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探春生日研究
《红楼梦》选读之《探春理家》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

《红楼梦》选读之《探春理家》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一、阅读原著关于探春的内容,如:第三十七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六回、第五十五回、第七十四回二、基础知识积累:1、冷子兴口中“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的人是。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因为的推荐。
在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回,她公然宣称“ 。
”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杨妃指的是,飞燕指的是;飞燕葬花是因为事。
4、元妃省亲回来,要姊妹们作诗,薛宝钗看见宝玉写了“绿玉春犹卷”的句子,便点出元妃不喜欢“红香绿玉”,教他把“绿玉”改称“ ”,被宝玉称为一字师。
在宝玉生日宴上,宝钗抽到的花签是。
三、课文探究导引:1、概述探春理家过程中主要做的三件大事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2、探春的改革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家庭危机状况而提出来的?3、探春理家,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4、你认为探春理家有何局限性?5、文本中是如何体现薛宝钗贤惠,识大体的?5、试比较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答案:一、阅读原著关于探春的内容,如:第三十七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六回、第五十五回、第七十四回二、基础知识积累:1、冷子兴口中“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的人是王熙凤。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因为贾宝玉的推荐。
在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回,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私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杨妃指的是薛宝钗,飞燕指的是林黛玉;飞燕葬花是因为去怡红院吃了闭门羹事。
4、元妃省亲回来,要姊妹们作诗,薛宝钗看见宝玉写了“绿玉春犹卷”的句子,便点出元妃不喜欢“红香绿玉”,教他把“绿玉”改称“ 绿蜡”,被宝玉称为一字师。
在宝玉生日宴上,宝钗抽到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三、课文探究导引:1、概述探春理家过程中主要做的三件大事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提示:第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
金陵十二钗之贾探春

• 俗语说,在其位,谋其政。要有怎样的格局
和远见,才能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警醒之 语?试问贾府之中,又有几人有这样的觉悟?
• 探春的思想境界已经到了为家族兴 衰而担忧的高度,因而才会发出那
末世哀音。
远嫁和亲的悲哀
• 一种观点认为,从历代和亲公主的经历 来看,远嫁的探春不会生活幸福,她的 理家治世之才也不会有施展机会。而且 蛮族的收继婚制度是丈夫作为部落首领 死后,和亲公主还会嫁给继任首领,可 能是亡夫的兄弟子侄等。与我们中原传 统文化的宗族伦理观念大相径庭,让人 难于接受。而且她这一去,“游丝一断 浑无力”,和以往的和亲公主一样从此
当得起!”探春冷笑道:“俗语说的,‘物伤其
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9、抄检大观园(第74回)
• 第74回是抄检大观园。探春道:“我的东西倒
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 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
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 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 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 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 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 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
情趣高雅、最喜书法。
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4、成立诗社
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贾政外任学差,探春下帖邀请宝玉和众姐妹到
秋爽斋,成立了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
社,自号“蕉下客”。当场做东开了第一社,
做《咏白海棠》诗。后日又开第二社,贾探春
《红楼梦》中探春形象研究

《红楼梦》中探春形象研究作者:李玉婷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小说之一,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
探春作为四春之中着墨最多的人物,被作者赋予了深厚的内涵。
本文以探春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高远的志向、敏感自卑的心理、不俗的志趣以及不凡的管理才能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一人物形象,进而分析《红楼梦》中探春命运走向。
研究这一人物,旨在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红楼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性格;命运1前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在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中,探春以独具一格的创新意识以及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大众的喜爱,林语堂就曾表明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他最爱探春。
探春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
在她身上,有着现代女性自立自强的影子。
她虽因庶出的身份而自卑,但从未丧失其侯门闺秀的自尊傲气;她因女子身份受限于封建伦理的桎梏,但依旧难掩其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以及不输入男子的才能。
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1],其身上凝聚的自强自立品格亦对当代女性追求个人价值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分析2.1志存高远、敢于斗争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性被束缚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纲纪中,往往被磨灭个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
探春作为官宦人家的小姐,从小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庞大严密的家族系统中,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然探春身上却具有极其强烈的个体性,在贾府这个封建礼教严苛的大家族中活出了自我。
在塑造探春这一人物形象之时,作者采用了性别错位的方式[2],探春虽为女子,却有着同男子般的高远志向以及自强自立、爽朗大气的性格。
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3]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探春的这一言论无疑于在挑战封建伦理纲常。
正如秋瑾所写的“身不得,男儿列。
《红楼梦》中的生日宴都在暗示了什么?

