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2017秋)上册必背知识点

2019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2017秋)上册必背知识点
2019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2017秋)上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 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皮卷尺)(软尺)(钢卷尺)等等。他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一样

4. 用直尺可以测量书本的(长)和(宽),用它不能测量我们的腰围,测腰围需要用(软尺)。

5. 现在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我们也可以用身上的尺子(拃)、(步)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6.体育老师要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7.(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在使用量筒时要知道它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8.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完全放入水中,记录总体积,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9.液体常用的体积单位一般是(升)、(毫升)

固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1毫升= 1立方厘米) (1升= 1立方分米)

10. (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1.托盘天平的构成有:左托盘、右托盘、指针、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镊子构成。

12.托盘天平使用方法:

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0处。

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4.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使用温度计时,要知道它上面的每一个(刻度)及(最大量程)

15.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

16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17.停表的结构:复位键、开始/停止键、显示屏,俗称两键一屏

18.停表的使用方法:

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石油、粘土、沙、石头、木头、棉花、麻、丝等。

3.常见的人造材料有:人造纤维、尼龙、涤纶、晴纶、玻璃、塑料、纸、陶瓷、石灰、水

泥等等。

4.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玻璃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形成的。

5.玻璃是一种人造材料,它们是由(石英砂等天然材料)经过(煅烧)制成的。

6.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7.陶瓷的加工要经过五个步骤,(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

烧制)。

8.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人造材料)。

9.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制出新的材料,采用新材料制作的(无缝

乒乓球),超圆耐打,弹性大。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等。10.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的性能(轻便)、(透明)、(防水)、(耐磨)。另外还

有(可塑性)、(绝缘性)。

11.塑料透气性(差),棉线透气性(好)。

12.塑料瓶遇热水会(变形),这是塑料的(热塑性)。

13.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多种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

性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14.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

15.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

装材料。

16.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相比,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17.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时,分别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热水的水杯,用温度

计测量不同时间杯中水的温度,隔相同的时间记录实验结果。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实验发现,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好。

18.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多种功能的服装。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

2 .像水和牛奶一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液体在静止的时候液面保持(水平)。

3.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有(质量),能(占据一定的空间),会(充满各处)。

4. 怎样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

称量充满空气的篮球的质量,然后给篮球放掉一部分空气,再称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5。将底部粘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着空间。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

6.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7.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3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儿再盖上.

8.酒精()易)燃,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

9. 水加热时:我们发现水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烧杯中的水是变成了(水蒸汽)蒸发了。

10.在水结冰的实验中,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试管中的水温在(逐渐降低)。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试管中的水温变得(更低)。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水结冰之后,表面会变得光滑坚硬,有固定形状,体积会(增大)。

11.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冰在0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种质)。

12.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化,质量不变。

13. 水没有(固定形状),利用模具可以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14. 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的气体)变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乒乓球会鼓起来。

不是因为乒乓球受热体积膨胀。

15.暖水瓶灌入热水盖上瓶塞,瓶塞往往会弹起来,这是因为暖水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的缘故。

16.在瓶口塞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将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和冷水杯中,观察发现放入热水中吸管儿中的水(上升)了,放入冷水中的吸管儿中的水(下降了)。这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8 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不能穿过铁环,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可以穿过铁环。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四单元知识点

1. (加热)、(搅拌)、(使体积变小)都能加快溶解。

2.设计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3.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

4. 检验搅拌能否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时,设计实验应考虑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能改变。改变的条件是,搅拌还是不搅拌,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水的体积、水的温度、冰糖质量。

5. 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用途很广泛。将药剂做成粉末,将食盐纯碱加工成细小颗粒,都是为了加快溶解。

有些物质还被加工成较大颗粒,降低溶解速度,比如各种形状的糖块、棒棒糖、糖画等,都是为了减慢溶解。

6.设计实验比较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在相同体积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大小。

通过实验发现,三种物质中,(白砂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

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8.(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能力也跟着(变化)。我国山西运城盐湖的硝花就是因为冬天气温降低,硝的溶解能力降低,硝从盐湖中析出而形成的。

9. 根据盐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点来分离盐和沙。

实验过程

1.将盐、沙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一些水,并轻轻搅拌,使盐完全溶解。

2.组装过滤装置,过滤掉不能溶解的沙子。

3.将盐水放置于阳光下,使水蒸发,盐就会析出来.

