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训练

合集下载

吞咽障碍的指导训练技术

吞咽障碍的指导训练技术

吞咽障碍的指导训练技术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主要症状是在吞咽食物或液体时感觉困难或疼痛。

吞咽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神经元损伤、肌肉萎缩、干燥喉咙、食管通道狭窄、心理因素等。

幸运的是,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吞咽障碍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指导训练技术:1.头部位置调整吞咽障碍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痛或食道狭窄。

因此,调整头部的位置可以帮助食物更容易地通过喉咙和食道。

试试坐直或站立,避免向后歪头,以确保喉咙和食道保持在相同的直线。

2.减缓进食速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减缓进食速度,以便口腔和喉咙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咀嚼食物。

缓慢而稳定的进食速度还可以防止食物过多集中在一处,这往往会影响吞咽和消化。

3.平衡食物和液体食物和液体的平衡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至关重要。

喝太多液体可能会引起喉咙和食道疼痛,而进食过多的食物可能会增加咀嚼时间,导致喉咙疲劳。

因此,最好在进食时均衡食料和液体,并确保进食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取。

4.定期翻身许多吞咽障碍的患者也遭受卧床不起的痛苦,使其经常面临吞咽食物或液体的考验。

长时间卧床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呼吸困难和循环系统问题。

定期翻身可以减轻压力,并缓解吞咽障碍。

5.气管刺激练习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气管刺激练习来增强喉咙和食道的功能。

可以在进食前喝一些碳酸水或含气饮料,让其通过喉咙时会有一种刺激,会使喉咙更加敏感,从而更容易吞咽食物或液体。

总之,吞咽障碍虽然对日常生活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限制,但并不是不可治疗的。

通过遵循正确的训练技巧,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改善吞咽障碍的生活质量。

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概述吞咽功能训练是针对吞咽障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所进行的一种治疗性训练。

在吞咽功能训练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进行训练和评估,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操作流程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前期评估: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吞咽功能评估,包括吞咽过程的生理机制、吞咽肌肉的状态和神经控制等方面的评估。

•制定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包括训练的目标、内容、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训练过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依据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腔肌肉的训练、呼吸协调训练、姿势调整训练等。

•实时监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吞咽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了解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3.评分标准对于吞咽功能训练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吞咽过程的顺利程度:评估患者在吞咽过程中的吞咽动作顺利程度,包括咀嚼、舌根升起和下降、喉头上升和下降、会厌上升和下降等吞咽过程中关键动作的协调性和顺利程度。

•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评估患者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包括口腔肌肉的张力、协调性和舌骨肌等吞咽肌肉的动作协调情况。

•吞咽后的安全性:评估患者吞咽后的安全性,包括吞咽后是否出现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以及吞咽后的气管食管分流情况等。

4.回顾和总结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治疗吞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训练,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改善吞咽功能,提高吞咽的安全性和顺利程度。

5.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吞咽功能训练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训练方案,并且需要结合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评分标准的严格执行也是确保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照操作流程进行训练,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才能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介绍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介绍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概述吞咽是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但吞咽障碍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专业训练和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方法,并详细探讨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估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该训练项目的内容和原理,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开展吞咽障碍康复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吞咽障碍介绍、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方法、训练前准备工作以及训练过程与效果评估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进行概述和说明,引导读者对整个文章进行全面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将逐步展开详细介绍关于吞咽障碍的定义、常见原因、症状表现、具体的训练方法以及相关评估和反馈等内容。

通过对每个部分进行逐一剖析和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化、清晰明了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

2. 吞咽障碍介绍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口腔、咽部或食管功能障碍导致的吞咽困难。

常见原因包括中风、神经性疾病、颅脑外伤、口腔肿瘤等。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进食过程中出现打喷嚏等症状。

康复科的吞咽障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性训练、营养调理和物理治疗。

功能性训练通过改变头颈姿势、饮食方式和控制气流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调理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调节,确保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和震动等方式刺激肌肉,促进吞咽动作。

在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前,康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神经系统功能和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准备必要设备及材料,如餐具辅助器具等。

在训练过程中,医生会逐步引导患者进行各项训练,并定期检测和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效果。

最后会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反馈,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吞咽障碍基础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基础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基础训练方法一、口腔运动训练1.1 口唇运动咱们先来说说口唇运动。

