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结婚礼仪
北方结婚风俗流程

北方结婚风俗流程一、订婚1.请求婚事:男方家长派代表和礼品去女方家庭提出请求,表示男方子弟对女方表示爱慕。
2.女方回应:女方家长接受男方的请求,表示同意。
同时,女方家庭也会送礼品给男方家庭,以示诚意。
二、婚礼前准备2.准备婚嫁物品:双方会准备婚嫁物品,包括新娘的嫁妆和婚礼所需的各类物品,如红包、食品等。
3.婚车准备:会准备一辆婚车来接送新郎和新娘。
三、婚礼仪式1.迎亲队伍:在婚礼当天,新郎家人会组成迎亲队伍,来接新娘。
2.迎亲仪式:新娘到达新郎家后,会有一系列的迎亲仪式,比如新人行拜、敬茶等。
3.过门仪式: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进行过门仪式。
具体形式可以是新娘踩踏红书,或者新郎将新娘背过门槛。
4.拜堂仪式:新婚夫妇会在家族祠堂进行拜堂仪式,祈求祖先保佑他们的婚姻幸福顺利。
5.敬祖先:在结婚的过程中,会对祖先进行敬拜,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四、婚宴1.主持人宣布:主持人会在宴会开始前宣布新人到场,并介绍新人的背景和婚礼流程。
2.敬酒仪式:宴席上会有敬酒仪式,新人会敬酒给双方父母,亲戚朋友以及宾客,以表达感谢和祝福之意。
3.喜宴:宴席上会举办喜宴,准备丰盛的菜肴和酒水,宾客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和娱乐活动。
4.群众游戏:在喜宴中,会有各种有趣的群众游戏和表演,以增加欢乐气氛。
五、新婚之夜1.入洞房:在婚宴结束后,新人会入洞房,开始新婚生活。
2.新娘盖红被: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盖上一张红色的床单,象征婚后有个红火的家庭。
3.派糖果:新娘会将糖果和红包派发给亲朋好友,以表示分享喜悦和感谢。
北方结婚风俗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意义。
比如订婚阶段,表示男方和女方正式地建立起婚姻关系;婚礼仪式中的过门仪式,象征新娘进入新家后新娘和新郎要共同添彩婚姻生活;婚宴上的敬酒仪式,则是向双方父母、亲戚朋友和宾客表达感谢和祝福。
总的来说,北方结婚风俗流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庄重的仪式,展示了中国传统婚礼的魅力和热闹的气氛。
结婚礼仪流程范文

结婚礼仪流程范文结婚礼仪是指结婚仪式的一系列规范和仪式,是新婚夫妻和亲友们共同见证的一种庄重而且美好的仪式。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下结婚礼仪的流程。
1.恳亲订婚:在结婚计划确定之后,新郎和家长会去新娘家拜访,向对方家长表示诚挚的求婚之意。
双方家庭讨论婚期、聘礼等具体事项。
2.准备婚事:确定了婚期后,双方家庭会共同商量婚礼的准备事宜,包括聘礼的准备、婚宴的选择等。
4.迎亲队伍出发:在婚礼当天,新郎和他的亲友组成迎亲队伍,准备迎接新娘。
队伍会穿过市区的主要街道,向市民展示人们幸福的氛围。
5.婚车队伍接新娘:新娘会在花轿或者豪华婚车里由家中出发。
车队通常会有音乐、颁花等庆贺的方式。
新娘会被伴娘团和家人陪伴。
6.迎亲仪式:新郎和迎亲队伍会在新娘家门口等候,迎接新娘的到来。
新郎会向新娘家长行鞠躬礼,并在家人的帮助下将新娘接入家中。
7.迎亲宴: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有一场丰盛的迎亲宴。
新郎家庭会为新娘准备各种美食,并邀请亲友一起分享喜悦。
8.交拜天地:婚礼结束后,新郎和新娘会前往宗教场所或家中进行天地交拜仪式。
这个环节象征着新郎和新娘承担起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的意义。
9.敬茶仪式:新娘和新婆家的亲戚都会被依次请到新娘家中进行敬茶仪式。
