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思考题2:自然辩证法是否可以应用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思考题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辩证法如何指导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题4:自然辩证法如何应用于解决人类活动对土地、水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思考题5:自然辩证法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有何启示?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相互作用和矛盾构成的。

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相互联系的矛盾,例如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地球变暖,而地球变暖又引发了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解决。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能源结构带来了环境问题,必须进行转变。

我们需要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自然辩证法还提倡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对矛盾的改造和统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多边对话等方式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只有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合作协商,才能找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提醒我们要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的实现。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看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习意义?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基本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⑴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2)中间层次(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4)综合性和开放性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5.科学的本质、自然科学的特征、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2)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4)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5)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5)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6)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7)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8)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1)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3)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14)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15)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15)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考试专用)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考试专用)

一、 名词解释1.科学方法论(P107)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2.创造性原则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

3.可行性原则(P121)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4.科学性原则(P120)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5.模拟实验(P127一种间接实验,先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的模型,然后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实验了解原型(对象)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6.机遇(P135)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7.自然观(P19)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8.)并进行严密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9.逻辑思维(P147)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

10.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归纳推理。

11.直觉思维(P160)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12.科学概念(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

13.科学(P255)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这个概念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

(也可以直接回答为)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所转化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14.技术(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是反映现代技术形象的科学界说。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是人们以系统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一种形态。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的机制,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

(1)系统自然观内容:1)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3)自然系统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4)自然系统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5)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特点:(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其二,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系统具有层次结构。

(2)人工自然观内容:a人工采取的自然;b人工控制的自然;c人工改造的自然;d人工创建的自然。

特点:人工自然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与天然自然的如下关系上:a从概念上看,天然自然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b从起源上看,先有天然自然,后有人工自然;c从性质和规律上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人工自然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d从主客体的关系上看,天然自然是是相对于人类(主体)的“第一客体”,它决定着主体的意识。

人工自然是相对于人类(主体)的“第二客体”,它的解雇和功能都取决于人类的主体意识。

人类是它们的共同主体,既取决于第一客体又决定着第二客体。

e从演化的速度上看,天然自然除了微观物质的演化速度较快以外,宏观和宇观物质的演化速度一般都比较慢。

人工自然除了一些领域中的演化速度比较慢,绝大部分领域中物质的演化速度比较快。

(3)生态自然观就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主张把人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生态系统的普通要素,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2.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答: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而且能够不断的汲取相关学科领域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答: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哲学理论可以启迪科学工作者的思维,开阔科学工作者的思路,有助于科技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背景、研究必须的仪器设备有关外,还与其是否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关。

思维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一个科技工作者是否具备辩证的理论思维,是否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决定着他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能否取得成功和出成绩的大小和快慢。

4.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答: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包括哪些研究内容?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研究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它们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之处?3、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中国古代实用技术体系中的“四大学科”、“四大发明”、“明末四大科技名著”和“五大农书”各自指的是什么?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它们当时都达到了什么水平?它们与古希腊科学相比,有什么特点?5、有人说“十五世纪历史曾经选择了中国,而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你认为这个观点对不对?6、十五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哪国的什么舰队?最强大的陆军是哪国的部队?“坚船礼炮”首先诞生在哪个国家?7、“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否全面?为什么是贫弱的欧洲,而不是富庶的亚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8、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它包含两层什么意思?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9、你认为古希腊人与古代罗马人、古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各有什么利弊?10、马可波罗游记为什么会对西方产生那样大的影响?为什么欧洲后来会兴起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运动?主要的外部原因是什么?11、哥伦布向西航行的计划是怎样产生的?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葡萄牙的支持,反而得到了西班牙的支持?12、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产生的三个首要条件是什么?古希腊创造的四大科学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体系?13、科学史家怀特海在评论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害一事时曾说过怎样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14、古代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贡献?15、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怎样进行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都是闭关锁国的吗?16、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的年份是哪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哪两件大事?17、近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相比,有哪两个明显不同的特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只能诞生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18、请写出至少两位在科学革命中英勇献身的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19、请用一两个词分别概括欧洲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十六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2、《自然辩证法》3、大爆炸宇宙学4、悖论5、自然观6、科学精神7、人文精神8、科学素养9、地质学史上的“水火之争”二、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怎样理解它的各项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它们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之处?3、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二章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名词解释:1、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学说2、罗塞塔石碑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4、哈拉巴文化5、阿拉伯数字二、简答题: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他们的历史有多悠久?2、为什么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出现在世界的东方?3、北纬30—40度之间的地球曾经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为什么后来都衰落了?第三章西方文明的起源一、名词解释:1、古希腊荷马时代2、亚历山大东征3、希腊化时代4、缪塞昂学院5、亚里士多德6、盖伦7、托勒密8、欧几里德9、苏格拉底的讽刺10、阿基米德11、民族大迁徙12、罗马帝国的分裂13、欧洲中世纪14、罗马性格15、希腊气质16、阿拉伯帝国17、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二、简答题:1、除四大文明古国外,在古代世界科技史上做出过贡献的国家还有哪些?请按顺序写出它们的名字。

