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规约

合集下载

IEC101规约

IEC101规约

传送原因(肯定确认/否定确认)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 召唤遥信遥测BCD码命令限定词
14
15
**H
16H
帧校验和
结束字符
总召唤结束帧
序号 1 2
值 68H 09H 启动字符 帧长度
含义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 0 AC D
09H
68H DF C **H 100+ 01H 0AH **H 0000H 20+ **H 16H 0 0 0 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2+ **H 1 0 ACD DFC 值 68H 63+ 63+ 68H 1 **H 9+ 15 0 0 0 启动字符 帧长度 帧长度重复 启动字符 控制域 地址域 类型标识(测量值) 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15个点) 传送原因(信息组号)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含义
101规约常用报文
总召唤命令帧
序号 1 2 3 值 68H 09+ 09+ 启动字符 帧长度 帧长度重复 含义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0 1 FCB 1
68H
0 **H 100+ 01H 6+ **H 0000H 20+ **H 16H 0 1 1
启动字符
控制域 地址域 类型标识(召唤) 可变结构限定词 传送原因(激活)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 召唤遥信遥测BCD码命令限定词 帧校验和 结束字符

101规约解读解析

101规约解读解析

101规约解读一、101帧格式1例:10 49 01 4a 16(请求远方链路)2例:68 09 09 68 73 01 64 01 06 01 00 00 14 f4 16 (总召唤)3. 单字节(E5H )无数据应答4. 控制域主站-> 分站分站-> 主站 FCB :主站命令计数位,每次翻转。

正常流程 FCB 位每次翻转,如果主站未收到子站的正确应答,则 FCB 位不翻转,如连续多次(三次以上)未收到,则初始化链路。

子 站判断FCB 位,如果发现未变化,则重发上次的原码。

FCV :主站命令有效位 ACD :子站命令,ACD=1表示有一级数据,要求主站召唤 DFC :子站命令,DFC=1表示数据流满,要求暂停召唤 5.功能码表 主站命令保留 PRM方向子站命令二、101原码分析1.请求远方链路手发报文:10 49 01 4A 16(1)控制域=49, ( 2)链路地址=01H RTU 响应:10 0B 01 8C 16(10 AB 01 AC 16 )结果:响应正确说明:这是规约中的第一步,请求远方链路。

若 RTU 响应后一种报文,表示RTU 有1级数据,那主站在复位远方链路之后立刻召唤1级数据。

2.复位远方链路手发报文:10 40 01 41 16RTU 响应:10 00 01 81 16结果:响应正确说 明:这是规约中的第二步, 数据,那主站在本帧之后立刻召唤3.询问1级用户数据手发报文:10 7A 01 7B 16(1)控制域=40 , (2)链路地址=01HRTU 响应: 68 1B 1B 68 88 01 01 07 05 01 02 00 00 03 00 00 04 00 00 05 00 01 06 00 01 07 00 01 08 00 01 BE 16 10 8F 01 90 16结果:正确(1)控制域=40 , (2 )链路地址=01H(10 A0 01 A1 16 )复位远方链路。

使用说明IEC101装置规约

使用说明IEC101装置规约

使用说明IEC101装置规约IEC101装置规约是用于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的通信协议之一,它定义了在电力监控系统中,通过传输数据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IEC101装置规约的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约。

一、IEC101装置规约概述IEC101装置规约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种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监控与控制电力系统中的遥测、遥信和遥控信息。

该规约通过串行方式传输数据,采用了一系列规定的帧结构和数据格式,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IEC101规约一般将工程测量值(遥测)、状态变位信息(遥信)和远方控制命令(遥控)作为基本的通信功能。

二、IEC101装置规约的运行机制IEC101装置规约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在物理层,IEC101规约使用标准的串行电平转换技术,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信号进行传输;在数据链路层,规定了传输帧的各个字段,包括起始字符、控制字段、地址字段和校验字段等;在应用层,定义了遥测、遥信和遥控信息的编码方式和解析方式。

三、IEC101装置规约的使用步骤IEC101装置规约的使用步骤如下:1. 配置通信参数:包括物理层参数、数据链路层参数和应用层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通信波特率、校验方式、站址等参数。

2. 建立连接:规定了主站与从站之间的连接建立过程,包括主站发起请求、从站响应确认和建立连接。

3. 传输数据:主站向从站发送监控命令,从站根据命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反馈执行结果给主站。