10. 利用(风力)将较轻的麦壳儿和重的麦粒儿分开。利用(筛子)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将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利用(蒸发),将沙土从水中分离出来,利用(过滤)。

11.当双手向两边拉长弹簧和皮筋后,弹簧和皮筋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了弹力。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12.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弹簧、刻度盘、挂

钩构成。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指针调整到0处。

2.将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

3.待指针稳定,读出示数和单位。

13.同一根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挂起的钩码越(重)。

14将弹簧挂在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然后在其下端挂一个钩码,再测量弹簧的

长度。二者的差值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15.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拉弓射箭、汽车减震、蹦蹦床、弹力球、皮球、篮球、排球等等

16当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

17.沉入水中的物体能受到水的浮力吗?

实验方法:

1.用细绳将石块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手提弹簧测力计,

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3.两次的差值就是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

实验结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儿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18.浮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让土豆浮起来的方法:

1.借助漂浮物:选择能在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板放在水中,将土豆放在泡沫板上。

2.改变重量。用小刀将土豆切成细小的薄片儿,轻轻放入水中。

3.改变形状。用小刀切去土豆中间部分做成小船的样子,轻轻放入水中。

19.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救生圈、浮桥、气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20.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物体

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21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22.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运动员手上涂镁粉。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矿泉水瓶瓶盖上的竖纹儿。汽车,自行车的轮胎上的花纹儿。鞋底花纹儿。

23.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给自行车、门窗加润滑油。轴承内放置滚珠.滑冰运动员的冰鞋。地板上推动重物时,在地上洒油、滑石粉或铺上滚木、装上车轮是为了使摩擦力减小。

科学擂台制作水火箭

我国明朝时期,万户(陶成道)试图利用(火药)制成的火箭带自己飞上天。可惜没有成功。

1.(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我国的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

作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2.火箭发明家和工程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勤于观察、热爱思考、勇于创新、坚

强的毅力和探索努力的精神。

3.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是靠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升空的。

4.水火箭的制作过程:1.材料:用硬卡纸、空水瓶、尺子、剪刀、笔、胶带等。2.在

硬纸板上剪出一个扇形,做成圆锥型,固定在水瓶的底端。3.在硬卡纸上画出尾翼,并剪下来粘贴在靠近瓶口的部位。4.将瓶口塞紧,紧紧套在橡胶塞上。瓶中装一些水,塞紧瓶口,紧紧套在橡胶塞上,准备发射!

5.怎样让水火箭飞得更高?水火箭(各个部分的材料)、(制作工艺)以及(整体设计)等都

可能影响水火箭飞行的高度。

6.由于水火箭飞行的高度不易判断,可以通过竖直向上发射时记录水火箭从(飞出到落

地的时间),来比较飞行的高度。

7.测试某一因素对水火箭飞行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对比实验中其他因素不变,只变对

比的这一个因素。

8.同一个水火箭,更换(尖端的材料),(改变尖端的形状),(改变瓶中水量的多少),(改

变发射角度)都能影响水火箭的飞行高度。

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的十九个高频考点总结

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的十九个高频考点 总结 毛中特作为考研政治中分值最高的科目,是同学们在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在此整理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19个高频考点,赶快来收藏吧! 1、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4、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

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全套试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单元使用 8.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3.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O。 4.5个18的和与18的()倍相等。 5.口26×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口36×7得数大于1000,口里最小填()。 6.要使口18×3的积是四位数,口最小填()。 7.在○里填上“>”“<”或“=”。 500×40○900×3400×4○800×3300×3+300○300×4 32×0○15+06×70○60×7308×7○708×3 8.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9。 9.在4×597、403×8、6×484这3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904的算式是 。我是这样想的:。 二、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80×0=6×60=5×800= 200×5=7×70=O×888= 2.列竖式计算。(12分) 42×3=416×6=610×5=802×5=

毛中特重点总结(总结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年会议确立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年七大,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在要求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选择、简答、辨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最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思想的科学涵、灵魂和主要容。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选择) 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思想主要容:()新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1、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课件 A4纸气球/孔明灯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今天学习什么课?什么是科学?说说你的想法。预设:科学就是科学家在研究。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大家想探究科学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科学探究周围事物:

课件展示:出示图片:花朵下雨热气球火车 思考并提出问题: 预设: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雨是怎么形成的? 气球为什么会漂在空中? 火车怎样跑得更快? 学过程集体备课谈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对周围感到好奇的事物是不是能够提出问题? 现在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探究科学了。 《活动二》、做一做科学探究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一做。有人愿意来试一下么? 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 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发现做到什么呢? 折一个纸飞机,同学们这个是什么? 你们玩过么?你们还会别的折飞机方法吗?

