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与美国为典例银行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与市场主导

合集下载

案例十一:市场主导模式与银行主导模式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

案例十一:市场主导模式与银行主导模式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

案例十一:市场主导模式与银行主导模式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金融结构一般可分为英美式(普通法系)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和德日式(大陆法系)的银行主导型模式。

在英美体系中,公司主要依赖内源融资,较独立于大银行。

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企业的内源融资占所有投资来源的比重超过3/4;在美国,公司的资金更多地来源于证券的销售。

美国和加拿大,债券、短期证券和股票提供的资金相当于从银行借款总额的50%—70%,而在日本和欧洲大陆国家,这一比例则少于30%。

这些差别最终的净效果很难总结。

通常认为,基于强大的证券市场的金融系统更灵活、更适合于风险项目。

面对非金融公司,银行没有能力处于支配地位,非金融公司大部分依赖于内源融资(未分配利润加上折旧),外源融资则相对次要,而且外源融资也主要通过出售证券,而不是依靠银行贷款。

因此所导致的结果是银行对融资没有垄断权,即使银行拒绝对一特定项目进行融资,这一项目仍有可能进行。

相反,银行主导型模式下,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有能力对非金融公司的投资决策施加影响。

这两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市场主导型模式通常被认为更富竞争性,而银行主导型模式则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降低风险、减少银行破产和减少不稳定性的模式。

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系统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集中性系统和分散性系统之间的差别。

以集中性金融机构为基础的金融系统更适合于为大型长期项目动员资金,这些项目通常只在未来的很长时期以后才会产生效益,但不适合于对数以百万的中、短期风险项目进行评估和融资。

分散化的、以证券为基础的金融系统则能够为每一个项目标价(通过股票市场定价),但是这些风险由投资者自己而不是由中介机构(银行)来承担。

美国的公司管理者常常羡慕日本的同行能从银行获得稳定的项目融资,而且可以不去考虑那些小股东,以至于很长时期内不用给那些小股东支付高额的股利;与此同时,日本的投资者也在羡慕美国金融系统所能提供的大量投资机会。

在以证券为基础的体系中,风险是由市场自身定价的,而在以机构为基础的体系中,投资项目由银行来评估,银行通常对于承担风险持更保守的态度。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
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 效率。

二、 风险分担功能比较
金 融体 系既可以提供风险分担 的方法 , 又 系, 两种融资体系总可 以找到发挥各 自比较优 是风 险分担 的核心 。 风险的分担会增加企业 与 势的地方。另外, 跨部门风险分散还有一个缺

融资功能比较
无论银行还是金 融市场 , 它们最基本 的功 家庭的福利, 使金融交易的融资和风险负担得 点,就是它并不能分散市场中的所有风险, 而 从 而使企业与家庭能选择他们愿意承 只能分散非系统风 险。 系统风险由于是因为经 能都是 向资金 需求者提供 融资服 务。那么 , 银 以分 离, 回避他 们不愿承担的风险 。长期 以 济中 的共 同因素对 所有这两种 方法在 金融 市 行与市场在融资效率上孰优 孰劣 呢? 我们假设 担 的风 险, 场和金融机构中发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区别。 有好和坏两个投资项 目, 两个项目都是在初期 来 ,金融市场 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分散风 险。 由于不 同代 的人 只能在 不同时 和中期各需要投资一次。 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 发达 的金融 市场能够 为公众提 供多种 金融产 在金融市场 中, 称, 期初时两个项 目 都会 得到投资而实施 。对 品和金融工具。 公众在金融市场中可以通过持 点中参与金融市场的买卖, 因此它不能提供给 于银行主导型 的金融体系来 说,到中期时 , 由 有多种不同质的金融产品, 进行套期保值达到 不同代的市场参与者买卖金融产品的机会, 从 于在此之前投入的资金 已成 为沉 没成本, 只要 获取一定收益的同时分散风险的目的。 这种风 而也就不能发挥跨代风险分散的功能。另外, 坏项 目的期末收益高于 中期后 的成本, 银行都 险分散 的主要特 点是在同一时点 , 不 同金融产 金融市场 的竞争性 和投资者 的套利本 性必然

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

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

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作者:王冬舒来源:《商情》2020年第07期【摘要】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大体可分为以市场为主导的英美模式和以银行为主导的德日模式。

两者在公司治理、企业融资、风险分担、信息处理等方面部存在诸多差异,各有利弊。

本文即通过上述各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与思考。

【关键词】金融体系;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比较一、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含义所谓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的总合。

一国的金融体系一般由银行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根据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体系作用的不同,金融体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美英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一种是以德日为代表的“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政府是保证金融体系健康运作的基本要素。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长期融资以资本市场为主,银行更专注于提供短期融资和结算服务。