2、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产生的三个首要条件是什么?古希腊创造的四大科学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体系?3、科学史家怀特海在评论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害一事时曾说过怎样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4、请简述以古希腊人为代表的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5、为什么古希腊人辉煌的科学成就后来会被欧洲遗忘?6、古代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贡献?7、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怎样进行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都是闭关锁国的吗?8、为什么欧洲后来会兴起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运动?主要的外部原因是什么?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文明一、名词解释:1、夏文化之谜2、大一统之谜3、四大学科体系4、四大发明5、明末四大科学名著6、五大农书7、秦朝三大水利工程8、中医三大始祖二、简答题:1、你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简述之。

2、你认为古希腊人与古代罗马人、古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各有什么利弊?3、为什么中国古代实用技术发达,而理论科学不发达?4、为何国力强盛的唐朝科技发明较少,而国力衰弱的宋朝反而科技达到我国古代的最高峰?第五章李约瑟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一、名词解释:1、李约瑟2、李约瑟难题3、科学发展观4、郑和下西洋5、康乾盛世二、简答题:1、“李约瑟难题”包括哪两个问题?2、为什么说“15世纪时,历史曾经选择过中国,而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3、为何康乾盛世没能使中国富国强兵?第六章国家兴亡与科学发展观一、名词解释:1、北洋水师2、明治维新3、洋务运动4、甲午中日战争5、八国联军6、抗美援朝战争7、中印边境反击战8、中苏珍宝岛战争9、中越西沙海战10、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二、简答题:1、你认为落后就会挨打吗?2、请上网查询八国联军的总兵力及各国实际出动的兵力,并与当时清军兵力做对比。

3、为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比日本早很多年,却没有取得日本明治维新的效果?4、为何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会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第七章地理大发现与欧洲崛起一、名词解释:1、中世纪2、欧洲的封建制3、十字军东征4、大翻译运动5、大学的兴起6、文艺复兴7、宗教改革8、马可波罗9、黄金渴望10、地理大发现二、简答题:1、为什么是贫弱的欧洲,而不是富庶的亚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2、马可波罗游记为什么会对西方产生那样大的影响?3、哥伦布向西航行的计划是怎样产生的?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葡萄牙的支持,反而得到了西班牙的支持?4、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要走海上冒险之路?5、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并分析它对科学革命的影响。

6、为什么地理大发现首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英国、法国或者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创造了什么样的业绩,又是怎样衰落的?7、什么是“以神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人文精神”?文艺复兴的宗旨是什么?8、简述现代西方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异同。

第八章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名词解释:1、哥白尼革命2、布鲁诺3、第谷4、开普勒定律5、伽利略6、牛顿三大定律7、维萨留斯8、塞尔维特9、哈维10、血液循环理论二、简答题:1、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的年份是哪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哪两件大事?2、近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相比,有哪两个明显不同的特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只能诞生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4、请写出在科学革命中英勇献身的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5、什么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请写出自科学革命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大致脉络,并分析其历史原因。

