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终稿
关于学士学位论文终稿上交要求及格式【模板】

关于学士学位论文终稿上交要求及格式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需按照辅导教师终稿辅导意见修改后根据学士学位论文终稿格式要求完成论文终稿写作,于11月9日前将电子版稿件发送给学习中心老师。
一、论文终稿格式要求:学位论文的打印格式参照相关专业学位论文模板。
封面及封面与正文间的相关表格必须采用附件1指定的封面和表格具体说明如下:1.纸型和字体:毕业论文成稿一律用A4型纸、宋体小4号字(外文专业的字体根据该专业的论文写作规范中的要求执行)2.页面: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3.67cm、右3.17cm装订线在左侧两个钉段落:1.5倍行距空行:空行均为小四号3.页眉:从“引言”页至“附录”页,每页上方均有页眉页眉五号字、居中各部分页眉内容为相应部分的标题4.页码:从“题目”页至“附录”页,每页下方居中有页码5.目录:独立成页“目录”三号字、加黑、居中,“目”和“录”字中间两个空格,前后各空一行目录内容应包含3级标题,采用WORD自动生成版,小四号字6.摘要:独立成页“摘要”格式:三号字、加黑、居中,“摘”和“要”字中间两个空格,前后各空一行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字7.题目:二号字、加黑、居中,前后各空两行8.关键词:“关键词:”四号字、加黑,居左空两格关键词用小四号字;关键词用一个空格间隔前后各空两行9.正文:正文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每个专业写作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执行。
二、上交要求:1. 发送电子版本论文至所属学习中心论文老师负责处。
每篇论文必须将论文评阅书、论文指导记录表、答辩记录表一并放在论文封面后。
见附件模版。
2.电子版论文发送时间:2015年11月9日前三、其他要求1. 论文评阅书、论文指导记录表、答辩记录表,请各位同学将带“****”处填充完整。
各表格中红色带粗题的部分,如“开题报告评语,初稿评语等”,请将各自的网上评语,粘贴到表格中,并将各阶段稿件相应指导日期填充完整。
2. 特别提醒:英语专业的论文终稿,题目必须是英语论文题目和中文论文题目;日语专业的论文终稿,题目必须是日文论文题目和中文论文题目。
论文定以稿和最终稿为准

论文定以稿和最终稿为准
论文终稿和定稿不是一个意思。
论文终稿是最终确定的论文版本;而定稿则是指论文经过指导教师修改后的论文版本,可以送交查重以及审稿,后续可能论文还需要进行修改。
并不是说论文顺利发表了,只是确定最终的稿子。
所以说,论文终稿和定稿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而且论文定稿是有要求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的,首先要求论文内容要有质量,严禁抄袭;其次是有时间限制,学校有时间要求的就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论文定稿只是导师觉得你这篇论文的总体框架和结构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后续还会补充内容或者删除某些内容。
而且论文定稿后,还需要进行外审,这也就需要根据审稿老师的意见进行部分修改。
其实论文到了终稿这一步,可以说是毕业论文已经历经修改能够进行发布了,也就是论文已经有详细的构造,而进行论文检测是为确定终稿是否可以发布的评判指标。
所以论文的写作还是要看最终的终稿,确定了终稿才算是论文写作完成了。
毕业论文终稿【范本模板】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学习中心专业工程管理层次专升本学生班号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2016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姓名: 班号:学号:专业:工程管理层次:专升本学习中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起止日期:_2016_ 年_3__ 月_22_ 日起_2016_ 年_5__ 月_30_ 日止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情况、完成质量的评价意见:该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题,理论联系实际,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格式规范、语言流畅,已经达到本科毕业要求.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职称:评阅人评阅意见:该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题,理论联系实际,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格式规范、语言流畅,已经达到本科毕业要求。
评阅教师签字: 评阅教师职称:答辩委员会评语: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材料和学生的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作出如下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特殊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职称: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字):年月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该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工程地段地势平坦,环境较好,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注意自然景色的优美,也注重学习环境各交通条件的因素,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比较适合教学楼功能的充分利用.根据教学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该框架结构教学楼。
工程组织设计针对某市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的1#~3#教学楼、体育馆、行政楼、餐厅、食堂、实训楼工程施工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正确反映出工程的地理位置、结构形式、施工现场概况、施工组织机构的部署,以及主要施工方法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措施,选择了比较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法,尤其在安全和文明施工方面,特别强调现场安全和卫生的一些因素。
毕业论文终稿格式

毕业论文终稿格式
关于《毕业论文终稿格式》,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纸张和页面要求
A4纸,纵向双面打印。
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厘米。
2、论文装订页码顺序
1) 封面
2) 目录(要求至少有二个层次,注明页码)
3) 论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8个)
4) 论文正文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附录
(其中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不需列章节)
3、章节目序号
章节目序号的级序规定如下:
第一章xxxxxxxxxx(居中,三号字宋体)