在这个过程中,新娘和新郎会向亲戚行礼,并为他们奉茶。
10.结婚宴:结婚宴是婚礼的重点,是新娘和新郎宣布婚礼正式结束并感谢亲友们的场合。
结婚宴通常有多个菜品和礼仪表演。
11.敬酒仪式:结婚宴之后,新人会进行敬酒仪式,向亲友们表达谢意和喜悦。
他们会依次向亲友敬酒,亲友也同样会为他们敬酒。
12.回门拜访:结婚后,新娘和新郎会回到新郎家中拜访亲友。
他们会一一向亲友行礼,并道谢对方在婚礼中的帮助和祝福。
13.新房洞房:新娘和新郎会进入新房,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下开始新的生活。
在洞房之夜,有些家庭会有一些恶作剧和庆祝活动,来增加新婚夫妻的欢乐和快乐。
结婚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凝聚了古代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尊重和祝福。
北方结婚风俗流程

安阳民俗调研报告安阳民俗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民俗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展示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一个地方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安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安阳的民俗风情,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安阳的民俗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三、民俗概况1.节日民俗:安阳有许多独特的节日民俗,如元宵节的灯笼展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中秋节的赏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2.婚俗习俗:安阳的婚俗习俗独特且富有特色,如新娘送嫁妆、新郎宴请伴郎等,这些传统习俗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
3.饮食文化:安阳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着多种独特的传统美食,如安阳鸡、奥利巴干、孟县长香炖鸡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也反映了地方特色和人民的饮食习惯。
四、民俗保护与传承目前,安阳对于民俗保护和传承已经有了一定的措施,如举办民俗文化节、文化交流展、开设民俗课堂等,这些措施使得民俗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保护好民俗。
五、问题与建议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在逐渐减少,部分民俗活动受到商业化的侵蚀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于民俗传承人的培养和激励,通过开设培训班和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民俗传承中来。
2.加强对于民俗活动的保护,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限制商业化的行为,防止民俗被篡改和扭曲。
3.加强对于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民俗文化中来。
