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2017秋)上册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背诵资料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背诵资料

第一课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在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4、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落下来的。

雷电是天空中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时,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5、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答:到了秋天,气候变得又寒冷,又干燥,土壤里水分少了,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变差了,各种树木都纷纷落叶。

这样可以减少树木中水分的消耗,聚集营养,以便安全过冬。

6、玩过山车时,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答:过山车开动时速度非常快,会产生很大的惯性,人受惯性的推动,再加上保险扣得作用,所以掉不下来。

7、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解释的?答:纸片不分开,却向中间靠拢。

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和大气压力有关。

吹气时,把两片纸之间的空气吹跑了,使两片纸之间气压较低,两片纸外边压力较高的空气会把纸向中间推,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

8、用手轻轻拖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你是怎么解释的?答: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当向漏斗颈口吹气时,漏斗中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乒乓球就会被其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向漏斗里面推。

第二课认识自己1、记下现在的我最好画出自己的(轮廓图)。

2、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秤,测心率用秒表,测腰围用卷尺,如果没有卷尺,可以用直尺和绳子。

3、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4、每个人的一生中不易改变的特征有:胎记、指纹、耳垂、酒窝、平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易改变的有:有无小辫、指甲长短、胖瘦、是否戴眼镜等。

5、留指纹时一般留(右手食指)的指纹。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全)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全)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全)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一)一、填空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组成的。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又包括上臂、前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足,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

3、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该变,皮肤损伤后,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纹理。

4、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5、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7、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的,身体中间有一个大环,头在靠近大环的一端。

8、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

9、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10、凤仙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

果实像小辣椒,还长着毛1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13、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14、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

15、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16、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17、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

18、保护土壤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多植树造林。

19、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答356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三峡的泥沙平均就有5亿多吨。

20、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必背内容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必背内容

三年级英语上册必背内容一、单词:数字类:one一、two二、three三、four四、five五、six六、seven 七、eight八、nine九、ten十文具类:book书、chair椅子、desk椅子、pen钢笔、pencil铅笔、pencil box铅笔盒、ruler尺子、crayon彩色蜡笔人物:boy男孩、girl 女孩、friend 朋友、family 家庭;一家人、father父亲、mother 母亲、brother兄弟、sister姐妹、me我(宾格)、I 我(主格)、You 你、your 你的、my我的、his 他的、her她的职业:policeman 警察、bus driver 公交车司机、worker工人、teacher 教师、doctor医生颜色:red 红色、yellow黄色、blue蓝色、green绿色、orange橘黄色、brown棕色、white白色、black黑色形容词:cold冷的、hot热的、cool凉爽的、warm温暖的、happy高兴的、sad悲伤的、tired疲劳的方位:left左边、right右边身体:body身体、hand手、head头、arm胳膊、leg腿、foot脚、feet脚(复数)、hair 头发、eye眼睛、ear 耳朵、nose鼻子、face脸、mouth嘴国家:China 中国Canada 加拿大其它:hello 你好、hi 嗨、school学校、window窗户二、句型:1.A: What’s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Danny .你的名字叫什么?我的名字叫丹尼。

2.A: What’s her name ? B: Her name is Jenny .她的名字是什么?她的名字叫詹妮。

3.A: What’s his name ? B: His name is LiMing .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李明。

冀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

冀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1、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使用前应该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测量腰围用卷尺很方便,测量大树的周长用皮尺。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运近,一拃的长度大的14厘米。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6.分别用”步”和“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度,用皮尺测量更准确。

7.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直尺、皮尺、卷尺,折尺等。

8.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9.直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将直尺的零刻度线与测量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2、测量体积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上标有刻度和单位,测量前要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5.测量水的体积时,要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筒中,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7.测量体积时,量筒的量小刻度值越小测量得越准确。

8.测量胡萝卜的体积: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将胡萝卜直接放入量筒,观察液面的变化,用胡萝卜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出胡萝卜的体积。

(如果胡萝ト体积太大。

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可以将胡萝ト切成小块后再放入量筒测量。

)9.测量小木块的体积时,小木块浮在水面,可以用细长针将木块压入水中。

10.自制量杯:量取20mL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再量取20mL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做好量杯。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一:物质的状态
- 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形状和体积都固定不变。

- 液体: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不变。

- 气体:物质的分子间隔很大,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

知识点二:天气现象
-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亮。

- 阴天:天空多云,阳光被云遮挡。

- 雨天:天空下雨,能感觉到水滴落在身上。

- 雾天:空气中有水汽,能看到细小的水滴或水雾。

知识点三:动物
1. 两栖动物
- 蛙:喜欢生活在水中,能够通过皮肤呼吸。

- 蟾蜍:也喜欢生活在水中,有毒。

- 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呼吸、进食和运动。

2. 鸟类动物
- 鸟的特点:有羽毛、长喙、两只翅膀、两条腿和一对趾。

- 鸟的飞行:能够通过翅膀的振动飞行。

- 鸟的嘴:根据鸟的食物不同,嘴巴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知识点四:植物
1. 花草植物
- 茉莉花:花香味浓郁,花瓣白色。