2015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3

2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施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07新改)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人、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理论)(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共性)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节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自己的特征(个性):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③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2016年-2017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完整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 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认识水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的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性状 难点:水没有固定性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白醋、透明塑料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应对策略补充与修改 一、导入: 生:海生适时评价 师:大家都鼓励学生思在哪些地方见过水、河水、喝的考认真 水、水龙头、做 水? 饭的水。 二、打开 书,观察图片 生:瀑布、鼓励学生认师:还哪些 露水真观察 地方的水同学们 没有说到的?思 考水有什么特 点? 生:白色的引导学生是 三、探究与 是牛奶,透明的如何观察的,会 发现是白醋和水。用到哪些器官? (1)提出问 题 : 出示水、牛 奶、和白醋三个 杯子,让学生判

断那个杯子里装 的是水。 生:白色的鼓励学生观 (2)分组观察仔细察:先提出要是牛奶,酸的是 求,然后分组进白醋,没有味道 的是水。 行观察、判断 (3)交流汇 报:让学生充分 生:眼睛观 交流“哪个杯子是 察颜色,鼻子闻 水?是怎么判断 出来的?”味道,手感受水 (4)让学生 说一说是怎么观 察出来的,观察 状时应该注意哪些 事项,充分利用眼、耳、舌、鼻、皮肤等感 官。读生:没有形 学生一起朗 准确的说没 有固定的形状 (5)搜集证 据,提供不同容 器,让学生感受 生:做饭、 水本身没有固定 形状。洗菜、洗澡、游 四、总结泳、冲马桶。我 水没有颜们应该节约用 色,没有气味,水。 没有固定的形 状。五、应用与 拓展 师:我们学 习了水的特征, 水的用途有哪 些?我们应该怎 么样? 板书:认识水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2016考研政治复习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4)

2016考研政治复习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 结(4)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九)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九)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③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②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③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④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九)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3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九)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②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5,“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①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苏教版2017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教版2017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成绩: 一、填空。(30分) 1、81×24的积是()位数。 2、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4、天安门城楼高352()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6() 一头鲸鱼重150()小明体重36() 5、25×4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6、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7、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换 上午9时= 晚上10时35分= 17时20分= 中午12:45= 23:08 = 5时35分= 8、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8:00~11:30,下午2:00~6:30,每天开放()。 9、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10、已知1988年是闰年,写出这一年以后的两个闰年()()。今年的第一天是()月()日,它的前一天是()月()日11、中华人民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年()月()日是50周年,到今年的10月1日是()周年。 12、校园艺术节,从10月9日开始到10月16日结束,一共有()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0乘以任何一个两位数的积都是两位数。()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3、教师节在每年的第三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5、48÷4÷2与48÷(4×2)的积相同。() 6、32-18÷2应先算32-18。() 7、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8、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9、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10、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选择(10分) 1、2015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有()

中特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中特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复习提要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中特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对于中特做题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易混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各种任务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党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社会主义的首要(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出发点和中心 1、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三、立足点 1、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四、生命线 1、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2、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 3、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基本路线 4、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公平 五、现代化建设 1、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 4、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5、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国防建设 六、各种主线 1、党的建设的主线: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2、党的主题教育的主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经济建设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七、各种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苏教版2017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 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 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 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 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 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 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所列出的每一个算式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1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近现代史上”社会主要矛盾线索“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近现代史上”社会主要矛盾线索“ 近现代史上“路线、道路、纲领”线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 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纲领: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该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道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依据:首先,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其次,近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最后,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现实可能性: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

2017最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5套合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4869947.html,
苏 教 版 三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期 末 试 卷(一)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1 分)
1.小刚买了一本笔记本用了 7 元 8 角,也就是(
)元。
2.75×40 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3.游泳池长 50 米,要游 1 千米,需要游(
)个来回。
4.把长 42 厘米,宽 35 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周长是(
),剩下图形的面积是(
)。
5.用 4 个边长为 3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6.2015 年全年有(
)天,其中 2 月有(

天,有(
)星期余(
)天。
7.一个西瓜平均分给 6 个人吃,每个人吃到这个西瓜的 ;如果平均分
给 8 个人吃,5 个人共吃到这个西瓜的 。
8.在下面(
)里填上恰当的数
6000 千克= (
)吨
80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 吨=(
)千克
40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0000 米 = (
)千米
3 米 4 分米=

)米
9.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 58 名男生,女生每班有 17 人,三个班一共有

)人。
页脚内容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4869947.html,
10.在跳远比赛中,宁宁跳 1.2 米,东东跳 1.5 米,贝贝跳 1.4 米,

)跳的最远。在百米跑比赛中,贝贝跑 17.6 秒,宁宁
跑 18.5 秒,东东跑 18.4 秒,(
)跑的最快。
二、判断(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估 算 41 × 29


的 积 约 是 1200
1
2.16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 2(

3.











