚧轮枝孢等 。 1 2 昆虫病原 接合 菌 . 此类真菌的菌丝体无隔 ,无性繁殖在菌丝顶端 有 多核原 生质 密集 ,膨大 形 成孢 子 囊 ;孢 子囊 可 在 营养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上形成 ,孢子梗分枝或
1 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据不 完 全 统计 ,世 界 上记 载 的病 原 真 菌 约 10 0 属 8 0多 种 。在 中 国 已报 道 的达 4 5种 ,其 中虫 草 0 0
见其有性生殖 ,但大多可进行准性生殖 ,若存在有 性 生殖 ,产 生 子 囊 孢 子 或 担 孢 子 ,多 数 属 于 子 囊 菌 ,少数 属于 担子 菌 、接 合 菌 。在 昆虫 病原 真 菌 的
个亚 门 ] 。
11 昆虫 病原 半知菌 .
因在其生活史中尚未发现有性阶段 ,仅发现了 无性 阶段 而得 名 。此 类真 菌 的营养 体 为 发达 的 有 隔
菌丝 ,可 以形成 子座 、菌 核 等结 构 ;也 可 以形 成 分 生孢 子梗 ,以芽殖 、断裂及 裂 殖 的方 式 产生 分 生 孢 子 ,分生 孢 子 的 形 态 为 单 胞 、双 胞 、多 胞 ,砖 隔 状 、线状 、螺旋 状 和星状 等 多种 类 型 。没 病 的真 菌 称之 为 昆 虫 病原 真菌 ,它是 昆虫 病原 生 物 中 的最 大类 群 。系 统 地利 用 昆虫病 原生 物防治 害 虫也 是 以病 原 真菌 为 最 早 ,在 13 84年 ,B s 实验 证 明 白僵 菌能 使 家 蚕 发 as i 生 白僵病 ,标 志着人 们对 昆 虫疾 病 的认 识 ,也 奠 定 了昆虫病 理 学 的基 础 ¨ 。近 3 J 0年 来 ,世 界 上 利 用 病原 真菌 防治各 类农 林 害虫取 得 了不少成 功经 验 。

昆虫的病态名词解释

昆虫的病态名词解释

昆虫的病态名词解释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的存在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正如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昆虫也会受到各种病态的困扰。

本文将对昆虫的病态名词进行解释,探讨其对昆虫个体和群落的危害。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昆虫病态,即“昆虫寄生虫”。

这是指一些寄生物通过寄生的方式侵袭昆虫体内,危害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生存能力。

常见的昆虫寄生虫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

这些寄生虫以昆虫的身体为巢穴,寄生在其内部或外部,并通过营养摄取等方式获取食物和能量。

寄生虫会破坏昆虫的组织和器官,导致昆虫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同时,寄生虫还会影响昆虫的行为,控制它们的行动,甚至使其变成寄生虫的傀儡。

这种病态对昆虫个体和群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寄生虫,昆虫还常常受到“昆虫疾病”这一病态的困扰。

昆虫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昆虫的疾病。

常见的昆虫疾病有昆虫病毒、昆虫细菌、昆虫真菌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接触、食用或侵入昆虫体内的方式感染昆虫,导致其免疫系统受损,生理功能紊乱,甚至死亡。

昆虫疾病往往在昆虫个体和群落间广泛传播,形成疫病爆发,对昆虫种群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昆虫疾病有时也可以被用于昆虫害虫的生物防治,通过利用病原微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减少对农作物和人类的危害。

除了寄生虫和疾病,昆虫还面临另一种病态,即“昆虫寄生寄生虫”。

这是指存在于昆虫寄生虫体内的一些微小生物,它们以寄生虫为寄主,通过寄生虫传播到昆虫体内。

这些寄生寄生虫可以在昆虫寄生虫体内繁殖,影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和行为,并间接影响寄生虫对昆虫宿主的感染力和危害程度。

昆虫寄生寄生虫的存在为昆虫病态的复杂性增添了一层。

除了上述病态,昆虫还常常受到“昆虫寄生防御”这一病态的困扰。

昆虫寄生防御是指昆虫通过一系列生物学和行为策略来抵御寄生虫的攻击和侵害。

这些防御策略包括抗体免疫、行为免疫、抗菌肽等。

生物防治-03昆虫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03昆虫病原真菌

第五章昆虫病原真菌及其应用近代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趋向是细菌和病毒的研究快于真菌,直至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到因真菌引起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而引起重视。

