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汇总-共9页
语文高二下册职高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miǎn)纷至沓来(tà)恣意妄为(zì)B. 瞠目结舌(chēng)雕梁画栋(diāo)鞠躬尽瘁(cuì)C. 纵横捭阖(bǎi)雕虫小技(diāo)靡靡之音(mǐ)D. 洋洋得意(yáng)雕梁画栋(diào)鞠躬尽瘁(c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实践经验。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雕梁画栋C. 举案齐眉D. 惊心动魄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插图也非常精美。
D. 请问,您需要我帮您做什么?5. 下列词语中,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天高云淡B. 天马行空C. 海底捞针D. 天南地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表现了______的壮丽景色。
7. 《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抒发了作者______的情感。
8.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描绘了______的宁静景象。
9. 《出师表》中“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的忠诚。
10. 《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的闲适生活。
三、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职语文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C.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D. 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语文知识竞赛。
B.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C.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是为人谦虚,从不骄傲。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一蹴而就C. 持之以恒D. 碌碌无为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阳光温暖宜人。
B. 他学习非常刻苦,就像一头老黄牛。
C. 那座山就像一把巨大的宝剑。
D.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犹如一座七彩桥。
B. 树上的苹果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
7.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B.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C. 一帆风顺(yī fān fēng shùn)D. 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职高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职高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圭臬(guī niè)滥用(làn)龟裂(jūn)寥廓(kuò)B.花蕊(xīn)芜(wú)杂紫绡(xiāo)嫉(jì)恨C.暧昧(wèi)喋(dié)血醴酪(lào)誊(téng)写D.敕(chÌ)造酒肆(sì)便宜(piàn)诅(zǔ)咒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功名利lù()脍zhì( )人口dǐng()力相助dú()职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却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独创精神。
B.这件事很有趣,他讲得津津乐道。
C.大家经常引证的大名鼎鼎的百老汇剧院区,就是由大量的这类普通剧场构成的。
D.部队首长多次察看寝室和连队,对战士无所不至。
4.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了解灾情。
B.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严密思维的能力。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B.“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
”声嘶力竭,两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C.“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
D.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A.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
中职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汇总

升学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4级语文试题班级姓名座号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2.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巨著是,它的作者是。
3.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运动,主张“”。
著有《》。
4.《士兵突击》讲述了、成才和伍六一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的动人故事。
5.《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作家。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凄.(qī)厉惶.惶(huáng)够戗.(chuàng)B.虔.诚(qiān)灸.(jiǔ)参.(shēn)透C.圭.(guī)臬.(gǎo)稚.(zhì)弱模.(mō)样D.胯.上(kuà)熏.(xūn)敷.(f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喉咙撕哑凄惋迷茫风华正茂B.履行烦躁热泪沾襟恰如其分C.追逐颓圮光阴似箭如梦出醒D.脉博敲诈直手相见古陌荒阡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B.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他还是觉得心安理...得.。
C.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多年以来一直相敬如宾....。
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洋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烦恼啊!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5.对下列四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中职高二下期末语文试题

语文模拟试题(100分)一、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歧.韵(zhī)一椽.(yuán)嘶.叫(sī)耗.子(hào)B、普陀.山(tuó)房檩.(lín)陪衬.(chèn)夹袄.(ǎo)C、弦.外(xián)盎.然(àng])森.严(sēn)妄.加(wàng)D、雕塑.(sù)寥.寥(liáo)晦.明(huì)穿凿.(z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己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3、在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地下的大量热量,正闲得发闷,______地盼望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_______为人类服务的光荣。
(2)我们________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_________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
A、焦急一分除了间接B、焦急一份只有其他C、着急一分除了间接D、着急一份只有其他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
B、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人。
《老残游记》对晚清黑暗社会现实有所暴露,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C、莫泊桑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与欧。
亨利、契诃夫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5、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奇在移步换景....。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B、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以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分别是白皮松、梅、水。
职高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纷至沓来B. 雕梁画栋恣意妄为C. 瞒天过海炽热如焚D. 持之不懈窃窃私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工作能力强,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C. 我对他的建议感到十分赞同,认为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雄伟壮丽B. 狡猾狡诈C. 勤奋努力不懈D. 稳定安定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B. 那片湖泊如同一面明镜,映照着天空的碧蓝。
C. 这座城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D. 他的笑声如同清泉,让人心情愉悦。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红楼梦》。
”B.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有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C. “他喜欢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篮球。
”D.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公园散步,看到了美丽的夜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出师表》中,“臣既已受命,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_______的尊重。
7. 《阿Q正传》中,阿Q被称作“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代表,他常常通过_______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8.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9.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时的_______,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10.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是一个_______的人物,他的形象在故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职教育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卷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水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剽.窃(piāo)B.狙.击(zǔ)C.庇.护(bì)D.戕.害(qiā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走投无路B.浮想联篇C.珠联璧合D.原形毕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秋的月夜,他亲眼见过一只银色的狐狸,走路悄无声息....,像仙人,像梦。
B.清晨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背上行囊,跋山涉水好几十里,风尘仆仆....赶回老家。
C.考上理想的高职院校,未来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这是张茜梦寐以求....的事情。
D.政府本着安.土重迁...的原则,给移民分配肥沃的土地并发放丰厚的迁移补偿费。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爱因斯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D.为了防止此次疫情反弹,市政府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她穿针引线,绣个枕头什么的,就好像十根指头连在一起,笨得不能再笨了。
(比喻)B.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腊梅,点缀着那里人民的生活。
(排比)C.虽然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D.一次与友人漫步冬林,友人叮嘱我要轻声细语,万不可惊扰了那些酣睡的冬树。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职)

