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奥式气体分析仪操作

合集下载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确保气体分析仪处于整体良好状态,无损坏或故障。

2.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良好连接,并接通电源。

3. 打开仪器的进气阀门,并连接需要分析的气体样品。

二、仪器设置
1.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气体分析模式,并根据要测试的气体类型进行相应的设置。

2. 校准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操作步骤
1. 启动仪器,并等待仪器预热完成。

2. 将样品气体送入样品室,待仪器稳定下来后进行测试。

3. 确保样品稳定流动,不要有气泡或阻塞现象。

4. 观察屏幕显示的测试结果,确保数据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
1. 气体分析仪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处,并远离易燃材料。

2. 操作时要注意仪器周围的环境和安全情况,禁止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地方使用。

3. 使用完毕后关闭进气阀门,并断开电源。

五、维护保养
1. 每次使用后应对仪器进行清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工作。

2. 定期进行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关于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的一些详细步骤,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在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安全使用。

1904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1904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1904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1.手提式气体分析仪的结构2、吸收液的配制苛性钾(K O H)水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碱溶液、氯化亚铜铵溶液3、取气样取样时,把取气管从烟囱的测孔插入,使取气管的进气口迎着烟气排出的方向;将排气管及贮气球胆进气口用铁夹子夹紧(贮气球胆中的气体要排净);用手反复挤压双连球,将烟气连同吸气管中残余气体一起吸入下球,待下球装满气体后,打开排气管夹子,将这部分混合气体排出,再将夹子夹紧,继续吸气,当把吸气管路中的残存气体排净后,即可夹紧排气管。

打开贮气球胆进气中夹子,反复压挤,至球胆中充满烟气。

最后将气球胆进气中夹紧,取下后即可待用。

4、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关闭K1至K6开关,打开K7、K8开关,抬高水准瓶,使量瓶中充满指示剂溶液,然后关闭K8,落下准瓶。

如果此时量管中的指示液没有明显下降,即说明仪器的严密性可靠。

如果量管中的指示液随水准瓶的落下而有明显的下降,则说明仪器有漏气的地方,应找出漏气处,严加密封。

5、操作过程(1)用水准瓶分别调节各吸收瓶内吸收液的液面,使各瓶内吸收液充满至阀门处。

注意:在调节某一吸收瓶内的吸收液封时,应关闭其他吸收瓶的开关。

(2)关闭K1至K6开关,打开K7及K8,提高水准瓶,使指示液充满量管,将管路中空气排出,把烟气试样接入干燥管进口,关闭K8,打开K6,降低水准瓶,使烟气吸入量管。

然后打开K8,提高水准瓶此时吸入之烟气连同管路中的残余空气一起排出。

这样整个管路均被烟气“清洗”了一次,若“清洗”不净,可再“清洗”1至2次。

(3)清洗完毕,提高水准瓶,使量管中充满指示液,关闭K8,打开K6,降低水准瓶。

准确吸入烟气100毫升。

关闭K6打开K1,提高水准瓶,将烟气压入X1吸入瓶内,然后再将水准瓶位置降低,使烟气又被吸回量气管中,经过这样3至4次压入和吸回的过程后,将烟气吸入量气管内,关闭K1把水准瓶靠近量气管,使水准瓶口指示液面与量气管中指示液面对齐至同一高度,记下此时量气管中液面读数。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奥氏气体分析仪是一种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主要是保证仪器的防护罩是否损坏或松动,以及电线是否接好。

2.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应该充电或更换。

3. 确保操作者已经具备使用气体分析仪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气体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4.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使用环境是否适宜,避免在高温、强磁性或易爆炸等场合使用。

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操作者应该戴好防护手套和呼吸器,在分析有害气体时尽可能远离气源,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2. 进行气体分析时应该关掉周围的电器设备,避免干扰分析结果。

3. 操作者在使用气体分析仪时不能擅自更换或调整仪器中的感应器、探头等部件。

4. 操作者应该定时在使用气体分析仪过程中进行标定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5. 气体分析仪在进行工作时不能被强烈震动或颠簸,避免损坏仪器。

三、操作后的维护工作1. 使用完成后,应该及时清洁和保养气体分析仪,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仪器内部。

