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调试方案设计
DCS系统安装及调试方案

DCS系统安装及调试方案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制造等行业中。
DCS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下面将就DCS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安装方案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确定DCS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包括主机、I/O模块、通信模块、工作站、数据库等。
2.环境准备: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房,并进行机房布线、电源、地线等工作。
确保机房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3.硬件安装:按照设备及布线图,将主机、I/O模块、通信模块等设备进行正确安装,并连接好电源、地线和通讯线缆。
4.软件安装:按照DCS系统提供的安装手册,正确安装软件,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等。
5.数据库配置: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数据库的配置,包括创建数据库、配置用户权限、备份与恢复等。
6.安全检查:对DCS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接地、接线是否牢固可靠,软件安装是否正确等。
7.连接测试:对不同设备间的连接进行测试,包括主机与I/O模块的通讯测试、工作站与主机的连接测试等。
8.完整性测试:对DCS系统进行完整性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二、调试方案1.参数配置:根据用户需求,对DCS系统进行参数配置,包括控制策略参数、输入输出参数、报警参数等。
2.程序编写:根据用户需求及控制策略,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验证。
3.控制逻辑调试:根据用户需求,对DCS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调试,包括逻辑交叉检查、条件判断等。
4.仪表调试:对DCS系统中的仪表进行调试,确保仪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故障模拟:对系统进行故障模拟,模拟各种可能的故障情况,并验证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
6.网络通讯调试:对DCS系统的网络通讯进行调试,确保网络通讯可靠稳定。
7.数据库调试:对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调试,包括数据记录、查询等功能的测试。
DCS系统调试方案

DCS系统调试方案1.DCS调试方案2.编制说明为高效优质完成调校工作,确保工艺试车进度,并实现长期、安全稳定生产的目标,特编制本DCS系统调试方案。
3.编制依据2.1工程合同2.2施工图及产品说明书2.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J93-864.仪表系统调试程序图一为仪表系统调试程序方框图。
本着分层隔离、平行作业的方法,本方案将系统调试分划为经下四个层次:4.1第一层次:DCS及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在这一层次中,通过设置断点1、2,使DCS调试与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从而便于实现对这两个工序的平行作业,并可避免因设备状态不正常或接线错误等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
4.2第二层次:控制室内部系统调试此层次在不连接控制至现场电缆情况下,对DCS机柜、压缩机盘、火警盘等的系统调试。
对于其中的联锁系统调试能否做早、做好、做扎实,对“消除隐患、掌握主动、赢得时间”意义重大。
4.3第三层次:全装置仪表二次联校根据现场施工及工艺试车进度要求,逐点连接控制室至现场电缆,通过在现场加信号进行回路试验,并陆续投用。
4.4第四层次:应用软件参数的进一步调整此为在单体试车、联动试车之前、之中、之后,对某些仪表参数如复杂调节系统的计算系数、偏置值、延迟时间、设定值及比例度、积分、微分时间等的试验调整,以获得最佳运行工况。
5.调试内容及方法5.1DCS调试现场调试工作主要是检查使用系统软件,并对应用软件进行组态确认和功能测试。
5.1.1通电前的检查电缆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大于5M欧),查看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必要时抽查实测。
核对所有电源线、信号线、通讯总线应连接无误。
控制站、操作台、工程师站等各机框内插卡、适配器及其接口的型号、位置正确无误。
各插卡予设定旋钮位置正确。
扣电源单元及插卡上电源开关均处于“OFF”位置,所有保险丝完好无损。
机柜内所有连接螺钉均应牢固、无松动。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试:a)从控制室接地板上拆除“MG”、“CG”接地母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基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小于10欧)。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它由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控制器组成,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实现对整个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调试和制定相应的方案,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工业过程的需求。
一、DCS调试1. 硬件调试DCS系统的硬件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
在进行硬件调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确认硬件设备的连接是否正确,例如控制器与输入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通信模块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等。
b. 检查硬件设备的供电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c. 进行硬件设备的功能测试,例如对输入输出模块进行信号输入和输出的测试,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 软件调试DCS系统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控制逻辑、人机界面等。
在进行软件调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确认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是否正确,例如确认操作系统的版本、驱动程序的安装等。
