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基站的供电解决方案
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院毕业论文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届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院毕业论文评定书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基站发展现状,对基站的建设问题给予多方面的分析、探究。
现在人越来越关注基站的辐射问题、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从而对基站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站的建设中现存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运用新技术来解决问题,并对未来基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文章中还运用独特、新颖的流程图方法,将基站的环保节能中繁琐的文字叙述变成了直观的流程图。
关键字:基站建设节约环保基站新技术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issue of building on the base station to give a wide range of analysis and inquiry. Now that I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base station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base station-building requiremen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to solve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article also used a unique, novel flow chart method, the base station in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into a visual narrative of the flowchart.Keywords: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base station目录1 绪论 (1)1.1 基站简介 (1)1.2 基站应用分类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2 基站建设问题及解决方案 (2)2.1 基站建设难缘于法律法规冲突 (2)2.2 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3)2.2.1 集约化建站 (4)2.2.2 景观化建站 (4)2.3 基站建设技术问题 (5)3 基站新技术 (6)3.1 基站的最新技术特点 (6)3.2 高效节能的绿色基站 (7)4 基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9)4.1 未来基站的技术特点 (9)4.2 基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9)5 总结 (11)参考文献 (12)1 绪论我国移动通信经过2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第一代模拟通信发展到第二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通信,从窄带向宽带发展,网络从小规模、小范围覆盖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及绝大部分县市。
通信基站微站电源解决方案及应用

通信基站微站电源解决方案及应用汪 磊湖南省康普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引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移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运营商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站来应对大流量的数据需求。
在城市地区,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单纯依靠宏基站和大天线覆盖,已经不能满足网络信号的覆盖需求。
在热点地区、城市密集区,微基站成为经济、可靠的替代方案。
微基站体积小巧、安装快捷,能够安装在具备供电及光纤连接的任意地点,真正实现了零站址任意部署,分流吸收宏蜂窝下的数据话务,体现出较高的性价比。
通信基站微站电源维护现状目前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主流厂商的设备在功能、技术指标、安全可靠性上取得很大进步,在环境的适应性、扩展性、智能化等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基站使用的组合式开关电源在使用上越来越方便,需要维护和调整的项目越来越少,极大地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但是基站电源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并没有因为开关电源技术而得到改善,此外业主用电不规范、停电、雷击等干扰都会导致供电线路出现问题,引起网络中断。
微站电源系统特点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基站呈现出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基站环境变得复杂。
越来越多的基站建在偏远地区、高山上,市电可用度低,有些基站使用农电、小水电或借用矿山的工业用电,因此供电系统不够稳定,经常出现电压异常波动、停电等故障,因此基站供电容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基站维修存在很大困难。
野外基站大量建设,雷击灾害时有发生,由雷电流释放形成的地电位抬高而进行的反击放电是基站设备遭受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站独立电源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且故障率低的特点。
在建设施工上简便,规模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从能源和环境角度上看,使用微站独立电源,尤其是太阳能发电,是很经济的选择。
微站内的用电设备主要有主体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监控设备等。
主体设备每架功率在2.5kW左右;传输设备一般在250W以下;电源设备的组合开关电源一般在50W以下;一般会安装1~2台空调,平均功率为3kW;监控设备用电一般低于10W。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是指将原本集中部署在一处的通信基站拆分成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小型基站,以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无线网络覆盖。
这种设计方案有助于解决人口密集区域通信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个关于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的介绍。
