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断根秘方(香港东华医院传方)
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

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人类用药的历史始于单味药,随着对药物认识和病因病机的理解不断深化,才逐渐将药物配伍使用。
从单味药过渡到复方,是中医中药学上的一大进步。
方剂学已成为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防治哮喘病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中医临床中常用治疗哮喘病的方剂如下:一、麻黄汤(汉·《伤寒论》)组成】麻黄6g、桂枝4g、杏仁9g、甘草3g。
功效】祛风散寒,宣肺平喘。
主治】主要用于XXX。
药理研究】主药麻黄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为麻黄碱,占总生物碱量的80%~85%。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对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这些作用与其能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桂枝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杏仁所含苦杏仁甙在酶的作用下可水解并释出微量氢氰酸,通过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且能祛痰镇咳。
二、小青龙汤(汉·《伤寒论》)组成】麻黄9g、芍药9g、细辛3g、干姜3g、甘草6g、桂枝6g、半夏9g、五味子3g。
功效】解表蠲饮、平喘止咳。
主治】主要用于XXX。
药理研究】动物实验表明,长期口服小青龙汤可上调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儿茶酚甲基转化酶的活性,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拮抗组胺活性和抑制IgE合成的作用,从而产生抗炎和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临床效应,从而缓解哮喘病的症状。
三、大青龙汤(汉·《伤寒论》)组成】麻黄12g、桂枝4g、甘草5g、杏仁6g、石膏12g、生姜9g、大枣3枚。
功效】宣肺发汗、清热除烦。
主治】主要用于寒喘。
分析】本方是麻黄汤基础上加石膏、生姜、大枣,发汗之力尤峻,且清热除烦,适用于寒哮属外感风寒、兼有里热者。
四、定喘汤(明·《摄生众妙方》)组成】白果21枚、麻黄9g、黄芩4.5g、款冬花9g、桑白皮9g、苏子6g、半夏9g、杏仁4.5g、甘草3g。
民间祖传秘方(哮喘)

民间祖传秘方(哮喘)
哮喘:
1、制半夏、海螵蛸、茯神、白及、淫羊藿、车前子(包煎)各15克,麻黄、地龙、炒杏仁、炒桃仁,蝉衣各10克,白矾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5--7天治愈各种哮喘。
2、生地龙30克,生桃仁、生杏仁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服1--3剂治愈。
3、蛤蚧1对,贝母、高丽参、干姜、百合、沙参、桑白皮、橘红、紫菀、半夏、杏仁、甘草各15克,研细混匀,每次10克,每日三次服,服完为一剂(约5--7天)治愈,治几百例,均治愈。
4、海螵蛸,砂糖1:2,研细混匀,每次服15--20克,每日三次服,服7--14天治愈哮喘。
5、葡萄、蜂蜜各500克,葡萄放在蜂蜜中浸泡7天,每次吃3--4匙,每天三次,服完为一剂,服三剂(约30天)治愈。
4、矮地茶30克,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杏仁、蝉衣、地龙各10克,僵蚕、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治疗哮喘上千例,不论新旧,治1--20天治愈,奇效;加减:痰稠加黛蛤散(青黛3克,蛤壳15克),发烧加白虎汤(知母10克,石膏30克,甘草3克),久咳加五味子6克,米壳10克,气虚,加沙参、麦冬各10克。
哮喘发作:
