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 经典易错题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B)(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B )一、选择题1.用14、16、8、12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A .11:8:1246= B .11:12:846= C .11:812:64= D .118::1246= 2.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A .2000B .200C .20D .23.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1cm 代表实际距离60km ,则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
A .60倍 B .160 C .6000000倍 D .160000004.如图中,图形1按( )的比缩小后可以得到图形2。
A .1∶3B .1∶4C .3∶1D .4∶15.把一张长方形的照片按10:1的比例放大后,长与宽的比( )。
A .不变B .变了C .10:1D .100:16.能与11:34组成比例的是( )。
A .4∶3B .3∶4C .1:43D .1:34二、填空题 7.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为2.5厘米,宽为1.2厘米,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9.某校体育场的草坪实际长110m ,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5cm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10.在比例尺是1∶4000000地图上,量的A 、B 两地的距离为9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距离是( )。
11.如果67x y=(x、y均不等于0)那么x:y=( ):( )。
12.甲筐苹果取出13后,与乙筐质量的47相等,原来甲、乙两筐苹果的质量比是( )。
13.“嫦娥四号”探测器上有一种精密零件长80mm,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0:1图纸上,长应该画( )mm。
14.请用1、2、3、6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你写的比例是(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 经典易错题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一、比例1.下面各比中,能与:6组成比例的是()A. 2.5:16B. 0.1:C. 3:2.4D. :4【答案】 D【解析】【解答】解:;A、2.5:16=2.5÷16=0.15625,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3:2.4=1.25,不能组成比例;D、,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 4∶3B. 3∶4C. ∶3【答案】 A【解析】【解答】解::=4: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的定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构成比例。
3.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10∶12=35∶42B. 4∶3=60∶45C. 20∶10=60∶20【答案】 C【解析】【解答】解:因为12×35=420,10×42=420,所以10:12和35:42能组成比例;因为3×60=180,4×45=180,所以4:3和60:45能组成比例;因为10×60=600,20×20=400,所以20、10、60、20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
4.某校园长240米、宽180米,把平面图画在一张只有3分米长、2分米宽的长方形纸上,那么选择( )作比例尺比较合适。
A. 1:100B. 1:1000C. 1:2000D. 1:5000【答案】 B【解析】【解答】240米=2400分米,3分米:2400分米=3:2400=1:800;180米=1800分米,2分米:1800分米=2:1800=1:900;1:800和1:900接近1:1000.故答案为:B【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方形纸长3分米、宽2分米,与校园实际长240米、宽180米的比分别是1:800、1:900,用这两个比例尺中的任何一个来画图,都不合适,因此选择1;1000画出的图大小合适。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经典易错题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经典易错题型一、比例和反比例1.一辆货车从甲地去相距315千米的乙地送货。
已知前3时行了135千米,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行完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几时?(用比例解)【答案】解:设还要行x时。
=x =4答:还要行4时。
【解析】【分析】因为速度相同即一定,故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所以,前3小时行的路程:3=剩下的路程:需要的时间,设所需时间为x小时,则可以用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比例式。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图。
(1)这辆车10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行驶600千米要多少时?【答案】(1)解:10×80=800(千米)答:这辆车10小时行驶800千米。
(2)解:600÷80=7.5(小时)答:行驶600千米要7.5时。
【解析】【分析】(1)由时间路程图可知,1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千米,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再由“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2)由(1)可知汽车的速度,再由“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3.一列火车行驶720km需要3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约1200千米,这列火车需要行驶几小时? (用比例解答)【答案】解:设需要行驶x小时。
=x=5答:需要行驶5小时。
【解析】【分析】设这列火车需要行x小时,根据火车速度不变列出正比例关系,求出未知数,解答即可。
4.小兰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0页,12天看完,若每天看15页,几天可以看完?【答案】解:设x天可以看完。
10×12=15x解得x=8答:8天可以看完。
【解析】【分析】已知每天看的页数×对应看完的天数=预计每天看的页数×对应预计看完的天数。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5.“浪漫一身”服装厂制作一批新款女式短裙,每条用布料1.2米,制作100条、200条、300条这样的短裙各需用布料多少米?将相应的米数填在表中。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 经典易错题型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一、比例1.已知AB=K, =D,(ABCD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B=K,=D,那么=D,所以AB=CD,据此作答即可。
2.下面各比中,能与:6组成比例的是()A. 2.5:16B. 0.1:C. 3:2.4D. :4【答案】 D【解析】【解答】解:;A、2.5:16=2.5÷16=0.15625,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3:2.4=1.25,不能组成比例;D、,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 和B. 0.2:10和2:50C. 和【答案】 C【解析】【解答】解:×==×,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列的基本性质,假设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组成比例。
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4:3B. 3:4C.D. 8:6【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4:3=4÷3=;选项B,3:4=3÷4=;选项C,:=÷=;选项D,8:6=8÷6=;:=3:4.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原题中比的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比值,并进行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5.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 )。
A. 缩小到原来的B. 扩大到原来的5倍C. 不变【答案】 B【解析】【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也将扩大到原来的5倍。
2020-2021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 经典易错题型

2020-2021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一、比例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A. 扩大3倍B. 不变C. 缩小到原来的D. 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解答】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也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与两条直角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同。
