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1、果蔬冷库建设逐步由大城市转向主产区。

冷藏是我国果蔬长期贮藏的主要方式,但绝大多数都是近30年建设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果蔬贮藏企业寥寥无几,仅有的几座冷库基本都建在大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果蔬种植业和果蔬贮藏行业相互促进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均有果蔬冷库,贮藏量不断增加。

随着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深入(贮藏质量、运输压力、运输质量、最终消费质量),果蔬贮藏设施的建设逐步由大城市转向主产区,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

2、果蔬冷库建设区域集中。

我国果蔬贮藏库大多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陕西、辽宁、江苏等北方果蔬主产区,目前全国果蔬冷库气调库容量约1700万吨,其中山东200多座,600余万吨,2009年山东栖霞新增15万吨;陕西235万吨(2007年),2009年新增5万吨。

而南方果蔬冷库建设较少,总体来说整体贮藏设施建设不足,局部设施发展供过于求。

3、果蔬冷库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但配套设施仍需加强和完善。

我国果蔬贮藏设施虽有较大发展,但仍以简易和一般冷库贮藏为主,现代化气调贮藏应用较少,贮藏设备设施各地有较大差距,山东胶东地区贮藏设施相对较好,冷库建设早且发展迅速,气调库发展居全国之首,一些大型龙头企业新建的气调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无多大差别;但我国多数贮藏企业冷库设施设备简陋、落后,发展极不平衡。

在制冷、气调设备选型应用方面,节能型的螺杆制冷机、蒸发式冷凝器等开始应用;气调库建设中空纤维分离膜、碳分子筛等先进设备、可靠的国外检测控制设备被采用。

在配套设备的应用方面,虽然铲车、大木箱、塑料周转箱等对于减少贮藏期碰压机械伤的堆码、贮藏包装等设备在一些气调库被采用,但多数冷库仍然靠人工装卸、堆码,造成机械伤严重;多数无专门的预冷设备,目前我国极少的预冷设备基本用于运输前的预冷;在产后商品化处理系统逐步建立方面,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各类分级流水线约400多条,处理能力200多万吨,但多数冷库没有配备分级包装设备,设备简单,规模小,功能单一,档次低,与国外相比有明显差距,产后商品化处理设备严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新鲜度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果蔬保鲜技术因此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果蔬保鲜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然后概述国内外在果蔬保鲜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现状,接着分析当前果蔬保鲜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果蔬保鲜技术全景图,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果蔬保鲜技术在国内,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历程虽然较国外稍晚,但随着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内果蔬保鲜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目前,国内果蔬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保鲜、气调保鲜、减压保鲜、辐照保鲜、化学保鲜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生物保鲜技术等。

冷藏保鲜技术:冷藏保鲜是国内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果蔬保鲜方法之一。

通过降低果蔬的贮藏温度,延缓其呼吸作用,从而延长保质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果蔬冷藏体系,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船等。

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腐败变质。

国内的气调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低氧高二氧化碳保鲜、真空保鲜等。

这项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果蔬基地和果蔬加工企业中。

减压保鲜技术:减压保鲜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的压力,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腐败变质。

这种技术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在一些高端果蔬产品中得到应用。

辐照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是利用电离辐射对果蔬进行处理,杀灭或抑制果蔬表面的微生物,延长保质期。

