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产品投后管理规定

公司金融产品投后管理规定
公司金融产品投后管理规定

公司金融产品投后管理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金融产品投后管理办法

一、目的

该办法旨在规范公司金融产品投后管理方法与决策流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持续监督与退出机制,从而确保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原则

1、以公司资产配置计划为基础。

2、秉持投资组合两大信条——逆向选择与长期行为。

3、主张通过持续监督与勤奋研究能够基本判断当前金融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以及中长期金融市场趋势,但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短期波动。

4、公司采取被动的方式管理较为广泛的金融产品,同时辅以积极的跟踪与研究,避免频繁买卖以防追涨杀跌和增添不必要的认购成本。

三、适用范围

该办法适用于公司已投但未收回的所有短期金融产品,着重管理以公允价值变动计量、具有固定开放赎回期的产品,如阳光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

四、实施条例

1、总则

公司将在每年年初(1月30日之前)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总体方案,年中(7月10日之前)根据市场的具体变化进行预期调整(每类风险等级金融产品调整比例维持在+10%),具体参见《公司资产配置实施准则》。

持续关注市场各类金融产品动态信息,每月(月初8号之前)对已投资金融产品实施业绩归因分析。对预期偏离公司初期筛选初衷的金融产品实施动态赎回机制。

建立各类优秀投顾动态跟踪筛选池(每类至少有3家),要求各个投顾投资风格有所差异,并尽可能有所互补。从而能够随时根据市场风格转换启动金融产品申购赎回机制,或者组合投资成FOF有效分散风险。

2、细则

A.业绩跟踪与分析

?日流动性型(股票、公募债基)

每日关注股票与债券市场走势,对与公司有关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重大事件上报资产管理组。定期阅读相关更新研报,挖掘可能影响标的资产后续波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定期开放赎回型(阳光私募、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等)

编制月度投资报告,参考同类金融产品业绩波动情况,进行业绩归因,若产品业绩波动过大或者与市场同类产品业绩差异较大,则在自身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投资管理人或外部专业机构沟通等形式解释原因,并出具具体解决方案上报海悦投资委员会进行内部表决。

?被动投资退出型(信托、专项资管、定增、长期股权投资等)阅读项目投资管理报告,尽可能挖掘预期影响项目退出的重要因素,与投资管理人进行沟通。若项目出现重大不利事件,应第一时间与投资管理人商讨解决方法,将预期亏损最小化。

B.主动投资赎回机制

金融产品主动投资赎回总结为两类因素: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可分为公司资金紧急性需求和资产配置动态性调整,外部因素可分为投资管理公司运营层面和投资管理层面两类问题。具体如如下图所示:

?

公司短期内因资金紧急性需求可能会考虑赎回部分金融产品,具体赎回原则为:首先赎回收益已达公司要求且预期后期难有大幅上涨动力的产品,其次考虑赎回预期短期内可能会有回调的产品,最后赎回部分单笔资金投资额过大的产品。

?公司资产配置动态调整

公司资产配置计划半年度动态调整一次,针对投资比例偏高、投资收益远高于公司预期目标、寻找到预期更为合适的投资管理人的金融产品采取赎回性策略。具体标准如下:

1.投资比例偏高

根据公司所做资产配置计划,若某类金融产品资产规模超出配置比例5%,则需要进行动态性调整。

2.投资收益远高于公司预期目标

一般情况下,传统股票类产品达到12%、对冲型产品达到9%即达到公司预期收益,若某类产品投资期限满一年且投资收益相对目标收益有大幅溢价(超过8%),并且预期这种相对收益不可持续,则考虑优先赎回投资。

3.寻找到更为合适的投资管理人

根据对市场上投资管理人的跟踪研究分析,寻找到更为符合公司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管理人,则考虑赎回同类型金融产品。

?投资管理人运营层面问题

投资管理人运营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投资团队分裂、核心成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参与投资、投资管理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等。

?投资管理人投资层面问题

通过对产品业绩持续跟踪与归因分析,预期投资管理人投资策略不再适合市场的风格特点,并且投资管理人没有能力在短期内调整投资策略,则考虑将产品赎回。

C.优秀投顾动态跟踪筛选池

根据目前公司金融产品投资类型,后期将逐步建立债券私募、股票私募(包括定增、大宗交易等策略类型)、对冲私募(包括股票多空仓、可转债、CTA等子策略)优秀投顾筛选池,每类至少选择3家以上,筛选原则主要包括核心投资团队、持久性产品业绩、投资风格、第三方评价等。

另外各筛选出3家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等符合公司投资偏好的金融机构,与之建立密切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其专业研究资源。持续跟踪其产品运行情况,对比研究与私募产品业绩表现差异。

每季度增加1-2个私募和公募机构进行重点跟踪与研究,不断扩大产品选择标的与范围。

五、投后管理流程图

根据以上投后管理细则,总结出如下所示流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