1. 1 xxxxxxxxxx(小三号字宋体) 1. xxxxx(四号字宋体) (1)Xxxxx(小四号字宋体)
4、排版格式
1、“论文摘要或前言”标题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 小四号黑体,加粗。
2、“目录”二字用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
目录下的各章节标题用小四号宋体。
3、正文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图也要编号、名称,如2-1,2-2等。
4、“参考文献”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内文宋体小四号,每段前面空两格。
(如参考文献数量不很多,可接正文后,不另起新页)
5、“致谢”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内文宋体小四号,每段前面空两格。
论文终稿模板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论文题目: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研究班级:0606961 学号:060696142作者:张圆圆签名:指导教师:韩光平(副教授)签名:(副教授)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
其中,智能化的数控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曲轴是汽车、拖拉机等发动机中最重要而且是承受负荷最复杂的零件,它的数控加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寿命。
鉴于曲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显得犹为重要。
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加工精度;使加工对象适应性强;有效控制加工时间;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误差;有利于生产管理的自动化。
因此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曲轴的数控加工研究现状,阐述了内燃机曲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结构特征和加工特征、加工技术、NC加工实现、CAD/CAM集成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和研究,以期得出适合我国内燃机曲轴制造的一种方案,推动我国内燃机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曲轴;数控加工;CAD/CAM;智能化SUBJECT:STUDY ON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OLOGY OFTHE CRANK-SHAFTCLASS: 0606961 STUDENT ID: 060696142 AUTHOR: ZHANG Yuanyuan SIGNATURE:TEACHER: HAN Guangping(vice prof.) SIGNATURE: (vice prof.)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rank-shaft is introduced. Intellectualized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for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The crank-shaf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at has very complex loading conditions in the engines of cars and tractors, and its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quality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engine'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ank-shaft, research on th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rank-shaft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use of NC technology may increase the working accuracy; improve the proc essing object’s applicability; control process period availably; reduce worker's labor intensity; decrease operation error; be beneficial to the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refore research of shaft-crank's 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the practicalvalu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rank-shaft’s 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nalysed at home and broad, and the NC processing technology’s developing trend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shaft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rank-shaf t’s 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processing featur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NC processing’s rea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CAD/CAM, we look forward to get a plan which is fit for China to promote China'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dustry.KEY WORDSCrank-shaft;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CAD/CAM; intelligentiz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V)第一章绪论 (1)1.1曲轴的简介 (1)1.2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3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1)1.3.1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1.3.2本论文主要进行工作 (1)第二章曲轴的CAD/CAM集成 (3)2.1CAD/CAM技术应用状况 (3)2.3CAD/CAM集成系统 (3)2.4曲轴的CAD/CAM集成 (3)2.4.1曲轴的参数化特征建模模块 (3)2.4.2主轴颈、连杆轴颈、前轴端、法兰端的造型 (3)2.4.3曲柄的造型 (3)2.5小结 (3)第三章曲轴的数控加工技术 (4)3.1曲轴的特征分析 (4)3.1.1曲轴的结构特征分析 (4)3.1.2曲轴加工特征分析 (4)3.2曲轴加工技术及其特点 (4)3.2.1曲轴车削技术 (4)3.2.2曲轴铣削技术 (4)3.2.3曲轴车—拉技术 (4)3.2.4车—车拉曲轴加工技术 (4)3.3曲轴NC加工实现 (4)3.3.1 NC加工操作流程 (4)3.3.2曲轴零件CAM的实现 (5)3.3.3装配方式下制造模型建立 (5)3.3.4建立加工数据库 (5)3.3.5刀具路径演示和加工仿真 (5)3.3.6后置处理 (5)3.4小结 (6)第四章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
