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doc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doc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doc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

中文名:天然气[ 含甲烷,压缩的];沼气危险货物编号:21007 英文名: natural?gas, NG UN 编号: 1971

分子式: / 分子量: / CAS号: 8006-14-2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相对密度 (空气 =1) 0.55

相对密度 (水 =1) 0.415 沸点(℃)-161.5? 饱和蒸气压( kPa)/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LD50: ??LC50:

健康危害

急救方法

燃烧性

闪点 (℃) 燃引燃温度 (℃) 烧

危险特性

储运条件

性与泄漏处理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其性质与纯甲烷相似,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高浓度时因缺氧而引起窒息。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应使吸入天然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当呼吸失调时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应先清洗口腔和呼吸道中的粘液及

呕吐物,然后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急救。

易燃燃烧(分解)产物/

/ 爆炸上限( v%)15

537 爆炸下限( v%) 5.3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着火、爆炸危险。与五氟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溴、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或大型气

柜,远离容易起火的地方。与五氟化溴、氯气、二氧化氯、

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氧化剂隔离储运。泄漏处理:切断火源,勿使其燃烧,同时关闭阀门等,制止渗漏;并

用雾状水保护阀门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对残余废气或钢瓶泄漏出气要用排风机排至空旷地方。

灭火方法用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全解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 (1)

目录 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 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 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 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 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 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 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

表- 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 乙二醇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 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 表- 甲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 表- 甲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 甲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 表- 甲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 表- 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表- 乙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 表- 乙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 表- 乙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 表- 乙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4) 表- 丙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 表- 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 表- 异丁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 表-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 表-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 表- 钛酸(四)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 表- 钛酸(四)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1) 表- 钛酸(四)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 表- 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doc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 中文名:天然气[ 含甲烷,压缩的];沼气危险货物编号:21007 英文名: natural?gas, NG UN 编号: 1971 识 分子式: / 分子量: / CAS号: 8006-14-2 理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化 熔点(℃)/ 相对密度 (空气 =1) 0.55 性 相对密度 (水 =1) 0.415 沸点(℃)-161.5? 饱和蒸气压( kPa)/ 质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LD50: ??LC50: 健 康 健康危害 危 害 急救方法 燃烧性 闪点 (℃) 燃引燃温度 (℃) 烧 爆 危险特性 炸 危 险 储运条件 性与泄漏处理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其性质与纯甲烷相似,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高浓度时因缺氧而引起窒息。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应使吸入天然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当呼吸失调时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应先清洗口腔和呼吸道中的粘液及 呕吐物,然后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急救。 易燃燃烧(分解)产物/ / 爆炸上限( v%)15 537 爆炸下限( v%) 5.3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着火、爆炸危险。与五氟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溴、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或大型气 柜,远离容易起火的地方。与五氟化溴、氯气、二氧化氯、 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氧化剂隔离储运。泄漏处理:切断火源,勿使其燃烧,同时关闭阀门等,制止渗漏;并 用雾状水保护阀门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对残余废气或钢瓶泄漏出气要用排风机排至空旷地方。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6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 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 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

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山东省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样表

山东省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年度 企业名称: (公章)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制 目录 1.企业概况(含生产基本情况、产能、产品、使用原材料情况等)2.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析 3.危险废物产生工艺流程图 4.危险废物管理流程 5.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省外/内—协议和资质) 6.危险废物基本信息表(含表1.1/1.2/1.3) 7.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含表2.1/2.2/2.3)

8.危险废物台账统计表(含表3.1/3.2/) 9.其它资料 危险废物基本信息表 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表1.1)

单位负责人:(盖章)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注:1.本表每年填报一次。2.每个产生危险废物的工序填写一张。3.吨/年:指自然年度内的量。 自然年度是指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危险废物特性表(表1.2) 单位负责人:(盖章)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注:1.本表每年填写一张,废物编号由企业自行编号,与表1.1中一致。2.不同工序产生的特性及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全一致的同类废物可填一张,同时在“产生工序”栏注明相应的多个工序。3、废物类别: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4、利用处置方式及代码。如利用方式包括: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分,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等。处置方式包括:D1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D16其他;等。其他方式,C1水泥窑共处置,C2生产建筑材料,C3清洗(包装容器)。5、填写R15、D16的,请简要描述利用处置方法。