六、结语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安阳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安阳的民俗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关于婚礼礼仪注意事项

关于婚礼礼仪注意事项婚礼礼仪注意事项1、迎亲人员和迎亲车辆,去时为单数,返回时迎送亲人员和迎送亲车辆为双数(意在成双成对),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时,行车往里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走重复路线(意在结婚值此一次)。
2、四彩礼挂红包装,斧子、秤砣用红布包好。
3、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时切忌不打结(意在夫妻感情和顺,不结疙瘩)。
4、典礼前,新郎新娘下喜车后喜车花立即拆除(意在结婚坐喜车就这一次)。
5、喜蜡要对灭不要吹灭(意在一生到老,生生死死都在一起,不被吹散)。
6、新娘抓福时尽量多抓,但不要抓净(意在把福根给留下)。
7、喜车返回遇喜车、过路口或过桥时,新娘对窗外飞红手帕(意在喜上加喜)。
8、新房附近井盖用红纸遮盖(意在把井盖上了,不能掉井里)。
记结婚当天婚礼流程一、准备1、新娘在伴娘陪同下化妆(可在家、到婚纱影楼或到美容店),同时,新郎起床,准备当天红包(5个左右),新郎和伴郎接头车和车队,开始扎花车。
2、车队出发到新娘家。
(车队一般先是摄像车或领队车,然后是花车,然后是车队)新娘家应在车队到达之前的10分钟准备好迎接队伍、盖好马葫芦(一般离家门30米以内的都要盖)。
3、车队到达新娘家,新郎叫门,一般由新娘的姐妹或朋友刁难一下新郎后开门。
新郎应及时给刁难者一个红包,以示感谢。
4、新郎见到新娘后摄影摄像,然后出来新郎叫爸叫妈,接着收到大红包一个!(一般娘家给的是999元,婆家给的是1001元)。
然后一对新人和伴郎伴娘吃饺子,饺子必须剩双数,之后和娘家人合影。
二、到达男方家车队从娘家出发到新家。
出发前,新娘妹妹要拿两个红盆(里面是镜子、梳子、特制馒头等)。
车队到达后,新家安排人在门口放鞭炮,以示庆祝。
然后新郎的妹妹(如果没有找个未婚的女性朋友也可)接过新娘妹妹手里的脸盆。
楼层不高的新郎应抱新娘上楼,楼层高的就免了(我享受了该待遇,嘿嘿)。
进去后新娘叫爸叫妈,收到一个大红包!然后新娘兄弟帮钉门帘,新郎要给一个红包。
蒙古族婚礼风俗流程

蒙古族婚礼风俗流程婚礼的内容可不简单哦!要经过媒人提亲、萨达嘎毛日都呼、绕探篷车、拜苍天等十几个仪式,小伙儿才能将心爱的姑娘娶回家。
1.求婚“开金口”在双方定亲前,男方要选良辰吉日,委托媒人带着哈达和酒到女方家提亲。
女方父母认为双方属相、辈分、八字等相合才应允这门婚事。
这就叫“开金口”。
2.盖头仪式盖头仪式又称“茶宴”,一般在结婚典礼前1—2天举行。
待嫁女儿着婚服迎门坐在蒙古包,由嫂子用红色盖头将其头和脸庞慢慢盖住,并为其抿上一口洁白的乳汁。
3.萨达嘎毛日都呼萨达嘎毛日都呼,意为接亲仪式。
出发前,新郎身穿崭新的蒙古袍,腰佩弓箭,骑着膘肥体壮的种马,在伴郎的陪伴下绕“仓”(香炉)三圈,而后接亲队伍骑马奔向女方家。
接亲队伍出发时为单数,返回时加上新娘成双数。
4.新娘绕“仓”仓,即香炉。
新娘身着蒙古盛装,与前来接亲的新郎并肩骑马,顺时针绕“仓”三周,并进行祭拜。
5.交杯仪式执酒人斟满奶酒,将洁白的哈达送予新郎新娘各持一端,在祝词声中,完成新郎新娘交杯仪式。
6.绕探篷车娶亲返回途中,跟在队伍后的年轻小伙子们策马奔到新郎前,试图夺取新郎的随身物品。
小伙子们嬉闹追逐,场面甚是喜庆。
如果夺得了新郎身上的箭支或帽子等物品,新郎必须手持哈达向他们敬酒或敬鲜奶,才能拿回。
7.分发仪式篷车到了婆家后,一位老人为新娘送去鲜奶,待新娘喝完,老人用一条羊肋骨为新娘分发,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从今往后就是这家的新媳妇了。
8.拜苍天新娘由嫂子们搀扶走下篷车,与新郎并排站在点着香炉的毡毯前。