2.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气体分析仪,应该将电池取出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储存。

3.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气体分析仪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仪器中的感应器或探头等部件。

4. 气体分析仪的仪器维修和维护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得私自拆卸或修整。

总之,气体分析仪属于一种专业的仪器设备,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和准确性,在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程。

如果有疑问或问题,请及时进行咨询和处理。

QF1904型奥氏气体分析仪调试方法

QF1904型奥氏气体分析仪调试方法

QF1904型奥氏气体分析仪调试方法目录1调试目的 (1)2编制依据 (1)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1)4仪器主要部件简介 (1)5调试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2)6注意事项 (6)1调试目的1.1确定用爆炸法测定H2、CH4时,残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提高化验数据的准确度。

1.2比较平行样的测试结果,判断仪器的精密度。

2编制依据2.1 GB12205—1990《人工燃气主组分的化学分析方法》2.2《黑色冶金工业标准汇编》(1992年版)中国标准出版社2.3《化验员读本》(2004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4《1904型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书》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3.1实验室土建工作已完成,地面及水泥化验台干净整洁。

3.2实验室专用水龙头、水池已安装完毕,并且上、下水畅通。

3.3实验时所用电源开关、插座、插板已安装完毕,现场照明充足。

3.4通风橱安装完毕,并且能正常运行。

3.5调试所用的各种药品,配制试剂需要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已到位;盛装试剂的试剂瓶,配制试剂所需的量筒、烧杯、玻璃棒等各种玻璃器具到位。

3.6称量试剂的天平到位。

3.7安装仪器时所需的医用乳胶管、剪刀、镊子、脱脂棉、吸耳球等工器具到位。

3.8操作规程已审核,操作人员已经过理论培训,熟知仪器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并经考试合格。

4仪器主要部件简介4.1气体吸收瓶QF1904型气体分析仪的吸收瓶采用套入式(即作用部分套入承受部分)。

套入式采用聚乙烯塑料套联接具有不易碎,结构轻等特点。

4.2量气管QF1904型气体分析仪为了适合多种用途具有多种量气管。

4.2.1直形量气管容积=100ml,0—100ml最小分度0.2 ml,共分500小格。

4.2.2双球量气管容积=100ml, 0—25ml及25ml—60ml不分度,60—100ml最小分度0.1 ml共分400小格。

4.3爆炸瓶及点火装置QF1904型气体分析仪的爆炸瓶也是采用套入式,点火装置采用火花发生器进行点火,点火率达100%。

1904奥氏气体检测仪使用说明

1904奥氏气体检测仪使用说明

1904奥式气体分析仪详细使用方法A、分析步骤(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

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

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 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第一。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4)第二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在硫酸银的催化下,能和浓硫酸起加成反应而被吸收。

将样气送入不饱和烃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3。

(5)第三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氧气。

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能吸收O2,同时也能吸收酸性气体如CO2,所以应该把CO2等酸性气体排除后再吸收O2。

将样气送入氧气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4。

(6)第四,五,六个吸收瓶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

氯化亚铜氨溶液能吸收CO,但此溶液与二氧化碳,不饱和烃,氧气都能作用,因此应放在最后。

吸收过程中,氯化亚铜氨溶液中NH3会逸出,所以CO被吸收完毕后,需用5%的硫酸溶液除去残气中的NH3,因为煤气中CO含量高,应使用两个CO吸收瓶。

将样气送入第一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再用第二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送入硫酸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为V5。

(7)将样气送入第六个吸收瓶,取剩余样气的1/3送入量气管,在中心三通旋塞处加氧气,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针旋转180°,将氧气送入量气管,混合后量气管读数为100ml,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针旋转45º,把量气管内气体分四次使用高频火花器点火进行爆炸,第一次爆炸体积为10ml左右,第二次爆炸体积为20ml左右,第三次爆炸体积为30ml左右,第四次将剩余气体全部爆炸。

气体分析仪操作流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流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流程气体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气体成分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介绍气体分析仪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正式操作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无明火和易燃物。

2.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状态,包括电池电量、传感器状态等,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气体采样管和探头,并确保其干净无堵塞。