《红楼梦》中的生日宴都在暗示了什么?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一共热闹的写了四次生日宴。
第一次是宝钗的生日,由贾母出面凤姐承办。
那是宝钗来贾府第一个生日,又是十五岁。
凤姐倒是在贾琏面前告知了一下:"我所以讨你的口气。
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
"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
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说着,一径去了,不在话下。
此时二人关系和睦,已是凤姐管事,贾琏退了一箭之地,只是凤姐不曾想到日后,不是她盘察贾琏,怕是贾琏因二姐之事盘察她了。
接下来生日宴本是极热闹欢喜的,只是最后因为凤姐说一个戏子像一个人,湘云脱口说出像黛玉,宝玉忙使眼色,结果两连都让他得罪了。
湘云恼了,黛玉也恼了,宝玉两边受气,心灰的宝玉写了出世的贴子,后来在宝黛的劝说下放了念头。
只是引得宝玉生感触的却是宝钗点的那支寄生草,后来宝玉出家,果然苦了宝钗。
倒是应了宝钗的那句话,“这个人悟了。
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
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
”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 "快烧了罢。
"宝钗的生日宴伏了宝玉出家宝钗独守。
这样的命运似乎在宝钗十五岁,贾府为她操办生日宴,她为讨贾母欢喜,点的戏中就作了暗示。
第二次生日是凤姐生日,也是贾母出主意,让大家凑份子,尤氏来办。
这一次贾母命尤氏来办,不要凤姐操一点心,本来凤姐得了这样的体面自是欢喜,不想贾琏与鲍二家的私会,偏让凤姐遇上,于是大闹一场,最后闹到了贾母那,才算了局。
此时有贾母在,贾琏勉强给凤姐赔礼,他时若无贾母,估计二人的关系就难说了。
贾琏想不如赔了不是,彼此也好了,又讨老太太的喜欢了。
"想毕,便笑道:"老太太的话,我不敢不依,只是越发纵了他了。
"可不是,凤姐的后台原是贾母。
二人冲突,贾琏最后持剑,凤姐哭求贾母,二人关系日后水火难容。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其中,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形象。
本文将对探春的形象进行研究,探讨她的性格、才能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首先,探春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孩。
她天生机智聪慧,善于观察生活,对人事世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深思熟虑,思虑周全,经常能够准确地判断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她是一个懂得掌控局势的人,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其次,探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才华。
她喜爱诗词,擅于书写文章,有着出色的文学天赋。
她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上。
她深入研究文学理论,对古代文学有着广泛的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探春的文学才华在《红楼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作品为小说增添了文学的深度和魅力。
第三,探春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她对待家人和朋友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她和宝玉、黛玉等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对他们都十分照顾。
她善良、宽容,总是能够体谅别人的情感和需求。
尽管她生活在一个充满虚伪和勾心斗角的社会中,但她依然能保持真实的情感和善良的心灵。
最后,探春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判断使得她在家族冲突和宝黛情感纠葛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她的存在使得故事线条更加丰满和有趣,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
综上所述,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独特形象的人物。
她的聪明智慧、文学才华、善良情感以及对故事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得她成为小说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探春的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附:相关图片。
《红楼梦》“三春”鼎足比较研究