2.已知a:b=c:d,若将b乘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
A. a乘5B. c除以5C. d除以5【答案】 C【解析】【解答】因为 a:b=c:d ;所以bc=ad;bx5xc=ax5xd;bx5xc÷5=bc=ad故答案为:C【分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bc=ad,若将b乘5,等式左边扩大到原来的5倍,若d 除以5,等式的右边缩小到原来的.因此,等式不成立,即比例也不成立。
3.如果5a=6b,那么a:b=()。
A. 5:6B. 6:5C. 3:2D. 2:3【答案】 B【解析】【解答】解:a:b=6: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a和5看作两个外项,b和6看作两个内项即可。
4.比例尺是表示()。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800000倍C.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800000D.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2400000倍【答案】 B【解析】【解答】解:8千米=800000厘米,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此选项错误;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正确;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800000:1,此选项错误;D、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8千米,把8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5.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A. ∶B. ∶C. ∶【答案】 C【解析】【解答】解:=1.5;A、=,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能组成比例。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docx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 下册 ) 比例经典易错题型一、比例1.已知 AB=K,=D,( ABCD都是大于0 的自然数),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 D。
是正确的。
【分析】 AB=K, =D,那么=D,所以 AB=CD,据此作答即可。
2.下面各比中,能与:6组成比例的是()A. 2.5: 16B. 0.:1C.:3 2.4D. : 4【答案】D【解析】【解答】解:;A、 2.5: 16=2.5 ÷ 16=0.15625,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3: 2.4=1.25,不能组成比例;D、,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D。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A.和B. 0.2: 10)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和 2:50C.和【答案】C【解析】【解答】解:× == ×,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比列的基本性质,假设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组成比例。
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4:3B. 3:4C.D. 8:6【答案】B【解析】【解答】:=÷=;选项 A,4:3=4÷ 3=;选项 B, 3: 4=3 ÷ 4=;选项C,:=÷=;选项 D, 8: 6=8÷ 6=;:=3:4.故答案为: 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原题中比的比值,用前项÷后项 =比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比值,并进行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5.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 5 倍,则图上距离()。
A. 缩小到原来的B. 扩大到原来的 5 倍C. 不变【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 5 倍,则图上距离也将扩大到原来的 5 倍。
北师大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易错题目集锦(精选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易错题目集锦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6厘米, 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 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A.672千米B.1008千米C.336千米 D.1680千米2.旋转能得到()A.圆柱B.圆锥C.一个空心的球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高相等, 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1, 它们的体积比是()。
A.1:3B.3:1C.9:1D.1:14.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 宽64米。
如果在练习本上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下面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 B. C.5.人的体重和身高()。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6.如果把“向东走2米”记作“+2米”, 那么“向西走5米”应该记作()。
A.西5米B.5米C.-5米D.走5米7.在-9, 3.4, -1.3, 这四个数中, 最小的数是()。
A.-9B.3.4C.-1.3D.8.在0、-2.+3.-0.1.+4.2.-中负数有()个。
A.2个B.3个C.4个D.5个9.圆柱中有()个圆。
A.1B.2C.310.在直线上, -2在-1的()边。
A.左B.右C.可左也可右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2.在一幅地图上,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如果6x-4y=0(x和y都不等于0), 则x和y不成比例。
()4.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5.一根电线, 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6.把一块长20厘米, 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铁皮, 制成一根水管, (接缝处不算)侧面积是240平方厘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 高是2πr, 那么它的侧面沿高展开是正方形。
()8.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的地图上, 量得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cm, 那么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应该是15千米。
北师大版数学6年级下册-第2单元(比例)常考易错题B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比例中等号的两侧必须都是一个比。
2. 把等式ax=by改写成比例时,相乘的2个字母必须同时作比例的外项或内项。
3.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时,应该先把比例转化成“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再解方程。
4. 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实际距离一般用米或千米做单位,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5.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6. 通常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放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
