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简介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择的介绍

城 市交 通 运输 直 接 影 响 着 城 市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城 市 居 民 的 生 活 幸 福 。世 界 进 入 十 九 世 纪 下 半 叶 以 来 , 多 工 业 国 家 城 市 已 成 为 地 许
区 的 中 心 , 量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涌 入 城 市 , 大 进
的 作 为 地
不同等级主 要 区别见表 一 。
地 铁 及 轻 轨 等 级 的 快 速 有 轨 交 通 系 统 比 较 表
表 一
顺 序
l
项
目
地
 ̄
铁
轻
轨
高 峰 小 时 单 向 运 输 能 力
0 0人 3 0 0 6 00 00
维普资讯
苞 修
“ ≯ 、
一
、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发 展 的 历 史
Trn i , 际 公 共 交 通 联 合 会 ( TP) 为 a st 国 ” uI 曾 轻 轨 下 了定 义 , 为 轻 轨 交 通 车 辆 施 加 在 轨 认 道 上 的 荷 载 , 对 于 地 面 铁 路 和 地 铁 的 荷 载 相 较 轻 , 称 轻 轨 现 代 化 的 轻 轨 交 通 , 一 种 故 是 集 多 专 业 先 进 技 术 于 一 身 的 系 统 工 程 , 快 能 速 而 安全 地完 成 中等 客 运量 的 运输 任 务 , 并 能 较 易 适 应 城 市 道 路 和 城 市 环 境 的 要 求 比有 轨 电车 发 展 早 2 0年 , I6 即 8 3年 , 世 界 上 第 一 条 地 铁 在 伦 敦 出 现 , 的 出 发 电是 他 把 地 面运行 的火 车 移至 地下 进 入 市 区 , 当时 还 是 蒸 气 机 车 牵 引 的 , 以 他 一 开 始 就 是 一 所 / 太运量 的客运 系统 , 在 l6~ l6 卜 但 8 3 2年 的 9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简介

(3)从系统评价的角度,研究一套系统型式选择的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人口规模
空间结构
交通特征
交通模式
系统型式
高
(S线)
系
低运量辅 助轨道交 通系统 (A系统)
局部低运量交通 联系,重要 站点接驳线
低
最高时速 (km/h)
80-100 70-80
100-120
120-160
旅行速度 (km/ h)
30-40
25-35
45-60
60-80
站间距(km)
1-1.5
1-2
市区1-2 近郊2-3
或 市区4-5 近郊2-3 近郊2-3 远郊5-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研究 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一、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中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确定与城市规模和结构适应的运量、速度、 线网形态目标)
型式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地理特征 空间结构 交通特征 交通模式 系统型式 车辆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系统型式分类及特征
型式分类
主要功能
运量
地铁系统 (M线)
市区主要交通走 廊中长距离交通
疏导
大
轻轨系统 (L线)
市区或市区近郊 间次交通走廊中 长距离交通联系
中
市域快线 系统
(R线)
市区与近郊间主 要交通走廊中长 距离快速通勤联
城市轨道交通各种制式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技术类别和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
目前,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单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直线电机车辆、中低速磁悬浮(HSST)、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单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直线电机车辆介乎两者之间,原理上属于磁悬浮系统。
目前,城市铁路、地铁、轻轨、单轨、胶轮地铁、磁悬浮交通等等形式在中国均有应用,北京13号线被称为国内第一条城市铁路,上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其原理图如图2.2.1-1所示),重庆单轨,广州四号线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车辆,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的选择正在趋于多样化。
由于分类方法很多,而且分类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下面暂按列车驱动方式分类方法(即磁悬浮系统和轮轨系统)简要地对各种制式进行比较论述。
1.磁悬浮模式(1)磁悬浮(TR)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
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
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
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
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
磁悬浮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速度高,造价昂贵,而且应用经验不足。
突出的缺点是:1)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简介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简介核心提示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的 "Urtran 2015 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于6月16 日至1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三元桥馆举行,参展单位包括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美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企业。
本次展览中,最吸引公众眼球的莫过于各种"高大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或模型。
那么,城市轨道交通究竟包含哪些制式?而我们熟知的轻轨和地铁是否只在于"天上"和"地下"之别?下面我们将结合本次展览,对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稍作解析。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简介目前国内城市已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包括有地铁、轻轨、单轨(仅重庆)、有轨电车、磁悬浮交通(仅上海)以及市域快轨。
■ 地铁地铁线路通常设于地下结构内,也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一般适用于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全国开通城市轨道的22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已开通地铁。