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有利用虫生真菌的白僵蚕入药的记载。

冬虫夏草、僵蚕作为药物的记载都是虫生真菌的结果。

能侵染昆虫并使昆虫死亡的真菌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约有530余种真菌,分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有可能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真菌主要是藻状菌和半知菌。

最常用于微生物防治的虫生真菌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菌、多毛菌、虫霉等。

其中绿僵菌和白僵菌多。

第一节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白僵菌)本节内容包括白僵菌(半知菌)的生活史与侵染循环、培养与培养物、大规模生产和制剂种类及其稳定性与应用。

通常所说的白僵菌,指的是白僵菌属的真菌。

生活史中有分生孢子。

一、白僵菌概述白僵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被白僵菌侵染的昆虫可从外形加以识别,多数情况下,虫体上长出白色菌丝体并变硬,在表面长出孢子层,普遍称为白僵病或硬化病1.形态: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分枝,表面色泽白色至不同程度的乳色,或略带橙黄或红色,偶有绿色。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分枝,最后形成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多为球形,有时呈瓶状的圆柱形,弯曲或正直,孢子生于产孢细胞的呈线形的顶端,产孢细胞生于小枝梗上。

白僵菌在虫体上蔓延为白色菌丝,至后期呈淡黄色,有的很快形成粉层状孢子,有的继续保持絮状。

2.种类: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是区别种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孢子的大小和形状。

经研究,白僵菌属可作为独立种的只有2个种,即白僵菌和卵孢白僵菌。

这两个种的区别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50%为球形,而卵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98%为卵形。

之前曾有19个种被描述,后经研究将其归并。

白僵菌的寄主范围很广,有200多种昆虫和螨类,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白僵菌常常侵染的是幼虫。

二、白僵菌的感染途径及杀虫机理1.感染途径及侵染过程:白僵菌在虫体上及在培养基上均以无性繁殖完成世代交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水解Ben-Phe-Val-Arg-NA的活性 Pr1和Pr2都是诱导酶,前者可经昆虫表皮特异性组
分决策层,后者为非特异蛋白诱导。它们的主要 诱导途径是缺少C/N营养
利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杀虫效果显著
我国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的 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的广口瓶生产
20世纪70—80年代的大规模生产
手工拌料 机械拌料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生产和应用规模基本上徘徊不前; 应用研究集中在工艺的改进上,基本都采用双 相发酵工艺路线,所发明的各种表面发酵设备(浅 盘或发酵床)大同小异,迄今仍在使用;产品质量 不稳的重大问题无法解决; 一些相对较先进的工艺(如几种半固体发酵工 艺,载体生产工艺等)多因成本过高而未能推广; 干燥始终是工艺的瓶颈,造成质量下降; 菌种退化问题没引起足够注意。
直接穿透寄主体壁。
• 附着胞内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 常经历一个成熟过程,即壁增厚、高度黑化或长出侵
染钉
附着胞 (appressorium)
附着与萌发
Germination and infect into cuticle
附着胞—发生
形成机理至今不明确
• St. Leger的Ca2+梯度模型较普遍被接受:孢子萌发后芽 管顶端存在一个Ca2+梯度,它一方面可使含有细胞壁 的前体物质的泡囊在芽管顶端胞吐,从而导致芽管极 性生长;另一方面它也是维护菌内细胞骨架和菌丝极 性生长所必需的(附着胞形成正是细胞骨架排列变得 无序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的摇瓶生产
20世纪90年代的发酵罐生产
世纪之交的固体发酵罐大规模生产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设计的全套设备
全世界最大、设备和工艺较先进的真菌杀虫剂企业
菌种退化问题
•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有人研究菌种改 良问题,但始终无重大突破;
• 生产中仍使用野生型菌种,继代培养中退化严重。 • 多数菌种传代4-14 代即完全退化。 • 异核现象、异质现象、准性生殖、核内外基因突
应 用 方 式
白僵菌应用
球孢白僵菌
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对700多种有害昆虫都能寄生, 致 病性强、适应性强。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中国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 在巴西防治小蔗螟 在欧洲防治西方五月鳃金龟等
布氏白僵菌
七十年代初,法国用布氏白僵菌芽生孢子制剂成功地防治森林 西方五月鳃金龟,其液体发酵产品曾经达到半商品化的程度。 已有十几个国家将布氏白僵菌用于田间防治试验,防治对象达 十余种,并有一些大面积防治成功的实例,日本防治桑树、无 花果树的黄星天牛
(一) 虫生 真菌 的致 病过