职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题(职)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囿.(yòu)胡诌.(zōu)虾.蟆陵(xiā)间.或一轮(jiàn)B. 抟.(tuán)羞赧.(nǎn)胳.肢窝(gā)迥.然不同(jiǒng)C. 攮.(nǎng)笃.嗜(dǔ)一幅.画(fù)乳臭.未干(chóu)D. 飨.(xiǎn)戕.害(qiāng)豁.出去(huō)崇.山峻岭(chó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睡不着,别烦燥,别起急,眯着。
B.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
C. 上车的乘客正在拥上来,到哪里都是熙熙嚷嚷。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_____还是红的。
②等到我的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_____的时候,就想起了我的伊林娜……③老头把刀放在鲨鱼的两颚中间,想把它的嘴____开。
A .却撞击绞B .却冲击撬C .也撞击撬D .也冲击绞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顶多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B.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C. 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
D. 胖大嫂是个心肠极热之人,无论瓜田李下....,还是婆媳邻里间,有难处、有矛盾的地方,都有她胖胖的身影,有她热情的话语。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着一个有名的人物,如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B.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学部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4级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2.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巨著是,它的作者是。
3.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运动,主张“”。
著有《》。
4.《士兵突击》讲述了、成才和伍六一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的动人故事。
5.《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作家。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凄.(qī)厉惶.惶(huáng)够戗.(chuàng)
B.虔.诚(qiān)灸.(jiǔ)参.(shēn)透
C.圭.(guī)臬.(gǎo)稚.(zhì)弱模.(mō)样
D.胯.上(kuà)熏.(xūn)敷.(f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喉咙撕哑凄惋迷茫风华正茂
B.履行烦躁热泪沾襟恰如其分
C.追逐颓圮光阴似箭如梦出醒
D.脉博敲诈直手相见古陌荒阡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
B.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他还是觉得心安理
...得.。
C.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多年以来一直相敬如宾
....。
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洋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烦恼啊!
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5.对下列四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②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A.移用、对比、通感、拟人
B.对偶、比喻、通感、比喻
C.通感、比喻、拟人、移用
D.移用、比喻、通感、比喻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据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B.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
C.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么?
D.难道他的所作所为还称得上是一位共产党员吗?
7.《琵琶行》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
B.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
....,空气清新。
C.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
D.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
9.《合欢树》的体裁是()
A.记叙文
B.文学评论
C.回忆性散文
D.小说
10.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戏谑。
③铁皮铜琶,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杜甫辛弃疾欧阳修
B.白居易曹植苏轼司马迁
C.白居易杜甫辛弃疾欧阳修
D.李清照曹植苏轼白居易
三、阅读理解。
(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共14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地开着的,有()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分别是。
(3分)
2.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荷塘上的迷人景色B.荷塘上的月色
C.月光下的荷塘美景D.荷塘月色
3.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2分)
A.翠绿欲滴B.轻盈飘逸C.舒然展放D.高高耸立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比喻
B 通感
C 拟人
D 夸张
5.这一段依次写了荷____、荷____、荷____、荷____、____。
(2分)
6.文段中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则,
由而。
(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1各题。
(共16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本文段出自《》,作者是__________。
(2分)
8.下列选项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是()(2分)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
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古之学者
..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⑥是故无.贵无.贱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10.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①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1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2分)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四、材料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