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的双峰形态

合集下载

指标战法2:筹码峰的秘密

指标战法2:筹码峰的秘密

指标战法2:筹码峰的秘密筹码峰类型分单峰筹码峰,双峰筹码峰,多峰筹码峰,头重脚轻筹码峰。

从位置来看,分低位筹码峰,中位筹码峰和高位筹码峰。

筹码峰运行的逻辑:每一次买卖成交都会在这个价位形成筹码记录。

筹码峰随股价上行而上移,随股价下行而下移。

上方筹码少,说明上方抛压小。

上方筹码多,说明上方抛压大。

筹码峰的结构:蓝色代表套牢筹码,红色代表获利筹码,黄色线代表筹码均价。

顶格筹码代表这个价位的筹码多。

当股价在顶格筹码峰上面运行时,顶格筹码为主力筹码。

当股价在顶格筹码峰下方运行时,顶格筹码为散户筹码。

筹码集中度:15%以上为筹码结构分散,不利于主力拉升。

15%—10%为筹码结构集中,主力可能发动进攻。

10%以下为筹码结构高度集中,主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1、低位筹码峰低位筹码峰低位筹码峰一般出现在股价相对底部,此时发动的行情为鱼头行情,一般不用管,只关注不进场。

等到获利盘达到80%以上,再行介入。

此时介入,等待时间会少一点,成功几率会大一些。

因为要让筹码分布结构集中,需要一个漫长的洗盘过程。

上方套牢盘不割肉,主力很难发动进攻。

2、中位筹码峰中位筹码峰中位筹码峰出现在股价已经拉升过一波,筹码从底部已经来到了中间位置,这种位置的筹码峰,说明主力有拉升的意愿。

经过一波拉升,此时主力会在这个位置不断控盘洗盘震荡,将筹码不断集中。

顶格筹码单峰是最好的,筹码集中度低于10%就可以高度关注了,等获利盘达到80%以上,出现进场信号(比如放量突破箱体),就可以择时进场了。

后面的拉升就是鱼身行情。

3、高位筹码峰高位筹码峰这种筹码峰已经经过几波拉升出现在高位,进入鱼尾行情。

这时主力就开始大量出货准备脱身了,筹码集中度开始分散。

随时就要准备套人了。

这种筹码结构的个股不能碰!站在这种高位被套只能割肉,不然可能几年都解不了套。

4、头重脚轻套牢盘筹码峰套牢盘筹码峰高位筹码峰过后的一地鸡毛,上面大量等着解套的套牢盘,在股价下行的时候还有不断进去抄底的套牢盘。

筹码秘籍之九种形态

筹码秘籍之九种形态

筹码秘籍之九种形态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筹码秘籍第一形态: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看图要点:股价经过较长的时间整理后,移动城泵分布在低位并形成单峰密集。

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通常是一轮上升行情的征兆。

操作要点: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投资者可以积极介入,一轮上涨行情的充分条件是移动成本分布形成低位峰密集。

单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筹码换手越充分,上攻的力度越大。

举例:提示:一旦价格有效站上了筹码峰,同时后面必有回调发生!而且回调是缩量的!成交释放的第一根阳线果断介入!第二形态:上峰消失看图要点:在下跌行情里,如果上密集峰没有被充分消耗,并在低位形成新的单峰密集,将不会有新轮行情的产生。

上攻行情的充分条件是股价的上方没有大量的套牢盘,下跌多峰中的每一个上峰都是强阻力位,对于下跌多峰的股票不宜草率建仓。

操盘要点:上峰消失,在低位形成新的峰密集意味着止跌企稳。

一旦股价开始向上突破,可以积极跟进。

举例:提示:大跌过后的见底信号一定是缩量,同时上方的筹码集中度明显小于目前,同时买进后不是放着不管,而是要每天观察,只要反弹冲高上方的长周期筹码是否在不断在降低!第三形态:上涨多峰密集续涨看图要点:股价经低位峰密集后启动上攻行情,在拉升途中做震荡整理形成了一个或一个以上密集峰。

新密集峰形成时原密集峰虽减小,但仍存在。

拉升途中的震荡整理属于洗盘性质。

每一个密集峰都将成为该股回调洗盘的强支撑位。

操盘要点:股价在拉升途中做震荡整理,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密集峰,拉升行情将持续,可逢低吸纳或者继续持股。

