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优题速享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l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A.古代两河流域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美洲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A B C D3.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A.庄园B.城市C.工场D.工厂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C.中原地区D.辽东地区6.20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

这些“新材料”指的是A.甲骨卜辞B.青铜铭文C.玉器D.铁器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

这种方式是A.禅让制B.封邦建国体制C.世卿世禄制D.郡县制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A.武王克商B.周公制礼C.平王东迁D.秦统一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扬州D.泉州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蜀吴魏魏魏吴魏蜀蜀吴吴蜀A B C D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女真族13.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A.经济重心南移B.朝贡贸易C.资本主义萌芽D.五口通商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1、原始农业生产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于是人们开始A. 聚族定居(正确答案)B. 建立国家C. 冶炼青铜D. 创造文字2、《史记》载,公元前243年“天下疫”,这一时期也可能表述为A. 公元前2世纪前期B. 公元前2世纪后期C. 公元前3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正确答案)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反映了先秦哪一学派的思想?A. 道家B. 儒家(正确答案)C. 法家D. 阴阳家4、以和亲促进汉蕃友好交流,出于哪一盛世?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正确答案)D. 康乾盛世5、右侧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A. 西晋B. 东晋C. 北宋(正确答案)D. 南宋6、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这是下列哪种官员的职责?A. 御史大夫B. 参知政事C. 枢密史D. 殿阁大学士(正确答案)7、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何处发动了起义?A. 武昌(正确答案)B. 上海C. 广州D. 南昌8、某同学编写历史剧本,在“场景”一栏中有如下五个地名,据此判断其主题是A. 北伐战争B. 红军长征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正确答案)9、观察右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发生于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际B. 参加万隆会议之际C. 重返联合国之后(正确答案)D. 致力于全方位外交之后10、“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不图虚名,可以和贵族为敌”,描述的是A. 等级君主制B. 君主专制(正确答案)C. 君主立宪制D. 民主共和制11、动摇欧洲封建秩序,传播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革命是A. 英国革命B. 法国大革命(正确答案)C. 美国独立战争D. 俄国十月革命12、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让渡的权利,这一观点反映了何种思想?A. 社会契约(正确答案)B. 人文主义C. 唯物主义D. 开明君主13、时钟代替季节,工厂代替农场,小家庭代替大家庭,此变革始于A. 宗教改革B. 圈地运动C. 光荣革命D. 工业革命(正确答案)14、“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12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12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学业⽔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12⽉)历史Word版含答案2019~2020学年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历史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19.12⼀、选择题:本⼤题共38⼩题,每⼩题2分,共计76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要求。

1. 公元前1027年,周灭殷,⼜⽤三年时间平定各地的叛乱,接着,⼤封⼦弟功⾂,以姬姓贵族为主。

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2.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个以私⼈⾝份教了⼤量学⽣的⼈,他周游列国时有⼤批学⽣跟随着。

下列选项,属于他的主张是()A. ⼰所不欲,勿施于⼈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格物致知,内⼼反省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秦统⼀之初,分天下为36 郡,郡设丞、守、尉,负责郡内⾏政、司法、军事、治安等事务。

郡以下的⾏政机构是县,与县同级的还有国、⾢、道。

这反映了秦朝()A. 社会治理的僵化B. ⾏政体系的细化C. 宗法观念的弱化D. 贵族政治的强化4. 下列两则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商皆本D. 富国强兵5. 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朱熹曾做过⼀个⽐喻,就像天上的⽉亮和⽔中的倒影,虽然不同的⽔⾯⾥有⽆数形态各异的⽉亮,但都是同⼀个⽉亮。

对此,朱熹的理解是()A. 吾⼼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B.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C. ⼼外⽆理,⼼外⽆物,⼼外⽆事D. 道⽣⼀,⼀⽣⼆,⼆⽣三,三⽣万物6. 明清之际曾引发了⼀场“商业⾰命”,在这场“⾰命”中相继崛起了⼗⼤商帮(如图)。