这项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出口果蔬产品的保鲜处理中。

化学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对果蔬进行处理,延缓其腐败变质。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背景
鲜切果蔬是指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切割等处理后,加工制成的即食或 即用产品。由于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破坏了果蔬的原有结构,使得其保鲜难度 加大。而保鲜技术的研究对于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具 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成果
国内外对于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 鲜等方面。
总结本次演示介绍了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物理保鲜、化学 保鲜和生物保鲜等多种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技术在研究和实际应 用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正在向着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 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地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保鲜则是利用生物源物质进行保鲜,如乳酸菌、抗菌肽等。这些生物源物 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果蔬表面的微生物生长,延长其贮藏期。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保鲜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不同方法的使 用范围和局限性,单一的保鲜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复合保鲜技 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例如,采用纳米包装材料结合气调贮藏的方法, 既能够延长果蔬的贮藏期,又能保持其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录
01 摘要
03
二、银系纳米抗菌材 料的制备
02 一、引言 04 三、抗菌性能研究
05 四、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五、未来研究方向
摘要
本次演示着重探讨了银系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首先,简 要介绍了银系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描述了制备 银系纳米抗菌材料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接着,对所制备的 银系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包括抑菌圈实验、最 小抑菌浓度测定和细胞毒性的测定等。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果蔬贮运保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果蔬贮运保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的技术仍然落后于国际水平,主要表现为设备陈旧、技术手段单一等问题。

2.设施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中缺乏专业的果蔬贮运保鲜设施,使得果蔬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运输困难。

由于运输渠道不畅、车辆陈旧等问题,导致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发展趋势及对策:
1.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果蔬的保鲜技术和运输设备的效率,使果蔬贮运保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加大设施投入。

增加果蔬贮运保鲜设施的投入,建立先进的果蔬保鲜仓库和冷链物流平台,保证果蔬的质量和新鲜度。

3.优化运输渠道。

通过建立健全的运输网络,提高果蔬的运输效率,减少损失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果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果蔬贮运保鲜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市场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加强技术研发、设施投入和运输渠道优化,努力提高果蔬的保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是贮藏、运输、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果蔬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技术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果蔬贮藏保鲜常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前言:果蔬营养丰富,能提供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活性物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人们主要的副食品之一。

近年来,我国果蔬生产发展很快。

2010年我国果蔬总产量分别达到1亿吨和6亿吨,然而由于我国果蔬保鲜贮运能力严重落后,每年果蔬腐烂造成的损失超过8000万吨,济损失高达750亿元,占果蔬总产值的30%以上[1]。

果蔬生产都有特定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易腐性,而果蔬采收后仍然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机体,产生旺盛的呼吸和蒸发等各种生理代谢活动,从而分解消耗能量和有机养分,并释放出呼吸热,使果蔬变质、变味、萎蔫、腐烂,造成严重损耗。

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果蔬的贮藏保鲜工作,有效地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保证旺季不烂,淡季不断,使市场周年均衡供应。

这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果蔬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对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影响果蔬保鲜的因素果蔬采后会进行呼吸和蒸发等复杂的生命活动,仍消耗O2排出CO2。

果蔬代谢是由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等系列酶促反应的复杂过程组成。

这些活动都与果蔬贮藏保鲜密切相关,影响和制约着果蔬的贮藏寿命,其中影响果蔬代谢活动及贮藏效果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2]。

研究发现,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贮藏条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很大,保证果蔬品质的良好必须有适宜的贮藏条件,这成了许多保鲜技术设计的根本理论依据。

2、常用果蔬保鲜技术目前,世界各国一直都十分重视果蔬的保鲜研究,国内外在农产品保鲜理论、保鲜设施、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在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探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

探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目前,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大部分会用改变贮藏环境的方式,进行果蔬的贮藏,以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增加果蔬的采后寿命,也避免果蔬因细菌侵害而产生腐烂变质,为我国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的果蔬。

1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1.1 贮藏保鲜问题我国果蔬贮藏技术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其在贮藏保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耗能高;二是投资大;三是设备更新慢。

这些问题都使得现代贮藏保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1]。

1.2 采摘、运输问题采摘与运输是果蔬贮藏保鲜前的必经环节,但是我国的采摘与运输技术并不完善,导致果蔬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方面的问题。

采摘问题体现在采摘设备及技术不完善,导致果蔬的损坏率较高。

运输问题体现在3方面:物流渠道疲惫不畅通;物流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这些问题都造成果蔬在贮藏保鲜前的损坏率居高不下,为果蔬贮藏保鲜增加了难度。