如新密集峰增大的同时,原密集峰迅速减少,宜出局观望。

举例:提示:新峰增大,原峰减少,不是相对,是绝对。

原峰虽减少,但是形状不变,这里就是减少,只是此位置筹码所占比例相对降低!第四形态:向上突破高位单峰密集看图要点:股票经一轮升势后在高位形成单峰密集,股股价再次突破高位峰密集,股价突破创出近期历史新高。

筹码分布的基本原理及形态

筹码分布的基本原理及形态

筹码分布的基本原理及形态“筹码分布”的准确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它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仓数量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假设:某公司有16股股票,这16股被3个不同的投资者持有。

股东a曾在10元价位上买过3股,而后又在11元价位上买了6股;而股东b则在12元的持仓成本上买进了4股;股东c,在13元上买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

把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来,正好是16股。

如下图,我们把股票改成像是麻将牌一样的筹码,在图的右边,我们先把价位标确切,从10元一直Bhind14元,共5个价位,然后我们把这些筹码按照当时股东们卖它的成本堆满至它适当的价位上,于是就构成了右图的样子: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只股票在11元价位上,投资者的筹码比较重一些,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筹码量就不多了。

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它反映一只股票的全体投资者在全部流通盘上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它所表明的是盘面上最真实的仓位状况。

随着交易的继续,筹码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流动,因而筹码分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假定随后发生了一个交易:股东b把他的12元价位建仓的4股股票卖掉了3股,成交价是14元,由股东d承接,于是筹码分布就成为下图样子:如果改成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存有1000万股,其价位原产就是相当宽广的。

通常被放到k线图的右边,在价位上它和k线图采用同一个坐标系。

当大量的筹码沉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原产看起来像是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

这些山峰实际上就是由一条条自右向左的线沉积而变成,每个价位区间具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

持仓量越大则线越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构成了远近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构成了筹码原产的形态。

由于证券交易所不向公众提供投资者的帐目信息,所以各类软件中的筹码分布状况均是通过历史交易计算出来的近似值。

根据相当多的投资者的买进解套的习惯,尤其就散户而言,在买进10%至20%之间最难把股票买下;而对主力而言,很难在盈利30%以下时买进他的大部分仓位。

一文读懂筹码峰

一文读懂筹码峰

一文读懂筹码峰在筹码分布图上主要包含三种颜色的线条,红线、绿线和黄线。

其中绿线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高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红线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低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黄色线是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

这三条线在不同的看盘软件上,颜色可能会是不一致,但是核心表示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移动成本分布主要包括单峰密集和多峰密集两中形态。

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

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义:(1)当主力为买方,散户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上攻行情的爆发。

(2)当散户为买方,主力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

(3)当主力和散户混合买入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

单峰密集往往是由于股价长时间围绕某一价格波动,前期在上方套牢的筹码基本在该价位割肉,而前期盈利的筹码也已基本在该价位卖出。

使当前所有持仓者的成本集中在该价位附近。

在图形上形成一个单一的峰形。

记住,很多人说单峰筹码形成后,个股就一定会拉升,其实这是错误的,前提是主力必须是要参与到这只股票上,或者有资金共同炒作,否者这个条件是不成立,尤其对于一些持续缩量的个股来说,单峰筹码并不一定是好事。

如16年的日照港,股灾过后,股灾经过两年的震荡形成买卖盘几乎是一致的,成本家也几乎在4.3附近的价位上,从筹码的角度,只能说明个股大致的成本位在4.3。

如果查看他们股东人数,过去两个季度同比增加,说明这样的个股其实是散户持仓成本在里面,主力没有介入多少,时间过去1年,个股也出现30%的下跌。

这个例子就很好说明个股单峰筹码不一定是上涨的。

多密集峰形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分布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成为中密集峰。