- 向日葵:花朵向太阳方向生长,花瓣金黄色。

- 花草植物需土壤、阳光和水分才能生长。

2. 树木
- 松树:树叶长针形,木材坚韧耐用。

- 枫树:秋天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以上是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部分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

2019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课测量长度

2019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课测量长度

第1 课测量长度教学目标:1. 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2.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教学准备: 直尺、卷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二、学习使用刻度尺1. 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

(1)认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图文结合认识直尺、三角尺、软尺等常见的测量工具。

2. 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学生活动手册第1 页)。

(1)单位: 厘米(cm )(2)零刻度线(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1mm(4)最大量程: 15cm4.测量长度的方法。

(1)选对: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放对: 刻度尺要放正,尺面沿着所测物体放置,薄的刻度尺只需尺面贴着被测物体,而较厚的刻度尺就应让尺面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且使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

使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

(3)看对: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读对: 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5)记对: 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

三、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的表格里。

四、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3.一拃(zhǎ): 张开手掌,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叫做一拃。

4.一步: 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

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

也叫做“自然步”。

5.一庹(tu ǒ):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6.估测课桌和教室的长度。

五、拓展提高1. 应用与拓展:了解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 激光测距仪、轮式测距仪5.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

冀人版3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冀人版3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常用的测量工具:卷尺、软尺、皮卷尺、钢卷尺、米尺等。

它们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会不一样。

3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4认识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最大量程。

5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6刻度尺使用方法:A、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物体一端,方正重合,不能歪斜。

(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就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度线。

计数时,切记要减掉代替零刻度线的刻度值。

)B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加单位,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的记录结果没有意义。

7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8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9人的感觉不一定可靠,用工具测量比我们判断更准确。

10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

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测量体积1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2液体体积单位:升、毫升;固体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3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4粗细相同,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高度相同,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5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A选择合适的量筒。

B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

C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数值和单位。

6向量筒中倒水:用左手拿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被测水杯,杯口紧挨量筒口,将杯中的水沿量筒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

7测量胡萝卜的体积: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2将胡萝卜直接放入量筒,胡萝卜完全浸入水中,(胡萝卜太大可切开),记录水和胡萝卜的体积3用水和胡萝卜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出胡萝卜的体积,、把液体体积单位转换成固体体积单位。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上册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他们还将了解到物体可以通过加热、冷却、拉伸、压缩等方式发生变化,进而认识到物体的性质是可以改变的。

2. 材料的来源和分类学生将了解到常见材料的来源和分类。

他们将学习到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纸张等)和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的区别,并能够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3. 空气的存在和质量学生将学习到空气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我们周围。

他们将了解到空气的质量有轻重之分,并通过实验了解到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4. 水的性质和循环学生将学习到水的基本性质和循环过程。

他们将了解到水的各种用途,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水的自然与人工循环等。

5.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学习到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6.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了解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7. 环境保护学生将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将了解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并将学会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天气和季节学生将学习到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他们将认识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了解到天气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并能够简单预测天气的情况。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为重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同时,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 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皮卷尺)(软尺)(钢卷尺)等等。

他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一样4. 用直尺可以测量书本的(长)和(宽),用它不能测量我们的腰围,测腰围需要用(软尺)。

5. 现在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我们也可以用身上的尺子(拃)、(步)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6.体育老师要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7.(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在使用量筒时要知道它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8.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完全放入水中,记录总体积,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9.液体常用的体积单位一般是(升)、(毫升)固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 1毫升= 1立方厘米) (1升= 1立方分米)10. (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1.托盘天平的构成有:左托盘、右托盘、指针、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镊子构成。

12.托盘天平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0处。

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4.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使用温度计时,要知道它上面的每一个(刻度)及(最大量程)15.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和壁。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

16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17.停表的结构:复位键、开始/停止键、显示屏,俗称两键一屏18.停表的使用方法: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

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

计时结束时,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

第二单元知识点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石油、粘土、沙、石头、木头、棉花、麻、丝等。

3.常见的人造材料有:人造纤维、尼龙、涤纶、晴纶、玻璃、塑料、纸、陶瓷、石灰、水泥等等。

4.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玻璃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形成的。

5.玻璃是一种人造材料,它们是由(石英砂等天然材料)经过(煅烧)制成的。

6.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7.陶瓷的加工要经过五个步骤,(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烧制)。