2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果蔬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因此果蔬贮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相关企业应该基于市场需求,进行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创新,延长果蔬贮藏的保鲜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新鲜的果蔬,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2.1 生物技术保鲜生物防治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方法降低或防治果蔬采后腐烂损失,通常有以下4种策略,即降低病原微生物、预防或消除田间侵染、钝化伤害侵染以及抑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利用遗传基因技术进行保鲜。

通过改变遗传基因从内部控制果蔬后熟;利用DNA的重组技术来修饰遗传信息;或用反DNA技术革新来抑制成熟基因的表达,进行基因改良,从而达到推迟果蔬成熟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2.2 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是运用高压静电处理果蔬,达到降低果蔬呼吸强度、延长其呼吸高峰到来的效果,有效发挥保鲜作用。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对于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面将从冷库建设和设计、保鲜技术与设备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冷库建设和设计1.冷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生鲜果蔬市场的发展,对于冷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冷库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现在的冷库不仅仅用来储存果蔬,还可以进行分级、包装、质量检测等工作。

2.冷库设计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现代冷库的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智能化,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的工作流程。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冷库的温湿度控制、库存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储存效率和质量。

二、保鲜技术与设备1.低温保鲜技术的发展。

目前,低温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果蔬保鲜技术。

通过控制冷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减少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降低果蔬的新陈代谢速率,延缓果蔬的衰老和腐烂。

2.气调保鲜技术的应用。

气调保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果蔬保鲜技术。

通过控制冷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等气体的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改善果蔬的品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3.新型保鲜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保鲜设备被引入到果蔬冷库中。

例如,脉冲真空冷冻技术可以快速冷冻果蔬,减少冷冻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光照保鲜技术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条件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三、发展趋势1.多层次、多功能的冷库需求增加。

随着果蔬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对冷库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冷库只能储存果蔬,现在的冷库不仅要满足储存需求,还需提供分级、包装、质量检测等功能。

2.智能化和自动化冷库成为主流。

现代冷库的建设和设计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冷库的温湿度控制、库存管理等功能,提高储存效率和质量。

3.绿色、环保冷库的推广应用。

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冷库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果蔬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一、现状1、冷冻保鲜为果蔬保鲜的一种常见方法,具有成本低、耗费能源少的优点,但是对果蔬内部结构的冲击很大,不利于保持食品的细节和营养价值。

2、气调保鲜通过调节温度、湿度、气体组合等多种方式实现食品的保藏,可以有效控制果蔬发酵、腐烂褐变以及失水、萎蔫等变质现象,从而保持食品原有的鲜美口感,对于寿司、生鱼片等海鲜饮食保鲜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超声波保鲜超声波技术依靠其高效且不伤害食物外观的特性,可以防止食物发芽、变质和变质等过程,可以将食物的保鲜期延长更长的时间。

4、辐射保鲜运用物理辐射的方法来阻止果蔬细菌的繁殖,有效抑制和杀灭它们,并且可以有效保护果蔬保鲜品质和营养成分,延长食品保鲜期。

二、发展趋势1、整体果蔬保鲜体系结合冷藏处理和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微生物活性物质等,将综合营养素的安全性、适合性和营养价值不受破坏的果蔬保鲜技术推广发展。

2、功能性果蔬保鲜运用功能性配方止腐剂、抗氧化剂等产品的形式来改善果蔬的保鲜特性,以及提高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开发出营养价值更高的果蔬保鲜品,以扩大果蔬保鲜品消费量。