二、开启仪器电源1. 按下电源按钮,打开气体分析仪的电源。

2. 仪器启动后,根据仪器的显示屏上的提示进行操作,比如输入用户名、选择分析模式等。

三、校准仪器气体分析仪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的具体步骤如下:1. 进入校准界面,根据仪器的指引选择相应的校准气体和浓度。

2. 按下校准按钮,等待仪器完成校准过程。

3. 校准完成后,仪器将显示校准成功的提示信息。

四、采样操作1. 将气体采样管或探头连接到气体分析仪上。

2. 根据需要选择抽取气体的方式,可以是主动抽气或被动吸入。

3. 仪器将开始采集气体样品,根据仪器显示的采集时间等待采集过程结束。

4. 采集完成后,将采样管或探头从气体源中取出,并关闭源气阀门。

五、结果显示与记录1. 仪器自动分析采样气体的成分,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2. 可以将结果记录下来,可使用仪器自带的数据记录功能,或者手动将结果输入到记录表格中。

六、关机与清理1. 操作完成后,按下关机按钮,关闭气体分析仪的电源。

2. 清理仪器和配件,包括清除仪器表面的污垢,清洗采样管或探头等。

3. 存放仪器,确保存储环境干燥、通风,以防止仪器受潮或氧化损坏。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敲击或摔打气体分析仪,以免损坏仪器内部元件。

2. 当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时,应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佩戴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如果遇到仪器异常或不符合预期的测量结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咨询。

1904型奥氏仪的特殊使用方法

1904型奥氏仪的特殊使用方法

·2·合成氨与尿素化 工 设 计 通 讯Ammonia and Urea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第44卷第11期2018年11月小氮肥中以煤和石灰为原材料的生产工艺中,变换气和一些特定工序所产生的气体有时如果CO 2含量高,CO 或者O 2依据常规的奥氏仪分析方法得不到准确的数字,只能估计值,这样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大打折扣,所以常规的奥氏仪分析方法需要改进,来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效益。

1 气体奥氏仪分析难题1.1 奥氏仪的型号不一(1)直管型(分度值为0.2mL ,此型号误差大一般不常用)(2)微量型(直管刻度10mL 、分度值为0.1mL 、连接45mL 和45mL 两刻度球,此型号专门用于微量分析)(3)常用型(直管刻度40mL 、分度值为0.1mL 、连接35mL 和25mL 两刻度球)。

1.2 奥氏仪的选择第三种型号相对精密度高、适用广,故被广泛应用。

但在生产过程中,CO 2加CO 总和超过40mL ,在刻度管上读不出来,以往的方法就是估计值,这样既不准确又不安全,也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

通过方法的改进,可以采用“加空气法”可以及时分析出准确有效的数据。

2 该进策略2.1 常规的气体成分分析以变换气成分分析为例:变换气的主要气体成分是CO 2、 CO 、H 2、CH 4、N 2。

用奥氏分析其气体成分过程中,CO 2+ CO 用吸收法已经超过了直管刻度,不能直接读出减少气体体积数值,但还要进行后续的爆炸分析,所以“加空气法”就起到很好的效果了。

首先准确量取25mL 剩余气体于爆炸瓶中,用于做爆炸,分析其中H 2、CH 4气体成分。

剩余气体存于10%硫酸溶液的吸收瓶中,后续的步奏按二元法继续进行,直到爆炸性分析结束后,记下所有数据。

这时只有CO 的数值没有出来,现要把量气管的剩余气体排空,量气管的封闭液注满至刻度线,准确量取60mL 空气与量气管,再把存于10%硫酸溶液的吸收瓶中剩余气体倒出至量气管于60mL 空气混合,读取读数D',这样CO 的体积分数就可以计算出来。

气体分析仪使用手册气体分析仪各个按键功能简单介绍

气体分析仪使用手册气体分析仪各个按键功能简单介绍

气体分析仪使用手册气体分析仪各个按键功能简单介绍气体分析仪使用手册 - 气体分析仪各个按键功能简单介绍1.简介气体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气体成分的仪器设备。

本使用手册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气体分析仪的各个按键功能,以便正确操作仪器并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