地铁的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
缺点是建设工期长、造价高且运营维护费昂贵。
地铁■ 轻轨轻轨线路通常设于地面或高架桥上,也可延伸至地下结构内。
轻轨采用高架线路时占地面积大、拆迁大、噪音振动大,需要占用部分道路的同时对城市景观有一定影响,一般适用于城市的市郊,或者道路条件较好且对景观与噪音要求较低的城区。
轻轨与地铁的区别,并非是天上和地下,轻轨一般在运量或车辆轴重上稍小于地铁。
轻轨的运营速度与地铁相近,造价、运能、建设工期较地铁低,但是运营维护费用同样昂贵。
值得一提的是,轻轨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制式,并非高架的铁路或轨道就是轻轨,经常有人将广珠城际铁路说成“广珠轻轨”,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和叫法。
■ 单轨单轨分为悬挂式与跨座式,悬挂式单轨的车体悬挂在单根轨道梁上,目前在国内尚无应用;跨座式单轨的车体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在我国重庆已有运用并安全运营十年有余。
轨道型式及设计要点讲解

(一)轨道系统组成及型式
2.1 钢轨及配件
地铁正线一般采用60kg/m轨,车辆段一般采用50kg/m轨 钢轨主要有U71Mn、U75V两种材质,强度等级和硬度不同 配件主要指接头夹板、接头螺栓
50kg/m~60kg/m钢轨接头异型轨
(一)轨道系统组成及型式
2.2 扣件:保持及调整轨道几何状态、提供弹性及绝缘
P/2 轴距 P/2
a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500
a
a
a
a
a
a
钢轨最大组合应力(MPa)
270
a
a
a
a
钢轨动下沉(mm)
260
250 24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6007008源自0900 1000扣件支承间距(mm)
扣件支承间距(mm)
国内外地铁中不同轨底坡对应的钢轨磨耗“光带”
(一)轨道系统组成及型式
3.3 曲线超高:用于平衡离心力;国内传统地铁最大超高120mm、 欠超高61mm;国铁最大超高150mm,欠超高75mm
(一)轨道系统组成及型式
3.4 轨枕布置间距:即扣件间距,关系到轨道系统的强度、变形、 平顺性、扣件及轨枕数量等,正线一般采用600、625mm
按扣压件的弹性特征:刚性/弹性扣件
按轨枕与钢轨的联结方式:不分开式/分开式扣件
按扣件横向受力:轨枕有挡肩/无挡肩扣件 按弹性扣压件形式:弹条式/弹片式扣件
按弹条紧固方式:有螺栓/无螺栓弹条扣件
(一)轨道系统组成及型式
2.3 轨枕:扣件安装的基础;将钢轨作用力传递至道床
城市轨道交通各种制式系统

2.2.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技术类别和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
目前,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单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直线电机车辆、中低速磁悬浮(HSST)、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单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直线电机车辆介乎两者之间,原理上属于磁悬浮系统。
目前,城市铁路、地铁、轻轨、单轨、胶轮地铁、磁悬浮交通等等形式在中国均有应用,北京13号线被称为国内第一条城市铁路,上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其原理图如图2.2.1-1所示),重庆单轨,广州四号线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车辆,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的选择正在趋于多样化。
由于分类方法很多,而且分类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下面暂按列车驱动方式分类方法(即磁悬浮系统和轮轨系统)简要地对各种制式进行比较论述。
1. 磁悬浮模式(1)磁悬浮(TR)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
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
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
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
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
磁悬浮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速度高,造价昂贵,而且应用经验不足。
突出的缺点是:1)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性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性探讨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也在不断地丰富。
从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主要分为市域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五大类。
从国际上看,目前我国城轨制式主要包括4种类型:市郊铁路(轻轨)、市域(郊)铁路(地铁)、有轨电车和地铁。
其中,市郊铁路主要是由城际铁路发展而来的。
在选择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时,需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线路条件、车辆选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轨道交通系统的适用性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制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适用性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发展和推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不同的制式和特点,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十分重要。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不同类型制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制式的适用范围。
1.市域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是为适应城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发展,并满足通勤交通的需求而产生的。
市域轨道交通是介于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与地面公交共同构成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的骨干骨架。
主要用于解决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外围居住、就业和商务活动集中区域。
市域轨道交通一般在郊区设有站点,具有大运量、快速、低密度和准点性等特点,一般服务于大型居住区、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客流集散点。