4. 断开连接:规定了连接的结束过程,包括主站发送断开请求、从站响应确认和断开连接。

四、IEC101装置规约的应用范围IEC101装置规约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领域,包括电网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电力设备监测和控制等方面。

它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采集、信息交换和灵活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IEC101装置规约的优势与挑战IEC101装置规约具有以下优势:1. 可靠性高:采用了校验和差错重传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2. 灵活性强:具备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和编码方式,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3. 扩展性好:支持多主站和多从站之间的通信,能够满足复杂系统的需求。

101规约报文解释讲解

101规约报文解释讲解

IEC870-5-101规约报文解释一、规约格式简介1、祯格式101规约的基本祯格式如下所示,具体的解释请参照规约手册,这里不再重复。

固定祯长格式:启动字符(10H)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帧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可变祯长格式:启动字符(68H)长度(L)长度重复(L)启动字符(68H)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链路用户数据(可变长度)帧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规约中不同的命令,可能采用不同的祯格式。

2、控制域功能码说明主站下发子站功能码主站初始化RTU下发命令流程(以非平衡方式通信)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和总召唤的一样,只是信息体地址会有所区别) 5、 发对时令 680f 0f6853adrs670106 comadr 0000millisecondsj lmilliseconds_h子站确认祯minute s680fhoursday0f6880monthyearCS adrs67010716 comadr6、 召唤全电度0000minutes 6809millisecond sjhoursday096873lmilliseconds_hmon thyearCSadrs65010616 comadr0000 子站发送电度总召唤确认祯680945CS16096880 adrs650107 comadr000045CS16 子站发送电度祯(下面将详细讲述) 子站发送电度结束祯6809096880adrs65010acomadr 000045CS167、如果电度没有召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电度680909687badrs650105comadr 0000QccCS16命令码限定词(电度分4组)Qcc=0x26为第一组,0x27rtu 站址),comadr 表示公共地址(一般为rtu 站址), infadr_h 表示信息体地址高位,CS 表示祯校验和。

对时1、询问链路状态子站回答 10149 80 adrsCS adrsCS 16 16-一2、复位远方链路 10 40 adrsCS 16控制域,子站回答 10 89adrsCS16-3、总召唤68 10 106873"adrs6401060014CS 16-子站确认6809096880000014CS16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下面将详细解释) 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祯6809096888000014CS16如果没有石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 下发命令码:680909687b000024CS16命令码限定词(0x1501 01 01 07 0a 05 comadrcomadrcomadr-0x24),遥信祯8组 (0x1d —0x24)comadr 以下adrs 表示链路地址(一般为infadr_l 表示信息体地址低位,祯为长时标方式。

101远动规约讲解

101远动规约讲解

由于采用变化信息传送策略,应答式规约对通道的要求较高, 因为一次通信失败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应答式规约往往采用整帧校验的方式。
应答式规约一般适用于多个从站和一个主站间进行数据传输。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IEC60870-5家族相关标准
-1 传输帧格式
-2
-3 -4 IEC60870-5
1.2 规约的分类 循环传送(CDT)规约 设备规约:WYZ,SYZ,YDZ 准标准规约:西南CDT,东北CDT 标准规约:DL451-91 串行规约 扩展规约:XT9702、DISA 问答式(POLLING)规约 引进系统所带规约:1801/U4F/SIEMENS 标准规约:DNP/IEC60870 网络规约 行业规约:DL476-92 国际标准规约:DNP/IEC60870-5-104、TASE2.0、 IEC61850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防止报文丢失和重复传送
用于发送确认和发送响应服务。
启动站发送报文后,从动站的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受干扰, 启动站未收到正确的确认或响应报文,或在最大超时间隔
内未收到报文,则启动站重发原发送报文,最大重传送次 数是个规定参数。(在配套标准中为3 )。
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发送帧,并向启动站发送确认帧或响 应帧,同时将确认帧或响应帧保存。如下一次接收到的发 送帧的帧计数位的值不同,即将保存帧清除。否则将保存 帧重发。
1.3 循环传送规约的特点
数据传送以厂站端为主,以固定的传送速率循环不断地发 送厂站数据给主站端,而主站端被动接收。
循环传送式规约采用遥信变位优先插入传送的方式,重要 数据发送周期短,大大提高了事故信息传送的相应速度, 实时性强。由于采用现场数据不断循环上报的策略,帧长 度随被测点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数据发送周期长,实时性 较差,主站对一般遥测量变化的响应速度慢。 只能传送512路遥信和256路遥测,64路遥脉。 允许多个厂站和多个主站间进行数据传输,通道必须采用 全双工通道,并且不允许多台RTU共线,只能采用点对点 的方式连接,通道占用率高。如有下行信号,需要上、下 行两条通道。