仪式前,一位图古斯布苏贵(意为婚姻美满的妇人)在香炉中奉上奶食品、红肉和酒,然后新人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之礼。
9.新人洗礼男方请来喇嘛为新人念经求福,用圣水为新人施洗。
新人在同一脸盆里洗面,洗过脸的水要洒向新郎背对的方向。
10.认亲家在举办婚宴期间,两位亲家公在另一顶蒙古包里进行“认亲家”仪式。
他们互相敬酒,询问对方姓氏、名字、年庚、家乡等,加深理解,促进感情。
内蒙古的礼仪

内蒙古的礼仪说起内蒙古我们就会想起一大片的草原,在那里骑马就是一种享受。
那么你们知道内蒙古有什么礼仪吗?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内蒙古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内蒙古的礼仪礼仪往来(1)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2)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3)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包头地区婚庆礼仪

包头地区婚庆礼仪一、消夜:早期婚礼宴席大多都是聘请厨师在家中举行,为使提前准备的各种食物易存放,婚礼时间多选在冬季。
这就要求在婚礼前一夜,将放在室外冷冻保存的各种所需食物,拿到室内解冻(本话解冻称为“消”),家中亲友也在婚礼前夜聚餐,商讨明天婚礼各项事宜,进行人员安排。
这一过程被本地人称为消夜。
如今婚宴一般都在饭店举行,家不用准备食物,但在婚礼前一夜,对婚礼事宜进行确定、安排人员,这一过程保留了下来。
现在消夜一般也都选在饭店进行。
消夜当晚,新郎的弟弟(现在只要是男性未婚既可)还要在新人的新家过夜,称为“压床”。
二、娶亲过程:新郎家要准备烟、酒、糖、茶四色礼(数量为双数)、离娘肉(六根带肉的猪肋骨)、红色喜被等娶亲用品。
新娘家要准备两个红色包袱(包袱不能打结)、两个红色的盆,包袱里各放一个包有现金的红包(俗称压箱钱),有的人家还要在盆里各放一面面朝下的镜子。
如今为了简便,也有将盆包在袱里的。
婚礼当天,由送亲人带到新郎家。
新郎家派娶亲人同新郎去娶亲,新娘家派送亲人,送新娘到新郎家。
娶亲和送亲的人数讲究“去单回双”,就是:娶亲的人连同新郎要为单数,娶上新娘回来时人数成双数;送亲人连同新娘也要为单数,把新娘送到,返回的人数为双数。
婚礼当天一早,开始张贴喜字,并把车队要经过的新郎家、新娘家、新家小区内所有井盖用红纸压上。
娶亲车队从新郎家出发,新娘家娶亲。
到达新娘家后,新人先不见面,娶亲的要先把红色喜被铺在床上,新娘让坐在上面,称做“围富贵”。
女方家要把娶亲拿来的酒倒出,在每酒瓶里装上五谷米和葱(一般选个根上两个枝的,寓到男方家扎根),现在为简便,都是由新娘家提前准备好装米和葱的酒瓶,交给娶亲人带回。
新娘家人还要从离娘肉上剔下肉,骨头的要交娶亲人带回。
新郎与娶亲人要先吃下马饺子(每碗六个),其中新郎的那碗与其他人的不同,饺子里放有酸、甜、苦、辣等六种味道(寓生活的各种滋味),吃过下马饺子后。
新郎要给新娘穿鞋,能抱新娘下地,然后由新娘家的人(一般是男性小辈)为新人带胸花,本地人称做插金花(也可由新人互相带花)。
结婚的礼仪 15

结婚的礼仪结婚的礼仪1旧时结婚叫办红喜事,槽门、大门上常有“仪成六礼”之类的联语。
六礼即周朝定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婚姻礼节。
长沙婚俗,在这些古礼的基础上,衍生出繁复的程序。
一般先由男方家长托亲友或媒人提亲,即纳采古礼。
也有以渔利为目的的媒婆,为凑合婚事,而掩盖真象的。
故双方家长或亲属须到对方明察暗访“查根脉”,谓察亲。
如双方认为对方根正苗好,门当户对,则男方将生庚(年、月、日、时),用干支八字表示,请媒人转交对方,叫“发八字”。
女方经“算命”认为相合,亦将姑娘生庚回给男方,叫“回八字”。
若男方认为双方八字相克或女方八字不好,须在7日内退还,所谓“男八字满天飞,女八字一七归”。
此乃合庚,即“问名传庚”古礼。