b. 对控制逻辑进行测试,例如确认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功能是否正常等。
c. 对人机界面进行测试,例如确认界面的显示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流畅等。
3. 故障排除在进行DCS调试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例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等。
在进行故障排除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确认故障的现象和表现,例如设备无法启动、信号无法传输等。
b. 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初步判断,例如判断故障是否是硬件故障还是软件故障。
c.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排除,例如更换故障设备、修复软件程序等。
d. 进行故障恢复测试,确认故障是否得到解决。
二、DCS方案1. 系统设计DCS方案的系统设计是指对DCS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以满足工业过程的需求。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a. 工业过程的特点和要求,例如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等。
b.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例如系统的冗余设计、备份策略等。
dcs系统调试方案

DCS系统调试方案1. 简介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本文档将介绍DCS系统的调试方案,包括调试流程、调试工具和方法。
2. 调试流程DCS系统调试的基本流程如下:1.配置硬件:在开始调试之前,需要正确地连接各个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2.安装软件:根据DCS系统的要求,安装相关软件,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3.确定调试目标: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和系统设计,确定需要调试的部分和目标。
4.设计调试方案:根据调试目标,设计相应的调试方案,包括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5.执行测试:按照设计好的调试方案,逐步执行测试步骤,观察系统的响应和输出结果。
6.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DCS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发现问题并进行定位。
7.修改参数和配置:根据问题的定位结果,修改系统的参数和配置,优化系统性能。
8.重新测试和验证:对修改后的系统进行重新测试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满足调试目标。
3. 调试工具和方法以下是常用的DCS系统调试工具和方法:3.1 仿真工具仿真工具可以模拟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用于系统调试。
常见的仿真工具包括: - MATLAB/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仿真模型和工具箱,可以对DCS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 PLC模拟器:模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用于测试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 HMI模拟器:模拟HMI(人机界面)的操作和显示,用于测试和调试人机交互的功能。
3.2 数据采集和监测工具数据采集和监测工具可以用于采集和分析DCS系统中的数据,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常见的工具包括: - 数据记录仪:用于采集和记录传感器的数据,并支持数据分析和导出。
- 网络分析仪:用于监测和分析网络通信的性能指标,如延迟、丢包率等。
- 信号发生器:生成各种类型的信号用于测试和验证系统的响应和输出。
DCS系统调试方案

DCS系统调试方案1.调试目标和需求分析:在进行DCS系统调试之前,需要明确调试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确定调试的重点、范围和方案,以确保调试的高效进行。
同时,还需要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调试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调试环境准备:在进行DCS系统调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调试环境。
这包括确认调试设备的相容性、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版本兼容性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测试工具和设备,如测试仪器、监测设备等,以便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监测。
3.设计调试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DCS系统的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应包括测试的步骤、测试的内容、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的标准等。
根据系统的功能,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按照模块进行逐步调试,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常。
4.调试步骤:按照调试方案一步一步进行系统调试。
首先进行硬件部分的调试,包括各传感器的电气连接、接线盒的布线等。
然后进行软件部分的调试,包括软件的安装、参数的设置、信号的采集等。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每一步的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5.功能测试:在完成基本的调试之后,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
按照系统的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包括数据采集、报警控制、远程监测等。
通过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功能要求。
6.性能测试:在完成功能测试之后,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
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参数调整,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指标的测试。