3、活性包装材料开发活性包装材料,控制果蔬中湿度、氧气浓度、过氧化氢、臭氧,拥有延长果蔬保鲜期、节省空间和能源等优点,进而延长果蔬质量及口感。

4、冷冻保鲜技术改进和发展后现代的冷冻保鲜技术,应用一系列特殊冷冻保鲜工艺来实现果蔬的低温保鲜,改善果蔬口感,并得到更好的保鲜效果。

总结: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的保障果蔬的新鲜度和安全程度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研发的一个重点,目前果蔬保鲜技术有冷冻保鲜、气调保鲜、超声波保鲜以及辐射保鲜,发展趋势是整体果蔬保鲜体系建设,开发功能性果蔬保鲜、活性材料包装,以及改进冷冻保鲜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哈尔滨商业大学 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2. 中国科学院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概述果蔬生物保鲜方法的种类、原理和技术,同时对现阶段生物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最后对生物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0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在提高, 水果和蔬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居民日常饮食必 不可少的营养来源。我国水果和蔬菜的产量均居世 界首位,但由于地域和季节的限制,果蔬从采摘到 运输贮藏和销售环节,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因机械损 伤、自身呼吸等生理代谢作用和病原菌的感染而造 成损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果蔬在采摘后由于贮藏不 当造成的损失高达 25% ̄30%,在发达国家水果和蔬 菜的采后损失率则在 5%以下[1]。因此,研究找到一 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果蔬保鲜方法显得尤为重 要,我国基本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保鲜果蔬,但物 理方法成本较高,操作繁琐,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 用,而化学保鲜方法又由于化学物质残留对人体的 毒副作用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限制了其使用。本
植物精油又称挥发性芳香油,作为植物的次生 代谢产物存在于植物体中,由于分子量较小,能同 水蒸气一起蒸出,常温下成挥发性的油状液体,其 作用机理是可通过作用于能量代谢途径和微生物的 细胞膜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吴新等人 研 [22] 究发 现,芳樟醇、香荆芥酚、二氢枯茗醛和异硫代氰酸 烯丙酯几种植物精油能够有效抑制草莓在 5 ̄20 ℃贮 藏温度变化中的腐烂发生。Roller 等人[23]发现桂皮醛 和香芹酚对减少猕猴桃的菌群数量非常有效,但是 同样的处理对哈密瓜是无用的,这是由于哈密瓜的 pH 值高于猕猴桃,对一般情况来说,pH 值越低,
文就生物保鲜技术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以及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利用拮抗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保鲜
1.1 利用拮抗菌体与病原菌在营养和空间上的竞争 作用保鲜果蔬
该法是通过竞争作用,利用微生物菌体的生长 要和有害微生物争夺共同的资源,而抑制了有害微 生物的生长,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研究将病原 菌的非致病菌株对果蔬进行处理,因致病菌引起的 腐烂变质明显降低,如草莓在采摘前用木霉素处理, 使得采后保藏期的草莓灰霉病明显降低;马铃薯在 采后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机械损伤而造成腐 烂,尝试用假单孢菌液处理采后马铃薯,可使软腐 病降低 50%以上。范青等人[2]研究发现,从桃果实表 面获得了对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有较好预防效果的 丝孢酵母。Roberts[3]认为,在苹果的创伤处丝孢酵母 可以繁殖,可在较低的营养物质浓度条件下,与病
这类拮抗菌会以吸附生长、进行缠绕侵入、消 解多种形式达到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可以分泌葡 聚糖酶、几丁质酶等裂解性的酶和能够使有害真菌 细胞壁降解的酶。Wan 等人[6]发现,Pichiamembrane- faciens 能够紧密地吸附在匍枝根霉菌丝体上,分泌 能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酶和 β- 1,3 - 葡聚糖 酶 等 各 种 水 解 酶 , 从 而 抑 制 桃 软 腐 病 的 发 生 。 El- Ghaouth 等人[7]发现,C. saitona Nakase & Suzubi 能牢 固地吸附在灰霉菌的菌丝上,并导致灰霉菌的菌丝 产 生 肿 大 现 象 。 龙 超 安 等 人 [8] 发 现 拮 抗 酵 母 菌 菌 株 Kloeckeraapiculata (34-9) 可以通过直接寄生作用来 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酵母菌 株可以把柑橘青霉菌和绿霉病菌菌丝包住,也可以 附着在其菌丝之上,最终使这 2 种菌的菌丝浓缩、 畸形。在微生物果蔬保鲜中,寄生作用不是主要的 保鲜手段,因为寄生作用相对比较缓慢,且寄生性 菌体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以一定量病原菌为基础,而 果蔬保鲜是要尽可能多地消灭病原菌。 1.3 利用拮抗菌代谢产物保鲜
关键词:果蔬保鲜;微生物;提取物;转基因
