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及我国的防范策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2020年2月第21卷第1期Feb.2020Vol.21No.1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形成与嬗变(一)西方意识形态的内涵“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起初是由法国启蒙学者特拉西创制的,这已然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基于为一切观念寻求坚实的哲学基础的意图,他尝试将意识形态定义为“观念的科学”,认为意识形态形成于经验科学的基础之上。
之后,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理解、传播也不曾间断,但一直不被大家认可,直至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公开发表,才从此流行起来。
他们从历史的视角重新定义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这表明,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体现出每个社会的思想特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换言之,“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
”[2]不同的阶级立场反映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更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意识体系,其中毋庸置疑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宣称为无产阶级服务,旗帜鲜明地表明自身代表和拥护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
因此,马克思主义体现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反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中处于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自然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如以“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抽象概念为核心的普世价值论和以“自由化、私有制”为基本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理念,都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虽披着“民主、自由”的鲜亮外衣,但其本质在整体上凸显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根本目标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以期为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服务的。
抵御和防范外国势力渗透校园防范措施

抵御和防范外国势力渗透校园防范措施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国势力渗透的风险日益增加。
在校园环境中,防范外国势力渗透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势力可能对学生、教师和学术自由构成威胁。
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向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国势力渗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辨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学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披露与外国势力渗透相关的信息。
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必要的对策。
2.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学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披露与外国势力渗透相关的信息。
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必要的对策。
当前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及其应对

当前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及其应对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力和竞争也日益加剧。
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干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需要加强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其挑战。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媒体和机构经常发表一些关于中国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试图抹黑中国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一些西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往往蕴含着一些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美之间的互信和理解,也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需要加强对于西方国家和媒体的信息审查和监管力度,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需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二、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削弱中国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这些新手段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
美国利用其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领域的优势,通过大量发布虚假信息、煽动性言论和恶意攻击等方式,试图误导中国公众对国家形象和政策的看法。
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还频繁使用“人权”、“民主”等借口,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和指责,加剧了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
利用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进行思想渗透。
美国通过派遣文化机构、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派遣留学生等方式,试图向中国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削弱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措施

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措施
一、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建立意识形态预警机制
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西方意识形态的动向和趋势,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承。
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立法和执法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和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意识形态秩序。
五、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加大国际传播投入,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高国际传播质量和效果,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袭提供有力支撑。
七、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要加强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对信息的判断和筛选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避免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八、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和管理
要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防止互联网成为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渠道和平台。
当代大学生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策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途径与方式
01
02
03
04
05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途 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 面
1. 文化输出:通过电影 、电视剧、音乐、艺术 品等文化产品,向其他 国家或地区输出西方的 价值观和文化观念,影 响当地人民的思想和行 为。
2. 政治宣传:通过各种 媒体、政治组织或政治 活动,宣传西方的政治 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 当地人民对西方政治制 度和文化产生好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力量,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
研究当代大学生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增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教育大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西方意识形态进 行正确的分析和批判。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
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
同感和自信。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2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意
识形态的影响。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防范西方意识形 态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概述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定义
•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西方的价值观、文 化观念、政治观念等渗透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影响当地人民 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控制和影响当地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目的。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渗透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内在需要。
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是展开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不可或缺。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中,仅靠纯粹的灌输或单纯的渗透都是行不通的。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显性灌输;隐性渗透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这一重要论断给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把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将这一教育落到实处。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教育“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
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思想观念形态事物的统称,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系统化、体系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方面。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论述表明,他们很早就已经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涵及意识形态教育有深刻认识。
意识形态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它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意识形态传递到受教育群体,促使其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并进一步外化为行为。
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这一教育贯穿始终,统治阶级会想方设法地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以达到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目的。
我国当前对学生群体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其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与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内涵1.显性灌输。
如何应对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渗透

如何应对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渗透枫默鬼哥謶m | 浏览2571 次推荐于2016-10-09 04:07:22 最佳答案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特别是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以来,西方更加注重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便利,抓住中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历史条件,加大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
当前,在新的舆论环境下,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需高度警惕,有效应对。
新舆论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新媒体空间可以说已成为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
目前敌对势力通过直接发声或培植代理人发声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大量威胁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特别应引起关注的在以下四方面。
1侵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动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中国总体意识形态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
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工具把颠覆中国的总体意识形态作为靶心,辐射各个社会领域。
在内容上,主要是大肆传播和扩散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潮,挤压、替代、混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动摇社会主义根基。
在方式上,主要是借助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增强这些错误理论和思潮的欺骗性、隐蔽性。
这些方式借助网络,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蛊惑性,更易于使部分民众产生对西方制度的崇拜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
2否定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瓦解人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千方百计地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从上破坏共产党的权威,从下瓦解公众对共产党的认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其一是宣扬所谓“普世价值”。
其二是丑化中国共产党形象。
其三是挑起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
3污蔑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弱化军人对党的忠诚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所在。
长期以来,敌对势力一直把从根本上削弱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对解放军意识形态渗透的核心内容。
拒绝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拒绝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五年临床四班3组 201250200 邓少欢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所创造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说和观点。
意识形态是“想象、期望、价值及假设的总和”。
我国国防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在《较量无声》中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意识形态渗透总结为五大战线:(一) 实施政治渗透,企图通过各种形式对我政治走向渐进施加影响;(二) 实施长期、广泛、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国民族,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三) 充分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对我实施舆论渗透和思想渗透,为政治颠覆创造条件;(四) 实施组织渗透,“精确演变”,培植代理人集团,为政治颠覆埋下大威力的“定时炸弹”;(五) 实施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积极培植反对力量,隐蔽扩大政治颠覆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
在我看来,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有(二)(三)(四)(五),五种方式中占了四种方式,可见高校大学生极容易受到西方对我国的意识渗透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意识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
由于高校大学生生命力旺盛,易接受新思想,敢于尝试新事物。
特别对外来的西方的文化感到新鲜和好奇,容易不假思索和没有鉴别就全盘吸收。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高校学生。
在思想上,学术上,行为上,方方面面中。
如中国高等教育编写的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影响,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西方文化的语境和习俗时,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学生们经常要接触西方的文化,西方意识文化无孔不入的在隐形渗透。
特别在新疆、西藏边境等地区,他们不但用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宣传,宣传西方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淡化,对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产生怀疑,产生动摇,这是极其危险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比如,我们喜欢看欧美大片,吃西餐,过洋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存在也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因此,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已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正如课堂讲义里所说的,年青一代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就是什么样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应该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增强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我们不能一昧嫌弃我们的文化,拿别人的优势来跟自己的劣势比较。
事实上文化之间的比较不存在谁好谁不好之说,存在即有其价值。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种沉甸甸的积累并不是西方一些年轻的国家几百年能够比较的。
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骄傲而自豪。
举个例子,06年在中国内地播出的一部叫《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红透了中国大江南北,这部影片非常有教育意义,其收视率也赶超了红极一时的美剧《越狱》。
我们取胜的可能不是一流的制作效果,而是影片所反应的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感情就是一种文化积淀,而且这种情感符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逻辑和需求,并且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
所以我们并不是不好,相反,我们更应该自信地承认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用心去参透其中的博大精深。
其次,我们要深入学习本国文化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舍己利他的群体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和为贵的人际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我们需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校正媚外的弱势心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越具有民族特点的就越具有价值和生命力,越能走向世界。
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最有力武器。
最后,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与信念。
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的支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大学生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无论身处何方,都要时刻不忘自己代表着中国,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思潮,不能当沉默的大多数,要用自己的言行为中国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