1. 系统架构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由中央控制器和多个分布式基站组成。
中央控制器负责管理、配置和控制各个基站的工作,实现无缝的切换和协调。
每个分布式基站包括无线收发模块、射频前端和数字处理单元,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处理和转发。
2. 频谱利用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采用频谱共享技术,即不同基站之间可以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提高频道利用率。
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中央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网络负载情况和用户需求,动态分配频谱资源,使得不同基站之间的频道利用率最优化。
3. 干扰管理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采用空间分集技术,通过在空间上部署多个基站,减少了传统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
借助中央控制器的智能调度功能,可以根据用户位置和信号强度等信息,动态调整基站之间的工作频率和功率,进一步减小干扰。
4. 切换与重定向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系统支持无缝切换和重定向功能。
当用户从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进入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系统可以实现无缝切换,保持通话或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当一个基站的负载过高或信号质量不佳时,中央控制器可以实现用户的重定向,将用户连接到质量更好或负载较低的基站上。
5. 安全保障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系统采用多层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都实现了加密和认证机制,防止信息被窃听和篡改。
系统采用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通过架构、频谱利用、干扰管理、切换与重定向以及安全保障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满足了人口密集区域对高容量、高性能通信的需求。
IDC数据中心机房供电解决方案

IDC数据中心机房供电解决方案正文:1、背景数据中心机房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保障机房正常运行,稳定的供电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IDC 数据中心机房供电解决方案,包括供电设备、配电系统、备用电源等全方位的内容。
2、供电设备2.1 主电源2.1.1 市电供电主电源使用市电供电,需要确保供电质量稳定,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
供电电压和频率需要满足机房设备的要求,并且要有备用的市电供电线路。
2.1.2 电源开关主电源入口需要设置电源开关作为主电源的接入和断开控制,该开关应具备过流、过压、欠压等保护功能。
2.1.3 变压器为了适应机房设备的不同电压需求,需要设置适当的变压器,将市电的电压转换成机房设备所需的电压。
2.2 备用电源2.2.1 UPS系统UPS(不间断电源)是防止突发停电等情况下保证机房设备继续供电的关键设备。
UPS系统应具备高效的电池充电和放电功能,并能在短时间内切换到备用电源。
2.2.2 发电机组发电机是备用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主电源发生长时间停电时,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发电机组需要满足机房设备的功率要求,并具备自动启动和停止的功能。
3、配电系统3.1 配电柜配电柜是将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引入机房设备的重要设备,它具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并能根据机房设备的不同需求进行电力分配。
3.2 电缆线路电缆线路是将配电柜提供的电力输送到机房设备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确保电力传输效率和安全。
4、其他设备4.1 电池组电池组是UP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停电时供应电力,并承担UPS系统在切换到备用电源时的过渡时间。
4.2 接地系统机房设备的接地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计和布置。
4.3 灭火系统机房设备的灭火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
5、附件本文档相关的附件包括:供电设备的技术规格书、配电柜的电路图、UPS系统的操作手册等。
基站BBU、RRU、AAU

基站BBU、RRU、AAU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那么什么是宏基站、分布式基站、SDR基站、直放站呢?一、宏基站宏基站是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信号发射基站,宏基站覆盖距离大,一般在35Km,适用于郊区话务量比较分散的地区,全向覆盖,功率较大,微基站多用于城市内,覆盖距离小,一般1-2km,定向覆盖,微微型基站多用于市区热点补盲覆盖,一般发射功率很小,覆盖距离500m或更小。
宏站的设备功率一般为4-10W,换算成无线信号比值就是36-40dBm,加上基站覆盖天线的增益20dBi就是56-60dBm。
如果就这样的功率照射在人的身上谁都受不了,准保成烤肉。
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范围中有很多的空气、尘埃、各种声音和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可以阻挡掉很多的电磁辐射,所以当大功率的电磁波从基站天线发射出来后到我们的身边的时候已经变得很弱。
二、分布式基站分布式基站是新一代用于完成网络覆盖的现代化产品。
其特点主要是将射频处理单元和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分离的同时又通过光纤连接,分布式基站结构的核心概念就是把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分离,二者通过光纤相连。
在网络部署时,将基带处理单元与核心网、无线网络控制设备集中在机房内,通过光纤与规划站点上部署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连接,完成网络覆盖,从而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提高效率。
分布式基站把传统的宏基站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功能模块,其中把基站的基带、主控、传输、时钟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称为基带单元BBU(Base Band Unit)的模块上,基带单元体积小、安装位置非常灵活;把收发信机、功放等中射频集成在另外一个称为远端射频模块上,射频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安装在天线端。