7.故障排查和修复:在进行系统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
一旦发现故障,需要立即进行排查和修复。
通过有效的故障排查方法,找出故障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在修复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再次测试,确保故障完全修复。
8.文件和报告的整理: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调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将调试过程中的详细步骤、结果、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记录,形成完整的调试文件和报告。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一、引言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集中控制和监视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测试、调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与方案的步骤和要求。
二、DCS调试步骤1. 系统准备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调试目标和要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确定调试环境和条件,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和通信设备。
-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调试方案制定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调试目标,制定DCS调试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调试流程和步骤,确定调试的先后顺序和重点。
- 调试工具和设备的选择,确保能够准确监测和诊断系统的运行状态。
- 调试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用于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 调试人员的分工和责任,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DCS调试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确认硬件设备的连接和布线是否正确,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 对输入输出模块进行测试,确保模块的正常工作。
- 对控制器进行调试,包括参数设置、通信配置和逻辑程序的编写。
- 对仪表和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是DCS调试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对控制逻辑进行测试,确保逻辑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对报警和故障处理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异常情况。
- 对通信网络进行测试,确保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正常进行。
- 对数据存储和备份进行测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5. 性能优化性能优化是DCS调试的最后一步,包括以下内容:- 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 对系统的负载和容量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承载大量数据和用户。
- 对系统的能耗和效率进行测试,优化系统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分配。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概述: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它能够实现对工艺过程的监控、控制和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相关方案,以匡助您顺利完成DCS系统的调试工作。
一、DCS调试步骤:1. 系统准备阶段: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准备工作。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DCS 软件、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连接等。
确保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行,并且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信正常。
2. 功能测试阶段:在功能测试阶段,需要验证DCS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这包括检查输入和输出信号、设备状态以及报警系统等。
通过对各个模块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基本功能可靠。
3. 系统调试阶段:在系统调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进行详细的调试。
这包括调整控制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以及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各个控制回路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
4. 性能测试阶段:在性能测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等。
通过对系统性能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艺过程的要求。
5. 安全测试阶段:在安全测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测试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密码保护以及故障恢复能力等。
通过对系统安全性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运行。
6. 文档编写阶段:在DCS调试完成后,需要编写相关的文档。
这包括调试报告、操作手册以及维护手册等。
通过编写文档,可以记录系统的配置信息、调试过程以及操作方法,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DCS调试方案:1. 硬件配置方案:根据实际工艺过程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进行配置。