其支持者认为:功能健全的市场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長。

由于竞争性资本市场具有信息归集和向投资者有效传递信息的功能,并且将企业融资与企业的业绩联系,市场机制将降低与银行体系有关内在的低效率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

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主要作用。

二、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金融体系主要有六大基本功能或核心功能:(1)清算和支付结算;(2)转移经济资源;(3)管理风险;(4)储备或聚集资源和分隔股份;(5)提供信息;(6)解决激励问题。

下面将主要根据功能观点来分析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提供这些功能方面的优劣势。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基于功能观点的分析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基于功能观点的分析

p o t c n my fo af n t n l iw .Th i n t n fb n sa d ma k t o p o t c n my a e i a cn r mo e e o o r m u c i a e o v eman f c i s o a k n r e t r mo e e o o :f n ig.r k—s a — u o s r n i s hr ig,if r t n p o i o n n o ma i r vs n,ma a e n n u e vs n n o p r t n si lto .B n n r k t a e d f e ta v n a e o i n g me ta d s p r i o ,a d c r o a i t i o mu a in a k a d ma e h v i e n d a t g s s s r
组 , 采 用 新 的监 管 理 念 —— 功 能 性 监 管 体 制 。 并
[ 键 词 ]金 融 体 系 ; 济 增 长 ; 融 功 能 关 经 金 【 中图 分 类 号 】F 3 . 【 献 标 识 码 】 A 【 803 文 文章 编 号 】1 7 6 3—5 0 (0 7 0 —0 0 —0 6920)1 01 6
o h s ief n t n ,S h i n il y t m e e b n sa d ma k t o xs a e f c c n my d v lp n .I h t r .f— n t e efv u c i s O t e f o a n c s e wh a k n r esc e itC p re te o o e eo me t n t e f u e i as r n u
Ke r s ia ca s se ; c n mi r wt ;f a c u c in y wo d :f n i y t m e o o c g o h i n i f n t n l n l a o

金融

金融

不同金融体系的优劣及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两种金融体系,一类是以德日为代表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另一类是以美英为主的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下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两者优缺点。

(一)银行主导型1 银行主导型下德国金融体系特色德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特色就是全能银行制度。

全能银行是“能够从事除发行货币和抵押债券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

换言之,与所谓的分业体制下的专业性银行不同,全能银行的特点不是局限于任何一种特殊的业务。

例如吸收存款、提供信用贷款或长期融资等,相反,全能银行能够参与所有提供货币和资本的活动:包括吸收存款、发放各种期限的贷款、发行债券、参与企业业务活动。

从事货币、股票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交易等。

德国金融体系的优缺点l、德国金融体系的优点(1)全能银行有利于特点阶段的工业发展。

德国政府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工业企业和银行业的合作,并且鼓励银行对工业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并且当时的企业自有资金率不足,缺乏发展的资金。

全能银行的出现很好的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这也使得当英美银行还处在分业体制下的时候,德同银行就已经有综合型银行。

二战后,德园百废待兴,企业需要长期贷款,全能银行制度为工业企业发展的资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证。

(2)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成就了德国发达的T业和数百万的中小企业。

(3)德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很高。

银行安全性很高。

个人认为这也是德国银行业务单一和历史原因造成的。

(4)德国银行的集中度很高,银行资产不断聚集.形成了世界级的大银行。

比如说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

2、德国金融体系的缺点(1)银行资本的过于强大造成德国非金融业务的不发达。

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

银行间接融资是股票融资的很多倍。

2001年的数据是7.5倍,同时也是债券融资的2.6倍。

从这组数可以看出德国非金融业务的不发达。

也可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与英美等国相比德国金融业的不活跃。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研究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研究