《红楼梦》“三春”鼎足比较研究摘要:《红楼梦》是一部深刻反映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生活的巨著,三春作为《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她们用不同的方式实践的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那个千疮百孔的时代演出了一幕殊途同归的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迎春探春惜春比较。
A Tripod Comparison Research of "Three-Chun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bstract: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 masterpiece, which profoundly reflects Chinese feudal society real-life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three-Chuns play indispensable role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y practised their life goals in different ways, which performed the scene of the tragedy from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hat tattered and torn time.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Ying-Chun Tan-Chun Xi-Chun Comparison引言煌煌文学巨著《红楼梦》,公认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伴随着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广为播放,它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它创造了很多感人的女性形象。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三春”的比较,以便更好地领会《红楼梦》更深邃的意义。
一、(一)楚楚可怜的贾迎春贾迎春是由“公府千金”沦为“蒲柳下流”的第一人,她的悲剧也是曹雪芹“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中的一个沉重音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红楼梦人物属相、年龄、生日

红楼梦人物属相、年龄、生日府元宵开夜宴。
正是告诉大家,从此回之后,就是下一年的事了,那么宝玉也就已经是十七岁了。
此回一直延续到第六十九回,都是在同一年发生的事情,其中,第五十三回是正月,到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就是同一年的六月,贾敬过逝也在同一个月,接下来贾琏偷娶尤二姐是在家孝之中,到了第六十九回,贾赦赏秋桐,尤二姐吞金已是同一年里的腊月的事了。
因此,到第六十九回时,宝玉刚好与秋桐同岁,同是十七岁,从此便可推出,宝玉也是属兔的。
那么,小宝玉一岁的黛玉自然也就是属龙的,大宝玉两岁的宝钗肯定也就是属牛的了。
接下来,再根据宝玉、黛玉和宝钗的生肖,就能一一推算出其他人的生肖了。
贾母: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岁,第六十九回,秋桐十七岁,中间相隔一年,贾母大秋桐六十二岁,故此,贾母属牛。
刘姥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七十五岁,第四十五回,黛玉十五岁,刘姥姥大黛玉六十岁,故此,刘姥姥属龙。
王熙凤:第六回,王熙凤二十岁,第九回,贾蔷十六岁,王熙凤比贾蔷大四岁,故此,王熙凤属蛇。
妙玉:第十七回,妙玉十八岁,第二十二回,宝钗十五岁,中间相隔一年,妙玉大宝钗四岁,故此,妙玉属鸡。
小红:第二十四回、二十五回,宝玉十三岁,小红十六岁,大宝玉三岁,故此,小红属鼠。
袭人、晴雯、香菱:第六十三回,皆与宝钗同岁,故此,三人皆属牛。
贾芸:第二十四、二十五回,宝玉十三岁,贾芸十八岁,大宝玉五岁,故此,贾芸属狗。
贾兰:第七十八回,宝玉十九岁,贾兰十三岁,小宝玉六岁,故此,贾兰属鸡。
贾环:第七十八回,贾兰十三岁,贾环十五岁,大贾兰二岁,故此,贾环属羊。
贾蓉:第二回,黛玉六岁,贾蓉十六岁,大黛玉十岁,故此,贾蓉属马。
贾蔷:第九回,贾蔷十六岁;第十三回,贾蓉二十岁,中间相隔一年,贾蔷小贾蓉三岁,故此,贾蔷属鸡。
秦钟:第五回,借可卿之口得知,秦钟与宝玉同年,故此,秦钟属兔。
薛蟠:第四回,薛蟠比宝钗大两岁,故此,薛蟠属猪。
书中第四十九回里写到:“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
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和生辰分析

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和生辰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和生辰分析【导语】:《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及生辰红学研究《红楼梦》一书中多处提到了人物的年龄及生辰,更主要的是,这些人物的年龄及生辰在书中的许多地方是相互矛盾的,本来应该边看边记录下来《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及生辰红学研究《红楼梦》一书中多处提到了人物的年龄及生辰,更主要的是,这些人物的年龄及生辰在书中的许多地方是相互矛盾的,本来应该边看边记录下来的,可是因为书太长了,每次看完就忘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探春生日之研究