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
确保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 软件配置方案:根据实际控制需求,配置DCS软件。
包括控制策略的设置、控制参数的调整以及报警系统的配置等。
确保软件配置与实际工艺过程相匹配,并且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一、概述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制药等行业。
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二、调试步骤1. 系统检查与准备在进行DCS调试前,需要进行系统检查与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硬件设备的连接情况,确认各个模块的供电正常;检查软件配置文件,确保各个模块的参数设置正确;检查通信网络,确保通信畅通。
2. 硬件调试硬件调试主要包括对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等进行测试和验证。
通过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信号连接是否正确、设备状态是否正常等,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是对DCS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和验证。
首先,对控制器进行测试,确认控制逻辑的正确性;然后,对人机界面进行测试,确保操作界面的友好性和功能完备性;最后,对通信模块进行测试,验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系统整体调试系统整体调试是对DCS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整体测试和验证。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三、调试方案1. 硬件调试方案(1)检查设备供电情况:使用万用表检测设备的供电电压和电流,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2)检查信号连接:检查输入输出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是否正确,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设备状态检查:检查设备的指示灯和显示屏,确认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2. 软件调试方案(1)控制器测试:编写控制逻辑,并通过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测试,验证控制器的工作是否符合预期。
(2)人机界面测试:使用各种操作场景进行测试,验证人机界面的功能是否正常,操作是否便捷。
(3)通信模块测试:通过模拟通信信号进行测试,验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系统整体调试方案(1)场景模拟:根据实际工作场景,模拟各种工况,包括正常工作、异常工作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S系统调试方案1. 编制说明本方案适合于常规DCS系统调试,为高效优质完成调校工作,确保工艺试车进度,并实现长期、安全稳定生产的目标,特编制本DCS系统调试方案。
2. 编制依据2.1施工合同及协议。
2.2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3产品说明书。
2.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B131-90。
2.6《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91。
3. 工程概况:3.1工程特点(包括:工程名称、范围、地点、规模、特点、工期要求等):3.2主要工程量:3.2.1系统结构CENTUM-KL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包括:a、]操作站、操作台b、工程师站(带19”彩色CRT和键盘)c、彩色打印机d、彩色拷贝机e、大容量存储单元f、记录仪g、控制站及I/O单元h、双冗余通讯系统(包括通讯总线及接口模件)i、联锁停车操作台j、超级用户(带打印机)k、PLC(带编程单元及打印机)4. 施工程序流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4.1施工程序流程:图一为仪表系统调试程序方框图。
本着分层隔离、平行作业的方法,本方案将系统调试分划为经下四个层次:4.1.1第一层次:DCS及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在这一层次中,通过设置断点1、2,使DCS调试与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从而便于实现对这两个工序的平行作业,并可避免因设备状态不正常或接线错误等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
4.1.2第二层次:控制室内部系统调试此层次在不连接控制至现场电缆情况下,对DCS机柜、压缩机盘、火警盘等的系统调试。
对于其中的联锁系统调试能否做早、做好、做扎实,对“消除隐患、掌握主动、赢得时间”意义重大。
4.1.3第三层次:全装置仪表二次联校根据现场施工及工艺试车进度要求,逐点连接控制室至现场电缆,通过在现场加信号进行回路试验,并陆续投用。
4.1.4第四层次:应用软件参数的进一步调整此为在单体试车、联动试车之前、之中、之后,对某些仪表参数如复杂调节系统的计算系数、偏置值、延迟时间、设定值及比例度、积分、微分时间等的试验调整,以获得最佳运行工况。
4.2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 4.2.1通电前的检查4.2.1.1电缆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大于5M 欧),查看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必要时抽查实测。
4.2.1.2核对所有电源线、信号线、通讯总线应连接无误。
4.2.1.3控制站、操作台、工程师站等各机框内插卡、适配器及其接口的型号、位置正确无误。
4.2.1.4各插卡予设定旋钮位置正确。
4.2.1.5扣电源单元及插卡上电源开关均处于“OFF”位置,所有保险丝完好无损。
4.2.1.6机柜内所有连接螺钉均应牢固、无松动。
4.2.2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试:4.2.2.1从控制室接地板上拆除“MG”、“CG”接地母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基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小于10欧)。
4.2.2.2用万用表检查各机柜接地汇流排是否分别与“MG”、“CG”接地板插通。
4.2.2.3测量“MG”、“CG”间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大于5M 欧)。
4.2.3UPS 电源测试:4.2.3.1检查电源盘内和电源开关均处于“OFF”位置。
4.2.3.2由电气人员将UPS 投运,测量送至仪表电源盘主电源开关前电压应为220VAC±10%,50Hz±2%。