这口唇就像大门一样,得灵活开合才行。

像抿唇这个动作就很简单,把嘴唇紧紧抿住,就像生气的时候嘟着嘴一样,坚持个几秒钟再放松,多做几次。

还有撅唇,把嘴唇撅起来,就像要亲别人似的,然后慢慢收回,反复练习。

这就像给口唇做健身操,让它更有力量。

1.2 舌头运动舌头的运动也很关键啊。

舌头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要让它听话。

咱们可以做舌头的伸缩运动,把舌头尽量往外伸,伸得长长的,再缩回去,就像小蛇吐信子一样。

还有舌尖舔上下唇,沿着嘴唇慢慢舔一圈,顺时针、逆时针都来几遍。

这舌尖上的功夫练好了,对吞咽可是大有帮助的。

二、下颌运动训练2.1 张口闭口下颌就像个小杠杆,它的运动也很重要。

咱们可以做张口闭口的动作,慢慢地张大嘴巴,想象要把一个大苹果一口咬下去,然后再慢慢闭上嘴巴。

这就像给下颌关节上油,让它活动自如。

2.2 侧方运动侧方运动也不能少。

把下巴往左或者往右移动,就像在摇头晃脑表示不同意一样,但是动作要慢一些、稳一些。

这能锻炼下颌的灵活性,让吞咽的时候更顺畅。

2.3 前伸后缩下颌的前伸后缩也得练练。

把下巴往前伸出去,就像乌龟伸脖子一样,再慢慢缩回来。

这一系列的下颌运动就像给吞咽功能打基础,基础打好了,后面就好办事了。

三、吞咽反射训练3.1 冷刺激冷刺激可是个好办法。

拿个冰棉签或者冰冻的小勺子,轻轻触碰软腭、舌根还有咽后壁这些地方。

这就像给这些部位来个“冷水澡”,能刺激吞咽反射。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但是习惯就好了,就像“万事开头难”嘛。

3.2 空吞咽与吞咽唾液空吞咽和吞咽唾液也是很重要的训练。

咱们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空吞咽,就像真的在咽东西一样,把空气咽下去。

还有吞咽唾液,这是咱们身体自带的“润滑剂”,多吞咽唾液可以让吞咽的肌肉得到锻炼。

可别小瞧了这简单的动作,这就叫“积少成多”,慢慢的吞咽功能就能得到改善。

这些基础训练方法就像是给吞咽功能搭建的一个个小阶梯,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够逐步改善吞咽障碍的情况。

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是指食物或液体通过食管至胃部时出现困难或疼痛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1. 肤肌模拟:使用指腹轻轻按摩颈部肌肉,从下颌骨朝下直到锁骨位置。

这有助于刺激咽部肌肉,增加其活动性。

2. 舌头锻炼:练习舌头的运动,例如尝试舌头转动、抬起或舌头触碰特定部位等。

这可以帮助增强舌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 咀嚼练习:练习正确的咀嚼动作,尽量将食物咀嚼成小块。

这有助于减少食物在咽部进入食管之前的大小和硬度。

4. 喉咙抬升:坐直或站立时,将下巴轻轻向上提,感觉喉咙的伸展和扩张。

这项练习有助于加强喉咙肌肉和咽部的协调性。

5. 咽喉肌肉锻炼:进行一些口腔运动,比如舌头上下移动、张口或闭口等动作,以增强喉咙和咽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6. 饮食调整: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的质地和口感,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避免过硬或过粘稠的食物,以减轻吞咽障碍的症状。

请注意,这些方法并非对所有吞咽障碍患者都适用,具体训练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

吞咽障碍舌头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舌头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舌头训练方法吞咽障碍的舌头训练方法包括:1. 向前伸舌训练:挺直腰背坐在椅子上,稍稍张开嘴,尽可能向前伸舌。

重复20次。

2. 向前上方伸舌训练:稍稍张开嘴,尽可能伸舌,并卷起舌尖。

重复20次。

3. 向前下方伸舌训练:稍稍张开嘴,尽可能伸舌,并下压舌尖。

重复20次。

4. 舌的左右运动:发出“一”时的口型,舌尖左右摆动至嘴角。

重复20次。

5. 舌尖按摩磨牙:舌尖像按摩一样摩擦上下磨牙。

重复20次。

6. 舌尖抵住脸颊:用舌尖抵住脸颊并鼓起。

重复20次。

7. 舌头触碰牙龈:用舌头交替触碰上下牙龈,每次保持3秒。

重复20次。

8. 向后上方卷舌:舌尖向上顺着上颚的弧度卷舌。

重复20次。

9. 颈部放松训练:保持颈部放松,避免在吞咽时因颈部肌肉紧张而导致的吞咽障碍。

10. 冷热刺激法诱发吞咽反射:用冷水浸湿的棉棒刺激软腭、咽部引起的吞咽。

11. 轮换吞咽:不同形式的食物交替吞咽,有利于去除咽部的残留物,如固体食物和液体食物交替吞咽。

12. 健侧吞咽:将食物放入健侧吞咽,增强健侧的吞咽能力,同时带动患侧吞咽。

13. 点头样吞咽:头后仰,随后头向前同时做吞咽动作,有利于清除会咽部的食物残留。

14. 转头吞咽:左右转头吞咽有利于清除两侧梨状隐窝残留食物。

15. 促进吞咽反射手法: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用手指沿甲状软骨到下颌上下摩擦皮肤。