其服务半径一般为200~300km,一般采用市域车辆和地铁车辆相结合的方式运行,也有采用市域车辆的。
市域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的骨干骨架,而且能够与地面公交衔接,成为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城市中,市域轨道交通不仅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区域与卫星城之间通勤交通问题的骨干途径,也是保证大城市中心区外围居住、就业和商务活动集中区域居民出行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第2章轨道交通类型与形式

28
城市轨道交通
悬挂式独轨
2021/3/8
日本千叶独轨系统
29
城市轨道交通
2.独轨交通系统车站
城市独轨系统车站的站距一般为500m至1km。站台型式 可依旅客使用、出入数量及用地大小建造成岛式或侧式站台。 站台长度通常随车厢的尺寸(大型、中型或标准型)以及列 车编组数量而定。一般以6节大型车厢组成的列车计算,约需 100m的站台长度。站台宽度主要取决于出入的旅客数量。一 般如采用岛式站台,最小宽度为3m,上下行线分开的侧式站 台则需2m。
2021/3/8
4
城市轨道交通
二、市郊铁路
1.发展背景 ——城市扩大的必然选择
国外的大城市,规模扩 大了以后,新旧市镇与 downtown之间的联系,很多 就采用了以前铁路大发展时 代留下来的铁路用作市郊铁 路,如旧金山、洛杉矶、芝 加哥等城市。
2021/3/8
5
城市轨道交通
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以往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 于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大都把注 意力贯注在缓解中心城区交通繁忙的事务里。近几年 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导致中心城区人满为 患,交通拥堵难以排解。
市区通向机场、码头等对外交通枢纽的专用线,范围较大的 机场内部线
大型游乐场所、博览会等内部客运专线
2021/3/8
31
城市轨道交通
(五) 磁悬浮运输系统
1、背景
铁路列车之所以能往前推进,主要是因钢轨与列车的钢轮间具 有粘着力(或摩擦力),藉由机车动力加速产生的向前牵引力 克服阻力而前进;列车速度越快,车轮与钢轨间的粘着力越小, 列车加速所能造成的牵引力便越小,同时速度愈快,空气阻力 愈大。当列车速度超过牵引力而等于阻力时,列车的车轮便呈 现空转现象,速度便无法再提高。如果想再提速就要放弃使用 车轮,减少空气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运量 低运量 快速 普速 覆盖型
重庆 大连,鞍山,威海 天津,广州 北京 北京,上海
速度模式
在整个区域内平均覆盖, 平原型特大城市中 分不出主次客流方向 心区 沿主要走廊建设高级主 干线路,其他区域用低 级线路接驳 将功能地位相差不大的 组团连接 特大城市外围放射 区 带形城市中心区 组团型城市
线网模式
中心城区:地铁 外围:市域快线 新城:低运量辅助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
(以工程方便、节约造价、节约能源、技术先 进、环保美观为目标,选择对应于系统型式 的车辆制式)
普通轮轨 直线电机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重庆 关键词: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山区城市 多中心组团 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地理特征
特大城市,山区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多中心组团式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其中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确定与城市规模和结构适应的运量、速度目 标)
多边受限型 其中 连接型,中运量,快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能够适应交通模式要求的运量、速度目 标等的系统类型)
轻轨,市域快线
高
120-160
60-80
特大城市,大 城市 特大城市,大 城市,中等城 市,小城市
低
60-80
20-30
0.6-1.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6、车辆制式分类 基于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状 况,对应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已经发展 对应于不同的技术特点, 成熟并用于实际运行的车辆制式总共可 以归结为7种类型 种类型。 以归结为 种类型。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地理特征 国际化巨型城市,平原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中心城加卫星城镇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其中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确定与城市规模和结构适应的运量、速度目 标)
各向同性型 其中 中心城区:覆盖型,高运量,普速 外围区:主干型,中运量,快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能够适应交通模式要求的运量、速度目 标等的系统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二、研究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研究思路
(1)从影响城市交通问题的源头入手,分别从城市 规模、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一直到交通模式, 研究一套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系统化的系统型式决策方法,通过 自上而下 一系统的影响因素和限定条件,得出特定条件下系统 型式的必然选择。 (2)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网络系统规划、网 络化运营、资源共享与系统型式选择的关系的角度, 围绕着网络系统效益和资源节约 网络系统效益和资源节约,研究系统型式选择 网络系统效益和资源节约 问题。 (3)从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的角度,研究一套系统型式选择的 系统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标速度
线网形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交通模式分类及特征
交通模式类型 高运量 运量模式 线网特殊 高峰小时单身客流量>3 万人/h;客运强度>2万 人/日公里 高峰小时单身客流量1-3 万人/h 高峰小时单身客流量< 1万人/h 旅行速度50-60km/h 旅行速度30-40km/h 适用情况 特大城市中心连片 区 中等城市中心区, 特大城市组团之间 中小城市中心区 大城市局部区域 中心与郊区新城、 新城与新城之间 中心区内部 代表城市 北京,上海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一城多镇、分片发展转向一体化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其中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确定与城市规模和结构适应的运量、速度目 标)