每当谈起《红楼梦》后40回“续作说”的荒诞无稽时,总有聪明人态度横蛮地断言“明眼人稍稍一看就能判别后40回是续作”云云;能言善辩者还振振有词地罗列“证据”,指责后40回没有按照前80回的“伏线”展开情节,而其中最明显或者最重要的一个例证就是探春远嫁并不是第5回判词所暗示的“清明时节”。
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以下一系列客观可验证的文本事实:
(1)现存120回小说情节之下隐藏了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这个真实年代序列被作者用历法特征、元旦朝贺、皇家殡葬、黄河决口以及科举考试等情节暗示出来,小说就是按照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展开逐年叙事;
(2)作者用错误的八字命理暗示了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曹佳氏真实的生日“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这个生日在清宫档案《娶妻册》上有着明文记载;
(3)作者用一明一暗、一真一假的两套时间叙述系统共同指出甄贾宝玉的原型人物、作者本人曹頫生于1706年(丙戌年)。
至于说到第5回关于探春的判词,本篇专栏将要向大家展示,聪明的“明眼人”们从未看出来,这首判词根本不是在暗示探春于“清明时节”出嫁,而是在暗示探春生于“清明节”。
《红楼梦》第5回写到,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一幅画——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小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有四句判词: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关于这首判词,从“红学”专家到一般红楼发烧友,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这是对小说重要人物探春结局的暗示——探春于清明时节远嫁他乡。
小说第102回写探春出嫁,时间并不明确。
但根据上下文来看,此时宝玉和宝钗已经“圆房”,按照孝制和贾母等人的安排,元春死于立春后一日,而宝玉“圆房”已经过了为姐姐元春守孝的“九个月的功服”;另外,第99回写道:“所以园内的只有李纨、探春、惜春了。
贾母还要将李纨等挪进来,为着元妃薨后,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现今天气一天热似一天,园里尚可住得,等到秋天再挪。
”第102回则写道:“园中人少,况兼天气寒冷,李纨姊妹、探春、惜春等俱挪回旧所。
”由这些情节来判断,探春出嫁必定是在深秋初冬时节。
于是聪明的“明眼人”指出——后40回的描写跟第5回判词给出的“伏线”完全对不上。
真是这样吗?我建议大家认真仔细地研究一下探春的年龄和生日问题。
为了准确了解探春的年龄,大家可以方便地根据贾环和贾兰的年龄进行推算。
小说第4回写道:“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根据我所推定“还原”的《红楼梦》真实年代序列,此时为1714年(甲午年),故贾兰生于1709年(己丑年),比叔叔贾宝玉小3岁。
小说第78回,根据我所推定“还原”的《红楼梦》真实年代序列,此时为1722年(壬寅年)秋,贾兰作七言绝句《姽婳词》,众幕宾看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
”
第78回又写到了贾环的年龄。
贾环作诗后,众人夸奖说:“三爷才大不多几岁,俱在未冠之时。
如此用心做去,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么?”请问大家,贾环比贾兰究竟大几岁呢?
如果贾环比贾兰大两岁,则他应生于1707年(丁亥年)。
但是贾环的胞姐探春是“三月初三”生日(第70回),探春虽是庶出,但不可能比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还大。
关于探春的生日,小说第70回写得很清楚: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
社主。
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
……饭毕,又陪着(王子腾的夫人)入园来游玩一遍,至晚饭后掌灯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元春早打发了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玩器。
合家皆有寿礼,自不必细说。
饭后,探春换了礼服,各处行礼。
探春究竟生于哪一年的“三月初三”呢?由于贾环只可能比贾兰大一岁,即生于1708年(戊子年),因此探春必定生于1707年(丁亥年)“三月初三”。
查郑鹤声《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1707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恰好是“清明节”(丙辰日,阳历4月5日,星期二)!
