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SOP-PW3009
甲醛生产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甲醛氧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化工部颁布的“生产区14个不准”“操作工六严格”“动火六大禁令”和厂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操作人员了解甲醇、甲醛的物化特性,持证上岗,进入岗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稳定控制蒸温,正常操作付线板调节幅度每次不得超过10格,如发现蒸温下降幅度大,用付线板调节仍不上升,应立即打开蒸发器加热蒸汽,并通知巡检岗查一塔循环泵运行情况,以做相应处理。
4.稳定配料蒸汽,付线板调节幅度要小,以保证氧温稳定。
5.通过调节蒸温和配料蒸汽控制氧温在规定范围内,杜绝超温现象。
如果氧温迅速上升超过680℃,立即降低风机变频或作紧急停车处理。
6.稳定控制汽包压力在0.3Mpa-0.4Mpa之间,严禁超压。
如发现汽包压力迅速降低,立即观察仪表显示尾炉温度是否低于200℃,并通知班长作相应处理。
7.控制好蒸发器液位在60%-70%之间,严禁断料,如发现断料作停车处理。
8.控制好汽包液位在1/3至2/3处,保证不满水、断水。
如满水立即打开汽包排污及蒸汽系统排污放水;如断水作停车处理。
9.控制好一塔液位在50%-70%之间,严禁出现空塔、满塔。
如发现满塔造成系统阻力大,氧温超温或空塔作停车处理.10.控制好产品质量:含量36.8%-37% 醇﹤2% 酸≤0.02% 。
如有特殊需要按车间通知及时调整。
11.如遇断电、断气、断水做紧急停车处理。
12.认真做好本岗位纪录,每小时纪录一次,书写要干净整洁,不得随意涂改。
13.接收班长指令,交接班操作室卫生打扫干净。
甲醛巡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化工部的“生产区14个不准”“操作工六严格”“动火六大禁令”和厂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操作人员了解甲醇、甲醛的物化特性,持证上岗,进入岗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接班后每小时巡检一次,如有异常情况应加强巡检。
4.检查各机泵的声音、油位、压力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维修工和上报班长。
如需切换机泵应按机泵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甲醛安全操作规程

安徽弘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全操作规程二〇一五年六月(第一版)目录1、甲醛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2、多聚甲醛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20)3、甲醛、多聚甲醛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6)4、主要设备及操作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36)一、工艺操作规程第一章工艺说明1.尾气循环法工艺规程说明1.1概述1.1.1在工艺说明中给出的工艺参数值,如工艺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压力、温度、组成,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能稍有偏差。
1.1.2引起偏差的原因可能有:负荷波动,仪表误差,非最佳工艺操作条件,进料组成的微小变化等。
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偏差是允许的,这促偏差范围因参数本身在装置的不同位置而异。
1.1.3在给定范围之内的允许偏差,不需要进行调整、工艺上把这个偏差范围称为“操作范围”。
1.1.4在正常生产中,应严格在“操作范围”内进行操作,对于超出给定范围的指示值,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精心的调节,使其恢复正常。
下面的工艺说明指出了操作范围的极限值,主要的工艺流程及各岗位的关系。
1.2工艺流程说明1.2.1工艺流程叙述甲醇从甲醇计量槽由甲醇泵打入再沸器。
从甲醇计量槽出来的甲醇由调节阀控制流量后进入再沸器底部;同时再沸器壳程加热蒸汽由调节阀调节加热甲醇气进甲醇蒸发器内的甲醇气从甲醇蒸发器顶经丝网分离器除雾滴后,经有蒸汽加热套管甲醇气进混合器,甲醇液回流再沸器。
空气从空气过滤器由罗茨鼓风机送入空气加热器预热后进混合器,蒸汽从蒸汽分配器经蒸汽过滤器,由调节阀调节流量进混合器生产正常后,尾气系统用氮气置换合格后,开启尾气风机送入部分尾气通过加热器预热后进混合器四元气体在混合器内均匀混合,经阻火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后送入装有催化剂的氧化器中,自上而下通过触媒层,在高温下发生甲醇的氧化和脱氢反应,生成甲醛气体,为防止反应产物的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应迅速通过氧化器的急冷段进行骤冷,然后送入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
甲醛成品由一级吸收塔采出,吸收用补充工艺水由二级吸收塔顶加入,二级吸收塔底的稀醛液,用泵打出后,部分塔内自循环吸收,部分送入一级吸收塔顶作一级吸收塔补充吸收液;二级吸收塔顶未被吸收的尾气经湿气分离器一路送入尾气处理器中燃烧。