中图分类号:TS25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4.11.052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he Methods of Biological Fruit and Vegetables Pre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69 ·
原菌竞争共同的营养物质,以此来抑制黑斑病和坏 死病,还验证了其悬浮液在 25 ℃时对苹果的灰霉病 和青霉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Benbow 等人[4]研究了隐 球酵母属的 Cryptococcus informominiatus 和红酵母属 的 Rhodotorula glutinis 对梨病害的抑菌效果,用这 2 种菌株对将要采收的梨提前 24 h 进行处理,能有 效地控制梨的采后黑斑病。宋聪等人[5]分离得到 1 株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J18,用菌悬对梨果 浸泡 0.5 min,之后取出晾干后再用链格孢菌喷洒其 表面,结果显示黑斑病的发病率下降为 16.57%,且 菌体可在梨果上定殖。 1.2 直接寄生
2 利用天然提取物质及仿生保鲜剂保鲜果蔬
2.1 中草药植物浸提液保鲜果蔬 有许多中草药提取液的杀菌作用在研究中被指
出,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对采后果 蔬进行处理,效果较好。何昆等人[16]研究指出,许多 中草药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用水萃取液的 抑菌效果要优于其他萃取液的效果。高海生等人[17]通 过超临界对黄连素、百部等中草药进行提取,并将 提取物附着在特定的载体上制成中草药制剂,经验 证对果蔬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段翰英等人[18]用 金银花、大黄、高良姜几种中草药提取液浸泡黄瓜, 在失水率、感官品质等方面都优于空白对照组,证 明这 3 种中草药对黄瓜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保鲜 效果最好的一组是用金银花 - 高良姜复配使用,其 失水率较小、VC 损失少、延长了保质期。邹晓锦、 孙占祥等人[19]用多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黄瓜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仁用杏叶提取液对黄瓜黑星病进行抑制, 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效果较好。刘明久、许桂芳 等人[20]研究小蓬草浸提液对葱黑斑病菌病原孢子的萌 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大抑制 作用也相应增强,最高可达 98%。蓬桂华等人[21]研究 指出,青蒿能有效地减缓辣椒在贮藏过程中腐烂率 的上升,对控制辣椒中叶绿素,VC 含量下降有较好 的效果。 2.2 天然植物精油的防腐保鲜
· 70 ·
农产品加工
2014 年第 11 期
精油的杀菌能力越强。李宁等人[24]通过将丁香精油对 樱桃番茄进行浸泡处理,之后在 15 ℃条件下贮藏, 定时检查樱桃番茄的发病率和丁香精油对青霉菌的 抑制效果,结果发现丁香精油对青霉菌有较好的抑 制作效果;2.0 μL/L 处理 4 d 时的抑菌率达到了 85%, 5 mL/L 处理就能使樱桃番茄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使 好果率得到明显提高。Settano 等人[25]研究表明用薄荷 醇、丁香酚结合一定的物理方法处理樱桃 15 d 后, 酵母菌和霉菌数显著降低。天然植物提取物现在多 与其他保鲜剂配合使用,尚无单独使用的成熟商业 化应用技术。 2.3 利用动物源提取物质防腐保鲜
第 11 期 (总第 371 期) 2014 年 11 月
文章编号:1671-9646 (2014) 11b-0068-05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2014 年第 11 期
No.11 Nov.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健雄 1,* 辛嘉英 1,2,徐 宁 1
ZHANG Jian-xiong1,*XIN Jia-ying1,2,XU Ning1 (1.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Heilongjiang 150076,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Oxo Synthesis and Selective Oxidation,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types,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of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And sums up the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technical application in fruit and vegetable's storage at the present stage. At last,it makes the prospec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technique. Key words:fruit and vegetable preservation;microorganism;extractive;transgene
收稿日期:2014-1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873034)。 作者简介:张健雄 (1988— ),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 * 通信作者:辛嘉英 (1966—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