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形成全新的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集中式基站架构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在传统的集中式基站架构中,移动通信网络的所有基站都连接到一个单一的核心网,这样的架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单点故障、网络拥塞、无法满足高密度用户需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移动通信领域引入了分布式基站架构,即采用分布式的小型基站来替代传统的大型基站,从而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改善网络性能。
在分布式基站架构中,大型基站被分解成若干个小型基站,这些小型基站可以被放置在更加灵活的位置,比如建筑物的屋顶、室外墙壁等,从而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而且,由于分布式基站与用户更为接近,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的损耗,提高用户体验。
分布式基站架构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的需求,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户密度和流量需求来配置基站,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网络拥塞。
为了实现分布式基站架构,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分布式皮基站方案。
皮基站是分布式基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信号传输、接收、处理等功能。
在设计分布式皮基站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网络拓扑结构:分布式基站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优化信号传输的路径,减少传输损耗,同时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故障容忍性。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形、网状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2. 连接技术:分布式基站之间的连接技术直接影响着信号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连接技术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
有线连接具有稳定性好、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在布线复杂、成本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线连接则具有灵活性好、部署方便的优点,但是对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会有一定影响。
在设计分布式皮基站方案时,需要权衡两种连接技术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3. 数据处理能力:分布式皮基站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信号信息。
基站节能解决方案

基站节能解决方案标题:基站节能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信设施。
然而,基站的能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减少基站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种节能解决方案不断涌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基站节能解决方案。
一、优化基站硬件设计1.1 采用高效节能的硬件设备:选择功耗较低的天线、功放等硬件设备,减少能耗。
1.2 优化基站布局:合理规划基站的位置和天线的方向,减少信号传输的损耗,降低功耗。
1.3 采用智能功率控制技术:根据网络负荷和信号覆盖情况,动态调整功率,实现节能。
二、应用节能软件技术2.1 软件优化:对基站软件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功耗。
2.2 网络优化:通过网络规划和优化,降低基站之间的干扰,提高网络效率,减少能耗。
2.3 远程监控和管理:利用远程监控和管理技术,实时监测基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能耗问题。
三、引入新能源技术3.1 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基站周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2 风能供电系统:利用风能发电,为基站提供电力,减少碳排放。
3.3 蓄电池技术:采用高效的蓄电池技术,储存多余的电能,为基站提供备用电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四、智能节能管理系统4.1 节能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时监测基站的能耗情况,为节能提供依据。
4.2 节能策略优化:根据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提高基站的能源利用效率。
4.3 节能报告与评估:定期生成节能报告,评估节能效果,为后续节能工作提供指导。
五、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5.1 培训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节能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2 提升员工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
5.3 奖惩机制建设: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工作,推动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论:基站节能是当前通信行业的重要课题,通过优化硬件设计、应用节能软件技术、引入新能源技术、建立智能节能管理系统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基站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移动通信基站备用发电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备用发电方案简介移动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供应。
然而,有时候电力供应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基站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为了确保基站24小时稳定运行,在电力故障时需要备用发电方案。
备用发电方案为了应对电力故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备用发电方案:1. 柴油发电机组: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力源。
柴油发电机具有启动迅速、运行稳定的特点,且燃料相对容易获取。