甲醛检测SOP

甲醛检测SOP1.目的为规范甲醛检测的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甲醛的检测操作。
3.定义无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6.材料见程序。
7.流程图无8. 程序8.1.性状8.1.1.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有刺激性特臭,能刺激鼻喉黏膜;在冷处久置易发生浑浊。
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8.1.2.结果判断:应符合规定。
8.2.鉴别8.2.1.原理: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甲醛氧化成甲酸,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反应方程式如下:HCHO+Ag(NH3)2OH→(NH4)2CO3+Ag↓+NH3 + H2O,甲醛与品红-亚硫酸试液反应产生紫红色醌型化合物8.2.2.仪器及设备:电子天平、中试管、100ml烧杯、50ml量筒等。
8.2.3.试剂及配制氨制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1g,加水20ml溶解后,滴加氨试液,随加随搅拌,至初起的沉淀将近全溶,过滤即得。
本液应置棕色瓶中,在避光处保存。
品红亚硫酸试液:取碱性品红0.2g,加热水100ml溶解后,放冷,加亚硫酸钠溶液(1→10)20ml,盐酸2ml,用水稀释成200ml,加活性炭0.1g,搅拌并迅速滤过,放置1小时以上,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8.2.4.操作步骤:取本品5滴,置中试管中,加水1ml稀释后,加氨制硝酸银试液3滴,即析出银,成细微的灰色沉淀,或在管壁生成光亮的银镜。
取本品2ml,加品红亚硫酸试液与稀盐酸数滴,即显红色。
8.2.5.结果判断:应符合规定。
8.3.酸度8.3.1.原理:利用指示剂pH变色域可测出甲醛溶液的酸度。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操作规程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操作规程甲醛熏蒸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正确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甲醛熏蒸消毒方法的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 雇佣专业的操作人员,并确保他们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2. 检查消毒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可用,确保电源和供气管道连接可靠。
3. 确定消毒区域,关闭通风设备,封闭门窗,确保密封性和通风性能良好。
4. 配置甲醛熏蒸溶液,推荐浓度为2%-3%。
二、操作流程1. 清洁消毒区域,确保表面没有明显的污物和灰尘,并将易腐烂的物品取出。
2. 在消毒区域内设置适当数量的甲醛加热器,并将其放置在适当位置。
3. 将管道连接好,确保熏蒸溶液能正常流动,并漏气。
4. 开启电源和气源,调整加热温度和熏蒸时间,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调整。
5. 在熏蒸开始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熏蒸室和周围环境没有明显泄漏和气体浓度异常。
6. 将预先准备好的甲醛溶液缓慢注入加热器,注意不要产生溅射和泄漏。
7. 启动熏蒸器,让甲醛溶液充分加热蒸发,并确保产生的甲醛气体均匀分布到整个消毒区域。
8. 在熏蒸过程中确保熏蒸室中的甲醛浓度稳定在消毒所需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
9. 熏蒸结束后,关闭加热器,断开电源和气源,停止甲醛的制备和蒸发。
10. 打开通风设备,通风一段时间,以排除消毒区域内的甲醛气体。
11. 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甲醛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
12. 完成消毒工作后,对熏蒸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加热温度和熏蒸时间,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甲醛的危害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4. 操作过程中,不得将甲醛溶液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气体,如发生意外,应立即用水冲洗或就医处理。
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甲醛熏蒸操作规程(一1 目的净化车间,保证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净化车间甲醛熏蒸。
3 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净化车间甲醛熏蒸作业指导书的编制;3.2生产部负责净化车间的甲醛熏蒸,并做好记录;3.3化验室负责净化车间甲醛熏蒸效果的检验。
3.4生产部负责净化车间甲醛熏蒸后的空气净化。