2023年毕业论文终稿评语

2023年毕业论文终稿评语亲爱的同学:首先,我要对你们提交的2023年毕业论文终稿表示衷心的祝贺!经过数月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你们终于完成了这篇重要的学术作品。
我对你们的毅力和坚持表示钦佩。
在阅读你们的论文终稿时,我不禁感到非常振奋。
你们对选题的选择非常恰当,研究目的明确,论文结构合理,每一章节都紧密相连,层次分明。
同时,你们的论文理论基础扎实,调研论据丰富,数据分析严谨,论证逻辑严密。
从论文中,我可以看到你们对所学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这充分体现了你们的学术能力和学识水平。
在写作风格上,你们的论文语言准确、简练,表达清晰、连贯。
使用的术语准确无误,不仅展示了你们的专业素养,还提高了整篇论文的可读性。
你们还注重论文的逻辑框架和段落结构,有效地组织了论文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你们的研究思路和结论。
除此之外,你们在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值得称赞。
你们不仅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合理、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论文的文献引用。
尽管你们在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引用格式,并确保每个引用都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此外,一些图表的标注需要更加详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你们的数据分析结果。
最后,一些段落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更加流畅,以提高整篇论文的连贯性。
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经历,你们获得了宝贵的学术研究经验。
我相信,这对你们今后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还是投身于实践工作,你们都已经积累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写作能力。
最后,我要再次向你们表示祝贺,并对你们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学术研究的道路表示鼓励。
期待在未来的学术领域中,看到你们的名字和成就。
祝你们未来的道路充满荣誉和成功!此致敬礼!评委。
论文终稿模板 (1)

编号(请填学号)毕业论文(设计)( 2013 届本科)论文题目:车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 职称: ***完成日期: *** 年 * 月 ** 日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车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摘要: (1)1 引言 (1)1.1系统开发背景 (1)1.2系统研究意义 (2)1.3系统研究方法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可行性分析 (2)2.1.1可行性分析 (2)2.1.2 经济可行性 (3)2.1.3 操作可行性 (3)2.2系统目标 (3)2.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 数据库设计 (3)3.1数据库表简介 (3)3.2数据库结构设计 (3)3.3具体的操作流程 (6)4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4.1系统登录界面的设计 (6)4.2系统各模块界面的设计及说明 (6)5 系统评价 (9)5.1系统的特点 (9)5.2系统的缺点 (9)5.3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9)6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2)车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请填姓名)(陇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车辆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小区中各种类型车辆的进出管理,成为小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车辆管理部门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及时了解每一辆车进出的情况,提高车辆的管理效率,就成为各小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采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和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基于B/S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车辆管理系统。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终稿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终稿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性和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明度、可比性和稳定性的理论框架,以指导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
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和步骤进行会计制度设计。
最后,本文总结了会计制度设计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制度设计、透明度、可比性、稳定性、原则、步骤一、引言会计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和指导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的体系,对于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制度设计既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合理有效的会计制度设计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性和目标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透明度是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开性,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
可比性是指财务信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经济决策。