白矾5--8克,打碎加开水50毫升溶化,慢慢饮下,片刻喘止,
呼吸改善。
预防哮喘发作:
用力按压合谷穴,鱼际穴(两侧),每穴按压一分钟,每日按压二次,常年进行,哮喘可以不发作。
哮喘断根秘方(香港东华医院传方)

批註
治喘分虛實,不分很難痊,本方治實喘,七日即痊癒。
來由
本方是從前東華醫院歷年經驗的中醫中藥驗方,治實症的咳嗽哮喘,屢用屢效。
症狀
此症發作時間日夜不定,病者面色紅潤,身體非弱,初時微咳,繼則漸重,氣急喘促,力圖呼出為快,喉內痰聲如牽鋸或如笛音,喘勢稍緩,才咳吐粘痰,痰色黃或成塊,煩渴引飲,舌色厚黃,難以平臥。
驗方
京柿蒂、殼冬花各五錢,炙麻黃(去節)七錢半,黃岑、桑白、法夏各七錢半,蘇子、炙甘草各六錢,北杏仁一兩,白果肉五十五粒(用慢火炒黃勿令焦)。
服法
將此十味藥共研為粗末,每用五錢,以水一碗半煎存八分,去渣溫服,每日早晚各一服,重症者每日三服。
禁忌
忌吃辛辣香燥,煎炒炙爆,膏梁厚味,雞鵝羊肉,蝦蟹燒酒,肥膩甜滯等物,均應戒吃。
回索引
專治
虛症哮喘斷根秘方(仁愛善堂傳方)
批註
虛症哮喘病,令人很難醫,本方六味藥,十日除根愈。
症狀
此症其來徐,其聲嘶,天氣變幻或遇風寒必發,發時多先作咳,呼吸隨之短促,以致上氣不接下氣,喉內痰嗚作響如曉曉聲,冷汗淋漓,白痰帶泡,彎腰俯伏,坐臥不寧,面色蒼白或帶淡籃,舌苔淡白。
驗方
黨參一兩,五味子一錢。
服法
用水二碗煎至八分,送下「六味地黃丸」三錢,嚴重者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連服十餘天立即痊癒,可能斷根,不會復發。
禁忌
慎風寒,節房慾,忌吃寒涼食品,西洋菜、白菜、芥菜,汽水啤酒,太鹹太甜,蝦蟹蘿蔔。
按
本善堂經驗多年,贈方送藥,歷有年所,今將此方登報公開,藉為救治貧病者。
其中「六味地黃丸」各大中藥店有售。
此方乃是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今特献出,希望能为更多患者。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哮喘秘验单方

三则治哮喘秘验单方导读:哮喘在中医学辨证分型中可分为寒哮、热哮、外寒内热型、肺实肾虚等证型,它们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推送选取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治哮喘的秘、验、单方数则,每方列有处方、功效、用法、说明等,条理清楚,一目了然,使用方便,疗效可靠。
可使阅者得其要领,易于师法,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及自学中医者使用。
1.截喘汤姜春华经验方【处方】佛耳草15g,旋覆花9g,全瓜蒌15g,五味子9g,碧桃干15g,防风9g,老鹤草15g。
【功效】截喘降逆,止咳化痰,抗菌消炎。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哮喘治疗,系姜春华先生对支气管哮喘的截治方法进行长期的研究,结合临床实际疗效筛选民间单验方优化而成。
方中佛耳草功专化痰、止咳,平喘;老鹳草功能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民间有老鹳草平喘的单方,能祛痰扩张支气管,老鹳草煎贴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菌、肺炎球菌、链球菌以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呼吸道感染;碧桃干酸苦收敛,《饮片新参》有“除劳嗽”记载,民间有治顽喘的经验,上三味除痰镇咳而平喘逆,且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为主药。
辅以旋覆花开结化痰,降逆止咳;瓜蒌清上焦之积热,化浊痰之胶结,善开胸中痹阻;姜半夏清痰下气去胸中痰满犹能治咳。
佐以五味子补肾纳气,镇咳敛肺,防风《药法类象》谓“治风通用,泻肺实”,是一味抗过敏的有效药,能抑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变态反应,清除过敏原的刺激。
上方共有具清肺化痰,降逆纳气截喘之效。
临床一试再试,疗效尚佳。
对哮喘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2.加味人参蛤蚧散张梦侬《临证会要》【处方】全蛤蚧1对(酥炙)红参、川贝母、炒知母、桑白皮、桔梗、前胡、苦杏仁、甘草、茯苓、广陈皮、党参、北条参各60g,姜半夏30g。