101规约7个字节时标

101规约7个字节时标

101规约7个字节时标
摘要:
1.101 规约的概述
2.101 规约的字节时标
3.101 规约的应用领域
正文:
1.101 规约的概述
101 规约是一种数据传输的规范,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

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速率,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01 规约具有可靠性高、传输速率快、兼容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01 规约的字节时标
101 规约中的字节时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字节的发送和接收时间。

在101 规约中,字节时标的长度为7 个字节。

这意味着,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字节都需要按照特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送和接收。

这种设计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3.101 规约的应用领域
101 规约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101 规约可以用于传输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此外,101 规约还可以应用于楼宇自控系统、电力系统、交通控制系统等领域,为这些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功能。

总之,101 规约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规范,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字节时标为7 个字节,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01规约说明书

101规约说明书

2.6帧检验和
帧检验和是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

3.平衡式传输(主站作为启动站的各种报文)
3.1 主站的询问顺序
主站请求链路状态→子站响应链路状态→主站复位远方链路→子站肯定确认
子站请求链路状态→主站响应链路状态→子站复位远方链路→主站肯定确认
链路过程若失败则重发3次,3次后停止通讯并置链路为断开状态。

主站的工作流程是主站总召唤→时间同步→召唤1级用户数据→进行遥控→时间同步→召唤2级用户数据→召唤分组YX→召唤分组YC
子站故障主动上传→主站肯定确认
3.2 复位远方链路报文
3.2.1主站复位远方链路帧(C_RL_NA_1)
3.5.5 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帧(M_IC_NA_1)
子站时钟同步确认帧(C_CS_NA_1 ACTCON)
3.10.2 子站发送遥控命令确认帧(预置/执行)(C_DC_NA_1)。

101规约报文解释(适用初学者)

101规约报文解释(适用初学者)

101规约报文解释(适用初学者)1101规约解读101规约解读一、101远动规约的基本对话过程1)初始化过程(链路两端通电时):主站询问子站链路状态和子站以链路状态回答主站,主站复位远方链路,子站确认回答;子站向主站询问链路状态,主站以链路状态回答子站,子站复位远方链路,主站确认回答;主站发总召唤命令,子站以全数据回答,主站发送时钟同步命令,子站以同步时钟事件回答。