另外,稳定性是指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保证企业和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框架基于透明度、可比性和稳定性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包括制度规则的设计、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和制度评价的建立。
制度规则的设计主要是确保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政策的确定。
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主要是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包括财务报告的格式和披露要求。
制度评价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审计和监管,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和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
四、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制度设计、试点和制度完善。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芳香族聚噁二唑类聚合物(aromaticpolyoxadi-azoles,简称 POD)是一种芳杂环高分子材料,具有诸多的优良特性如: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等。
在20世纪60~70年代耐高温纤维的研究热潮中,POD纤维的合成与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1]。
其中,研究的最早的芳香族聚噁二唑是聚对苯撑-1,3,4-噁二唑[2]。
POD纤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和绝大多数无机溶剂,高温条件下只分解不熔融。
同时,由于聚对苯撑-1,3,4-噁二唑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优异,通过纺丝成纤维,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民用等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由于聚对苯撑-1,3,4-噁二唑初生结构的不完善,纤维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性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若对初生纤维进行热处理即可以完善纤维结构,同时提高各项性能指标[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聚对苯撑-1,3,4-噁二唑的合成与成形研究几近停滞。
在1990年以后,人们通过添加其他单体对POD进行改性[4],以提高POD的流动性、溶解性能和可加工性,以及增加其他功能。
对于POD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主链共轭结构)的研究也一直进行,以及对它的反应机理,有人曾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假设[5]。
至今,只有少量的纤维与其结构类似,如:芳纶1313(Nomex)和Oxalon,其中Oxalon仅俄罗斯能够小批量生产[6]。
尽管国际上对 POD 的研究已进行很长时间,但国内的起步很晚,仅黄俊彦等人采用中温聚合法和离心纺丝方法得到 POD纤维与涤纶共混用于绝缘纸。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为在测得阳离子红X-GRL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基础上,绘制染料浓度对吸光度的标准工作曲线;再用阳离子红X-GRL染料对POD纤维进行上染,通过测定其上染百分率和半染时间,通过选用希尔公式计算得出扩散系数及比染色速率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在70℃的条件下进行40min的染色,其上染百分率为44%,半染时间较短6.0min,,比染色速率常数为0.6939。
在70℃,染色时间为10 min时,扩散系数为0.9442×10-7 (cm2·s-1)。
2POD纤维结构与性能2.1 POD纤维的结构POD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阻燃性、电绝缘性以及较好的纺织加工性能、染色性能等,这些性能都与纤维的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形态结构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分子结构如图1:图1 POD纤维的分子结构从它的分子结构式可看出,POD是由刚性链组成的分子链,其结构稳定,是由苯环与五元杂环共轭形成的。
其中,POD含有噁二唑基团和酰肼基团。
噁二唑基团的含氮量较高,使得纤维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
未完全环化的酰肼柔性基团保证产物具备柔性、加工性、穿着舒适性、吸湿性等。
极性基团保证纤维与染料具有良好的亲和作用力,使得染色工艺得以进行。
通过观察采用湿法纺丝流程纺制得到的 POD纤维截面与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纤维结构比较致密,没有孔洞等缺陷,但截面形状不规则,有皮芯结构,纤维表面有明显纵向沟槽结构,表面粗糙。
凝固条件影响纤维的形态结构,随凝固浴浓度的增大,纤维凝固得越好,截面形状越规则,表面光滑程度越好。
致密结构和光滑的表面结构使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2.2 POD聚合物的合成传统的POD聚合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低温聚合法或称两步法[7],即采用六甲基磷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二酰肼和二酰氯为单体,在低温(0-10℃)下先合成聚酰肼,再高温脱水环化成为聚噁二唑。
此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物的结构,得到的POD成分单一,但是步骤相对繁琐,原料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第二种方法为中温聚合法或称一步法[8],即采用发烟硫酸或多聚磷酸作为溶剂和脱水剂,二羧酸和硫酸肼(或盐酸肼)作为单体,合成过程采用低温(100℃以下)预聚合、中温(120-160℃)聚合同时环化的两段式控制方式,直接聚合、脱水环化为POD溶液。
在此法中,聚酰肼的生成和脱水环化是同时进行节约时间,但是产物不单一,有聚酰肼和聚噁二唑。
此法合成过程相对简单,使用的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
2.3 POD纤维的性能2.3.1 POD纤维的阻燃性与耐热性芳香族聚噁二唑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聚苯撑-1,3,4-噁二唑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在 400℃以上,氮气氛围下(保护气体)起始热分解温度在470℃以上,在520℃热空气条件下放置 0.5h后,强度仍然保持20%左右。
图2为聚苯撑-1,3,4-噁二唑纤维的TG-DTG曲线[9]。
图2 POD纤维TG-DTG曲线由图可以分析出,如表1所示:表1 POD纤维TG-DTG曲线的分析表聚对苯撑-1,3,4-噁二唑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阻燃性的测试结果与耐高温纤维芳纶1313的性能指标对比如表2。
从表中看出:POD纤维的耐高温性能优于芳纶1313纤维。