【功效】补肺滋肾,益气生精,止咳定喘。
【用法】上药除蛤蚧酥炙令枯外,余药共炒焦,合研极细末。
发病时,每次服3g,每日 3 次,开水送服。
不发病时,每次服 1.5g,每日饭前服2 次。
哮喘断根方

哮喘断根方:**孙大夫哮喘断根方:苏叶、五味子、麻黄、平贝、槟榔、乌梅肉、前胡各15克,法半夏、松花粉、橘红、苦杏仁、知母、海石、米壳、生石膏、柯子肉、薤白、竹茹各20克,黑豆、枸杞、枳壳、麦冬、瓜蒌各30克,白果仁50克,上述药材共粉碎成细末,早上和中午饭前半小时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0克中药粉。
二黄治疗口腔溃疡秘方:黄芪1份,黄柏2份共粉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粉撒患处,可治好一切口烂,这是我祖辈留下来的。
30多年来,根据**孙大夫的经验,用此法治疗口腔溃疡,的确神效,给患者撒患处每次15分钟留药,每天5次,直至痊愈(5天左右)。
想让你的口腔溃疡患者彻底痊愈吗?那就在用这个方子的同时加服维生素B2,记住,VB2绝对可以预防口腔溃疡复发。
急慢性咽炎:**孙大夫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秘方:升麻、白茅根、桔梗、麦冬、甘草、二花、陈皮、薄荷、桂枝各9克,玄参、竹茹、半夏各15克。
此方主治急慢性咽炎,一天一剂,煎汤3碗,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用。
连服10剂。
服药期间忌口:辛辣烟酒、生萝卜。
**润泽堂提醒大家:根据我的经验,按照说明剂量服用复方甘草片、复方丹参片、VC银翘片是治疗各种咽炎的最佳配伍。
耳鸣耳聋:**孙大夫治疗耳聋耳鸣百用百验的秘方:大枣、大黄、枳实、半夏、芍药、黄芩各12克,菖蒲、磁石、柴胡、生姜各20克。
一天一剂,分三次饭前服用,忌辛辣烟酒。
给药半月。
本人提供用此药煎炼的大蜜丸,患者只需每天饭前服用一粒大蜜丸,服用4天既有良好的改善,1-2个月内即可治愈轻中度耳鸣耳聋,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欢迎同仁给**孙大夫介绍病人。
狐臭:**孙大夫治疗狐臭的秘方:①、外用方:白矾、公丁香、花椒皮、白芷、胆矾各50克打碎,取生姜2斤榨汁1斤加入无水乙醇1斤浸泡一周后加冰片10克,搽擦腋窝,每天3次,4周可愈。
此外用方可单独使用也可和下面的内服药同用。
②、内服方:大枣、生姜、防己各10克,甘草、白术各15克,黄芪20克。
『哮喘集』祖传特效秘方治疗哮喘

『哮喘集』祖传特效秘方治疗哮喘哮喘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突发性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多在夜间发生;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别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该病症的危害性容易使呼吸系统功能受损,严重可造成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怎么治疗哮喘呢?下面给大家推荐祖传秘方治疗哮喘:祖传特效秘方治疗哮喘:解表化痰平喘汤(邵经明)【组成】炙麻黄9g,杏仁9g,桂枝9g,陈皮9g,半夏9g,苏子9g,炙甘草6g。
【功效】温散解表,理气降逆,化痰平喘。
【主治】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属外感风或痰饮所致者。
症见喉中痰鸣,呼吸急促,难以平卧。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有关历代文放记载中,哮与喘多分別别论述。
《东医宝鉴》云,“呼吸气促谓之喘、喉中有声者谓之哮”,又说:“哮即痰喘甚而常发者。
”从而说明,哮可兼喘,而喘不一定兼哮。
据临床观察,哮与喘的临床表现都没有离开呼吸急促,故现多合称之为哮喘。
本方所主治之哮喘,为临床最为常见者。
其病因多为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内伏痰饮上逆,壅塞气道所致。