跌阶段提供强支撑的筹码形态-筹码双峰提供强支撑买点

跌阶段提供强支撑的筹码形态-筹码双峰提供强支撑买点

跌阶段提供强支撑的筹码形态-筹码双峰提供强支撑买点当股价涨幅较大的时候,价格从高位回落下来,低位筹码峰提供的支撑位置是价格反弹的机会。

如果股价见顶之时出现了双筹码峰,那么价格高位筹码峰为主峰,低位筹码峰为小规模筹码峰。

双筹码峰之间的位置支撑有限,而低位筹码峰提供了不错的反弹机会。

股价下跌至低位筹码峰的时候,技术性反弹走势伴随着股价调整到位出现。

我们就是要在双筹码峰的低位筹码峰对应的价位买入股票,以便能够在价格反弹时获得利润。

通常是因为股价走势的原因,价格见顶之时出现了双筹码峰的形态,即同时存在价格高位的筹码主峰和低位的小规模筹码峰。

低位筹码峰是股价底部调整阶段出现的筹码形态,该筹码形态可以推动价格上涨,是下跌趋势中非常难得的支撑位。

如果仅从筹码换手的角度看,当价格从高位回落以后,股价接近低位筹码区的时候,几乎大部分的低位筹码已经消失,新的筹码不断换手到价格高位。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股价下跌至低位筹码峰的时候可以获得支撑,并且出现反弹走势。

可见,利用股价见顶期间的筹码峰形态,我们可以提前预期到股价会出现反弹的价位。

低位筹码峰对应的价格区域,很难被股价首次回落跌破。

当我们确认了股价见顶高位以后,可以将全部股票卖掉。

而如果预期到股价会出现反弹的机会,那么手中有资金就不必慌张了。

价格下跌趋势虽然明显,但是股价越低持股风险越低。

在技术上被确认的低位主力持仓成本区,即使在股价显著回落期间,我们也不应忽视。

从资金投入上看,我们不必全仓买入股票抄底。

即使是一半的资金投入短线抄底当中,获利空间依然可观。

形态特征:1.股价见顶在股价大涨以后:当股价大幅度飙升,涨幅远远超过一倍的情况下,股价见顶的机会不断增加。

我们可以通过筹码转移确认股价见顶位置,从而判断减少持股的价格。

当筹码几乎全部转移至价格高位的时候,这个时候散户投资者高位持股是比较典型的见顶信号。

在确认股价见顶之时,从筹码形态上看,在价格脱离高位区域的筹码位以后,股价下跌至低位筹码峰时,便是比较好的短线买点了。

筹码的双峰形态

筹码的双峰形态

筹码的双峰形态筹码分布——筹码的双峰形态有一种筹码形态,很有味道,那就是筹码的双峰形态,分为大双峰和小双峰。

筹码分布呈现出了两个密集峰,这种筹码分布形态叫做双峰形态。

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两个峰之间的低谷,称之为“双峰峡谷”。

一、小双峰小双峰,两个峰加在一起的价格空间,尚不到30%。

当股价自下向上来到双峰峡谷的位置时,会引发市场上来自下方获利盘和上方割肉盘的双重抛压。

这个抛压又可以称为“夹板抛压”。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只股票会受阻于这个“夹板抛压”而暂时停止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关心股价受阻之后的表现。

如果股价受阻回落,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予以重视;但假若在这种强大的抛压之下,这只股票的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区之内的横盘,这里面就有故事了。

因为股价能够在这个并不太低的相对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临市场抛售的情况下,那么一定有一笔大资金,是它在承接着双峰峡谷中的夹板抛压。

散户总是顺势而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盘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来在随后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个双峰峡谷内的强势横盘。

与此同时,原先的双峰逐渐消失,峡谷被填平,原来的双峰变成了单峰,原先的谷底又变成了新的峰顶。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双峰填谷”。

双峰填谷也是一种重要特征,它所表达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筹。

不仅如此,它还是主力高效率吸筹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这个双峰峡谷内,想卖股票的人很多,主力获取大量的筹码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盘也呈现弱势的情况下。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哪个散户挺身而出,去一个相对高位接别人的获利盘,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夺了大家的筹码。

二、大双峰还有另一类的筹码双峰也是值得重视的,这种筹码双峰叫“大双峰”与小双峰相比,大双峰两个峰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0%;另一方面,大双峰的高位峰与低位峰的形成次序与主力吸筹时的小双峰是不一样的。