2)基本问答过程:主站在初始化完毕,并召唤过全数据和时钟同步之后,开始轮询辅助数据;如果分站有二次数据或一次数据,它将直接用数据应答。

如果它不存在,它将用否定信息回答(否定回答是单个字符“e5h”,也可以用“无请求数据”确认框回答)。

3)其他问答过程:遥控选择命令以遥控选择确认帧回答,遥控执行命令执行电子呼叫框以应答电子命令。

链路报文格式1)固定帧长帧格式启动字符(10h)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帧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固定长帧报文就是链路初始化报文主站:1049064f16(主叫链路状态)子站:100b061116(正常状态)主站:1040064616(重置远程链路)子站:1020222616(确认)主站:105a066016(召唤一级数据)子站:es(没有所召唤的数据)二、总称主站--子站680909685830664010606000014DE166809096968730164010601000014F416主?子:总召唤命令帧c_ic_na_168hl=9L=9(重复)12101协议解释68h01fcb10011(控制域)链路地址域类型ID 100(100十六进制为64)变量结构限定符=01传输原因=6(活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信息体地址低字节00h信息体地址高字节00hqoi=20(总调用)(20十六进制为14h)帧校验和cs16h子站dd主站68090968280664010706000014b41668hl=9l=9(重复)68h10acddfc0000(控制域)链路地址域类型标识100(100十六进制为64)可变结构限定词=01传送原因=7(激活确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信息体地址低字节00h信息体地址高字节00hqoi=20(总召唤)(20的十六进制为14h)帧校验和cs16h遥测点编号从16385开始23101协议解释分站DD主站(通用呼叫遥测传输)68888868280615c014(20响应总召唤)0601400600d2040e00ec0316*******f00cc04ff00f3001600f5ff0000cb04ee07a9ffd7ff5 a00ca041700c7ff3d005c0800000000870187008b01eb06d5fbf0fe1604f206000000000000940 6f806f406fd0602075002320040021c002c00ddfff100e90025003e023*********ff9200ff001 5ff8e0000019e002900d80100000000dd1668hl=88l=8868h10acddfc1100链路地址域RTU地址类型ID 9(15代表标准化遥测,0d代表短浮点遥测)消息体数(遥测数)传输原因14h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广播消息体地址低字节开始地址低字节消息体地址高字节起始地址高字节遥测值1(第一个遥测值的低位)遥测值1(第一个遥测值的高位)ivntsbbl000ov(暂时固定为0)遥测值2遥测值2ivnsbbl000ov(暂时固定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动传输规约之IEC60870-5-101篇(1)(2009-01-31 20:44:51)1)101规约唯一地采用IEC60870-5-1 6.2.4.2 中定义的帧格式FT1.2,IEC-6087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五部分传输规约--共五篇)下载,FT1.2三种帧结构格式如下:固定帧长格式)(可变帧长格式)(单字节)2)101规约有平衡传输和非平衡传输两种方式:①非平衡传输方式对于信息采集、处理均由主站控制策略实现优化,实现简单,易于控制;②平衡传输可以快速上传重要信息,信息传输效率更高,主动性更强,但是主站端相应、控制较复杂。

平衡传输只能用于点对点或者多个点对点的全双工通道。

如果通道为半双工通道或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多点星形等通道配置,只能采用非平衡传输。

101规约一般应使用非平衡方式。

3)101规约--控制域的定义:D7 D6 D5 D4D3 D2 D1 D0①主站子站②子站 --> 主站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

启动报文位PRM。

PRM=1,表示主站向子站传输,主站为启动站。

帧计数位FCB。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传输服务时,将FCB 位取相反值,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 次。

若主站正确收到子站报文,则该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传输服务结束。

复位命令的帧计数位常为0,帧计数有效位FCV=0。

帧计数有效位FCV:FCV=0 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

FCV=1 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

发送/无回答服务、重传次数为0的报文、广播报文时不需考虑报文丢失和重复传输,无需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因此这些帧的计数有效位常为0。

②传输方向位DIR。

DIR=1 表示报文是由子站向主站传输。

启动报文位PRM。

PRM=0 表示子站向主站传输,子站为从动站。

要求访问位ACD。

ACD=1 表示子站希望向主站传输1 级数据。

数据流控制(DFC):DFC=0 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DFC=1 表示子站数据区已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表1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9 请求/响应帧召唤链路状态010 请求/响应帧召唤用户1 级数据 111 请求/响应帧召唤用户2 级数据 112、13 备用—14、15 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表2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0 确认帧确认10 备用1 确认帧链路忙、未接收报文11 响应帧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2~5 备用12 备用6、7 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13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8 响应帧以数据响应请求帧14 链路服务未工作9 响应帧无所召唤的数据15 链路服务未完成待续。

远动传输规约之IEC60870-5-101篇(2)(2009-01-31 21:55:12)标签:101规约it4)101规约结构注:上图中,APCI未用。

LPDU(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CI(链路规约控制信息)+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注:101规约中链路地址和ASDU公共地址在具体的项目中是如何取值的,一般LINK ADDR取站地址,如果站中仍分区(SUSTATION)就用ASDU来区分如果只有一个那干脆取一样就好了。

①类型标识,第一个八位位组为类型标识,它定义了后续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

bit 8 7 6 5 4 3 2 127 ... (20)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1..255><1..127> :=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128..135> :=为路由报文保留(专用范围)<136..255> :=特殊应用(专用范围)②可变结构限定词,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二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规定如下:bit 8 7 6 5 4 3 2 1SQ 26数目 20SQ=单个或者顺序:= BS1[8]<0..1><0> :=寻址同一种类型的许多信息对象中单个的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的集合<1> :=寻址ASDU单个信息对象中顺序的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的同类集合number =N=数目:= UI7[1..7]<0..127><0>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含信息对象<1..127>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信息元素(单个信息元素或同类信息元素组合)的数目③传送原因,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三个八位位组定义为传送原因,如下所示:bit 8 7 6 5 4 3 2 1T P/N 25 原因20T=test := BS1[8]<0..1><0>:=未试验<1>:=试验注:原因中测试-比特定义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在测试条件下所产生的。