危险废物管理台帐(2020版)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立台账的要求 建立危险废物台账,是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的基础性内容,是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基础,是环保部门管理危险废物的重要依据。 一、原则 产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生产记录相结合,如实记载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鼓励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危险废物台账。 二、前期准备 (一)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情况。从生产工艺、事故应急、设备检修、场地清理等方面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情况。 (二)确定危险废物的代码和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专业机构鉴别结果,记录危险废物代码和特性。相关表格样式见附3-1,分别由危险废物产生部门、贮存部门和台账汇总部门填写。 (三)规范危险废物的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容器、贮存设施、标识等。 三、管理流程分析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个环节 —1—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二)两个环节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贮存部门)→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三)三个及以上环节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次废物收集和转运→……第n次废物收集和转运→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内部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次废物收集和转运→……第n 次废物收集和转运→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四)其他情形 产生后采用管道运输至贮存场所等。 四、台账建立 (一)如实记录 根据危险废物的产生工序记录、危险废物特性和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如实填写附3-1中的各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2—

危险废物特性表

表1.2 危险废物特性表 单位负责人:(盖章)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注:1、表头横线处填写企业名称。2、本表每年填写一张,每种危险废物填写一页。3、危险废物代码: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填写“1”并填写相应代码;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填写“0”并可不填写代码。4、利用处置方式及代码。利用方式包括: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分,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 等。处置方式包括:D1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D16其他;等。其他方式,C1水泥窑共处置,C2生产建筑材料,C3清洗(包装容器)。铬渣的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如下:G21干法解毒,G22湿法解毒,G23烧结炼铁,G24生产水泥,G29其他。5、填写R15、D16的,请简要描述利用处置方法。

表1.3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单位负责人:(盖章)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注:1、表头横线处填写企业名称;本表每年填写一张,不同工序产生相同类别的废物,需分别编号以示区别。2、废物代码: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 3、废物流向:包括自行利用处置的和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若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需填写“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的企业名称”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 证编号”栏。

天然气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一)

天然气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一)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此外还含有乙烷、丙烷、丁烷等烃类气体,氮、CO2、H2S及微量氢、氦、氩等非烃类气体,一般气藏天然气的甲烷含量在90%以上。油田伴生气中甲烷含量占65%~80%,此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烃类气体。 一、天然气主要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天然气主要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见表1-3-1。表1-3-1天然气主要组分在标准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 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体积Vm/(m3/kmol)气体常数R(J/kg·K)密度ρ/(kg/m3)临界温度Tc/K临界压力Pc/MPa高热值Hh/(MJ/m3)高热值Hh/(MJ/kg)低热值H1/(MJ/m3)甲烷CH416.04322.362518.750.7174190.584.54439.84235.906乙烷C2H630.0722.187276.641.3553305.424.81670.35155.36764.397丙烷C3H844.09721.936188.652.0102369.824.194101.26651.90893.240正丁烷n-C4H1058.12421.504143.1302.703425.183.747133.88650.376123.649异丁烷i-C4H1058.12421.598143.132.6912408.143.600133.04849.532122.853正戊烷C15H1272.15120.891115.273.453746.9653.325169.37749.438156.733氢H22.01622.427412.67O.089833.251.28012.74549.04210.786氧O231.99922.392259.971.4289154.334.971—141.926—氮N223.01322.403296.951.2507125.973.349——氦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 23601 评论:1更新日期:2012年11月20日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等火药,黑火药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环保部指南版本)

附3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立台账的要求 建立危险废物台账,是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的基础性内容,是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基础,是环保部门管理危险废物的重要依据。 一、原则 产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生产记录相结合,如实记载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鼓励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危险废物台账。 二、前期准备 (一)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情况。从生产工艺、事故应急、设备检修、场地清理等方面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情况。 (二)确定危险废物的代码和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专业机构鉴别结果,记录危险废物代码和特性。相关表格样式见附3-1,分别由危险废物产生部门、贮存部门和台账汇总部门填写。 (三)规范危险废物的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

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容器、贮存设施、标识等。 三、管理流程分析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个环节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二)两个环节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贮存部门)→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三)三个及以上环节 1.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次废物收集和转运→……第n次废物收集和转运→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内部自行利用或处置(内部废物利用或处置部门)。