4 程序4.1操作前的准备4.1.1备好足够的甲醛(按每立方米3ml 准备)、高锰酸钾(量同甲醛)、容器(磁盆、缸)若干(按每工序2个计算)。
4.1.2将车间内所有原辅材料、外购件、半成品用工位器具封装好。
4.1.3所有车间工人均应离开车间不小于48小时。
4.2操作4.2.1将容器均匀分布在车间内,容器必须放在车间地面上并离开产品及易燃物。
4.2.2向容器内加入甲醛与高锰酸钾,加入量根据5:2调配,药量由车间容积及容器容积确定(以加入甲醛后沸腾不外溺为准),轻轻搅拌几下待用。
4.2.3操作者必须戴防护面具及乳胶手套。
4.2.4加药后应立即离开现场,并关好门。
4.3消除气体4.3.1甲醛熏蒸24小时后,应打开空调及新风口进行空气循环,循环2小时后,操作者必须戴防护面具及乳胶手套进入车间将熏蒸器皿移出车间,对器皿进行清洗待用。
4.3.2空调须开启12小时进行空气循环。
4.4注意事项甲醛是一种由强烈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易容于水,有一定毒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皮炎等。
操作者应注意防护。
4.5甲醛熏蒸频次由化验室空暴落菌结果确定。
5 分发范围: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化验室。
甲醛安全操作规程

甲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甲醛装置开停车规程1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性能,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产反应原理,掌握对物料的安全防护措施。
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顶岗操作。
3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指标未经公司同意,不得任意改变。
4开车方案4.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4.1.1试漏前的准备工作4.1.1.1所有项目全部完工,交出检修的设备全部交回4.1.1.2填写送电申请单,联系电工送上装置内泵的电源4.1.1.3按工艺流程全面检查各岗位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安全阀、现场仪表、液面计等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如有问题要及时联系处理以达到要求4.1.2试漏4.1.2.1试漏的目的任何设备、管线和阀门在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防止生产时跑、冒、滴、漏造成各种事故,均应在投料前对焊接点、阀门及法兰连接处进行试漏。
4.1.2.2试漏范围.凡蒸煮、检修过的设备、管线和阀门的全部动、静密封点都要进行试漏。
4.1.2.3试漏标准试漏时要对系统进行分割,根据各个单元操作压力不同,充气等级也不同。
理论上充气压力为操作压力的l.05-1.10倍,但是由于同一系统中各设备耐压差别较大,故在实际试漏过程中,不可能对每台设备都完全分开进行,所以充压时应按同一试漏系统内耐压最低的设备操作压力的l.05-1.l0倍执行。
4.1.2.4试漏方法把适量的泡沫洗衣粉溶解于水中,灌入试漏瓶,在保压的条件下,把泡沫水喷人各动、静密封点,元连续气泡沫产生即为合格。
若发现漏点应及时联系检修单位泄压后处理,处理完毕后,再充压试溺直到不漏为止。
在试漏过程中为避免遗漏要试漏的动、静密封点,一般原则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全面试漏。
任务落实到人,重要的部位应作好必要的记录,以便对试漏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4.2开车4.2·1开车条件的确认4.2·l·l确认因检修所加的盲极已全部拆除。
甲醛操作规程修

目录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2、甲醛生产原理简介 (2)3、工艺流程简介 (3)4、正常工艺操作指标 (4)5、开车操作 (4)6、尾气炉开车操作 (6)7、大修后的开车 (7)8、运转设备的开停和切换 (9)9、停车 (10)10不正常情况原因及处理 (12)11、阻聚剂的用法与用量 (12)12.甲醛岗位的分析 (13)l 3甲醛生产的注意事项 (15)14甲醛车间DCS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15)l5试剂甲醛工段操作规程 (16)16岗位八项制度 (17)17甲醛生产应急预案 (23)甲醛操作规程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甲醛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简介。
工艺操作指标,开停车操作,不正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阻聚剂的用法及用量,甲醛岗位分析、甲醛生产注意事项、岗位管理制度。
本规定适用于甲醛生产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技术管理工作的考核可参照使用。
2、甲醛生产原理简介:我厂以精甲醇为原料,以电解银为触媒,在630℃—670℃的温度下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产甲醛,然后用纯水(或软水)在吸收塔内吸收而制得含甲醒37.0i0.4%的水溶液。