有的人家收下对方生庚后,先置于神宪上,若3天内有丢鸡失狗物损碗破现象,即以为八字相冲,必退庚。
著3天内家事顺遂,则为上吉。
合庚顺利,互赠信物,男方馈以服饰布料及少量财礼,外加一双未来新郎的鞋样,意为“谐”。
女方则报以笔砚文具,并按鞋样做一双布鞋和袜底。
双方将写有“天作之合”的庚书互换为据,这一过程叫定庚或订庚,即“纳吉行聘”古礼。
定庚后,男方须给女方准备一定数量的聘金和其它财物作为聘礼,也叫大聘、彩礼、鸡鹅礼或过门礼(有的女方索要高额彩礼,实为买卖婚姻性质)。
女方则备嫁妆,此即纳征(亦名纳币)古礼。
接着由男方送期单,即选两个吉日催新娘过门(也叫上门)谓之报日,俗名看日子,即“请期预报”古礼。
女方择定其中一个日子作为婚期。
婚前一两天,男方将聘礼、喜看等送往女家,叫“过礼”。
女方将嫁妆用条盒(条箱)拾至男家,陈设洞房,叫铺房。
也有由男方接亲时抬嫁妆条盒的。
新娘出嫁前一日,请已婚妇女用麻线将脸上汗毛绞掉,将鬓角之绒发和眉毛修整成形,鬓角整齐,眉毛细弯,叫开容也称开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轿接亲,或称取亲,导以旌旗、铜锣,后有挑牲笼的,笼内鸡、鹅成双。
鸡鹅成双源于“奠雁”古礼:先秦时新婿到岳家需献双雁作见面礼,取雁不失节,不失时,长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结婚礼仪
你有没有发现:包头人基本都是找包头人结婚(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很多要求做介绍的包头父母也经常会加一句,希望对方是包头人。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包头结婚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包头结婚礼仪
包头女人是坚强后盾
包头生活不容易,城市不大,消费却有点高,男人在外边打拼不容易,只有能持家的包头女人才能作为坚强的后盾。
俗话说得好"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娶到了一个包头女人,你就完成了事业的一大半,包头女人,她不仅在事业上给予你支持,给你出谋划策,关键是还能在生活上不让你操一点心。
丈母娘首选
包头丈母娘比较认同本地女婿。
想娶包头妹子,包头丈母娘的要求就是:女婿至少得能与丈母娘沟通。
大家都知道,包头很多的老一辈基本都不会说普通话,讲个普通话都感觉别扭得很,所以我们包头的丈母娘还是比较认同本地女婿的。
风俗习惯很重要
包头媳妇更适应包头的习俗。
虽说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但是过日子就是两家人的事了。
基本上包头人的结婚流程,摆酒席等等这些规矩。
包头人都是从小在这样的风俗里耳濡目染长大的。
包头女人识大体
包头本地的姑娘很识大体,做生意难免在外应酬,如果一个女人因为这事跟你吵吵闹闹个没完,你的生意你的事业还能做成吗?
包头女人够实在
包头姑娘比较实在,假如你哪天对本地姑娘说:给你买个大钻戒吧,包头姑娘会很实在的说"钻石太大没必要,小的更精致更好看,买小的!"这样的姑娘谁不爱娶?
咱们讲的都是包普话
只有本地人才能听得懂的包普话,"给刚个产哇,看刚一个都定死你的哇?"我们都是包头人啊!
你要是娶的不是本地姑娘,等哪天你喝醉躺在大街上给老婆打个电话,搞半天都听没懂你在讲什么,那怎么好,你就等着今晚躺大街吧!
饮食习惯得同步
包头人酸甜苦辣样样齐全,还有花样繁多的各种小吃,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能够适应。
婚姻过到最后过的还是细节。
还是我们包头的饮食最实在!
外面再灯红酒绿也比不上看着孩子挽着老婆去步行街吃小吃,去广场散步。
不用愁孩子上学迁什么户口,买什么地段的房。
不用看个爸妈挑日子,订机票。
想回家了,开个车用不了多久就到家了,城区动动脚走路也可以走到。
逛个街也能随时约到一起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