其中,晋商、徽商最著名,影响也较为深远。

它们在图中的⼤概位置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 有学者在探究中国古代某⼀政治形态时,选取了它的⼀⽇⽇程:接折(阅读奏折)——见⾯(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载,笃信法家思想,有着焚书坑儒恶名的秦始皇,因为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博通六艺”,而将其拜为少傅;轻慢儒生,以黄老之术治国,有着“尿溺儒冠”黑历史的汉高祖刘邦不但祭孔,还封孔子九世孙孔滕为“奉嗣君”。

这两则故事主要说明了A. 法家与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缺陷B. 儒学具有普世价值该有的特性C. 孔子思想可以成为政教指导原则D. 秦始皇与汉高祖也需要凝聚人心2. 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

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 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 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 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 刺史职权有所异化3.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

“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

这反映出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政府市场观念变化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4.“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体现了A. “仁爱”的主张B. “仁政”的思想C. “兼爱”的思想D. “农本”的主张5.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6.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

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19-2020年⾼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考⽣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部分为选择题,第⼆部分为⾮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律不得分。

第⼀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下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个不同阶段。

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B.奴⾪社会和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奴⾪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世界三⼤宗教都起源于A.⾮洲B.亚洲C.美洲D.亚洲3.古希腊⼈在许多⽅⾯都胜古罗马⼈⼀筹,除了A.哲学B.⽂学C.艺术D.法律4.13世纪左右,西欧确⽴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这⼀体制是是A.共和制B.君主⽴宪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专制5.历史学家将商代的历史视为“信史”的依据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青铜⼯艺⽇臻完善C.⽂献与⽂物相互印证D.国家特征已经形成6.“仁者爱⼈”、“⼰所不欲,勿施于⼈”的主张出⾃A.孔⼦B.韩⾮⼦C.⽼⼦D.董仲舒7.东汉末年,皇权⽇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战争冲击B.地⽅豪强势⼒膨胀C.外族⼊侵频繁D.“柔道”政策影响8.体现“汉化风⽓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A.靖康之变B.清军⼊关C.唐蕃联姻D.孝⽂帝改⾰9.如果要求你在以上书⽬中找出述及鸦⽚战争的著作来阅读,应选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使古代中国⼈⾛上读书——考试——做官这⼀⼈⽣轨迹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推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1.“省“作为我国地⽅⼀级⾏政区的名称沿⽤⾄今,他最初设⽴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2.在中国古代,作为⼀种怀柔远⼈和展⽰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D.民间贸易13.“中国王朝最后的盛世”指的是A.⽂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4.表⾯上它是希腊罗马⽂化的再⽣,实际上它是欧洲⽂化的新⽣。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附答案及解析)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附答案及解析)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9道小题。

1.“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 A.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B.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C.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答案及解析:1.B【详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提高了军机处的严密性,从而有利于政令的执行,故选B ;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职官的能力问题,排除A ;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府的辅助机构,本身没有权力,排除C ;“为君权附庸”的说法在题意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B 。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答案及解析:2.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故选D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无关,排除ABC 。

故选D 。

3.“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答案第12页,总13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答案及解析:3.D 【分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说明该宪法是在1949年后颁布,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B 、C 都是共同纲领内容,体现不出“共同纲领的发展”。

故D 项正确。

上海黄浦区2020年高中历史等级考二模卷(逐题详解版)

上海黄浦区2020年高中历史等级考二模卷(逐题详解版)

黄浦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历史试卷2020.05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次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应该是仰韶鹳鱼石斧纹陶缸商代四羊方尊战国铁农具东汉熹平石经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古代文字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发展2. 右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A.法家学说B.儒家学说C.道家学说D.兵家学说3.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该著作是A.《史通》B.《史记》C.《资治通鉴》D.《文史通义》4.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

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志。

下列哪一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5. 《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这是因为 1492 年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6. 马克思认为“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种”,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A.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B.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C.使殖民者感到了恐惧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7. 从 1820 年到 1830 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美洲
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
A B C D
3.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工场
D.工厂
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6.20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

这些“新材料”指的是
A.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玉器
D.铁器
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