7.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相对应的角的度数也不变。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下面三组数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2、3、4和5B.0.1、0.2、1.1和1.2C.、、和2.a:b=c:d,如果b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比例成立,c必须(a、b、c、d均不为零)(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B.缩小到原来的C.不变D.加上103.把3.5千米的路程画在比例尺是1:7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A.35B.7C.54.下面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B.3,4,6,8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C.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D.比例尺1:20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的2千米5.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B.1:15000C.1:150000D.1:1500000 6.如果3a=4b,那么a:b(a、b均不为零)=( ).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那么)与的乘积等于与的乘积.=:=:xx:5=1.5:6五.操作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23.(6分)(1)请你在如图的圆中画一小圆,使得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4:1.(2)如果这个大圆的比例尺是1:200,请测量出所需数据并计算大圆的实际周长.(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24.(6分)按2:1放大如图1的图形;按1:3缩小如图2的图形.六.解答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25.(6分)如图的比例尺是1:800,根据条件计算出这个长方形花园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6.(6分)用2、8、12和另一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可能是哪些?27.(6分)列式计算.(1)一个数和0.4的比等于12.5和20的比. (2)3和7的比等于x和72的反比.28.(6分)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6厘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8,甲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9.(6分)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4000米.(1)根据图中的条件算出小明家到图书馆的实际距离.(2)图书馆西北方向6000米处新建了一个超市,请你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30.(6分)一个正方形的苗圃,边长150米,用如图的比例尺画平面图,边长应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解:A、因为2、3、4、5四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2、3、4和5不能组成比例;B、因为0.1、0.2、1.1与1.2四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0.1、0.2、1.1和1.2不能组成比例;C、因为×=×,所以、、和能组成比例;答案:C.2.解:因为a:b=c:d,所以ad=bc,如果b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比例仍然成立,C必须缩小到原来的;答案:B.3.解:因为3.5千米=350000厘米,则350000×=5(厘米);答案:C.4.解:A、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此句正确;B、因为3×8=4×6,所以3、4、6、8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此句正确;C、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原句错误;D、比例尺1:2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200000厘米,200000厘米=2千米,此句正确;答案:C.5.解:因为30千米=3000000厘米,则20厘米:3000000厘米=1:150000;答案:C.6.解:因为3a=4b,则a:b=4:3;答案:B.7.解:在4:9=20:45中,4和45是外项,9和20是内项.答案:D.8.解:=5:4;A选项4:5;B选项=9:8;C选项5:4.答案:C.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解:50千米=5000000厘米,数值比例尺是1:5000000.答案:1:5000000.10.解:(1)120千米=12000000厘米,3:12000000=1:40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2)因为比例尺一定,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答案:1:4000000,正.11.解:6.5÷=195000000(厘米),195000000厘米=1950千米;答:实际距离是1950千米.答案:1950.12.解:72千米=7200000厘米,7200000×=12(厘米);答:应画12厘米.答案:12.13.解:3:(4+3)=3:7,又3:7=(3×2):(7×2)=6:14即需第二个比的后项8加上:14﹣8=6,所以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6才能使比例成立.答案:6.14.解:因为a与b互为倒数,所以ab=1x:a=b:3,可知ab=3x3x=1x=答案:.15.解:8÷=40000000(厘米)=400(千米)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00千米.答案:400.16.解:因为2×10=4×5,所以2:4=5:10.答案:2:4=5:10(答案不唯一).三.判断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7.解:因为X÷Y=所以X:Y=3:5所以5X=3Y.答案:√.18.解:根据比例的意义,可知8:2=4不是比例.答案:×.19.解:根据比例的意义,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20.解: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比例尺有缩小比例尺和扩大比例尺,所以,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大,是错误的.答案:×.四.计算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21.解:(1)x:3=1.2:2424x=3×1.224x÷24=3.6÷24x=0.15答:x的值是0.15.(2):=x:x=×x=x=;答:x的值是.22.解:(1)=2.6x=13×42.6x÷2.6=13×4÷2.6x=20(2):=:xx=×x÷=×÷x=(3)x:5=1.5:66x=5×1.56x÷6=5×1.5÷6x=1.25五.操作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23.解:(1)量得大圆的半径为2厘米,则小圆的半径为2÷2=1厘米,如此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就为12:22=1:4,据此画图如下:(2)量得大圆的半径为2厘米,则其实际长度为:2÷=400(厘米)=4(米),所以大圆的实际周长为3.14×4×2=25.12(米).答:大圆的实际周长为25.12米.24.解:如图:六.解答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25.解:3÷=2400(厘米)=24(米)5÷=4000(厘米)=40(米)24×40=960(平方米)答:这个长方形花园的实际面积是960平方米.26.解:设第四个数为x,那么:2×x=8×12x=488×x=2×12x=312×x=2×8x=答:这个数可能是4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
一、比例
1.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平面图上,实际距离是1000m,在图上是()
A. 1m
B. 1dm
C. 1cm
【答案】 C
【解析】【解答】1000m=100000cm,
100000×=1(c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1m=100cm,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m化成cm,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到原来的
D. 无法判断【答案】 C
【解析】【解答】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也缩小到原
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与两条直角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同。
3.一个零件的高是4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5
B. 5:1
C. 1:2
D. 2:1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2cm=20mm,比例尺:20:4=5:1。
故答案为:B。
【分析】把2cm换算成mm,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4.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 )。
A. 缩小到原来的
B. 扩大到原来的5倍
C. 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
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也将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5.在一张图纸上有400:1这样的一个比例。
这个比例告诉我们的是( )。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倍
C. 这张图纸是将实物放大到400倍画出来的
【答案】 C
【解析】【解答】在一张图纸上有400:1这样的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告诉我们的是:这张图纸是将实物放大到400倍画出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比例尺的认识可知,400: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400倍,据此解答.