( nr Ge e ̄No12 .1)N 系比较研 究
王 国跃 , 罗利 勇 汪 云兴 ,
(. 1贵州财经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部 ,贵州 贵 阳 5 00 ;2江西农 业大学 504 . 经济贸易学院, 江西 南 昌 3 0 4 ) 3 0 5
下 , 险高 度集 中、 别新投 资项 目能力有 限 的银行 风 识 主导体 系 就应该 让位 于市 场 主导型 的金融 体系 。
二 、 行主 导 型 与市 场 主导 型 金 融体 系结构 特 银 征的 差异 第 一 , 融机 构 的 资产 和 负债 结构 。银 行 导 向 金
样工 业化 进程 开始较 晚 的 国家 为 了能 够追 赶上其 他 发 展更 早更 快 的 国家 , 采取 银 行 主导 型金 融体 系是 必要 的 ; 而美 国和英 国这样 工 业化 开 始较 早 的 国家 更适 合选 择市 场主 导金融 体系 模式 。 第二 , 律 因素 。有 着 习惯 法 传 统 的 国家注 意 法 对 小投 资 者 的保 护 , 向于发 展 以市 场为 基础 的金 倾 融体 系 ; 民法 国家注重 对债权 人 的保 护 , 而 故银 行在 金融 体 系 中占据 主导地 位 。 第三 ,投 资风险 因素 。风 险规 避型投 资者 选择 , 银 行存 款 、 国债等 固定 收益 的金融 产品 , 而风 险偏好 型 的投 资者选 择 收益不 确定 型 的金 融工具 。不 同类 型投 资者群 体对各 类 金融产 品 的需 求就 决定 了一 国 的金融 体系 类型 。 第 四 , 融 体 系取 决 于 当 时 经济 发 展 的 水 平 。 金 在 经济 发展 之初 , 储蓄 资源极 度短 缺 , 行主导 的金 银 融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迅速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 长 的功 能 , 将 少 量 资 源集 中 于某 些 关 键 项 目 中 。 能 但是 , 当经济 发展 到一 定程度 , 以至于储 蓄缺 口不再 是 经 济 发展 的主要 矛 盾之 时 , 融体 系的首 要 任务 金 就发 生 了转 移 , 即如何 在 确保 风 险分 散 和金 融 体 系 安全 的前提 下 , 储 蓄资源 能够被 充分 、 使 有效地 运用 到 那 些 前 景 不 甚 明确 的投 资 项 目中 。在 这种 情 况

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

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

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1谢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关于这两种融资体制的比较,目前理论界争论得比较厉害,到底是银行主导型好还是市场主导型好?中国现在对此的争论也很大。

一、经典论著介绍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孰优孰劣?这方面有几篇经典论著。

第一篇就是Franklin Allen的《比较金融体系》;然后是Ross Levine的《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跨国比较》和《Bank-Based or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 Which is Better?》,前一篇刊登在《金融体系演变考察》,由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后一篇见Levine个人网页。

Levine有几篇经典的论文,目前一部分已经由唐寿宁主编的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翻译出来了,但是主要的著作还是在网站上,一个是在世界银行的研究网页上,一个是在Levine的个人网页上。

Levine做过关于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世界银行的课题,连续做了10年,得出了一个Levine指数,用以衡量哪种制度叫银行主导型,哪种制度叫市场主导型,然后跟各种变量进行比较。

世界银行1999年的金融结构项目(Levine是负责人,见世界银行研究项目专门网页)建立了150个国家30年的金融结构数据库。

戈登.史密斯在50年代第一次论证了金融结构的分析,此后就没有人再做这么仔细的研究了,这次世界银行委托Levine把这个数据库建立起来了,这样,全世界150个国家,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都有了,将来就可以作正式比较了,可以建模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创举,我们就可以真正用数据、模型来比较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差别在哪里,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融资效率等各种各样的变量有什么关系。

但是这个比较的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出来,仍然无法说明哪种制度好。

第五篇论著特别要介绍的就是博迪的《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济论文—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分析以及我国的选择