POD纤维极限氧指数可达34,而Nomex只有29。
纤维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无毒,烟雾较少,而且纤维在燃烧过程中没有收缩和熔融的现象,直接成炭。
表2 POD纤维与Nomex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阻燃性能对比[10]2.3.2 POD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POD纤维的强度、伸长率、拉伸模量能满足服用、产业用等使用要求。
同时,POD纤维还具有回潮率高、湿强高(湿强/干强>90%)、纺织加工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
而且,该纤维具有合成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纺丝流程短等特点,这是其他耐高温纤维不可比拟的。
与芳纶1313(Nomex)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POD纤维与Nomex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比[10]通过POD纤维在25℃下的不同浓度的 NaOH和H2SO4中放置50h与100h后的强度的保持率实验。
测试结果表明:POD纤维对于弱酸、弱碱及大部分的有机溶剂都具有非常好的耐降解性。
它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在强碱性条件下其耐降解性能也很好,但纤维的耐酸性却相对较差。
纤维经过热定形处理和进一步高温环化处理后,其在强碱性条件下强度几乎无损失,而耐酸性也可大幅提高。
2.3.4 POD纤维的染色性能[11]POD纤维用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上染时,效果较好。
经相关实验证明,若用活性染料对POD纤维进行染色,纤维几乎不上染。
但对于酸性染料、分散染料,POD的染色效果好,色谱较为齐全,色牢度好。
其中尤以阳离子染料最为明显,在合适的条件下,其上染百分率可达44%。
3染色动力学实验3.1 实验准备3.1.1 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722型分光光度计、染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移液管、表面皿等3.1.2 染化药品:阳离子红X-GRL、醋酸等3.1.3 实验材料:1.6dtexPOD纤维(ρ=1.43g/cm3, 张家港宝德纶新材料有限公司)、pH试纸等3.2 实验原理染色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染色速率、扩散系数、半染时间和比染色速率常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表征纤维用某种染料染色的上染过程特征。
本文实验采用阳离子红X-GRL染料对POD纤维进行染色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以期结合对纤维染色热力学性的研究,认识阳离子红X-GRL染料对POD纤维的染色性能。
3.3 实验方法3.3.1 阳离子染料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利用染料等有色物质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
若用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分别照射染料稀溶液,通过分光光度计可以得到一系列吸光度值。
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得到的曲线就是染料吸收光谱曲线。
即分别测定阳离子红X-GRL染料稀释溶液对400-750nm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值A,绘制成图3。
所以,λmax=530 nm。
图3 阳离子染料红X-GRL的吸收光谱曲线3.3.2 阳离子红X-GRL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配置若干个浓度的染料溶液,母液浓度为0.08g/L,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值A,见图4。
图4 阳离子红X-GRL吸光度-浓度标准工作曲线3.3.3上染百分率的测定与上染速率曲线的绘制上染百分率E的测定采用的是残液法。
因为阳离子染料水溶性比较好,所以测定其上染百分率比较简单。
即通过测定染料原液与染后残夜的吸光度变可以计算出上染百分率。
计算公式如下:E=(1-bA2/aA1)×100% 。
A1为染色前染液稀释a倍后的吸光度;A2为染色后残液稀释b倍后的吸光度。
4结果与分析4.1染色速率曲线染色速率曲线也称上染速率曲线,是染料在纤维上扩散性的表征。
图5为阳离子染料在不同温度下对POD纤维的染色速率曲线,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染料的上染速率。
按以下染色工艺对POD纤维进行染色:染料2%(owf),浴比1:100,温度60、70、80、90、100℃,调节pH至4-6,染色时间x min。
改变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POD纤维的上染百分率不同,见图5。
图5 不同温度下阳离子红X-GRL对POD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曲线由图5可知,在70℃时,纤维的上染百分率都比其他温度下的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斜率降低,也就是说其上染百分率并没有升高。
由于POD纤维结构紧密也没有严格的玻璃化温度,染料的上染率与温度并不成线性关系。
在100℃时,虽然温度较高,加速了染料分子吸附与上染的速率,但并不增加上染率。
4.2 染色扩散系数影响染料扩散系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染料用量及分子结构、纤维材料性质和染色温度等。
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很多,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纤维。
POD纤维是化学纤维,因而本试验选用适用于染料从无限染浴向两端无限长的圆柱状纤维中扩散的希尔公式[12-13],测定阳离子红X-GRL在POD纤维上的扩散系数。
其中,D-扩散系数;t-染色时间;ɑ-纤维半径希尔公式的计算比较困难,因而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表4求的Mt/M∞对应的D t/ɑ2值。
同时,Mt和M∞的比值实际上是相同重量纤维上的染着量。
所以说Mt/M∞=Ct/C∞。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测得不同时间下的Ct/C∞值可以直接从表10中查得不同时间下的Mt/M∞值,最终得出D t/ɑ2值。
由于t是已知的,纤维的半径α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到:tex数=πα2Lρ式中:π—圆周率;ρ—纤维平均密度已知纤维平均密度ρ=1.43g/cm3,L=1 000 m和纤维tex数=πα2Lρ,所以α是可求的。
因此,只要把纤维半径α和染色时间t代入D t/ɑ2中,即可求得扩散系数D。
表4 Mt/M∞与D t/ɑ2的关系表[14]表5为阳离子红X-GRL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扩散系数,从而可以得出POD纤维的扩散性比较好。
温度大于70℃时,随着温度对升高扩散系数减低。
温度和时间的变化都会使其扩散系数发生变化。
无论在什么温度下,随着染色时间的推移,其扩散系数逐步减小。
在70℃时,其扩散系数最大为为0.9442×10-7 (cm2·s-1);在100℃时,由于纤维的内部分子链的运动使得其扩散系数比90℃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