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随笔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随笔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读书记录目录一、总览 (1)1.1 蓝皮书概述 (2)1.2 报告内容简介 (3)二、国际城市发展概况 (4)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城市发展 (6)2.2 国际城市的主要特征与趋势 (8)三、重点城市案例分析 (9)四、国际城市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10)4.1 面临的挑战 (11)4.2 应对策略与建议 (12)五、展望与建议 (14)5.1 国际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15)5.2 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建议 (16)六、结语 (17)6.1 对国际城市蓝皮书的总结 (18)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0)一、总览《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一本深入研究和探讨国际城市发展问题的权威著作。

本书通过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城市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当今国际城市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总览部分,作者首先概述了国际城市的发展背景和意义,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城市作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国际城市的数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作者对国际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情况和趋势。

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展示了国际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就。

作者还关注了国际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安全问题等,并从政策、制度、技术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国际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全面的视角,对国际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系统论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国际城市发展概览。

外国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外国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外国城市规划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外国城市规划迅速成为国际社会热门话题。

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和目标,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组织和发展的过程。

本报告将对几个外国城市的规划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将分析东京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规划。

东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东京成功地解决了人口密集带来的交通、住房和环境问题。

首先,东京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电车和高铁,方便市民出行。

其次,东京实施了分散式城市发展战略,建设了多个商业中心和工业园区,有效缓解了人口集中的问题。

最后,东京注重环境保护,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有效减少了交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们关注巴黎的城市规划。

巴黎是世界文化之都,也是欧洲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巴黎的城市规划注重保护历史遗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巴黎保护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景点,通过修复和维护,使其成为城市的独特魅力。

其次,巴黎发展了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电车和自行车共享,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此外,巴黎还大力投资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致力于成为一个环保城市。

再次,我们探讨新加坡的城市规划。

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注重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首先,新加坡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人才。

其次,新加坡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和高速公路,方便市民出行。

最后,新加坡大力投资绿化和生态保护,在城市中保留了大片的公园和绿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外国城市的规划经验为我国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东京的公共交通发展、巴黎的历史保护和新加坡的绿化建设等方面学习。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可持续、宜居的城市,保护历史遗产,倡导绿色环保,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023年终报告: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

2023年终报告: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发展不平衡
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形 成超级城市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导致城 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 化水平差异大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推动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国际贸易的增加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全球化促进了技术、资本和人才的流动 全球化使得城市成为创新和发展的中心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城市的交通、环境、文化等方
面的品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城市化挑战 分享成功经验和解决方案 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大规模的人 口流动。
文化交融:随着人口流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到城市,带来了 多元的文化元素,促进了文化交融。
文化多样性:城市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为城市的 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
城市群成为全球城市化发展的 主要趋势
区域一体化加速城市群的形成 与发展
城市群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 的问题与挑战
全球城市合作与竞争
全球城市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全球城市竞争: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城市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全球城市合作与竞争并存
文化创新:文化交融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激发了文化创新与创造 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城市环境与生态压力
空气污染:城市化 进程加速导致城市 空气质量恶化
噪音污染:城市化 进程加速导致城市 噪音问题严重

城市化发展报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性目标

城市化发展报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性目标

城市化发展报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性目标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可持续性目标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城市规划旨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将围绕城市规划和可持续性目标展开讨论,探讨城市化发展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城市化与可持续性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当城市化规模过大或过快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路径,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制定相关策略和规划。

它起到指导城市化发展的作用,确保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土地、交通、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三、城市规划的挑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城市往往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城市蔓延和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城市规划还要考虑社会公平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四、城市规划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引入可持续性概念,推动城市规划从传统的“扩张型”转变为“内向型”。

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城市蔓延的现象,提高城市的紧凑度和效率。

其次,加强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整合,实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同时,注重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减少城镇间的发展差距。

五、可持续性目标的实施可持续性目标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设立和实施一系列可持续性目标,如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城市等。

同时,要重视社会公平和包容性,确保城市发展惠及所有居民。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经验和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经验和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经验和问题作者:余茂才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4期余茂才从世界范围看,1800 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3%,发展到1900年,也只有14%。

而经过1900-2000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取得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非凡成就。

1950 年世界上1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 个,1970 年增至844个。

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1970 年间由71 个增至157 个,1980年达到234个。

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全球已有400 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1]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一)大城市群区、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成1. 大城市群区是近现代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一种新类型。

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个大都市地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彼此密切联系,结成一个庞大的多核的整体。

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15年采用。

他通过对美国东北部(滨海)地区的研究,认为该区是高度城市化的大城市群区的典型。

他提出,大城市群区内最低人口规模以2500万为宜,如美国东北部地区自波士顿至华盛顿东西长965公里,宽48~160公里,在13.8 万平方公里面积上集层了3700万人口(1960年)。