经济论文—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分析以及我国的选择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 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 系,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 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 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 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 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主要作用。
从金融发展理论看,银行主导和市 场主导这两种体系并无绝对优劣之分, 关键看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发 展之初,一方面,储蓄资源极度短缺, 解决储蓄缺口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 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项 目在技术上相当成熟,其收益前景也比 较确定。此时,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能 够充分发挥其动员储蓄、促进经济增长 的功能。特别是在适当的政府干预下, 这样的体系更是能将少量资源集中于某 些关键项目中,从而优于那种强调竞争 和风险分散的市场主导体系,但是,当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储蓄缺口 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时,金融 体系的首要任务就发生了转移。即:如 何在确保风险分散和金融体系安全的前 提下,使储蓄资源能够被充分、有效地 运用到那些前景不甚明确的投资项目中。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高度集中、识别新 投资项目能力有限的银行主导型体系就 应该让位于市场主导型体系。
依据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和金融市 场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将金 融体系划分为两类:以美、英为代表的
“市场主导型(market-based)”与以德、 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bank-based)” 两大模式。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直接融 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政府是保证 金融体系健康运作的基本要素。在市场 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发达, 企业的长期融资以资本市场为主,银行 更专注于提供短期融资和结算服务。其 支持者认为:功能健全的市场更加有利 于经济增长。由于竞争性资本市场具有 信息归集和向投资者有效传递信息的功 能,并且将企业融资与企业的业绩联系, 市场机制将降低与银行体系有关内在的 低效率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 发达,企业的长期融资以资本市场为主。银行 更专注于提供短期融资和结算服务。
竞争性资本市场要求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有效性,将企业融资与企业的业绩联系。这样 的市场机制将降低与银行体系有关内在的低效 率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 代表国家:美国,英国
对比
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 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的金融行为。 间接融资: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
代表国家数据对比分析:德国
代表国家数据对比分析:日本
代表国家数据对比分析:美国
代表国家数据对比分析
从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从居民和企业的角度看
由此可见,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 中的个人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中的 个人承担的风险大。由于金融市场提供风 险分担机会,所以,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 国家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是值得提倡 的。
监管
• 美。德金融监管机构的对比 • 美。德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内容对比 • 美。德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对比
美国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内容
(1) 银行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RS) 其主要监管对象 是所有的存款机构, 监管职能是检查所有商业银行 会员的账目, 并对这些会员商业银行设定最低储 备率要求。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 是美国一个独 立的联邦政府机构, 主要职能是为美国独立注册的 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 种存款帐户提供限额10 万美元的保险, 以及银行监管职能。其银行监管职 能主要针对非美联储成员的州注册银行和储蓄信 贷机构。
1:两个体系中,间接融资在德日发挥 的作用比在美国发挥的作用要大。
2:在市场体系中,股权融资发挥的作中,我们都主观的认为,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所占 比例一定大于直接融资,在市场主导型金 融体系中则相反。但从以上数据中,我们 却发现,在德国、日本这样典型的银行主 导型国家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占比差 距逐渐缩小。
这说明,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 其主要的风险就是经济不景气时,大量的企业 出现违约,使短时间内银行的坏账急剧增加。 如果不能急时得到注资,就会出现危机。 例如1990年日本金融危机之前,日本银 行以为经济大好于是将大量的资金贷出,但等 到了危机来临的时候,大量企业违约。日本银 行的坏账迅速增加并达到了5000亿,数不胜数 的企业倒闭。
德国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内容
(1)银行业
联邦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a.一般规则的发布(如原则和规定); b.过程中的持续监管,对某些机构的个别监管 措施除外(有些措施直接由FFSA 负责); c.审慎审计; d.审慎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德国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内容
(2)证券业 联邦金融监管局 a监督所有金融工具的交易; b调查和查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行为; c监管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人员的信息披露 及证券交易行为; d保管证券发行说明书; e监管公司和个人遵守有关行为准则; f监管上市公司收购行为; g 监管投资基金; h监管证券经营服务机构的偿付能力;
风险结构对比
市场主导将风险分散在很多方面
银行主导的体系中主要由银行承受风险
危机来临时,以银行为主导的国家如果能保 住大银行则基本上能控制住危机,而以市场为主 导的国家即使政府急时注资,却仍不能有效阻止 危机蔓延。因此市场主导的国家遭受的打击更大..
风险结构对比
例如在此次危急中倒闭或者破产重组的 美国企业数不胜数,尽管美国政府也在尽 力挽救,但效果仍不明显。 但在德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德国政府 在出台政策拯救大银行之后,情况明显得 到改善,在美国到处一片狼藉的时候德国 甚至对外宣布,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三个 月保持上扬,消费者信心指数再次意外上 升。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风险对比
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德国在 2008年立法成立规模5000亿欧元的金融稳定 基金,负有为金融业的拆款提供国家担保、 强化银行自有资本以及帮助银行处理不良资 产等任务。
德国于2009年4月再次起草了2000亿欧元 坏账银行计划,允许德国的银行把不良资产 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至单独的坏账银行。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复杂, 具有“两级多元化” 的特征。从横向来看, 金融监管分为联邦一级和州一级 的监管;从纵向来看, 各级的监管机构多元化, 由多个金 融机构各司其职、分别监管。
统一监管体制:德国金融监管体系几经改革,《银行法》先 后多次修改,从分业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但德意志联邦 银行以各种方式参与金融监管的做法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一 直强调德意志联邦银行必须与联邦金融服务监管局密切合作, 共同担负对德国金融业的全面监管职责
美国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内容
(2) 证券业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 成立于1934 年, 其监管对象主要是证券机构和全国性证券 市场, 旨在通过监管证券市场维护金融秩序,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证券交易委员会的 监管职能主要表现在对证券机构信息披露的监 管以及对证券机构欺诈、提供虚假信息、内幕 交易行为的禁止, 以此保障证券投资者能获得 在市场公开发售证券的公司的所有重要信息的 权利, 规范证券交易行为。
以德国与美国为典例 银行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与市场 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之对比
金融学11组
简介
银行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 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 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发 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 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监督公司管理者 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 主要作用。 代表国家:德国、日本
从居民和企业的角度看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典型国家里, 证券占家庭金融资产很大比例,相当程度 上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股价下跌后被迫变 现的家庭,将深受消费下降之苦,股价上 升就会给家庭带来较大收益。
从居民和企业的角度看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典型国家里, 家庭资产构成中证券仅占一小部分, 加大 比例的金融资产是银行的债券,这些债券 不按市场标准进行估价,因此股价的波动 对家庭的影响并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