8.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人造材料)。

9.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制出新的材料,采用新材料制作的(无缝乒乓球),超圆耐打,弹性大。

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等。

10.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的性能(轻便)、(透明)、(防水)、(耐磨)。

另外还有(可塑性)、(绝缘性)。

11.塑料透气性(差),棉线透气性(好)。

12.塑料瓶遇热水会(变形),这是塑料的(热塑性)。

13.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多种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14.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15.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

16.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相比,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17.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时,分别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热水的水杯,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杯中水的温度,隔相同的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

实验发现,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好。

18.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多种功能的服装。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

2 .像水和牛奶一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

液体在静止的时候液面保持(水平)。

3.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有(质量),能(占据一定的空间),会(充满各处)。

4. 怎样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称量充满空气的篮球的质量,然后给篮球放掉一部分空气,再称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5。

将底部粘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着空间。

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

6.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7.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3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儿再盖上.8.酒精()易)燃,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

9. 水加热时:我们发现水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

烧杯中的水是变成了(水蒸汽)蒸发了。

10.在水结冰的实验中,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试管中的水温在(逐渐降低)。

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试管中的水温变得(更低)。

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

水结冰之后,表面会变得光滑坚硬,有固定形状,体积会(增大)。

11.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

冰在0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种质)。

12.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化,质量不变。

13. 水没有(固定形状),利用模具可以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14. 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的气体)变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乒乓球会鼓起来。

不是因为乒乓球受热体积膨胀。

15.暖水瓶灌入热水盖上瓶塞,瓶塞往往会弹起来,这是因为暖水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的缘故。

16.在瓶口塞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将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和冷水杯中,观察发现放入热水中吸管儿中的水(上升)了,放入冷水中的吸管儿中的水(下降了)。

这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8 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不能穿过铁环,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可以穿过铁环。

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四单元知识点1. (加热)、(搅拌)、(使体积变小)都能加快溶解。

2.设计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3.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

4. 检验搅拌能否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时,设计实验应考虑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改变的条件是,搅拌还是不搅拌,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水的体积、水的温度、冰糖质量。

5. 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用途很广泛。

将药剂做成粉末,将食盐纯碱加工成细小颗粒,都是为了加快溶解。

有些物质还被加工成较大颗粒,降低溶解速度,比如各种形状的糖块、棒棒糖、糖画等,都是为了减慢溶解。

6.设计实验比较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在相同体积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大小。

通过实验发现,三种物质中,(白砂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

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8.(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能力也跟着(变化)。

我国山西运城盐湖的硝花就是因为冬天气温降低,硝的溶解能力降低,硝从盐湖中析出而形成的。

9. 根据盐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点来分离盐和沙。

实验过程1.将盐、沙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一些水,并轻轻搅拌,使盐完全溶解。

2.组装过滤装置,过滤掉不能溶解的沙子。

3.将盐水放置于阳光下,使水蒸发,盐就会析出来.10. 利用(风力)将较轻的麦壳儿和重的麦粒儿分开。

利用(筛子)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

将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利用(蒸发),将沙土从水中分离出来,利用(过滤)。

11.当双手向两边拉长弹簧和皮筋后,弹簧和皮筋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了弹力。

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12.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弹簧、刻度盘、挂钩构成。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指针调整到0处。

2.将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

3.待指针稳定,读出示数和单位。

13.同一根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挂起的钩码越(重)。

14将弹簧挂在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

然后在其下端挂一个钩码,再测量弹簧的长度。

二者的差值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15.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拉弓射箭、汽车减震、蹦蹦床、弹力球、皮球、篮球、排球等等16当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

17.沉入水中的物体能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方法:1.用细绳将石块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手提弹簧测力计,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3.两次的差值就是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实验结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儿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18.浮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让土豆浮起来的方法:1.借助漂浮物:选择能在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板放在水中,将土豆放在泡沫板上。

2.改变重量。

用小刀将土豆切成细小的薄片儿,轻轻放入水中。

3.改变形状。

用小刀切去土豆中间部分做成小船的样子,轻轻放入水中。

19.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救生圈、浮桥、气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20.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21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22.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

矿泉水瓶瓶盖上的竖纹儿。

汽车,自行车的轮胎上的花纹儿。

鞋底花纹儿。

23.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给自行车、门窗加润滑油。

轴承内放置滚珠.滑冰运动员的冰鞋。

地板上推动重物时,在地上洒油、滑石粉或铺上滚木、装上车轮是为了使摩擦力减小。

科学擂台制作水火箭我国明朝时期,万户(陶成道)试图利用(火药)制成的火箭带自己飞上天。

可惜没有成功。

1.(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我国的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作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2.火箭发明家和工程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勤于观察、热爱思考、勇于创新、坚强的毅力和探索努力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