1、附着
半知菌 • 附着是随机和被动的,附着反应有非特异性与
和特异性反应 • 非特异性反应:静电作用 • 特异性反应:与孢子和寄主表面的化学物质有
关 虫霉 • 孢子弹射,附着是非专一性的,可以附着在寄
主表面的任何地方,可形成圆形的“附着垫”, 提高附着能力
2、附着胞—形态
接种式放菌
(常用量:淹没式放菌 的1/8—1/4 )
三、昆虫与虫生真菌的互作
(一)虫生真菌的侵染过程
• 侵入:孢子附着孢子萌发附着胞侵入钉 侵入丝穿透体壁进入血腔
• 潜育:在血腔中产生芽生孢子(酵母状生长增 殖)侵入其它组织。克服寄主血淋巴免疫屏 障
• 发病:寄主昆虫症状形成
虫 生 真 菌 生 活 史

菜叶蜂虫疫霉(Erynia athaliae)
摇蚊虫疫霉(Erynia chironomis)
有活力的干菌丝粉在水化后很快复苏形成分生孢子梗
二、真菌杀虫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879年俄国人Metsenikov试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奥 国金龟。
• 1882年Forbes在美国试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麦长蝽 • 1884年俄国人在基辅建立绿僵菌小型生产工厂,开
绿僵菌应用
广东省林科院从澳大利亚引进对白蚁有很好杀虫作用的绿僵菌菌株, 经室内毒力测定,杀虫效果达95%以上,林间大面积试验,桉树苗 存活率提高11.5%-31.6%,防治成本比其它药剂降低20%-50%。药剂 推广一年多以来,在广东省增城市、肇庆市、河源市、海南省白沙 县、福建省漳州市等地防治桉树苗白蚁900 hm2,苗木存活率在90% 以上,绝大部分在95%~100%;平均提高苗木存活率20.98%,最高 达35%。
真菌杀虫剂与昆虫真菌病
一、虫生真菌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杀虫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三、昆虫与虫生真菌的互作
一、虫生真菌的主要类群
• 虫生真菌常指昆虫病原真菌,它们直接侵入寄主昆虫体内, 吸收血淋巴中养分、分解寄主组织,最终杀死昆虫。虫生真 菌还包括那些不引起昆虫致命的疾病,但可降低寄主活力的 专性寄生菌,以及与各种昆虫共生的共生真菌。
• 一般由芽管顶端外涌而形成,大多数附着胞与芽管由 隔膜分开,多数附着胞顶部会偏离芽管生长方向向下 倾斜。
• 单细胞—简单附着胞,两个细胞—复合型附着胞。简 单型附着胞和复合型附着胞的第一个细胞可以重新长 出芽管,但复合型的第二个细胞则只能形成侵入钉
penetrant peg或侵染菌丝继续侵入。
• 表面粘液有(绿僵菌)或无(白僵菌) • 并非所有的芽管均可形成附着胞,因为有的芽管也可
虫霉
• 虫霉已记载有160多种,往往具有分生 孢子和休眠孢子循环。两者寿命长短、 抗逆性强弱不同。
• 虫霉分类在很长时期造成混乱, Humber提出根椐主要属征和第二属征 划分,已被昆虫病理学家广泛接受。
• 有一些培养成功例子如弗氏三孢霉、 块状耳霉等,还有可能适合发酵罐的 大量生产,关键在于加强营养生理的 研究。
分类依据
形态学特征 • 产孢方式与产孢结构: • 有性孢子:接合、子囊、担孢子;子囊果、担子果。 • 无性孢子:分生、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果:有无?分
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产孢细胞。 • 菌丝、菌核。 培养性状 • 菌落形态、颜色、孢子层,生长速度,不同培养基上
的变化等。 发病症状
白 僵 菌 属
• 诱导附着胞形成的某种信号是通过破坏梯度,使在细 胞延伸部位进行特异性重新分布,引起泡囊位置改变, 使合成新壁的物质在整个细胞表面通过随机、弥散的 胞吐作用而形成初生细胞壁,由于细胞内部静水膨压 对初生细胞壁的挤压,使芽管膨大形成附着胞。