小双峰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后才有低位峰,而大双峰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是主力吸筹留下的遗迹,随后股价持续上扬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股价进入横盘,高位峰因此而形成。

主力筹码分析教程(全)

主力筹码分析教程(全)

前言在中国股市诞生之前,当然也是在本人开始炒股之前,本人有个业余爱好:下棋。

除了围棋等雅致的棋类之外,还下各种通俗的棋,比如那种少年儿童才喜欢的军棋。

军棋布"暗阵",即玩的时候各自布阵,却看不到对方的阵,两个子碰到一块儿才"亮棋",由裁判比大小并且小的被吃掉。

如军长吃师长、师长吃旅长之类,司令通吃,但大小军官碰到炸弹一律完蛋。

一位棋友棋艺高超,在他面前我几乎没有赢棋的历史。

尤其让我恼火的是,只要我的司令军长一出动,碰到的总是他的炸弹。

弄得我简直要怀疑自己的智商。

很久以后,棋友终于向我坦白了一个秘密:那副军棋被他做过记号,军长上面有个黑点,炸弹的颜色比其他棋要浅一些,没记号的均是无足轻重的小子。

原来如此!人家的阵地是军事秘密,而你干什么事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怎么可能赢?我说,你作弊赢棋,赢了也没什么可骄傲的,他说不,看你气急败坏的样子我非常开心。

我忽然明白,赢与输才是问题的本质,而怎么赢与怎么输仅是技巧,或者最多是棋品问题。

然而棋局只认赢家。

输棋的人永远无话可讲。

而股市的道理大概与此有共通之处。

在我开始炒股生涯之后,对此越来越体会深刻。

本人后来曾就职中国科学院,同杨新宇博士共同研究心理学,原先是业余炒一炒股。

有输,也有赢,快乐与懊恼便在一起更替交织,渐渐体味到一些妙处。

于是横竖看着股市也象一盘棋,博弈的双方就是庄家与散户。

而这局棋中散户很被动,象是被做了手脚的棋,散户做什么庄家清清楚楚,庄家却总在云里雾里。

杨博士为此还写了一部14万字的大作《股市博弈论》。

由此立论,股市不再是股市了,不过是个棋局;大家来股市下棋的时候,是赢了有奖,输了赔钱。

把证券业定义为娱乐业很有意思,起码这个提法很轻松,也令人愉快。

虽然证券市场中有些由来已久的争论,比如正统的学术观点认为股市是一个投资场所,应该培养公众投资者建立崇尚业绩的投资理念,注重证券市场的规范和长期发展;而也有观点认为现实的股市中赢家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输家的亏损,投资者应倾向于获取股价上涨的资本利得,而不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回报等等,但无论如何博弈是客观存在,我们可以不必在众说纷纭中迷失,先在股市的棋局中博一把也可。

筹码峰理论

筹码峰理论

筹码峰理论我的很多读者大多初入股市,今天说一下技术分析中的筹码峰理论,权当给大家拓展一下思路。

筹码分为两类获利盘和套牢盘。

如图所示,红色的是获利盘,蓝色的则是套牢盘,中间的黄线代表目前市场所有持仓者的平均成本。

筹码峰的形成源于不同价位产生不同的买卖成交量,是价格区域狭窄且筹码数量较多的直观呈现,也意味着很多人的持仓成本在此价格区域内。

充分的换手,是形成筹码峰的充分条件。

震荡持续的时间越长,筹码的换手越充分,这个价格区间内所聚集的筹码数量也就越多,'峰”的形态特征也就越明显。

筹码峰的形态主要有两种:单峰密集和多峰密集。

1.单峰密集:即个股的筹码只有一个筹码峰,在这个密集峰外几乎没有筹码分布。

根据股价所处的相对位置,单峰密集可以分为低位单峰密集和高位单峰密集。

低位密集的市场含义是上方套牢盘经过下跌或震荡消化完成,筹码重新在低位聚集。

高位密集的市场含义是低位获利盘大规模在高位获利了结,即前期主力的离场。

单峰密集,在股价没有突破筹码柱状体最长的位置之前,股价将面临着上档堆积的筹码的压制。

而一旦突破,则压力会转化为支撑,未来股价回档到此位置会受到其支撑。

2.多峰密集包括上升趋势中的多峰密集(上涨多峰)和下降趋势中的多峰密集(下跌多峰)。

上升趋势中的多峰密集:股价从低位拉升,一部分筹码会从低位向高位运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筹码的多峰密集,其中上峰密集区对股价形成压力,下峰密集区对股价形成支撑,股价就在两个夹板之间上下波动,当股价突破上峰密集区以后,成交量放大,投资者还可以顺势买进。