请大家看清楚——原来小说第5回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竟然暗示了探春的生日!“清明”在这里不是探春远嫁的时节,而是探春的代称!那些自诩“稍稍一看就能明白”《红楼梦》的聪明人,从此可以谦虚一点了吧。
早在2006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破译红楼时间密码》中,我还指出,探春的文学原型是曹寅的次女、现存120回小说作者曹頫的二姐。
清人萧奭《永宪录续编》载:“(曹)頫之祖□□与伯寅相继为织造将四十年。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
母为圣祖保母。
二女皆为王妃。
”曹寅的长女,就是本专栏前文反复谈及的平郡王讷尔苏嫡福晋曹佳氏。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月初八日,曹寅在奏折中写到了嫁次女的情况:
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
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拟于东华门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
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
兴言及此,皆蒙主恩浩荡所至,不胜感仰涕零。
但臣系奉差,不敢脱身,泥首阙下,惟有翘望天云,抚心激切,叩谢皇恩而已。
(参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63页)
由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曹寅的次女是由康熙皇帝“指婚”的,嫁给了担任康熙侍卫的某王子。
探春生于1707年(丁亥年)农历三月初三,可是,1709年出嫁的曹寅次女绝不可能生于这一天。
既然她在1709年奉旨成婚,那么按照清代“指婚”的法律规定,曹寅的这个次女当年至少应该满13周岁了。
那么,这个“三月初三清明节”是不是作者曹頫在暗示曹寅次女的生日特征呢?我们不妨查一查从曹頫大姐曹佳氏出生的1692年到1707年之间,究竟那些年份的三月初三是清明节。
查郑鹤声《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从1692年到1707年之间仅有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一个年份的清明节是“三月初三”(4月4日,星期三)。
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一条公开的史料证据记载曹寅次女的生年,但由于“三月初三清明节”是小说作者曹頫特别暗示出来的一个特征时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本事实,因此它当然可以作为一条“书面证据”来进行论证。
也就是说,曹寅次女的生日确定为1696年清明节。
生于这一天的她,在康熙四十八年年初未满13周岁时就参加了选秀女,当年在未满14岁时又被皇帝指婚嫁给了某王子。
从清代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合例、不合法的行为。
可是,这是皇帝的圣旨,法律定例又怎么能奈何得了呢?
最终验证我判断的正确性,就是去查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皇室宗谱资料之一的《娶妻册》。
在1709年的《娶妻册》中,一定明文记载了曹寅次女及女婿双方的生辰八字。
曹寅的这位女婿究竟是何人,也终将真相大白。
所谓《娶妻册》,是清宗人府对宗室、觉罗进行严格人口登记和管理的册籍之一,它登记辈分、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时,娶妻年月日,妻族所在佐领,妻父姓名,妻子姓氏、年龄
及出生年月日,并登记本男父名及祖父名。
我在《破译红楼时间密码》中论证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曹寅长女曹佳氏的真实生日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二)。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前秘书长胡文彬在看了我的论文之后,特地去查了“爱新觉罗宗谱”,发现我的论断完全正确,《娶妻册》记载的曹佳氏的生辰八字跟我推断的完全一致。
但是八年来,胡文彬一直不肯公开承认这一点,同时拒绝透露他查考的究竟是何种具体资料。
以“红研所”和“红学会”为代表的中国“红学界”,对此项重大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讳莫如深,噤若寒蝉。
经过反复考虑和艰苦查证,我确认胡文彬查考的资料必定是《娶妻册》,因为该册籍与其他人口登记管理册籍被称为“小玉牒”,也算是“爱新觉罗宗谱”的一部分。
尽管胡文彬不肯站出来公开认定我的研究成果,但是元春及曹佳氏的真实生日可以得到文本证据,八字命理,对胡文彬的访谈报道,以及胡文彬的论文等多重资料的反复验证。
胡文彬及“红学界”的继续沉默,只能表明他们的荒唐可悲。
另一方面,胡文彬及“红学界”将沉默坚持到底,却妨碍了学界对探春原型人物、曹寅次女真实生日及其夫婿身份的考察。
胡文彬也许早已把这个问题查得一清二楚,可是其他人却不再有这个方便的条件——据北京一位清史研究专家赐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经封存了全部玉牒资料,外界已经不能再去查考了。
“三月初三清明节”是探春的生日,是探春原型、曹寅次女、曹頫二姐的生日,这是《红楼梦》隐藏并暗示的又一个重要秘密。
面对这个被揭开的秘密和“红学界”长久荒唐的沉默,大家有什么可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