在甲醇过量和规定的反应温度下,主要有以下主反应:CH3+1/2O2→HCHO+H2O+156.557KJ/mol ①CH3OH↔HCHO十H2—85.270KJ/mol ②反应①在200℃开始反应,反应②在600℃左右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从而使反应②不断向右进行。
反应余热用配料蒸汽带走,使反应温度恒定。
此反应是在甲醇爆炸上限以上操作,同时还发生以下付反应。
CH2OH十3/2O2 →CO2十2H2O十675.99KJ/molHCHO十O2 →CO2十H2O十393.01KJ/molHCHO十l/2O2 →十246.73KJ/molCO+H2OCH3OH十H2 →CH4十H2O十115.51KJ/mol 3、工艺流程简介原料甲醇自甲醇槽用泵送至甲醇高位槽,甲醇高位槽始终保持满溢流状态,甲醇从高位槽内依靠位差自流入蒸发器内,与来自罗茨鼓风机的空气在蒸发器底部鼓泡混合,用热水将蒸发器内的甲醇间接加热至48℃,产生的甲醇与空气二元混合气,经蒸发器上部除沫后进入系统管道,在管道中直接加入适量的配料蒸汽,成为一定比例的甲醇一空气一蒸汽三元混合气,经过热器加热至110℃一130℃,再经阻火器、过滤器后,进入氧化器上部,在电解银作用下,在630℃一670℃下,反应生成甲醛,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氧化器的冷却列管,冷却至100℃左右,冷却器分两部分,上部为余热锅炉,产生0.4MPa 的蒸汽,反应气自670℃降至240℃,下部列管用软水冷却,反应气自240℃降至100℃左右,冷却后的反应气顺次进入第一、第二吸收塔,用纯水(或软水)进行逆流吸收,在一塔制成合格甲醛水溶液,用一塔循环泵打往冷却器冷却后,一部分采出,大部分打循环。
023-洁净厂房甲醛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洁净厂房甲醛薰蒸消毒的标准操作,确保空气消毒灭菌效果。
适用范围:洁净室的空气灭菌。
责任:空气灭菌操作者、空气净化系统操作人员实施本规程。
质管员、车间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
1.空调器停止运转,关闭新鲜空气调节阀,关闭每个房间的门窗。
2.计算房间体积,按30ml/m3的比例量取甲醛。
3.将甲醛倒入不锈钢盆中,并放入加湿用水,加湿用水的用量为0.5g/m3;必要时还可加入高锰酸钾(2.5g/m3)
4.按房间由里到外的顺序,将不锈钢盆放于酒精灯上加热至甲醛全部蒸发完。
5.启动空调器,让甲醛气体循环约30分钟。
6.停止开动空调器,房间熏蒸消毒8小时。
7.打开新鲜空气调节阀,启动空调器,用空气置换房间内的旧空气约2小时。
8.将新鲜空气调节阀恢复到工艺要求位置,恢复正常运行。
9.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洁净区净化程序》进入各房间,将灭菌用具移至工卫间内指定位置。
10.空气灭菌周期每星期一次,灭菌剂每月交替使用。
11.填写《洁净室空气灭菌操作记录》内容应有灭菌房间名称、体积、空气灭菌剂用量、熏蒸消毒时间、空气置换时间、操作人、灭菌日期等。
文件编码为:REC-WS-01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制定生产车间的甲醛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的洁净区环境消毒。
3 责任:空调系统(I)(Ⅱ)(III)(Ⅴ)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规程,空调制水中心办公室负责本规程的监督执行。
4 内容
4.1 准备工作
4.1.1 计算灭菌房间体积,用浓度为36﹪甲醛按10ml/m3的用量计算,领回备用。
4.1.2 将电源线接好,将甲醛加热罐设定到温度80℃以上。
4.1.3 启动空调用预热段或加热段给灭菌区域升温35℃以确保甲醛溶液的挥发(注意:这时的空调送风温度不能超过40℃)。
4.2 车间消毒空间体积与所需甲醛量参照表
注:所得甲醛量中增加5%的量,这5%为预计损耗量。
4.3 开始灭菌
4.3.1 当灭菌区域温升至35℃时,把预先准备好的甲醛溶液加入到加热罐内加热,关闭新风风门,打开甲醛通气阀门,将甲醛气体通到机组的回风段处。
4.3.2 观察甲醛溶液的蒸发量,当甲醛溶液蒸发至1/6时(或见泡沫状溶液时)关闭加热器电源开关。
4.3.3 空调继续运行2小时,并保持灭菌区域的温度。
2小时后关闭空调系统,静止保持12小时以上。
4.4 开启空调系统强制换气
4.4.1 关闭甲醛通气阀,打开新风口风门启动空调系统通风,关闭回风阀门,打开排风阀门换气。
4.4.2 用空调加热器给灭菌区域升温至35℃,并保持这个温度,确保残留的甲醛蒸发散尽。
4.4.3 空调系统强制换气16小时以上,人员随时观察灭菌区域的甲醛含量,当人体感觉不到异味或对眼睛无刺激时,进行通新风。
4.5 通新风:打开回风阀门,关闭排风阀门,通风换气,本次甲醛灭菌结束。
4.6 消毒频率:每六个月一次。
4.7 注意事项
4.7.1 甲醛熏蒸时温度保持在24℃~40℃,相对湿度在65%以上,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4.7.2 严格控制甲醛浓度,浓度过高会因聚合而析出白色粉末,附着在建筑物或设备表面。
4.7.3 甲醛熏蒸后严禁人员进入。
如必须进入,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双人操作,以确保人员安全。
4.7.4 甲醛加热罐内的导热油应注意定期补加,补加量以出口溢出为止。
每次操作后应对加热罐进行彻底清洁,不得有可见残留甲醛。
排污口排出的甲醛液体需冲洗稀释净,避免挥发到空气中。
4.8 甲醛用量计算:
4.8.1 单位时间甲醛消毒空间体积为: V =V 1+V 2
(m 3) V 1:洁净室(区)体积
V 2:HV AC 系统风管容积
4.8.2 通常要求甲醛浓度达到10ml/m 3 5 附件 无 6 修订历史 7 相关记录
甲醛消毒操作记录 8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