16. 随意性咳嗽:有意识性的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7. 电刺激治疗:维持吞咽反射,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加强吞咽肌的肌力。

18.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促进吞咽功能。

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如需进行训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吞咽障碍功能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功能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功能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功能训练方法主要包括颈部训练、唇部训练、舌部训练、咽部提升训练、呼吸肌强化训练和声带收缩运动等。

具体方法如下:
1. 颈部训练:身体坐正,下颌偏向颈部,左右转动头部重复10次,仰头、低头动作重复10次。

2. 唇部训练:发出a、e、i、u、o的声音并做出口型。

重复10次;紧闭嘴唇坚持10秒;用吸管吹气。

重复30次。

3. 舌部训练:向前伸舌头重复20次;用舌头抵住脸颊重复20次;用舌抵住门牙重复20次。

4. 咽部提升训练:第一声发出“啊”。

重复10次;然后再次发出“啊”的声音,进一步降低声调。

重复10次。

5. 呼吸肌强化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吐出。

重复20次。

发出声音唱一首歌。

6. 声带收缩运动:双手掌心相对并用力,发出短促的声音。

重复10次。

向下按住床发出“啊”的声音,坚持5秒钟。

重复10次。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吞咽障碍的训练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这些训练方法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方法

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方法

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方法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患者在脑出血后,常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吞咽困难、呛咳、咳嗽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 利用口腔肌肉运动训练
口腔肌肉是吞咽的主要肌肉,因此利用口腔肌肉运动进行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具体方法包括:舌头上下左右移动、舌头向上顶住上颚、嘴巴闭合后吹气等动作,每天进行数次。

2. 采用食物疗法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该采用软、易嚼、易咽的食物,例如煮烂的米粥、稀饭、烤面包片等。

在食物摄入时,应该放慢进食速度,充分咀嚼、混合口腔分泌物,以减轻吞咽困难。

3. 进行吞咽训练
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吞咽训练。

具体方法包括:将舌头伸出,尽量将舌尖伸到下唇处,然后将舌头缩回口腔,进行数次练
习;将水或食物慢慢咽下,每次咽下的量逐渐增加,以提高吞咽功能。

4. 进行语言治疗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常会因为咽喉部位的不适而影响言语表达。

因此,进行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自信心,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针对脑出血后出现的吞咽功能障碍,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口腔肌肉运动训练、食物疗法、吞咽训练以及语言治疗等,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目的。

同时,也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进食速度等方面的调整,以帮助自身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吞咽障碍的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定义:是指被吞咽的食物经口腔进入到胃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

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阔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由此产生进食困难。

吞咽障碍的危害: 可以导致营养缺乏,饥饿;吸入性肺炎,气道阻塞.严重的导致窒息。

吞咽障碍的治疗: (1)间接训练:不用食物针对功能障碍进行的基础训练。

(2)直接训练:使用食物的同时并用体位.食物形态等补偿手段的摄食训练。

(一)基础训练(间接)
目的及特点:预防费用性功能低下;改善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为经口腔进食做功能性准备;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适用于轻重度患者。

1.颈部放松——头颈部过度紧张,会妨碍舌及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降低吞咽能力及咳出误咽物能力。

操作方法:点头.仰头.左右转头.耸肩动作。

注意事项:动作需缓慢。

2.口腔周围肌肉的训练
(1)口唇闭锁训练:
缩拢口唇,发wu音,维持5秒;口角向两侧,发yi音;闭紧口唇,发eng音,维持5秒,重复5次,发u,i,增加唇运动;发p,b快速进行唇的张开与闭合;唇无力·用示指或冰棒快速叩击上下
唇;双唇含压舌板,做唇抗阻训练。

吹肥皂泡,吹口哨,吹气球训练;在口唇涂不同食物,如奶酪,鼓励患者闭唇,抿食物;患者口含纽扣,试图拉出,双唇抗阻紧闭;面对镜子练习微笑,噘嘴,呲牙动作,练习唇在各个方向的运动;治疗师用手拨开患者紧闭嘴唇。

(2)下颌运动训练
牵张治疗:在上下牙之间放软硬适中物品;咬肌高度紧张时,按摩紧张的肌肉;下颌左右移动,维持5秒,重复10次;夸张咀嚼动作,重复10次;张口发啊,快速闭合,重复10次;下颌抗阻训练,在张开和闭合时加阻力。

K点刺激:目的-促进张口,促进吞咽反射建立。

适应症—假性球麻痹不能张口。

(3)舌体运动训练:
舌肌瘫痪,被动牵拉,诱发舌运动,如利用棒棒糖诱发舌前方,左右,上下运动;主动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舌前伸口外,维持五秒,重复5-10次。