4.2.3.3由电气人员作UPS 不间断试验。
(满负荷投用后,重复此项试验,蓄电池供电时间应不小于30分钟) 4.2.4通电试验逐个地将各机柜、操作台进行以下通电试验:4.2.4.1将电源盘内去机柜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用数字万用表检查机柜主电源开关前电压,应为220±22VAC 。
4.2.4.2确认机柜内各卡件(除电源卡件外)已拔离卡座,然后依次将机柜主电源开关、电源单元、电源卡件上电源开关置于“ON”,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各直流电压输出,应符合厂商说明书要求(5.1±0.02V 、-12±0.3V 、12±0.3V 、 24 VDC )。
若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则进行调整。
4.2.4.3进行双电源手动切换试验4.2.4.4将各嵌套扇、信号变换器风扇、硬盘驱动器风扇、柜顶、门风扇等电源接通,检查各风扇,应运行正常。
4.2.4.5检查电源报警电路是否起作用。
4.2.5系统启动、装载4.2.5.1工程师站起动程序。
4.2.5.2操作站起动程序。
+3.5 +0.54.2.5.3控制站起动:通电后,调出系统状态画面,确诊状态正常。
4.2.5.4装载操作。
各站装载程序详见说明书。
4.2.6系统诊断及冗余试验4.2.6.1调出系统诊断画面,对各站、台等进行诊断检查。
4.2.6.2对系统的各种冗余模件,人为地模拟故障(通过切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插卡等方法),观察备用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并在操作台上观察切换过程,观察自动切换过程是否正常。
a、电源冗余试验b、通讯冗余试验c、双重化控制器冗余试验d、操作站冗余试验e、打印机热备用试验4.2.7画面测试4.2.7.1流程图画面测试:4.2.7.2流程画面以P&I图形式显示,页数及画面内容应符合组态要求。
4.2.7.3画面静态显示检查:a、检查标题的位置、颜色、文字说明。
b、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颜色。
c、工艺管线的宽度、位置、颜色及进出接头。
d、测量变量的符号、文字、大小、位置、颜色。
e、仪表信号的箭头、宽度、位置、内容。
f、页连接符号的形状、大小、位置、颜色、进出箭头。
g、工程测量单位符合设计要求。
4.2.7.4画面动态显示检查:a、测量变量的变化值应在系统可识别的精度范围内。
b、阀、泵运行状态的颜色变化。
c、报警状态变化,且应是正确的优先级别。
4.2.7.5从流程画面选择回路,进行调整设定值、控制模式(自动/手动)和手动输出的试验。
4.2.7.6总貌画面测试a、确认总貌画面已按组态数据表组态。
b、检查总貌画面每个区内组和单元的正确组态。
4.2.7.7组画面调试a、确认组画面中回路,与总貌画面中描述的组一致。
b、各测量值、设定值、模拟和数字形式的输出均正确组态。
c、进行改变设定值、控制模式和输出试验。
d、对数字或程序回路的组画面,通过改变其状态,观察块的颜色或状态显示信息的变化应符合组态要求。
e、确认对可选择功能:高低限报警、偏差报警、输出限制、调整参数、电源故障重新启动模式、串级或前馈回路信息、滤波器参数以及其它与回路或数字程序有关的信息的组态。
4.2.7.8回路画面测试a、键入位号,调出回路画面,确认回路类型组态正确。
b、确认测量值、设定值、输出等正确组态。
c、进行改变设定值、控制模式和输出的试验。
d、确认对4.2.7.7 e)中可选择的功能已按设计正确组态。
e、用工程师键盘在此画面上进行修改组态参数,如在线改变调整参数、组态信息的定义、算法选择等试验。
4.2.7.9历史趋势画面测试a、确认该画面已按组态数据表组态。
b、时间基准变更试验(可从30分钟到12小时变更)c、通过输入信号,观察画面能按实时信息自动更新,对设计指定的变量进行历史趋势系统储存时间检查,应能保存20-30天。
4.2.7.10报警汇总画面测试a、检查报警画面应按各报警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且报警画面一旦被调用,即在画面顶部显示最新的报警。
b、确认每个报警的操作组号、说明文字、优先级别等正确,且不同优先级别的报警的声光区分正确。
c、确认任一操作台上消声操作均能关闭所有的蜂鸣器。
4.2.7.11系统状态画面测试a、调出系统状态画面,检查连接在通讯系统上的各节点已正确组态。
b、当其中任一节点发生故障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4.2.8操作键盘功能试验4.2.8.1确认由操作员直接操作的功能键操作正常,能调出各种显示,操作每个回路(包括控制模式、设定值、设定串级、输出信号调整等),报警确认,执行打印机的各种功能。
4.2.8.2确认由键锁或口令启动的操作员键盘功能操作正常,能改变测量范围,报警值及输出信号限制等。
4.2.9打印机、拷贝机用报表测试4.2.9.1检查打印机能将操作站规定的信息进行打印。
4.2.9.2确认报警打印自动发生,排列顺序与报警汇总画面一致。
4.2.9.3检查“确认”或“恢复”时间的打印与实际发生时间相同。
4.2.9.4检查如报警发生数量比打印速度快,报警打印不会丢失。
4.2.9.5检查如打印机发生故障,修复后仍能将这段时间内的报警点正确打印。
4.2.9.6确认由PLC来的联锁报警在规定的组(整个联锁被划分为组)中具有第一信号显示,并具有300ms的分辨率。
4.2.9.7确认拷贝机能对各台CRT屏幕显示的任何画面进行硬拷贝,测试时每台CRT至少各拷贝一个画面。
4.2.9.8确认报表能按组态的格式打印。
4.2.9.9检查小时报表、班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的自动打印功能。
4.2.9.10检查报表数据可是瞬时值、平均值、前30小时累计值(且含有小时平均值)4.2.10系统记录仪测试4.2.10.1确认记录仪已编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4.2.10.2给每台记录仪(3笔)至少加一个输入信号,检查能否经已组态的通道记录。
4.2.11DCS通道测试经上述对DCS组态及功能测试后,进行100%通道测试,即从I/O输入端加信号,在操作站CRT上观察指示值,从操作站输出信号,在I/O输出端测量输出值,其偏差应符合精度要求(0.2级)。
4.2.11.1测试方法:根据回路图,将输入输出信号按模拟量、数字量、热电偶、热电阻等类型分组调试。
4.2.11.2调试过程中,注意回路的分支、指示、记录、报警等同时试验。
4.2.11.3每完成一个回路(或其中一部分)调试后,用色笔在回路一作出标记,并及时填写调试记录。
4.2.11.4对顺序及联锁回路试验:根据逻辑图、输入信号检查顺序及联锁动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不符,检查顺序表组态。
4.2.12其它层次调试由于本方案主要述及DCS调试。
图3仪表系统调试程序方框图中的第一层次调试(工序2)及第二、三、四层次调试均为常规调试。
故本方案仅作简要叙述,其中有关PLC联锁系统调试方案另行编制。
4.2.13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对其中的压缩机盘主要是调速器、轴瓦温度监视器、机组PLC调试。
至于振动、位移监视器调试,需待现场电缆连接后作探头特性曲线测试后进行。
对火警和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在不连接现场电缆的情况下,通过接模拟负载进行声光报警试验。
4.2.14控制室内部系统调试这一层次调试检查DCS与辅助仪表盘间的所有串行信号模拟及联锁报警信号等,它与第一层次一起,构成了装置调试的核心。
4.2.14.1确认接口组态正确,检查串行信号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