3、穿透体壁
昆虫的体壁构造
• 昆虫的体壁分为上表皮和原表皮 • 上表皮很薄,缺少几丁质但含有稳定的
❖ 1928年俄国人Metanlnikov和Toumanoff试用球孢白僵菌 防治欧洲玉米螟。
❖ 1938年水村武夫试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赤松毛虫 ❖ 1951年日本林野厅设立两个林用微生物所大量生产卵孢
白僵菌 ❖ 1956年日本林用微生物所倒闭 ❖ 1975年前苏联深层发酵生产白僵菌分生孢子 ❖ 美苏召开早生真菌生产与使用学术交流会 ❖ 1981年蜡蚧轮枝孢和汤普森被毛孢在英美分别登记 ❖ 1982年汤普森被毛孢和1987年蜡蚧轮枝孢分别撤市
•清乾隆五年(1740年)八月河南蝗来境,抱草而死,不为灾。 《清史稿·灾异志》
Agostino Bassi(1773-1856)
昆虫病理学之父
证明球孢白僵菌是家蚕白僵病的病因 证明除家蚕外其他昆虫对球孢白僵菌也敏感
Илья Ильич Мечников (Ilya Ilich Metchnikov ) (1845—1916)
始用于防治甜菜夜蛾 • 美国堪萨斯大学试验站分发球孢白僵菌防治麦长蝽 • 1893年Giard在法国试用卵孢白僵菌防治鳃金龟 • 1907-1908年有人开始用座壳孢防治柑桔粉蚧 • 1910年South在印尼用蜡蚧轮枝菌防治咖啡绿蚧 • 1921年佛罗里达用甘薯条培养座壳孢,以每瓶0.75
美元卖给桔农
蛋白质,并含脂肪和甾醇的蜡质层 • 原表皮构成体壁的大部分,主要含蛋白
质,另有脂肪和酚类物质,几丁质成螺 旋性排列。
真菌产生的降解体壁的酶类
• 几丁质酶大量形成于穿透的后期,而在初期作用 甚微
• 蛋白酶在侵染过程的早期大量产生,起主要作用 枯草杆菌蛋白酶(Pr1)和金属蛋白酶:具有水解
Suc-Ala-Pro-Phe-NA多肽的活性 胰蛋白酶(Pr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Pr4) :具
试验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麦田的奥地 利金龟子——害虫微生物防治的首次尝 试(1873)
在啤酒筛上大量生产金龟子绿僵菌
提出孢子、僵虫以及僵虫周围的土壤 都可用于生物防治
S.A.Forbes and F.H.Snow
(1882-1898 )
在美国中西部大规模试验 用球孢白僵菌防治卖长蝽
Edward Arthur Steinhaus (1914-1969)
陈旉 (1149-1189)
农书(1149)
记载了蚕的黑僵、 白僵和红僵病
李时珍 (1518-1593)本草纲目(1578)
记载了冬虫夏草、蝉茸和僵蚕的药性
• 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宋州奏蝗一夕抱草而死。《旧五代 史·五行志》
• 宋淳化三年(992年)七月贝、许、沧、沂、蔡、汝、商、兖、 单等州,淮阳、平定、彭城飞蝗,抱草自死。《宋史·太宗本纪, 五行志》
• 虫生真菌经济价值高,许多种类传统中药,如冬虫夏草是
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 militaris与蝉花C. cicadae等都
是名贵药材
• 大多数从体壁感染昆虫,少数通过卵、气管和消化道感染。 可以防治细菌、病毒不能防治的刺吸式口器害虫。
• 种类多,寄主范围广,可以找到防治不同害虫的真菌。 • 选择性高,防治谱窄、缓效性、无内吸作用。 • 尚不能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大多采用液-固两相技术 • 防治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紫外线与高温、干旱条件。
一、虫生真菌的主要类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