舌尽量贴近硬腭向后回缩,维持5秒,重复5-10次。

快速的伸缩舌,重复5~10次;张口,卷舌运动,重复5~10次;舌尖向左右运动,各维持5秒,重复5~10次;舌尖舔唇一周,重复5~10次。

(4)颊部力量训练
治疗师手向外上方牵拉口角;指尖或冰棒叩击面颊,感觉刺
激恢复颊肌;毛刷刺激,恢复颊肌;做允吸动作;做鼓腮动作。

(5)注意事项;
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在口唇闭锁训练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强化肌肉的痉挛模式。

伴有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下颌运动时会产生疼痛,应避免过度忍痛训练,必要时可给予局部超短波理疗或注射治疗。

如有舌体萎缩时,可适度的舌体牵拉,但始终要强调患者的主动活动的重要性。

3呼吸训练
目的: 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吞咽时呼吸;为排除气道侵入物而咳嗽,强化腹肌,学会快速随意的咳嗽;强化声门闭锁。

(1)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操作方法: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坐姿,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腹部鼓起。

然后有控制的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出体外。

(2)缩唇呼吸
操作方法:病人闭嘴经鼻呼气2-3秒,再缩唇如吹口哨样口型,缓慢呼气4-6秒,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以缓慢呼气达到1:5做为目标。

呼气力度在呼出气流能使距口15-20厘米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灭为度。

4.寒冷刺激
操作方法:用冰棒刺激软腭,腭弓,咽喉壁及舌后部。

5.推撑法
目的: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并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6.门德尔松手法
技术要求:
(1)确定患者在吞咽时喉部的运动幅度,位置;
(2)患者吞咽同时辅助喉部上提并延长喉部上提时间;
(3)训练患者自行在下咽时保持下咽动作数秒再咽下。

操作方法:
(1)喉部可以上抬的患者:吞咽时让患者舌部顶住硬腭,屏住呼吸,以此位保持2-3秒。

同时让患者食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方,中指
置于环状软骨上,感受喉部上抬。

(2)喉部上抬无力的患者:治疗师按摩其颈部.上推其喉部促进吞咽;只要开始抬高,治疗者置于环装软骨下方的手指推住喉部
并固定;让患者感觉喉部上抬,逐渐成为可能,再次让其有意
识地保持上抬位置。

吞咽体操
目的:增加颈前肌肌力,从而改善牵拉喉部上抬的肌力,并使得食管上括约肌(环咽肌)更容易在喉部上抬时松弛。

方法:仰卧位,尽量抬头看足趾,肩不离床,维持一分钟,然后恢复原位。

重复2次,抬头30次以上,肩离床不超过3次。

8.声门上吞咽
操作方法;含住食物,屏气,下咽,清嗓或咳嗽。

9.超声门上吞咽
操作方法:含住食物,屏气,用力下咽患者可屈曲颈部,清嗓或咳嗽。

(二)直接摄食训练
1.适应对象:意识清醒;全身状况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应;少量误吸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
2.安全管理:首先根据根据患者情况决定食物的性状,一口量,适应进食以后,逐渐增加,改变食物性状。

3.进食姿势:仰卧位的正确进食姿势,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用枕头垫起;在床倾斜不达60°之前,应采取颈前屈位;治疗师应位于患者健侧。

4.食物选择:密度及性状均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易在黏膜上滞留。

5.正常人每次入口量约为20ml,患者一般以小量试之(3~4ml)
6.辅助吞咽动作:
(1)空吞咽于交互吞咽,可去除残留食物防止误咽.
( 2)交互吞咽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

(3)用力吞咽:让患者将舌用力向后移,帮助食物推进通过咽腔,以增大口腔内吞咽压力,减少残留。

(4)点头样吞咽:颈部前屈似点头样,同时做空吞咽动作,可去除会厌谷残留食物。

(5)低头吞咽:吞咽时尽量颈前屈,使会厌谷空间扩大,并让会厌
正常吞咽过程
正常的吞咽过程为5个阶段:口腔前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气和食管期。

1.口腔前期:又为认知期,是摄取食物的前阶段。

认识食物的
硬度.温度.味道,进而决定进食的速度及一口量。

2.口腔准备期:形成食团,此时咽峡被软腭和舌根后部所封闭以
阻止固体或液体流入咽部。

3.口腔期:预备好的食团经口腔向咽部推动,唇及颊肌收缩向
后传递食团,同时舌于硬腭接触向后推动食团,食团到达咽
部触发吞咽反射。

4.咽期:食物由咽部运送至食管,(吞咽反射:软腭上抬;会
厌关闭气道防止误吸,喉穿透;喉向前.向上运动,咽蠕动挤压食团移向环咽肌;环咽肌开放,食团进入胃。


5.食管期:食团由食管进入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