4.20 时 就 是 指 晚 上 的 10 时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一块砖重 2 千克,(
)块砖重 1 吨
A.5
C.500
) B.50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都是 365 天
月 30 日
) B.2200 年是闰年
C.小红的生日是 4
3. 把 一 根 长 60 厘 米 的 铁 丝 围 城 一 个 正 方 形 , 这 个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是


A.225 平 方 分 米
页脚内容2
B.225 平 方 厘 米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全册)

1、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难点:学生体会到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课件A4纸气球/孔明灯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今天学习什么课?什么是科学?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科学就是科学家在研究。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大家想探究科学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科学探究周围事物: 课件展示:出示图片:花朵下雨热气球火车思考并提出问题:

预设: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雨是怎么形成的?气球为什么会漂在空中?火车怎样跑得更快? 学过程集体备课谈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对周围感到好奇的事物是不是能够提出问题? 现在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探究科学了。 《活动二》、做一做科学探究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o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0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一做。有人愿意来试一下么? 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发现做到什么呢?折一个纸飞机,同学们这个是什么? 你们玩过么?你们还会别的折飞机方法吗? 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大家喜欢么?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

2017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毛中特章节重点知识点整理

姓名: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毛中特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选择(放弃)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P17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它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了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三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制度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主要概念:经济制度 = 经济基础 = 生产关系★★ (1)经济制度 ..,即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它构成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即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注: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经济体制 ..,是指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了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计划_和平均_) 4.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共性) ......:(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经营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运行法制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区别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 符合“三个有利于”(注▲●▲加引号的还有:“三个代表 ....”)标准的 ..”、“一国两制 ....”、“三农 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我国基本的分配方式).....................。(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 民的利益为出发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016--2017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2017年苏教版数学三 年 级下册期末试卷姓名成绩 一、填空 1.4000米=()千米2吨=()千克 3平方米=()平方厘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积可能是_______或_______ 3.7角=()元 2.4元=()角1米6分米=()米 4.用分数表示各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5. 一桶油重100千克,()桶重1吨; 一袋面粉重50千克,()袋重1吨; 一头牛重350千克,()头牛大约重1吨。 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筐苹果重30()。 (2)一辆装满苹果的汽车重10()。 (3)从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120()。 (4)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22()。 7.下面的每个小方格都表示1平方厘米。请把每个图形中涂色部分的面 积 填在括号里。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8. 今年全年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今年()月()日正好是 () () ()

( )周年。 10 .35 × 62的积是( )位数,40 × 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1.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一个西瓜平均分给6个人吃,每人吃到这个西瓜的( );如果平均分给8个人吃,5人共分得这个西瓜的( )。 四、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 1、0.□>0.5,□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5 □ 6、7、8或9 □ 4、3、2或1 □ 2、下面哪一年是闰年? 1989 □ 2100 □ 1986 □ 1996 □ 3、 10 3 时=( )分 A 20 B 30 C 18. 4. 把圆形纸片沿虚线剪成两块(如下图),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是( )。 A 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B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C 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D 周长不相等,面积不相等、 5、小军和小强比赛跑50米。小军用了11.2秒,小强用了10.3秒,谁跑得快? 小军 □ 小强 □ 无法比较 □ 6、41×57的结论正确的是: 得数大约是2000。 □ 得数比3000大,比2000小。 □ 得数比2000多,比3000少。□ 得数在2400左右。□ 五、 判断 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3.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 4.小明家客厅面积是18平方分米。 ( ) 5.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 ) 6.我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我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 ( )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认识水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水得特征 2能用简单得词语描述水得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4能对本课得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性状 难点:水没有固定性状,形状就是物体得重要特征,也就是固体与液体得主要区别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白醋、透明塑料袋 【教学过程】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得形状。 第二课糖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或工具观察物质溶解得现象。

2、能用简单得语言描述糖、食盐在水中溶解得现象。 3、能简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物质在水中溶解得现象。 4、能对本课得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活中有很多溶解现象,例如:白糖与食盐 难点:什么就是溶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烧杯、清水、玻璃棒、白糖、食盐、小勺 【教学过程】

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白糖与食盐。 第三课水里得沙 【教学目标】 1、能对沙、食用油就是否溶解在水中做出简单猜想。 2、能用简单得语言描述沙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得现象。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物质在水中不溶解得现象。 4、培养愿意倾听、分享她人信息得好习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得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沙与食用油很难溶解在水里。 难点:理解沙不溶于水。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清水、烧杯、玻璃棒、沙子、小米、食醋、茶叶 【教学过程】

沙子与食用油很难溶解在水里 第四课认识空气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空气存在我们周围。 2、能说明空气特征。 3、能说出空气与水得相同与不同。 4、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 5、能借助其她物体感知空气得存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得固体。难点:理解空气没有固定性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透明得杯子、透明得塑料袋、小扇子、吸管。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