6.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即原来的5000米相当于现在的1米,所以比例尺可以选:1:5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可以选的比例尺是1:几。
7.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
B. 6∶5
C. 5∶6
【答案】B
【解析】【解答】:=÷=×6=;
选项A,:=÷=×5=;
选项B,6:5=6÷5=;
选项C,5:6=5÷6=;
能与:组成比例的是6: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要求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据此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值,然后与原题对比,与原题中的比的比值相等的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8.如果5x=8y(x、y≠0),那么________:________=5:8.
【答案】 y;x
【解析】【解答】如果5x=8y(x、y≠0),那么y:x=5:8。
故答案为:y;x。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或内项即可解答。
9.一个长方形广场长是200m,在设计图上长5cm,这幅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图上长方形面积为20cm2,实际有________m2.
【答案】 1:4000;32000
【解析】【解答】5cm:200m=5cm:20000cm=(5÷5):(20000÷5)=1:4000;
20÷5=4(cm);
4÷=4×4000=16000(cm)=160(m);
200×160=32000(m2)。
故答案为:1:4000;3200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计算;
已知图上长方形的面积与图上的长,要求图上的宽,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用图上的宽÷比例尺=实际的宽,最后用实际的长×实际的宽=实际的长方形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10.如果A× =B× ,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3
【解析】【解答】如果 A× =B× ,
那么A:B=
;。
故答案为:4;3。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把比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11.纺织厂去年有职工630人,其中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0%,今年又招进一批男工,这时男、女工人数的比是3:7。
今年招进男工多少人?
【答案】解:630÷(1+20%)=525(人)
630-525=105(人)
设今年招进男工x人。
(105+x):525=3:7
735+7x=1575
7x=840
x=120
答:今年招进男工120人。
【解析】【分析】将女工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男工人数就是20%,所以女工人数=总人数÷(1+20%),男工人数=总人数-女工人数,然后设今年招进男工x人,据此可以列出比例式,即(男工原来有的人数+今年招进男工的人数):女工的人数=现在男、女工人数的比,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
12.王明正在读一本350页的故事节,读了5天,正好读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5=(1- ):x
x=5×(1-)
x=5× ÷
x= ×
x=12.5
答:还要12.5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读的量是不变的,应用正比例解答,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5天读的占这本书的分率:读的天数=剩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剩下的天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13.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5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5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答案】解:150 km=15000000cm
2.5:15000000=1:6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
【解析】【分析】先统一单位,把实际距离化为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解答。
1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下列各题。
(1)一个数的比它的少3.6。
这个数是多少?
(2)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13,一个内项是26,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答案】(1)3.6÷()
=3.6÷
=8
(2)设另一个内项是x。
26x=5×13
x=65÷26
x=2.5
【解析】【分析】(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少的数除以少的占这个数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
(2)设另一个内项是x,根据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另一个内项。
15.某部队行军演习,4小时走了22.4km,照这样的速度又走了6小时,一共走了多少km?(用比例知识来解)
【答案】解:设6小时走了x千米,由题意得
x:6=22.4:4
4x=134.4
x=33.6
33.6+22.4=56(千米)
答:一共走了56千米。
【解析】【分析】照这样的速度的意思就是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先设6小时走了x千米,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6小时走的路程,再加上原来走的路程即可求出一共走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