当前,世界各国中超过2500 万这一人口规模,可列为大城市群区的地区还有美国大湖区、日本东京—大阪地区、英格兰地区、西北欧地区(指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德国的鲁尔区和法国北部工业区)以及中国东部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城镇集群地区。

大城市群区的形状不一,但其中都有主要交通轴线,联结各核心城市,并拥有国际性海港(仅大湖区为通湖航道)承担繁忙的货运任务。

核心大城市往往是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技术、贸易、文化和人口交往的枢纽。

大城市群区与城市群间有区别,除人口规模大小不同外,在国内或国际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本身城市化发达程度以及各城镇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方面,都比城市群更高、更强,是城市化进程中高于城市群的一个新阶段。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是对世界各大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估和排名。

以下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报告。

根据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以下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友好的城市之一第一名:新加坡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而且持续多年在榜首。

这得益于其政府提供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强大的基础设施。

新加坡努力吸引外国投资者,因此资本可以流动,吸引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事处。

此外,政府还鼓励创业者,并提供各种支持,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亚洲创业中心。

新加坡的政府还非常注重教育和科技发展。

大量的投资流入教育部门,确保人才能够持续产生。

与此同时,政府还支持科技创新,并鼓励本地企业进行研发,从而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第二名:香港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它的政治制度与中国内地不同,拥有自由经济和低税收政策。

这使得它成为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首选地点之一、此外,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由的货币和资本交易环境,使得国际企业可以方便地进行业务拓展。

香港也注重技术创新和教育发展。

与新加坡一样,香港的政府通过投资于教育部门和科技创新,吸引人才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名:伦敦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伦敦的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非常成熟,吸引了许多全球金融机构的办事机构。

此外,伦敦还是欧洲最具吸引力和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和专业人士。

伦敦的政府也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投资于科技创新和发展。

伦敦各地区的技术孵化器和创业中心吸引了许多初创企业,使得伦敦成为了一个创新的城市。

虽然以上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被评为最具竞争力和友好的城市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而且,城市的营商环境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还取决于教育系统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和高效的行政管理。

因此,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2024

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2024

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2024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可持续城市发展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和城市规划者的关注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本报告旨在探讨并评估2024年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城市发展概述1.1 城市发展的背景和挑战在全球化、城市化、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度;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增加等,这些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1.2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城市发展是指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一种发展方式。

二、2024年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趋势分析2.1 绿色建筑的兴起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绿色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并为居民提供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2.2 循环经济的推动循环经济将取代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公共交通的改善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将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并改善空气质量。

三、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主要挑战3.1 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不足可持续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因此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3.2 政策和规划的不配套在一些城市,政策和规划并不完善,没有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导致城市发展与可持续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4.1 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帮助其开展可持续城市发展。

4.2 完善政策和规划体系各国政府应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制定完善的城市发展政策和规划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各项政策和规划当中。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 9 9世 界 发 展 报告 》 示 , 界 发 达 国 18 显 世 家 的城 市 化水平 均 在 8 以上 , 中英 0 其

2 《 经济 视 角 》2 0 0 2. 5总 第1 0 3期 6・

维普资讯
亡 角 镜
u n j jn a g  ̄o ig
间 , 多 发达 国 家 已经 过 了 城 市 化 的 初 大
因此 , 今后 在 这方 面 的工 作力度 需进 一 步加 大 。
( 者 单 位 : 春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规 划 建 设 局 ) 作 长 ( 任 编辑 : 彩 云 ) 责 王
始阶段 、 速 发 展 阶段 和 成 熟 阶段 。据 高
由于 经济 发 展水 平 和
工 业化 的发 展过 程长 短 不

部边 陲 地 区流 动 的趋 势 。现 在美
国 十 大 城 市 中 有 6个 位 于 该 地

形 成 发 达 国 家 之 间城
区 。加 拿 大 的城 市化 发 展与 美 国
相 类 似 , 美 国 的 城 市 人 口大 规 当
1发达 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
控制 性 详细 规 划作 为城 市 总体 规划 与 修建性 详 细 规 划 之 间的 中 间 环节 , 城 市 规 划管 理 的主 要 依 据 和 土地 是 有 偿 使用 的 前提 条件 。 以城市 总体 规 划为 编制 依据 , 它 因 此, 总体 规 划 编 制 的正 确 性 和 可 行性 直 接 影 响控 制性 详 细 规 划 的编 制与 实 施 。 在实 践过 程 中 , 制性 详 细 规划 的 控 控 制 力 度 受 到严 峻 的 挑 战 , 要 原 因 在于 规 划 编 制 和 审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城市经济在2014年至2016年间集中加速增长300个大都市占全球就业增长的36%,占全球GDP增长的67%。