2.按键功能介绍2.1 电源开关功能:控制气体分析仪的开关机状态。

操作:将开关切换至"ON"档,仪器开机并开始工作。

将开关切换至"OFF"档,仪器关机并停止工作。

2.2 清零键功能:用于将仪器的读数清零。

操作:在待测气体采样前,按下清零键将当前读数清零。

2.3 记录保存键功能:用于保存当前的检测数据记录。

操作:在检测到需要保存记录时,按下记录保存键,当前数据将会被保存并记录。

2.4 菜单键功能:进入设置菜单,用于调整仪器的参数和功能设置。

操作:按下菜单键进入菜单界面,根据菜单指示进行相应的参数和功能设置。

2.5 上下箭头键功能:用于调整仪器参数或浏览菜单选项。

操作:按下上箭头或下箭头键可上下滚动浏览菜单选项,或者调整参数值。

2.6 确认键功能:用于确认菜单选项或参数设置。

操作:在菜单选项或参数设置完成后,按下确认键以确认并保存设置。

2.7 取消键功能:用于取消菜单选项或参数设置。

操作:在菜单选项或参数设置过程中,按下取消键可取消当前操作并返回上一级菜单。

2.8 检测键功能:开始气体检测和分析。

操作:在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按下检测键开始进行气体检测。

仪器将采集并分析待测气体,并显示检测结果。

3.注意事项在操作气体分析仪时,请仔细阅读使用手册并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结果。

请勿随意更改仪器的参数设置,除非您明确了解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请勿在高温、高湿度、强磁场或腐蚀性气体环境中使用气体分析仪,以免损坏仪器。

定期检查并维护气体分析仪,保持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

以上是气体分析仪各个按键功能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使用气体分析仪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4奥式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1、分析步骤
(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

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

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第一。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4)第二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在硫酸银的催化下,能和浓硫酸起加成反应而被吸收。

将样气送入不饱和烃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3。

(5)第三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氧气。

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能吸收O2,同时也能吸收酸性气体如CO2,所以应该把CO2等酸性气体排除后再吸收O2。

将样气送入氧气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4。

(6)第四,五,六个吸收瓶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

氯化亚铜氨溶液能吸收CO,但此溶液与二氧化碳,不饱和烃,氧气都能作用,因此应放在最后。

吸收过程中,氯化亚铜氨溶液中NH3会逸出,所以CO被吸收完毕后,需用5%的硫酸溶液除去残气中的NH3,因为煤气中CO含量高,应使用两个CO吸收瓶。

将样气送入第一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再用第二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送入硫酸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为V5。

(7)将样气送入第六个吸收瓶,取剩余样气的1/3送入量气管,在中心三通旋塞处加氧气,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针旋转180°,将氧气送入量气管,混合后量气管读数为100ml,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针旋转45º,把量气管内气体分四次使用高频火花器点火进行爆炸,第一次爆炸体积为10ml左右,第二次爆炸体积为20ml左右,第三次爆炸体积为30ml左右,第四次将剩余气体全部爆炸。

冷却后将全部气体送入量气管中,记下量气管读数V6。

(8)将剩余气体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7。

(9)通过上述的吸收及燃烧法测定后,剩余的气体体积为N2。

(10)公式计算
CO2% =V1-V2
CmHn% =V2-V3
O2% =V3-V4
CO% =V4-V5
CH4%=(V6-V7)×3×100/V1
H2%=[2×3(100-2(V6-V7)]×100/(3×V1)
N2%=V1- CO2%- CmHn%- O2%- CO%- CH4%- H2%
Q发热量=2590×H2%+17000×CmHn%+3040×CO%+8560×CH4%)×4.18%
2、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通风。

(2)分析室温度要保持15℃以上,否则焦性没食子酸钾吸收率低,造成误差。

(3)发现吸收剂效率下降,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下根据吸收频率更换吸收剂。

(4)各吸收瓶应注入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

(5)各吸收瓶液体不能冲出规定刻度而到梳形管,以免影响准确度。

(6)前后读数时间间隔应保持一致。

( 7) 爆炸瓶的铂金丝有油污时不爆炸,应清洗或通电燃烧。

(8)爆炸实验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以免发生危险。

(9)爆炸时用手固定爆炸瓶旋塞,防止爆炸时将旋塞冲开。

(10)爆炸时爆炸瓶和高频火花器接口处应保持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