基站设备应配备柴油发电机组,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柴油发电机组: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力源。
柴油发电机具有启动迅速、运行稳定的特点,且燃料相对容易获取。
基站设备应配备柴油发电机组,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太阳能发电系统:考虑到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选择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备用电力来源。
太阳能发电系统可根据太阳的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起来供基站使用。
太阳能发电系统:考虑到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选择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备用电力来源。
太阳能发电系统可根据太阳的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起来供基站使用。
3. 电池组:为了应对电力故障时的过渡期,可以安装电池组作为短时间的备用电源。
电池组可以在电力故障后立即为基站供电,为其他备用发电设备的启动争取时间。
电池组:为了应对电力故障时的过渡期,可以安装电池组作为短时间的备用电源。
电池组可以在电力故障后立即为基站供电,为其他备用发电设备的启动争取时间。
操作与维护为了确保备用发电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以下操作与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备用发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池组。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备用发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池组。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 燃油管理:对于柴油发电机组,需要管理好燃油的供应与储存,确保燃油的质量和储存条件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且各有特色。从整体发展来看,分布式
基站无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分布式基站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工程建
设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在未来的3G移动网络中,分布式基站将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
3种3G制式TD-SCDMA、WCDMA、CDMA2000都有分布式基站产品,而且很多厂商加大
对3G分布式基站研发投入的同时,也不断推出2G分布式基站产品,因此分布式基站的应
用会越来越广泛。 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和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不同,它将基站的基
带部分BBU和射频部分RRU分离,本文主要探讨其供电解决方案。
一、宏覆盖场景
宏覆盖是无线基站最主要的覆盖形式,容量大、覆盖广。按照设备使用的环境,分布式
基站的宏覆盖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由于宏基站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室外宏站的
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采用室内宏站,本文以室内宏基站为例说明供电配置。宏基站的供电配
置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宏基站的供电解决方案采用的是一套中等容量的室内型基站电源,这
套电源设备既给机房内的传输设备和基带池BBU供电,同时还通过直流拉远的方式给楼顶
或者铁塔上的射频拉远RRU供电。这种集中式的供电方式便于设备的集中维护,但是受到
直流拉远距离的限制。采用这种供电方式,防雷问题需要重点解决,在直流拉远线路的两端
都增加了直流防雷箱。
二、室外微覆盖场景
室外微覆盖是室外宏覆盖的有力补充,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扩大,在城乡结合处、广大
农村等区域,由于人少,业务量少,很多都采用微基站的方式进行覆盖。同时,随着网络覆
盖的不断深化,在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为了深入覆盖和扩大容量,在机房选择困难的地区
也采取室外微覆盖的方式。 微基站覆盖为了减少投资,大多采用室外设备建站,室外微覆
盖的电源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室外微覆盖采用的是室外中小容量的电源供电,可以将嵌入式BBU
嵌入到室外电源的预留空间中,同时也可以将传输设备嵌入到室外电源的预留空间,因此一
个室外电源柜加上室外射频拉远设备就可以组成室外微站,无需机房。室外电源既给嵌入式
BBU设备供电,又给室外射频拉远RRU供电。在RRU和BBU距离很远时,不太适合直流
拉远,可以就近在RRU的位置增加小容量的室外电源给RRU供电。
三、室内覆盖场景
室内覆盖主要解决热点区域的信道不足,解决建筑物内部信号较差的问题。伴随着移动
通信在室内的应用越来越多,室内覆盖给移动运营商带来的收益比重越来越大,对室内覆盖
和供电保障要求更高。
室内覆盖场景按照设备的供电制式可以分为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按照供电方式可以分
为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本文以直流供电为例说明室内覆盖的供电解决方案,交流供电只需
要把直流电源更改为UPS即可。
1.集中式供电解决方案
集中式供电解决方案采用一套电源系统,既给BBU供电,同时通过拉远的方式对远端
RRU进行供电,如图3所示。方案的优点是电源集中,便于维护,节省设备投资;缺点是
拉远距离有一定的限制,线路损耗比较大。
2.分散式供电解决方案
分散式供电解决方案是采用多套电源系统分别给BBU和RRU就近供电,如图4所示。
其优点是就近供电,线路损耗小,供电分散,供电风险小;其缺点是电源系统多,投资大,
设备分散,维护难度大。
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针对一栋几十层高楼的室
内覆盖,靠近BBU的RRU同BBU使用同一套电源,远离BBU的RRU可以在楼的中部集中
1~2套壁挂式电源,就近拉远进行供电,这种方式折中了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的不足,部
分解决了拉远距离的问题。
四、分布式基站供电的拉远距离和线路损耗
以上的方案中都涉及到电缆的拉远距离,拉远距离和线路压降、损耗以及线径有关,需
通过公式计算。线路总长度、负载的大小、线路线径、线路压降、线路损耗等参数之间存在
一定的关系,以中兴通讯TD射频拉远R04实现的宏覆盖为例,可以得到他们之间存在表1
的对应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线径相同的情况下,拉远距离越长,线路损耗越大;拉远距离一定的
情况下,线径越大,线路损耗越小。例如采用6mm2的线径,最大拉远距离为105m,综合
考虑线路压降和线路损耗,建议实际拉远距离在60m以内,可以采取增大线径的方式实现
拉远距离的延长。如果拉远距离过远,则可以采用就近增加电源的方式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