治疗用麻黄、杏仁、桂枝为君,温散寒邪以解表,可使肺气得以宣通;内伏痰饮,故用陈皮、半夏、茯苓为臣以消痰化饮;佐甘草增强祛痰和中健脾之力;加苏子为使,其有助陈皮、半夏理气降逆化痰之功。
诸药合用,具有温散解表、理气降逆、化痰平喘之功。
【加减】内有痰火、微感外邪,症见微恶寒,身壮热,痰稠色黄,吐之不利,舌苔干燥或色黄,脉数或滑者,此乃寒束痰火之哮喘,本方减桂枝、苏子,加知母、川贝母、生石膏以清热利痰平喘;如病程较长,损及于脾,健运失司,化生痰饮,上注于肺,阻塞气道,喉中痰鸣,舌苔白或腻,脉象缓弱,此乃脾虚痰湿所致,加党参、白术补中健脾;寒甚,加于姜温化痰湿,喘可自平。
年老病久,肾虚失纳,下元不固,动则即喘,登高加剧,此乃肾不纳气之虚喘,本方慎用,以免虚之虞,改服都气丸或麦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可服金匮肾气丸(病情需要也可改为汤剂),坚持长期服用,缓缓图之。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偏方大全根治过敏性哮喘偏方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偏方大全根治过敏性哮喘偏方大多数慢性干咳属于过敏性咳嗽,也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过敏性支气管炎。
小编整理了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偏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偏方一: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
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
1日分3次饮用。
本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二: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
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
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本清热,止咳,平喘,适用于热性哮喘者。
三: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
将蚯蚓炒成焦黄色,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
本适用于痰黄而粘的哮喘者。
四: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
一起煎汤服,1日2次;本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
五:杏仁、旋复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
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
六: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
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取2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浓,加饴糖调匀,继续煎熬至挑起糖浆成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之搪瓷盘内,摊平,稍凉后划成小块。
每服3块,日3次。
本适用于肺寒咳喘。
七:椒母若干。
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
本除痰平喘,适用于哮喘。
八: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韦30克,甘草3—15克。
水煎服,日分2次服。
本为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适用于哮喘。
九: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洗净糯米焖饭,或上笼蒸熟,另将冰糖整熬,浇在饭上,每日午餐温热服食,不可过量。