割裂型 其中 覆盖型,大运量,普速,关注过江 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能够适应交通模式要求的运量、速度目 标等的系统类型)
地铁,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3、城市交通特征
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往往决 定了城市主要的交通特征。 定了城市主要的交通特征。一般会有以下几 种对应关系: 种对应关系: 平原城市 各向同性型
山区城市 山谷城市 跨河城市 海岛城市 海湾城市 多边受限型 双边受限型 割裂型 多边受限型 单边受限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人口规模
空间结构
交通特征
交通模式
系统型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三、初步成果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1、我国城市特征及分类
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及交通 模式时, 模式时,主要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及总的交通 需求量。 需求量。 其他领域关于城市规模的分类不太适用于 本课题的城市规模划分, 本课题的城市规模划分,因此我们对于需要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提出自己的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系统型式分类及特征
型式分类 地铁系统 (M线) 轻轨系统 (L线) 主要功能 市区主要交通走 廊中长距离交通 疏导 市区或市区近郊 间次交通走廊中 长距离交通联系 市区与近郊间主 要交通走廊中长 距离快速通勤联 系 市区与远郊间长 距离快速交通联 系 局部低运量交通 联系,重要 站点接驳线 运量 最高时速 (km/h) 旅行速度 (km/ h) 30-40 站间距(km) 站间距(km) 适合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地理特征
大城市,海岛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海岛向海湾转变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其中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确定与城市规模和结构适应的运量、速度目 标)
多边受限型 其中 连接型,中运量,快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能够适应交通模式要求的运量、速度目 标等的系统类型)
市域快线,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
(以工程方便、节约造价、节约能源、技术先 进、环保美观为目标,选择对应于系统型式 的车辆制式)
直线电机,单轨,HSST
谢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
(以工程方便、节约造价、节约能源、技术先 进、环保美观为目标,选择对应于系统型式 的车辆制式)
单轨,直线电机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武汉 关键词: 关键词:
特大城市 跨河城市 一城三镇 向一体化 转变 过江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地理特征
特大城市,山区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 选择研究 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一、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模式
城市
型式
关键词: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地理特征 空间结构 交通特征 交通模式 系统型式 车辆制式
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交通模式:是指针对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形 态、地形特征、用地布局等特定条件的城市 轨道交通 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 系统型式:是指针对交通模式的不同功能定 位、运量等级和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类型。比如: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域 快线系统等。 车辆制式:是指由不同驱动、支撑或者导向 方式决定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型。比 如普通轮轨、直线电机、磁悬浮等。
大
80-100
1-1.5
特大城市,大 城市 特大城市,大 城市,中等城 市
中
70-80
25-35
1-2 市区1-2 近郊2-3 或 市区4-5 近郊2-3 近郊2-3 远郊5-6
市域快线 系统 (R线) 市郊铁路 系统 (S线) 低运量辅 助轨道交 通系统 (A系统)
大
100-120
45-60
特大城市,大 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2、城市空间结构分类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城市所处的地 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往往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 的发展方向和形式, 的发展方向和形式,是城市发展平面关系的 主要决定因素。比如平原城市多为摊大饼式 主要决定因素。 的蔓延发展,山城只能沿山间河谷发展等。 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城市的交通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城市的交通特征,进 而决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交通模式。 而决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交通模式。
电磁力
电磁力
胶轮粘着驱 动
胶轮粘着驱 动
支承形式
钢轮支承
胶轮支承
磁力支承。 吸附式磁力 悬浮,通过 控制元件控 制磁浮间隙
钢轮支承。 轨道安装时 控制直线电 机与感应板 间隙
胶轮支承
胶轮支承
钢轮支承或 胶轮支承
目前最高运 营速度
70-120km/h
75~80km/h
100130km/h 高架
70-100km/h 地下、高架、 地面
70-80km/h 高架
50-60km/h 高架
50~80km/h 地面
优先敷设方 地下、高架、 地下、高架、 地面 地面 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7、三级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8、城市案例
北京 关键词: 关键词:
巨型城市 平原城市 中心城市加 卫星城 各向同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车辆制式分类及特征
普通轮轨制 式 牵引动力 旋转电机 胶轮制式 中低速磁悬 浮制式 直线感应电 机 直线电机制 式 直线感应电 机 单轨制式 自动导轨制 式 旋转电机 有轨电车制 式 旋转电机 钢轮钢轨或 胶轮粘着驱 动
旋转电机
旋转电机
驱动形式
钢轮钢轨粘 着驱动
胶轮粘着驱 动
(以工程方便、节约造价、节约能源、技术先 进、环保美观为目标,选择对应于系统型式 的车辆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