2.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次废物收集和转运→……第n 次废物收集和转运→废物贮存(贮存部门)→委托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 (四)其他情形 产生后采用管道运输至贮存场所等。 四、台账建立 (一)如实记录 根据危险废物的产生工序记录、危险废物特性和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如实填写附3-1中的各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的动态流向,如实填写附3-2中的各表。对需要重点监管的危险废物(如剧毒危险废物),可建立内部转移联单制度,进行全过程追踪管理。对危险废物产生频繁的情形,若从废物产生部门到贮存场所过程可控,能够有效防止危险废物的散落和遗失,则在产生环节可简化或不记录(可不填写表2.1)。 (二)定期汇总 按照附3-3的格式,定期(如按月、季或年)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和转移联单,总结危险废物产生量、自行利用处置情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1、生产流程长。一个产品的生产需要多道工序,甚至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比如做为化学肥料的硝酸铵,它的生产从氨生产的造气(半水煤气)、脱硫(硫化氢)、转化(一氧化碳的变换)、氮氢气的压缩、脱碳(二氧化碳的脱除)、净化(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脱除)、氨的合成、液氨的储存。再用液氨气化为氨气、氨气的氧化(得到氧化氮)、酸的吸收生产稀硝酸。再用稀硝酸与氨气中和得到硝酸铵溶液,再将溶液经三级蒸发、造粒、冷却、包装才能完成整个的生产过程,得到产品硝酸胺。 2、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过程中既有高温、高压,又有低温、低压。还以上面举例硝铵生产,氨生产造气炉的炉内温度,用煤焦为原料高达1100℃,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0Mpa。有的氨生产需要的氧气的空气分离装置温度要低到-190℃。也有的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在负压的情况下进行。 3、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及废弃物都是具有危险特性。如硝铵生产,作为原料有的用煤焦不是危险物品,有的用石脑油、天然气为原料,过程中副产品硫磺、液氨、硝酸等都有危险特性。 4、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呈三种状态。即有气态,又

有液态,又有固态,而且互相变换。 5、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密闭的设备、管道进行,不允许有泄漏。 6、对包装物、包装规格以及储存、装卸、运输都有严格的要求。 附件:无 1、生产流程长。一个产品的生产需要多道工序,甚至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比如做为化学肥料的硝酸铵,它的生产从氨生产的造气(半水煤气)、脱硫(硫化氢)、转化(一氧化碳的变换)、氮氢气的压缩、脱碳(二氧化碳的脱除)、净化(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脱除)、氨的合成、液氨的储存。再用液氨气化为氨气、氨气的氧化(得到氧化氮)、酸的吸收生产稀硝酸。再用稀硝酸与氨气中和得到硝酸铵溶液,再将溶液经三级蒸发、造粒、冷却、包装才能完成整个的生产过程,得到产品硝酸胺。. 2、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过程中既有高温、高压,又有低温、低压。还以上面举例硝铵生产,氨生产造气炉的炉内温度,用煤焦为原料高达1100℃,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0Mpa。有的氨生产需要的氧气的空气分离装置温度要低到-190℃。也有的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在负压的情况下进行。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编号:SM-ZD-51403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 特性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第二节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储存、使用安全要求

常用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分类(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本类常见的有 2.1易燃气体:如石油液化气(乙烷、丁烷)、液化天然气(甲烷)、氢气(可液化)、硫化氢、丁二烯等。 2.2不燃气体 a压缩气体:氧气、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b液化气体:液氧、液氮、液氩、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碳等 2.3有毒气体如 a压缩气体:氨气、氟气、二氧化硫等。 b液化气体:液氯、液氨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该类按易燃液体的闪点又分为低闪点液体[闪点<-1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高闪点液体[23℃<闪点],一般按其火灾危险性分甲、乙、丙类 甲类:闪点<28℃,如汽油、煤油、油漆、油墨、甲苯、丙酮、苯、二甲苯、天那水、乙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 乙类:28℃<闪点≤60℃、如松节油、苯乙烯等 丙类:丙A类60℃<闪点≤120℃,如0#柴油,乙二醇等 丙B类120℃<闪点,如润滑油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常见的主要有硫磺、红磷、AC发泡剂、N发泡剂、OB发泡剂、晒图盐、感光剂、镁、铝粉、硅粉、冰片、樟脑、硝化纤维塑料(赛璐珞)棉花等。 4.2自然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大的属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其特性:危险化学品目前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物化特性、危险性原则进行分类的。 我国目前已经公布的法规、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可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1,爆炸品 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1、3、4项包含危险化学品,2、5项专指弹药,这里不作介绍。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主要特性: (1)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出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2)敏感度高。各种爆炸化学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本身的爆炸性,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爆

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 第一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 第二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三项:易燃气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主要特征: (1)易燃烧爆炸。易燃气体的抓药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有些气体的爆炸范围比较大,如氢气、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 12.5%-74%。这类物品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受到撞击或剧烈震动 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2)易扩散。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非常容易扩散。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3)易膨胀。压缩气体一般是通过加压降温后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如钢瓶等。受到光照或受热后,气体易膨胀产生较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事故。 (4)有腐蚀毒害性。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3,易燃液体 只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体,但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分项。易燃液体按照闪点大小可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危险废物台账样表汇总