丝瓜哮喘偏方可断根

丝瓜哮喘偏方可断根【篇一:丝瓜哮喘偏方可断根】声明:部分未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秘方集整理或分享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篇二:丝瓜哮喘偏方可断根】治喘分虚实,不分很难痊,本方治实喘,七日即痊愈。
来由本方是从前东华医院历年经验的中医中药验方,治实症的咳嗽哮喘,屡用屡效。
症状此症发作时间日夜不定,病者面色红润,身体非弱,初时微咳,继则渐重,气急喘促,力图呼出为快,喉内痰声如牵锯或如笛音,喘势稍缓,才咳吐粘痰,痰色黄或成块,烦渴引饮,舌色厚黄,难以平卧。
验方京柿蒂、壳冬花各五钱,炙麻黄(去节)七钱半,黄岑、桑白、法夏各七钱半,苏子、炙甘草各六钱,北杏仁一两,白果肉五十五粒(用慢火炒黄勿令焦)。
服法将此十味药共研为粗末,每用五钱,以水一碗半煎存八分,去渣温服,每日早晚各一服,重症者每日三服。
禁忌忌吃辛辣香燥,煎炒炙爆,膏梁厚味,鸡鹅羊肉,虾蟹烧酒,肥腻甜滞等物,均应戒吃。
回索引批注虚症哮喘病,令人很难医,本方六味药,十日除根愈。
症状此症其来徐,其声嘶,天气变幻或遇风寒必发,发时多先作咳,呼吸随之短促,以致上气不接下气,喉内痰呜作响如晓晓声,冷汗淋漓,白痰带泡,弯腰俯伏,坐卧不宁,面色苍白或带淡篮,舌苔淡白。
验方党参一两,五味子一钱。
服法用水二碗煎至八分,送下「六味地黄丸」三钱,严重者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十余天立即痊愈,可能断根,不会复发。
禁忌慎风寒,节房欲,忌吃寒凉食品,西洋菜、白菜、芥菜,汽水啤酒,太咸太甜,虾蟹萝卜。
按哮喘的验方秘方1、血壅:一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痒痛不能饮食者名曰血壅。
方用赤皮葱烧灰水淋之洗,内服淡豆豉汤数盏而愈。
2.眼胀又名肝胀:一人眼珠垂下至鼻,大便出血。
名曰眼胀。
方用羌活水煎数服即愈。
3.气奔:一人遍身皮底浑如波浪声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止,名曰气奔。
用党参苦梗青盐细辛各一两,水二碗煎服。
饮尽便愈。
4。
血溃:一人眼内白眦俱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不语如醉,名曰血-[通治方]陈泽霖:先父陈耀堂认为哮喘发作时,呼长吸短,乃肾气不足,吸人之气不能归肾所致,治宜标本兼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断根秘方(香港东华医院传方)哮喘断根秘方(香港东华医院传方)双击自动滚屏中小】发布者:admin时间:2010-1-15 22:25:11 【字体:大哮喘断根秘方(香港东华医院传方)批注治喘分虚实,不分很难痊,本方治实喘,七日即痊愈。
来由本方是从前东华医院历年经验的中医中药验方,治实症的咳症状此症发作时间日夜不定,病者面色红润,身体非弱,初时微咳,继则渐重,气急喘促,力图呼出为快,喉内痰声如牵锯或如笛音,喘势稍缓,才咳吐粘痰,痰色黄或成块,烦渴引饮,舌色厚黄,难以平卧。
验方京柿蒂、壳冬花各五钱,炙麻黄(去节)七钱半,黄岑、桑白、法夏各七钱半,苏子、炙甘草各六钱,北杏仁一两,白果肉五十五粒(用慢火炒黄勿令焦)o服法将此十味药共研为粗末,每用五钱,以水一碗半煎存八分, 去渣温服,每日早晚各一服,重症者每日三服。
禁忌忌吃辛辣香燥,煎炒炙爆,膏梁厚味,鸡鹅羊肉,虾蟹烧酒, 肥腻甜滞等物,均应戒吃。
批注虚症哮喘病,令人很难医,本方六味药, 日除根愈。
症状此症其来徐,其声嘶,天气变幻或遇风寒必发,发时多先作咳,呼吸随之短促,以致上气不接下气,喉内痰呜作响如晓晓声,冷汗淋漓,白痰带泡,弯腰俯伏,坐卧不宁,面色苍白或带淡篮,舌苔淡白。
党参一两,五味子一钱。
服法用水二碗煎至八分,送下「六味地黄丸」三钱,严重者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十余天立即痊愈,可能断根,不会复发。
慎风寒,节房欲,忌吃寒凉食品,西洋菜、白菜、芥菜,汽水啤酒,太咸太甜,虾蟹萝卜。
本善堂经验多年,赠方送药,历有年所,今将此方登报公开,藉为救治贫病者。
其中「六味地黄丸」各大中药店有售。
哮喘的验方秘方1、血壅:一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痒痛不能饮食者名曰血壅。
方用赤皮葱烧灰水淋之洗,内服淡豆豉汤数盏而愈。
