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公园申报程序
农业公园概念及规划方法

国家农业公园
脱胎于国家公园概念的国家农业公园内涵过于狭 窄,对原生态农耕环境保护的偏好使国家农业公园应用 范围极其有限,难以适应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蓬勃趋势, 也与国际通行概念不符。
中国农业公园由来
日本农业公园
日本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 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农业休闲场所。
日本农业公园分为以单一农产品为主的专业性农业公园 和综合性农业公园。综合性公园一般建设由服务区、景观区、 草原区、森林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日本农业公园实质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一种较高形态,是农业园区与旅 游景区的混合体,有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和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有鲜明的旅游产品定
4
位
农业公园概念剖析
农业公园分类
根据产业侧重不同
农业产业主导的农业公园、旅游产业主导的农业公园, 生态功能主导的农业公园
根据内容不同
专业型农业公园(库肯霍夫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兰陵)
根据核心特色不同
生态型农业公园、文化型农业公园、娱乐型农业公园、 产品型农业公园、科技型农业公园等。
沙巴农业公园最初是一个兰花种植中心,紧接着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加入了罕见植物研 究和旅游设施,最后科学家、农业学家、植物学家在这里加入了一些植物、农作物和农业的 研究,最终形成现在的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案例解析
马来西亚沙巴农业公园特点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花园、湖 泊等。
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农业公园案例解析
日本农业公园
神户市立农业公园
神户市立农业公园位于神户市,占地200公顷。公园内建有葡萄酒专用葡
萄园、神户葡萄酒加工厂、储藏馆及葡萄酒展示馆,还有农户和学生培训设施、
国家农业公园评定标准和申报程序

11
申报条件
(一)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 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 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二)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 (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
(三)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 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
3
市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 和县区旅游、农业部门的推荐意见,组织 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调查与调研,综合确定 评定结果。对评定确定的候选地点按照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进行指导 完善,并上报省委农工办、省旅游局争取 相关政策扶持,同时上报中国村社发展促 进会申请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资格认定。44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体系
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旅游的最高形态
概念:①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 ②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③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 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33
申报程序与评定办法
1
申报单位自愿报名,填写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表格, 申报材料以报告的形式整 理,并采用文字与图片的 合理搭配方式,装订成册, 以便专家评审。
2
区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 位上报材料,联合进行初审, 并在申报表格填写推荐意见, 形成推荐报告,分别报送市旅 游和农业部门。每个县区限推 荐1个单位。
(四)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 (五)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 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 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
(六)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
农业公园概念及规划方法介绍

中国农业公园由来
国家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君山国家农业公园 温江国家农业公园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 莲都国家农业公园 韩合国家农业公园 五彩田园中国农业公园 法库国家农业公园 茂名国家农业公园 阜宁国家农业公园
村促会将国家农业公园定义为: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 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 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 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 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 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农业公园是农旅结合的新业态,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农业园区 与旅游景区融合的产物。
农业观光采摘园
完善的旅游 基础设施
完整的农业 产业链条
园林化的农 业生态景观
农家乐
一般农业休闲园区
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概念剖析
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
农业公园是旅游景区,要按照景区质量等级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游客
中心
接待设
施
住宿 设施
餐饮 设施
交通设施
无线 网络
导览 设施
基础设 施
消防 设施
垃圾 箱
旅游 厕所
停车 场
安全防护设 施
监控
设施
消防设
施
农业公园概念剖析
较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
农业科技研发
种植业
养殖业
农产品加工
服务业
用作观赏、采摘、加工, 兼顾生产与景观效果。
绿色产品的一部分,也是 公园吸引物的一环。
食品的加工、工艺品的生 产。作为公园景观的一部 分,规模不大,但应突出
作者简介:
国家农业公园万州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万州国家农业公园国家农业公园一:国家农业公园专题研究一、发展背景为建设美丽、低碳、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有关要求,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拟计划用5至8年的时间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部已于2008年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等十一大评价指数,对引导国家农业公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定义及特点1、定义国家农业公园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但又不同于城市公园,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比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点和农民民俗观光园、采摘园等乡村旅游模式更高级,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
2、特点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形态。
它是农学、林学、牧学、水产学、农业经济学、生态学、民俗学、旅游学以及风景园林等多学科的综合体现,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乡村生活场面、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其是一种新型的综合体业态。
其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在规划建设面积上一般规模较大,基本属于国有性质。
都在数千亩甚至数万亩。
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面积62万亩。
具有明确功能分区。
其在严格规划的基础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分区,一般包括建立种植区、养殖区、水果区、花卉区、服务区、度假生活区、乡村文化或农耕文化区、休闲游玩区、商贸区等多个功能区。
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整个项目分解成十个功能区:农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区。
中国农业公园标准