新兴经济体大都市地区持续增长但极不均衡,在60个表现最好的大都市地区中占80%。

2016年,300个最大的大都市的劳动力增长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但却创造了全球超过一半的GDP。

图为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300个大都市占世界GDP增长、新增就业人数和新增人口的份额城市地区的密度和关联性降低了交通成本,为企业提供了保持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基础设施和知识共享资源。

这些力量共同促进了就业创造和经济增长。

这些优势超过了与大的、密集的城市相关的成本,比如更高的租金或更大的交通拥堵,因此企业和行业继续集中分布在城市里。

这些动态意味着,大城市地区不仅包含了极具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推动了近期的经济增长。

在2014年至2016年之间,300年最大的都市区占全球36%的就业增长和67%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利率超过其2016年的份额每一指标(图2)。

大都市区占占GDP的比例增长,就业增长近两倍,暗示他们的难以置信的高生产力在这些地方的相对水平。

图为2014-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300个大都市占世界GDP增长、新增就业人数和新增人口的份额因此,从定义上讲,在此期间,大型大都市经济体的扩张速度要快于全球经济整体的扩张速度。

2014年至2016年,大城市地区GDP 年均增长3.3%,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2.6%,大城市地区年均就业增速也较快,增速超过世界0.7个百分点。

这些趋势持续存在,尽管大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低,这一增长模式导致人均GDP增长水平大大提高(大城市地区为2.2%,全球为1.5%)。

复合年增长率,2014—2016在过去的两年里,发展状况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信号。

新兴国家的都市经济体被吸引到经济表现指数的顶端。

按经济表现分布的五档分布图,2014—2016在60个表现最好的都市地区中,新兴经济体占80%。

中国和新兴的亚太地区的大都市占绝大多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兴市场大都市都发展得很好。

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区域包括拉丁美洲的许多大都市,尤其是巴西的大城市。

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表现则更为复杂。

都柏林、圣何塞和旧金山在排行榜上且接近榜首。

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中的奇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国几乎前所未闻的人均GDP增长。

许多跨国公司出于税收目的合法地居住在都柏林,但实际上并不在那里生产。

其中一些公司增加了在国外进行的合同制造业的数量,但从统计上看,这反映在当地和国家的GDP作为出口的核算中。

其实这并不奇怪,爱尔兰的税收优惠政策甚至比霍尔果斯还要多!举个栗子,爱尔兰标准公司税率为12.5%。

但2014年,苹果公司在爱尔兰仅缴付0.005%的公司税!与此同时,科技行业的巨大增长,将硅谷的两大支柱——圣何塞(San Jose)和旧金山(San Francisco)——推入了经济表现指数(economic performance index)的前四名。

另一方面,由于2014年至2016年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包括卡尔加里、埃德蒙顿、休斯顿和俄克拉荷马市在内的一些北美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专业领域的增长尤为缓慢。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世界各地区大城市经济表现的显著差异被全球趋势所掩盖在上一章中,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大城市经济在2014年至2016年间集中加速增长。

但是这一评估忽略了大城市表现的显著地域性差异。

下图为2014-2016年各地区大城市经济表现的复合年增长率:图为2014-2016年,各地区大城市人均GDP和就业率年增长率从这个角度来看,2014年至2016年,几个地理区位上的城市发展趋势变得十分耀眼。

首先,以全球标准衡量,中国和新兴的亚太地区的大都市地区人均GDP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和4.9%。

鉴于这些城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这些城市人均GDP预计会有更快的增长,因为从较低的收入起点更容易实现快速增长。

然而,这一趋势在除中国和新兴亚太地区外的中低收入地区并不普遍。

在其他新兴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与拉丁美洲城市人均GDP增长率分别停滞在0.7%和1.3%。

此外,大城市地区之间的就业率增长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格局。

中东和非洲大城市的就业率增长率最高(3.3%),除中国外的亚太新兴经济体(2.8%)和北美(2.3%)。

在中国,就业增长速度(2.1%)远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7%)。

反观拉美,全球范围内只有该区域的两项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地理区位的角度来看,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如何,这些地区包括中型和小型城市以及农村地区。

这必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跨度(2000-2016)来检验大城市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轨迹如何分化、趋同或保持稳定。

图为2000-2016年,各地区内大城市(蓝)与其他地区(黄)就业人口年定基增长率(2000年=100)在此期间,每个地区的大城市区域就业增长都更为强劲,有时甚至是急速增长。

例如,在中国,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中国大城市的就业人口增长了88.1%,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就业人口减少了11.5%,这体现了中国大城市的强劲增长,以及从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大量劳动力转移。