2.眼胀又名肝胀:一人眼珠垂下至鼻,大便出血。
名曰眼胀。
方用羌活水煎数服即愈。
3. 气奔:一人遍身皮底浑如波浪声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止,名曰气奔。
用党参苦梗青盐细辛各一两,水二碗煎服。
饮尽便愈。
4 。
血溃:一人眼内白眦俱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不语如醉,名曰血[通治方]陈泽霖:先父陈耀堂认为哮喘发作时,呼长吸短,乃肾气不足,吸人之气不能归肾所致,治宜标本兼顾。
有通用方:蜜炙麻黄9 克光杏仁9 克生熟地各12 克山萸肉6 克五味子3 克干姜3 克旋覆花9克(包)生甘草3 克寒,加附片9克、黑锡丹9克(包煎);热,加黄芩9 克、地龙9克、桑白皮9克;阴虚,加沙参9克、麦冬9克;痰多,加白矾6 克、半夏9 克;痰不易咳出,加白芥子6 克、炙远志6 克;动则喘甚,加补骨脂9克、核桃肉9克;湿重,加川朴9 克、半夏9 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姜春华:对正在发作的病员我自组一方,来自古今民间及日本、朝鲜单方,将其中治喘有效药合在一起,名截喘方,药物是:旋覆花9 克鼠鞠草15 克全瓜萎15 克防风9 克合欢皮15 克老鹳草15 克碧桃干15 克五味子9 克野荞麦根15 克。
气虚,加黄芪30 克、党参15 克;阴虚,加生熟地各15 克;痰多,加半夏9 克、贝母9 克;干咳,加玄参9 克、麦冬9 克;热证,加竹沥30 克、石膏30 克;寒证,加附子9 克、肉桂3 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1、寒证张仲景: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
射干13 枚(一法9 克)麻黄12 克生姜12 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6克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 枚(法25克)上9味,以水3600 毫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900 毫升,分温3 服。
--《金匮要略》卷上沈仲圭:我认为此病以冷哮为常见,其症呼吸急促,喉间痰鸣,痰清而稀,胸膈满闷,舌苔白滑,脉象浮紧,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利窍,费氏鹅梨汤主之。
方用:杏仁、苏子、蒌仁各9 克,当归6 克,半夏9 克,橘仁4.5 克,茯苓9 克,梨汁1 杯(冲入),钟乳石12 克,麻黄6克,桑皮9 克,水煎。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张璐:治冷哮痰喘,用胡椒49 粒,入活蛤蟆腹中,盐泥煅存性,卧时分3 次醇酒服之。
羸者凉分五七服,用之辄效。
若有伏热者误用,喘逆倍剧,不可不辨。
--《张氏医通》卷四2、虚证王文鼎:但见脉上部浮数,下部两尺沉细,为上盛下虚,以虚为主,治宜大补肺气,纳气归肾,予全真一气汤衍化方:人参30〜60克(或潞党参60〜90克),熟地30克,山萸肉12 克,麦冬15 克,五味子3 克,怀牛膝10 克,白芥子6克,生姜5 片。
临床曾用此方治愈或控制多例此型远年哮喘患者。
如一例年仅20 岁,病程17 年的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此方治疗月余,竟获近期控制之良好疗效。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咳喘专辑》郭子光:参蛤散加味,治疗10 多例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均获得良效。
蛤蚧2 对(去头足)人参15 克山药60 克甜杏仁24 克上等沉香12 克上等肉桂12 克京半夏30 克黄芪60 克紫皮胡桃60 克炒白果30 克桑白皮30 克甘草15 克上药共研细面为一料药,密装备用。
每次4〜6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
舌质红,苔薄黄者,去肉桂,加女贞子30 克、枸杞子30 克。
--《千家妙方》上册3、实证傅再希:余临证遇哮证,自拟一方,每获良效。
药用:麻黄、小牙皂(炙,去皮弦)、川朴、陈皮各 6 克,白芥子(炒,研)、姜半夏、茯苓各9 克,细辛、甘草各3 克,生姜3 片,红枣3 枚。