附件 陕西省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年度 企业名称: (公章)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制 目录 1.企业概况(含生产基本情况、产能、产品、使用原材料情况等) 2.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析

3.危险废物产生工艺流程图 4.危险废物管理流程 5.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省外/内—协议和资质) 6.危险废物基本信息表(含表1.1/1.2/1.3) 7.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含表2.1/2.2/2.3) 8.危险废物台账统计表(含表3.1/3.2/) 9.其它资料(如建立的各项危废管理制度、管理计划、转移计划、转移联单、处置企业的经营资质、协议合同、贮存场所的情况、培训情况、应急预案、申报登记情况以及处置设施的监测报告等) 危险废物基本信息表 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表1.1) 所属行 产生源(车间 产生工工序描述(附图 前道工若) 后道工若) 序化学名公 所用的原材料③ ……

计合 年 批序号 公斤//产品名称 吨 品产 ① ② 日 年 月 单位负责人:(盖章) 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指自然年度内的量。.1.注:本表每年填报一次。2.每个产生危险废物的工序填写一张。3吨 日。1211自然年度是指当年月日至月31 危险废物特性表(表1.2)

易燃[ ] [ ] [ ] 联系方式联系联系方 单位负责人:(盖章)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年月日 注:1.本表每年填写一张,废物编号由企业自行编号,与表1.1中一致。2.不同工序产生的特性及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全一致的同类废物可填一张,同时在“产生工序”栏注明相应的多个工序。3、废物类别: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4、利用处置方式及代码。如利用方式包括: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分,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等。处置方式包括:D1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的,请简要描述利用处置方法。D16、R15、填写5。清洗(包装容器)C3生产建筑材料,C2水泥窑共处置,C1其他;等。其他方式,D1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钠)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钠;金属钠 英文名:Sodium 分子式:Na 分子量:22.99 CAS号:7440-23-5 危险性类别:第4.3类遇湿易燃物品 化学类别:活泼金属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常温下质软如蜡。无臭。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无资料 自燃温度(℃):121℃ 爆炸下限(V%):无资料 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能引起燃烧。遇四氯化碳在65℃以上会发生爆炸。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禁止用泡沫。禁止用二氧化碳。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如果容器暴露于明火中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下,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海底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节海底天然气组成表示法 一、海底天然气组成 海底天然气是由多种可燃和不可燃的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以低分子饱和烃类气体为主,并含有少量非烃类气体。在烃类气体中,甲烷(CH 4 )占绝大部分, 乙烷(C 2H 6 )、丙烷(C 3 H 8 )、丁烷(C 4 H 10 )和戊烷(C 5 H 12 )含量不多,庚烷以上 (C 5+)烷烃含量极少。另外,所含的少量非烃类气体一般有氮气(N 2 )、二氧化 碳(CO 2)、氢气(H 2 )、硫化氢(H 2 S)和水汽(H 2 O)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 由于海底天然气是多种气态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物,所以也像石油那样,其物理性质变化很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见下表。 海底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名称分 子 式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密度 /Kg ·m-3 临界 温度 /℃ 临 界 压 力 /MP a 粘度 /KP a ·S 自 燃 点 / ℃ 可燃性 限 /% 热值 /KJ·m-3 (15.6℃, 常压) 气体 常数 / Kg· m· (Kg ·K)-1 低 限 高 限 全 热 值 净 热 值 甲烷CH 4 16. 043 0.71 6 -82. 5 4.6 4 0.01( 气) 6 4 5 5. 15. 372 62 334 94 52.8 4 乙烷C 2 H 6 30. 070 1.34 2 32.2 7 4.8 8 0.009( 气) 5 3 3. 2 12. 45 661 51 602 89 28.2 丙烷C 3 H 8 44. 097 1.96 7 96.8 1 4.2 6 0.125( 10℃) 5 1 2. 37 9.5 937 84 862 48 19.2 3 正丁烷n-C 4 H 10 58. 12 2.59 3 152. 01 3.8 0.174 4 9 1. 86 8.4 1 121 417 108 438 14.5 9 异丁烷i-C 4 H 10 58. 12 2.59 3 134. 98 3.6 5 0.194 1. 8 8.4 4 121 417 108 438 14.5 9 氨He 4.0 03 0.19 7 -267 .9 0.2 3 0.0184 211. 79 氮N 228. 02 1.25 -147 .13 3.3 9 0.017 30.2 6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 特性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678-21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氯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氯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一、标识 中文名氯;氯气(液氯) 英文名chlorine 分子式cl2 相对分子质量70.91 CAS 号7782-50-5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化学类别卤素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漂白、自来水净化,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助燃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