6、哥白尼革命是观测精度上的革命,还是观念上的革命?第九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工业革命2、第二次技术革命3、新技术革命4、瓦特5、迈尔6、焦耳7、达尔文8、进化论与灾变论9、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二、简答题:1、请用一两个词分别概括欧洲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十六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2、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什么?在科学思想史上有什么意义?3、资本主义兴起后,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大的技术革命?其代表性技术各是什么?4、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什么?5、英国是怎样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第十章现代物理学革命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一、名词解释:1、物理学革命2、相对论3、量子力学4、迈克尔逊实验5、紫外灾难6、光量子假说7、物质波假说8、测不准原理9、互补原理二、简答题:1、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发源于哪两朵乌云?随之而来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哪两门新的物理科学?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思想是从哪里开始的?为什么说同时性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牛顿的时空观有何不同?3、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逻辑出发点是什么?有无实验事实支持?4、广义相对论的实质是什么?爱因斯坦在这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科学智慧?5、普朗克是怎样提出他的能量子假说的?期间发生过什么故事?6、什么是物质波?德布罗易是怎样提出物质波假说的?7、什么是测不准原理?什么是互补原理?它们说明了什么样的物质运动规律?8、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第11章生态自然观一、名词解释:1、《寂静的春天》2、人口问题3、资源问题4、环境问题5、可持续发展6、生态自然观7、水俣事件8、生物多样性10、生物圈二号11、土地荒漠化13、循环经济14、草海模式二、简答题:1、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当代世界三大危机、五大全球性问题和七个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什么?3、生物圈二号的失败说明了什么?4、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5、潘文石教授和草海模式的实践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生态自然观最简洁的表述是什么?第12章科学家的成功之路一、名词解释:1、袁隆平2、杂交水稻3、水稻远缘杂交4、三系法5、两系法6、超级稻7、米丘林学派8、摩尔根学派二、简答题:1、袁隆平是怎样走上学农之路的?2、袁隆平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什么?3、袁隆平为什么要搞水稻育种研究?4、袁隆平为什么要走水稻远缘杂交之路?5、袁隆平之前,学术界是否看好水稻远缘杂交?6、袁隆平是否从未遇到过失败?他对此怎么看?7、袁隆平是否遇到过机遇?这些机遇都是他自己发现的吗?8、袁隆平怎样看待灵感?9、袁隆平是不是一个冒险家?他为什么永不满足已有成绩?为何不功成身退?10、袁隆平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科研成果的?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科研团队?11、袁隆平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第13章科学方法纵横谈一、名词解释:1、科学技术方法论2、选题方法3、观察方法4、实验方法5、观察实验中的机遇6、逻辑方法7、非逻辑方法8、直觉和灵感9、假说和猜想10、科学理论11、科学发现12、技术发明二、简答题:1、什么是科学?科学开始于何处?作为优秀的科学家,他首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请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2、怎样对科学方法进行分类?3、什么是科学事实?它与客观事物本身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观察和实验方法?它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5、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有哪些?应该如何分类?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有什么特点?在科学发展中有何作用?试举出几个在科学史上有影响的假说。

7、什么是技术发明?它和科学发现有何不同?8、试论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方法论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14章从大飞机和龙芯计划谈选题方法简答题:1、国产大飞机的研制是否符合技术发明的一般规律?是否属于科技创新?2、国产大飞机项目为何被搁置?从中你有何感想?3、龙芯研制是否有必要?是否得不偿失?4、龙芯的技术研发路线说明了什么?你如何评价?第15章创业者的经验之谈简答题:1、郎颖菲走过了怎样的艰难之路?她的成功靠的是什么?2、臧姑娘是怎样从小贩成为水饺皇后的?她是怎样对待自己人生中的两次转折的?3、湾仔码头品牌为什么能走向世界?为什么没被外资吃掉?4、从本章介绍的创业者事例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方法论原理?5、小发明能不能做成大事业?小发明怎样才能做成大事业?第16章从“未亡的恐龙”谈假说方法简答题:1、鸟类起源的种种学说是怎样提出来的,依据的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什么方法?2、到目前为止,鸟类起源的种种学说是确凿的科学理论吗?如果有新的化石出现,这些学说可能会被推翻吗?3、假说到理论的转化要经过怎样的环节?4、中国科学家之所以会在这个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依靠的是什么?在科学方法论上使用了什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