亚太发达地区、东欧和中亚、中东和非洲的城乡就业增长差距类似,但也不是那么明显。

在东欧和中亚,尽管该区域内非大城市地区停滞不前,但大型大都市地区仍在扩大就业。

在西欧和北美,就业人口增长率在大都市区与周围地区在金融危机前并无明显差别,但在经济危机后出现了分化。

与就业趋势不同,在2000年到2016年间,按地区计算的人均GDP增长趋势,大部分地区的都市区人均GDP增长都较其他区域较弱(图7)。

在西欧,大都市区的人均GDP增长超过其他地区,尽管其升幅是其全球范围内倒数第二(13.8%)。

图为2000-2016年,各地区内大城市(蓝)与其他地区(黄)人均GDP定基增长率(2000年=100)中国再次成为“遗世独立”的那一个。

在中国,大城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是全国其他地区的四倍(2000年至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高达42.8%)。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国大型都市区的表现似乎导致了早先发现的300个最大的都市区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世界。

这些图表清楚地表明,基于迅猛的就业和人均GDP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和增长模式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

相比之下,中东和非洲的大城市正在经历就业增长,但人均GDP水平没有迅速增长。

经济学家将最近的这一趋势称为“无增长的城市化”(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即当贫困和地方治理不力限制大城市解决增长带来的负面外部性(如拥堵、污染)的能力时,出现的一种动力。

这些发现也为“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提供了额外的细微差别。

在全球范围内,大城市的就业率都在以比周边地区更快的速度增长,但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大城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要么与周边地区相似,要么落后于周边地区。

图为2016年,全球最大的300个都市圈与区域内其他地区人均GDP的差额比例这也指出,平均而言,大型都市区的人口仍比他们周边地区所有区域更富裕。

新兴地区的大都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均GDP差距普遍较大,而发达经济体内部的差距则普遍较小。

平均而言,西欧和美国大城市的人均GDP大约高出40%。

这一差距虽说不小,但与中国(484.5%)、中东和非洲(206.7%)、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新兴国家(200.1%)、东欧和中亚(141.3%)的人均GDP差异相比,这一差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全球大城市发展报告——部分经济增长迅猛的都市区就业和人均GDP增长远高于其他地区大城市不仅在不同区位之间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而且在地区内部也是如此。

部分大都会区域远比其他地区的就业与人均GDP 增长更为强劲。

在2014年和2016年期间,明显多数大都市地区的表现优于各自的地区经济。

三分之二(202个)的大都市地区超过了他们所在地区的就业增长。

与此同时,超过60%(192个)的都市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

图为2014-2016年,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方面都优于本地区均值的大城市地区的百分比在每个区域范围内,都存在一个在就业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超过其区域的城市群。

在短期内,从2014年到2016年,51%的300家最大的都市区经济增长率高于这两个指标地区平均水平。

在中国(73%)、东欧和中亚地区(54%)、新兴亚太地区(65%)和中东与非洲(56%)的大多数都市区都出现了成规模的增长,而现有的大多数都会区则都位于亚太发达地区(25个),北美(57个)和西欧(43个)等地。

纵观2000年至2016年期间,在亚太发达地区、西欧和中国的都市区较好的长期表现的推动下,超过一半的都市区(53%)的人均GDP 增幅超过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中东和非洲,有更多的大型都市区在短期(2014-2016)增长方面超过长期(2000-2016),而在亚太和西欧发达地区,情况则相反。

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地区,也存在差异。

每个地区都有一小部分城市经济体(前20%)为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提供动力。

在下面的部分,可汗将为大家按地区解读各个区域内都市区的状况和样本的显著差异性:亚太发达地区亚太发达地区的就业率(1%)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保持稳定的年增长率,但其最大都市区的表现仍然不均衡。

整体来看,奥克兰(新西兰)表现最好,就业率增长4.7%,人均GDP增长3.2%。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超过了整个地区的就业增长和平均人均GDP增长,而珀斯的增长停滞在就业和人均GDP上,部分原因是矿业的表现不佳。

与所属地区地区相比,东京的表现很强劲,与大多数日本大都市地区的缓慢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首尔-仁川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韩国国内增长第二快(2.8%),就业增量也位居第二(32万)。

与中国大陆不同的是,澳门地区的经济表现在整个亚太地区是最糟糕的。

由于严重依赖中国大陆的博彩旅游,在2014年中国政府打击腐败和腐败之后,澳门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

作为一个自由港,澳门的博彩业收入从2013年的447亿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277亿美元。

澳门还依赖于区域贸易,2015年下降4.5%,2016年下降14.6%。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数据是极具个性的!在本报告中,103个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方面都优于本地区均值的大城市地区继续推动着整体经济的增长。

在中国, 21经济表现排名在前5%的都市区都位于中部工业区或高度城市化的沿海地区,并且大多数大城市的就业增长率都超过了国家的低就业增长率(0.2%),其中10个城市的就业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