中国农业公园标准
中国农业公园标准是指以农业为主题,集休闲、娱乐、观光、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规划设计:农业公园应根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区域特色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包括场地选址、建筑布局、景观构成等。
二、功能设置:农业公园应具备农业生产、农产品展示、农业科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同时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提供餐饮、住宿、商业等配套服务。
三、设施建设:农业公园应建设符合安全、环保、文化等标准的设施,包括农业生产设施、游客服务设施、文化展示设施等。
四、园区管理:农业公园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文化传承、游客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五、环境保护:农业公园应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采取生态环保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营销推广:农业公园应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公园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 1 -。
(完整版)国家农业公园评定标准及申报评价体系

国家农业公园评定标准及申报评价体系表一、概念定义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
其必须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二、申报范围全国范围内的村庄、社区、乡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景区。
三、申报条件(一)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二)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三)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四)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五)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六)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
四、评定标准(一)乡村风景美丽。
有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
(二)农耕文化浓郁。
有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三)民俗风情独特。
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
外界口碑评价良好。
(四)历史遗产有效传承。
乡村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健全,保护传承措施完善,保护传承效果良好,有相应的乡村遗产保护传承荣誉。
(五)产业结构发展合理。
耕地与农林用地保护状况良好,农业产业(农林牧渔)及内部产业结构和谐发展。
(六)生态环境优化。
社区生态环境、产业区生态环境、旅游服务提供区生态环境良好。
(七)区内经济主体实力较强。
经济组织形式先进、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管理模式健全、经济发展总量在同级区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与评价体系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与评价体系一、国家农业公园缘起农业部于2008年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加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化、规划设计协调等事宜大评价指数,共计100分,经申报评审等程序,计分达到有关条件的,批准其为“中国农业公园”。
二、概念定义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
其必须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三、申报范围全国范围内的村庄、社区、乡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景区。
四、申报条件1.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2.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3.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4.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5.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6.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
五、评定标准1.乡村风景美丽。
有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
2.农耕文化浓郁。
有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3.民俗风情独特。
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
外界口碑评价良好。
4.历史遗产有效传承。
乡村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健全,保护传承措施完善,保护传承效果良好,有相应的乡村遗产保护传承荣誉。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流程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流程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流程如下:
确定田园综合体的申报方向,要选择符合当地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
申报材料中产业园要有基础,创建要有新思路,创建方案需包括九个内容:发展现状、功能定位、思路目标、创建内容、带动农民、支持政策、运行管理机制、报账措施、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程序为:产业园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向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提出申请,地级以上市农业局会同级财政局筛选审核后向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申报,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竞争性评审,择优报省政府同意后,推荐报农业部、财政部。
农业部、财政部联合组织材料审查、实地核查和现场答辩三级审查,最后公示创建,先创后认,边创边认,不创不认,批准创建以后择优认定,认定不合格继续创建。
获得批准后,开始创建田园综合体。
请注意,具体田园综合体申报流程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一:
CCRD中国农业公园创建评价体系
(10+1项指标,共计100分)
中国农业公园申报材料要求
1、创建中国农业公园活动方案(创建步骤、过程、成员班子、目标等);
2、依照农业公园创建评价体系11个一级指标、51个分类二级指标,详细
介绍申报单位现状;
A、申报单位村容村貌(厂容厂貌)介绍。
如田园、地貌、水系、
居住环境等基本情况介绍,并配以相关图片,同时,介绍地域
面积、特征、人口结构等;
B、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保留与比较情况介绍,附
相关图片;
C、当地民风民俗介绍,如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的生产习俗、个
性的民间工艺、特色的人居建筑等等,具体参照民俗风情独特
指数的二级指标8项来分项介绍,附相关图片;
D、申报单位遗产保护传承的机制、措施、效果,以及所取得的荣
誉;荣誉奖牌可附图片;
E、申报单位生态环境情况介绍,绿化比率等相关介绍,附相关图片;
F、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产业的构成及产业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G、申报单位土地使用现状及所属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各企业经济
组织形式,工农业总产值,上缴利税等;
H、申报单位村民福利与保障。
如人均住房面积、就业率、人均收
入、子女入学率、医保、养老等情况介绍;
I、申报单位公共事业配套情况介绍,如道桥游线设计、酒店接待
服务等,请按照第9项的服务设施配置指数的二级指标的9项
来分项介绍,可附酒店、购物场所、卫生服务站等图片;
J、申报单位所有获得荣誉名称及扫描件;
K、申报单位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材料。
3、申报材料以报告的形式整理,也可以单项资料分别提交,上报方式采用
文字与图片的合理搭配方式,制成PPT文件或者装订成册。
4、另外创建文件夹存放相关图片,图片要求尽量像素高,不小于1.5M,每
张图片名称说明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