反之,当股价跌破下峰密集区以后,投资者可以顺势卖出。

上涨多峰中有一种大涨形态,叫筹码低位锁定,即股价在上涨过程中筹码向上发散,但有一部分筹码仍然沉淀在低位不动。

大家可以看一下宁德时代的筹码峰的变动。

这是2019年11月19日的筹码形态。

这是2019年12月19日的筹码形态。

这是2020年1月20日的筹码形态。

三个时间点的筹码形态对比来看,底部筹码有一部分一直没动,这就是主力筹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筹码的双峰形态
筹码分布——筹码的双峰形态
有一种筹码形态,很有味道,那就是筹码的双峰形态,分为大双峰和小双峰。

筹码分布呈现出了两个密集峰,这种筹码分布形态叫做双峰形态。

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两个峰之间的低谷,称之为“双峰峡谷”。

一、小双峰
小双峰,两个峰加在一起的价格空间,尚不到30%。

当股价自下向上来到双峰峡谷的位置时,会引发市场上来自下方获利盘和上方割肉盘的双重抛压。

这个抛压又可以称为“夹板抛压”。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只股票会受阻于这个“夹板抛压”而暂时停止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关心股价受阻之后的表现。

如果股价受阻回落,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予以重视;但假若在这种强大的抛压之下,这只股票的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区之内的横盘,这里面就有故事了。

因为股价能够在这个并不太低的相对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临市场抛售的情况下,那么一定有一笔大资金,是它在承接着双峰峡谷中的夹板抛压。

散户总是顺势而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盘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来在随后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个双峰峡谷内的强势横盘。

与此同时,原先的双峰逐渐消失,峡谷被填平,原来的双峰变成了单峰,原先的谷底又变成了新的峰顶。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双峰填谷”。

双峰填谷也是一种重要特征,它所表达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筹。

不仅如此,它还是主力高效率吸筹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这个双峰峡谷内,想卖股票的人很多,主力获取大量的筹码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盘也呈现弱势的情况下。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哪个散户挺身而出,去一个相对高位接别人的获利盘,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夺了大家的筹码。

二、大双峰
还有另一类的筹码双峰也是值得重视的,这种筹码双峰叫“大双峰”
与小双峰相比,大双峰两个峰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0%;另一方面,大双峰的高位峰与低位峰的形成次序与主力吸筹时的小双峰是不一样的。

小双峰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后才有低位峰,而大双峰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是主力吸筹留下的遗迹,随后股价持续上扬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股价进入横盘,高位峰因此而形成。

若股价经历了一个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时的股价已跌入大双峰的双峰峡谷之中。

很显然,这里有问题发生了。

它的庄家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尴尬:庄家早期进货的平均成本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顶位置,随后主力把股价做高,主力认为他已经有出货空间了,于是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货,形成了所见到的大双峰的高位峰。

但随后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大盘没有“配合”主力的离场,而呈现出熊市特征,进而造成了股价迅速跳水,跌到了大双峰峡谷的谷底附近。

至少半数的筹码仍然滞留在低价位区。

由于这些筹码是主力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出货机会而砸在手里的,所以此时股价下跌的势头,可以轻易的跌穿这个低位峰,当然如果真这样的话,主力将面临被套。

显然这对主力极为不利,因此该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阵地上,组织了一次有效的护盘。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双峰峡谷对股价的作用,它似乎总是在对抗当前股价的“现在进行时”。

当股价上升时,双峰峡谷是阻力带;而当股价下跌时,这个峡谷又呈现出了支撑作用。

尤其在大双峰峡谷时表现尤为突出。

这种处在大双峰峡谷之中的庄股,也称其为“受伤庄股”。

而这种利用主力自救从中渔利的跟庄方式,我们叫它袭击受伤庄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