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一 、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二、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三、把下面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

1、9-3=6
2、24÷3=8
3、36÷4=9 5×6=30 8×2=16 9×2=18
四 、解决问题。

1、40个苹果,送给奶奶19个,剩下的够佳佳吃一周,佳佳平均每天吃几个?
2、一个水桶15元,小红买了4个拖把和一个水桶,共用去39元。

每个拖把多少钱?
被减数 减数 综合算式
72 35-16 80 6×7 被除数 除数 综合算式
83-27 8 54
3×2
3、小明去超市买了9支钢笔,付给售货员100元,找回19元,每支钢笔多少钱?
4、8袋奶糖共重40千克,6袋水果糖共重18千克,每袋奶糖比每袋水果糖重多少千克?
5、二年级要提高教室的照明条件,以前每间教室有4盏灯,共24盏灯,现在每
间教室装8盏,共要安装多少盏?
6、李阿姨买了6块蛋糕和一个大面包共付了60元,这个大面包12元,平均每块蛋糕多少钱?。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5 解决实际问题 (共20张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5 解决实际问题  (共20张PPT)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人教版 二年级 下册 混合运算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
5 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
面包师傅遇到了什么难题?
返回
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新知
例 4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返回
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与原题相符,解答正确。
每次烤9个。
烤6次是54个。Βιβλιοθήκη 加上已经烤好的36个, 是90个。
通过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4 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 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 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1 两个小组买同一种面包,每个面包3元。第一组买了9 个,第二组买了6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
先求每组买面 包分别花的钱 数,再求多花 的钱数。
3×9−3×6 = 27 − 18 = 9(元)
口答: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9元。
1 两个小组买同一种面包,每个面包3元。第一组买了9 个,第二组买了6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
先求第一组比 第二组多买几 个面包,再求 多花的钱数。
(9-6)×3 = 3×3 = 9(元)
口答: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9元。
2 二(1)班的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某公园玩, 公园门票价格如下。用20元买3个人的票够吗?
先用两张成人票 的钱数加一张学 生票的钱数。
5+9×2 =5+18 =23(元)
成人票:9元/人 学生票:5元/人
23>20
答:用20元买3个人的票不够。
1 教室里有4排课桌,每排6张。现在一共有课桌 多少张?
要想先计算90-36,必须添上括号。
解答正确吗?
规范地解答一下。
4 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 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 90 − 36)÷9 = 54÷9 = 6(次)
口答:剩下的还要烤 6 次。
解答正确吗? 根据上面的解答算一算。
4 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 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部编版二年级下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分步综合

部编版二年级下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分步综合
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5.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6.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58.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59.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60.叔叔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好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7.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
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8.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几本?
分步算式:(1)综合算式:
(2)
答:
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3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方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方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解决问题12345678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解决问题123456789

一共要烤 90 个面包
36 个 ?个 每次能烤9个,烤几次?
1.尝试解决
(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
我们一共要烤 90 个面包,已经烤了 36 个,每次能 烤 9 个。 剩下的 还要烤几次?
(1)剩下的面包有多少个?
(2)还要烤几次?
2.综合算式的理解
1. 2. 3. 4.
90-36 是什么意思? 加小括号成为(90-36)是为什么? 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怎么算? ÷9 表示什么?
3×9 +8 =27 +8 =35(元)
二、探究新知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 已经烤了36个。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剩下多少个没烤?
3.列式解答:
90-36=54(个)
答:剩下54个没烤。
图中有几个已知条件、分别是什么? 缺少什么信息? 3个 ① 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 ② 已经烤了36个, ③ 每次能烤9个。
 ̄ ̄
20 ﹣ 8×2
 ̄ ̄
81 ÷ 9 ﹢2
 ̄ ̄
(4 ﹢5)×7
 ̄ ̄
48 ÷(8 ﹣ 2)
 ̄ ̄
 ̄ ̄
一共有95朵鲜花
百合 24朵
玫瑰 ?朵
康乃馨 32朵
综合算式:
95-24 - 32 = 71 -32 = 39(朵)
买玩具
9元 8元 妈妈买3辆小汽车和1个布偶花了多少元钱?
分式: 综合算式:
3×9=27(元) 27+8=35(元)
3.检查小结
问题: 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逆运算)
2. 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 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53-54页例4解决问题。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一步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解决连续两问的数学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思维难度比较大,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教材用完整的色条图比较直观地呈现数量关系,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顺序,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画图对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之前的学生接触的画图方式与这节课的画图方式不一样,让学生自己画有难度,教师自己“端”出来,起不了作用,怎样出示这个色条图,以及怎样利用色条图帮助找到解题思路,是这节课中值得研究的地方。

另外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找两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是从综合法入手,还是从分析法入手,学生更好接受?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是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节课中如何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在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利用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习通过连贯思考找出中间问题,解决需要多步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直条图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

教学重点:学习用直条图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会通过连贯思考解决需要多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连贯思考,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下列各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① 27+6-2 ② 18+4×2 ③(12-5) ×3 ④ 16÷(7+1)2、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学校二班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约的四那么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详细情境,体验运算顺次规定的合理性,援助同学理解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全都,进一步进展和提高同学的解题技能。

学情分析运算顺次是人貌同遵循的计算规章,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班级同学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肯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班级的同学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次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同学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受“观测算式——回忆运算顺次——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进展了他们数学思索的技能,又提升了掌控运算顺次的水平。

以观测、比较、分组争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同学对学习有爱好,留给同学学习思索的空间。

采纳问题——发觉法与争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同学创设一个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让同学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同学进一步掌控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次,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育同学迁移类推的技能,提高计算技能。

问题解决: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控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立场: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习爱好和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训练同学养成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控两步混合运算的顺次。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次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阅历,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第53页中的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2.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65-8×5=
72÷(18-9)= 20+7×5 =
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情境图: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4.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会解决吗?
(二)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

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

(三)尝试解答,体会方法
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不同的想法。

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交流汇报,形成板书。

1.学生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90-36=54(个)(90-36)÷9 90-36÷9
54÷9=6(次)=54÷9 =54÷9
=6(次) =6(次)
2.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

(1)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

(2)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3)方法二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加上小括号后就是先求什么?
(五)检验反思,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口头检验:把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进而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2.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的情境图)
1.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说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2.学生汇报解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较简便易理解?
方法一:3×9-3×6 方法二:3×(9-6)
(二)智慧大比拼。

1.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第6题的情境图)
(1)想知道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首先要知道什么?
(2)要求剩下多少米没有挖完,需要哪些条件?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2.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4题的情境图)
(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明:如何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提炼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作业
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

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90-36)÷9
=54÷9
=6(次)
1、画图分析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