它被用于(例如) 去测试传输和设备,但不控制过程。

P/N := BS1[7]<0..1><0>:= 肯定确认<1>:= 否定确认注: P/N位用以对由始发应用功能所请求的激活以肯定或者否定确认,在无关的情况下P/N置零。

Cause :=UI6[1..6]<0..63><0>:=未定义<1..63>:=传送原因序号<1..47>:=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见表14<48..63>:=专用范围数据单元的第四个八位组(若有)是源发者地址 -- 每个系统任选源发者地址:= UI8[9..16]<0>:=缺省值<1..255>:=源发者地址号传送原因的语义:<0> :=未用<1> :=周期、循环per/cyc<2> :=背景扫描1back<3> :=突发(自发)spont<4> :=初始化init<5> :=请求或者被请求req<6> :=激活act<7> :=激活确认actcon<8> :=仃止激活deact<9> :=仃止激活确认deactcon<10> :=激活终止actterm<11> :=远方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 retrem<12> :=当地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 retloc<13> :=文件传输file<14..19>:=为配套标准兼容范围保留<20> :=响应站召唤introgen<21> :=响应第1组召唤inro1<22> :=响应第2组召唤inro2唤inro3<24> :=响应第4组召唤inro4<25> :=响应第5组召唤inro5<26> :=响应第6组召唤inro6<27> :=响应第7组召唤inro7<28> :=响应第8组召唤inro8<29> :=响应第9组召唤inro9<30> :=响应第10组召唤 in ro10<31> :=响应第11组召唤 in ro11<32> :=响应第12组召唤 in ro12<33> :=响应第13组召唤 in ro13唤 in ro14<35> :=响应第15组召唤 in ro15<36> :=响应第16组召唤 in ro16<37> :=响应计数量总召唤 reqc ogen<38> :=响应笫1组计数量召唤 reqco1<39> :=响应笫2组计数量召唤 reqco2<40> :=响应笫3组计数量召唤 reqco3<41> :=响应笫4组计数量召唤reqco4<42..43> :=为配套标准兼容范围保留<44> :=未知的类型标识<45> :=未知的传送原因<46> :=未知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47> :=未知的信息对象地址<48..63>∶ =特殊应用保苗(专用范围)在控制方向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数据单元标识符以及信息对象地址为未定义的值(可变结构限定词除外) ,被控站以“P/N=<1>否定确认”以及下述传送原因回答∶传送原因未知类型标识 44未知传送原因 45未知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46未知信息对象地址 47控制站每次接收到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监视和记录通信差错∶-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数据单元标识符(可变结构队限定词除外)值未定义;-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信息对象地址值未定义;-由于控制方向未知(类型标识符45至51)的序号的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接收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会影响后续报文的处理。

④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在公共地址为FF或者FFFF(广播地址,请求全体) 的情况下,被控站以特定公共地址返回ACTCON、ACTTERM和被召唤的信息对象(如果有的话),这和向某个特定站发送命令后的响应一样。

FF和FFFF的公共地址严格限定用于在控制方向上的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标识<100>:= 召唤命令C_IC_NA_1类型标识<101>:= 计数量召唤命令C_CI_NA_ 1类型标识<103>:= 时钟同步命令C_CS _NA_1类型标识<105>:= 复位进程命令C_RP _NA_1FF和FFFF的公共地址用于一个特定系统中在同一时刻向所有站同时启动同一个应用功能,例如用时钟同步命令去同步当地时钟或者由计数量召唤命令去冻结电能累计量。

⑤信息对象地址:注:控制站将舍弃那些信息对象地址具有未定义值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其中笫三个八位位组仅用于结构化信息对象地址,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定义唯一的地址。

在所有情况下不同信息对象地址的最大数目限制为65536(两个八位位组)。

如果某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信息对象地址是无关的,它就设置为零。

⑥信息元素,略。

⑦信息时标,如下所示:无效Invalid=IV : = BS[24]<0..1>IV<0>: =有效IV<1>: =无效夏季时间=Summer time=SU : = BS[32]<0..1>SU<0>: =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SU<1>: =夏季时间(Summer time)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