这种方式是
A.禅让制
B.封邦建国体制
C.世卿世禄制
D.郡县制
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
A.武王克商
B.周公制礼
C.平王东迁
D.秦统一
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泉州
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蜀吴魏魏
魏吴魏蜀蜀吴吴蜀
A B C D
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3.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朝贡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五口通商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

”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7.明清之际,由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四库全书》
D.《海国图志》
18.16世纪初,英国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家拥有数百家毛纺织企业,该企业属于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联邦制
19.“光荣革命”后,英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体,即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20.1776年费城出版的《常识》中号召“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分手”的对象是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1.“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此言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2.某国首都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纪念一位解放了千百万农奴的改革者。

这位改革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俾斯麦
23.19世纪60年代末,率先使用机器生产的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出现在
A.上海
B.宁波
C.天津
D.广州
24.“20世纪大幕拉开之际,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是指
A.火烧圆明园
B.三国干涉还辽
C.八国联军侵华
D.联合国军入朝
25.导致“皇帝倒了,辫子割了”的历史事件是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6.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此观点出自
A.《时务报》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民报》
27.下列属于研究巴黎和会原始资料的是
A.
《凡尔赛
条约》B. 漫画《大国的博弈》
C .地图《一战后的欧洲》 D.油画《凡尔赛宫镜厅》
28.上海地标“新天地”的命名灵感,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这件大事是
A.“五四”上海工人罢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淞沪会战
1929-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图(单位:万辆)
29.左图中汽车产量起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
B.柯立芝繁荣——经济危机
C.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D.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
30.右侧漫画创作于1936年它讽刺了
A.铁血政策
B.均势政策
C.绥靖政策
D.集体安全政策
31.要求“日本所窃取中国制领土,例如满洲、泰坦、澎湖群岛等”须归还中国的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宪章》
3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徐州会战
D.日本投降
3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4.“黄金——美元——各会员国货币”示意旨在说明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5.“她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她”成立于
A.1912年
B.1919年
C.1945年
D.1949年
36.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B.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37.右侧照片反映的主题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下面是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地图的是
A B C D
39.1991年,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北约建立
B.西欧衰落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40.右侧照片见证了哪一国际组织的成立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二、综合题(共20分)
(一)文明的成果(5分)
41.将下列文明成果与其发源地一一对应
(二)走出世界的中国(5分)42.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走向世界的中国”时间。

(5分)
1840年 1861年 1898年 1978年 2002年
(三)梁启超的文明史观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到时势的影响。

A 战争爆发, 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开始“自强”“求富”的
B 运动。

开展“救亡图存”的
C 运动。

拉开 D 序幕
成为 E 组织成员
材料一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泰西格致性理之学,源于希腊;法律政治之学,源于罗马。

欧洲诸国各以其国之今文,译希腊罗马之古籍……举国习之,得以神明其法,而损益其制,故文明之效,极于今日。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偶遇美国著名记者赛蒙氏。

赛氏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中国文明的救拨。

梁氏指出很多西方人抱有此种心理,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
(近代欧洲)因为解放的结果,种种学说都是言之有故,持之成理……从两极分头发展,愈发得速,愈冲突得剧。

消灭是消灭不了,调和是调和不来,种种怀疑,种种失望都是为此。

他们有句话,叫做“世纪末”……这句话的意味从广义解释,就是世界末日,文明灭绝的时候快到了。

问题:(10分)
43.材料一中:“格致性理之学”和“法律政治之学”分别指什么?(2分)
44.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梁启超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5.你认为梁启超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80分)
二、综合题(20分)
41.A:4(1分) B:5(1分) C:2(1分) D:3(1分) E:1(1分)
42.A:鸦片(1分) B:洋务(1分) C:戊戌变法或维新(1分)
D:改革开放(1分) E:世界贸易(1分)
43.古希腊哲学(1分)、罗马法体系(1分)
44.从赞赏到反思(4分)
45.梁启超游历欧洲,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冲击,了解了西欧知识界的看法,动摇了他对西方文明的固有认识。

(4分)(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