如系热邪诱发,兼见口渴、面赤者,麻黄、细辛、牙皂、白芥子亦可应用(分量不变),只须方中配以石膏24 克、黄芩9 克,切不可全用寒凉药,这是余治疗哮证的一点经验。
--《名老中医医话》[食疗方]陈复正:治哮喘痰气壅塞者。
雪梨汁1 杯生姜汁1/4 杯蜂蜜半杯薄荷细末30 克和匀,用器盛,重汤煮1 时之久,任意与食。
--《幼幼集成》卷三龚廷贤:治吼积方。
用鸡蛋1 个,略敲碎损,膜不破,浸尿缸内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神效。
--《万病回春》卷哮喘经验方1,涂剂甘遂10 克白芥子20 克元胡20 克沉香10 克白芷20 克轻粉2.5 克混合为面,用姜汁调成糊状,先取生姜摩擦背部肺腧膏肓素有风根,遇寒即发之哮喘,在未发之时可取细辛20 克穴,使之充血,然后将上药分成两个薄饼,分别放在二穴,外用毛巾热敷,使药力透入肌肤,每涂1 到两小时取下,连用三天,一日一次,最好晚间临睡前涂之。
2,膏剂取甘遂25 克白芥子50 克白芷25 克细辛25 克附子20 克川乌20 克炮甲珠20 克沉香10 克川椒20 克桂枝20肉桂20元胡20血竭10香油2500 克樟丹适量,熬成膏药,贴在肺腧风门膏肓之处, 5 天一换,,连帖三个月,可以拔出风根,防止哮喘发作。
哮喘病人的饮食秘方(1)禁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葱、姜、蒜等。
(2)禁食粗糙、过硬、过烫的食物。
(3)禁食霉变、腐烂变质的食物,少食熏烤及腌制的食物。
(4) 禁烟酒。
1 、豆腐500 克,麦芽糖100 克,生萝卜汁1 杯,混合煮开,为1 日量,分早晚2 次。
此食疗方对肺热型的哮喘病分有效。
2 、杏仁克,麻黄6 克,豆腐100 克,混合加水煮1 小时,去渣,吃豆腐喝汤。
每天或隔天1 服。
此食疗方对哮喘病人也很有效。
3、鲜嫩丝瓜5 个切碎,水煎去渣后给予口服;或用丝瓜藤汁,每次口服30 毫升,1 日服3 次,方法为取丝瓜藤离地面3〜4 尺处剪断,断端插入瓶中,鲜汁滴入瓶内,一天可集液汁500 毫升。
4、将干胎盘1 只和干地龙100 条共研细末,装入空心胶囊中备用,每次口服5〜8粒,每天3次,空腹温开水送,10 天1 疗程。
5 、核桃对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可取核桃仁5 克,杏仁0克,蜂蜜30 克,将这3 种物质混在一起蒸熟加生姜汁20 滴,次服完。
每隔两日服上述药方一次,连服5〜7 次。
或取核桃30 克,生姜15 克,猪肺250 克。
洗净猪肺加水放入核桃仁、生姜,炖熟。
每日3 次,在1〜2 日内服完。
这样的食疗方适用于哮喘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的肾虚患者。
哮喘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要注意些什么(1)心理护理认识病情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甚至是缠绵终身的慢性病,这就不仅使病人思想情绪随病情变化而起伏不定,并带来各种各样生理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障碍,这时需要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思想开导和精神安慰,使病人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理智地处理由于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患者由于疾病带来某种程度的残疾,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佳,调味宜清淡,避免冷食冷饮。
饮食宜少吃多餐,不可过饱,很多发作是因过饱引起。
此外,急性发作,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因大量出汗,丢失了很多水分,易造成痰粘稠不易咳出,阻塞气道,加重喘息。
因此,应当考虑水分的补充,每日饮水应达2 0 0 0毫升,甚至更多;有条件时,参考血电解质变化,给予补液。
发作期内,尽量不食鱼腥海味,特别对已知引起哮喘的食物更应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