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20 少年王勃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20《少年王勃》一课一练(无答案) 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20《少年王勃》一课一练(无答案) 沪教版

20 少年王勃
班级姓名得分
课前预习: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重(chónɡ zhònɡ)阳节那天,我们单位举行了一次
重chónɡ zhònɡ)要的活动。

(2)、有多少(shǎo shào)人羡慕少(shǎo shào)年王勃的才气啊!
(3)、我们的首都(dū dōu)北京风景秀丽,人们都(dū dōu)喜
欢到那儿旅游。

课后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的文章()的王勃()的笑容
2、我会读课文,再填空。

《滕王阁序》是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参加宴会时即兴写的文章,当都督听人读到“,。

”这句时,不禁。

这句诗描绘了这样一片迷人的秋景:
3、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才华横溢、才智过人的人?用“”画出有关语句。

(3)、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
(4)、你能把下面的诗句填完整吗?
海内存知己,。

况属高风晚,。

三年级上语文课件-少年王勃_沪教版X秋

三年级上语文课件-少年王勃_沪教版X秋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3日星期 二2021/8/32021/8/32021/8/3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32021/8/3August 3, 2021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 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 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 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 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 真是奇才!”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读词语: 滕王阁 整修一新 宴会 都督 胸有成竹 邀请 凝视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 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 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
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 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 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 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 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 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 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 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 真是奇才!”
宴会
都督
凝望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庆贺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余晖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探望 都督 孤鹜 滕王阁 拍案叫绝
奇才!真是 奇才!
落 霞秋 与水 孤共 鹜长 齐天 飞一

远处,水天相接。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水天相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少年王勃_沪教版-文档资料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少年王勃_沪教版-文档资料

《少年王勃》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

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

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两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一、借助学过的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1、师:有这样一句谚语:自古英雄出少年。

从古到今,有多少有名人士从小就崭露头角。

我们知道的有七岁就能作诗的唐代诗人骆宾王,机智过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板书:少年王勃)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

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王勃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小学语文三年级20少年王勃

小学语文三年级20少年王勃

20、少年王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3.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语言训练点:“先概括后具体”是文章的表达手段之一,即前面部分简要,后面部分详细。

它是作者根据内容需要作出的一种详略安排。

《少年王勃》为我们提供了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的范例。

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例子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赣江)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

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

(板书课题,显示王勃图片)二、初读课文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2、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3、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4、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A、读一读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文章野鸭披着灿烂庆贺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传诵秋景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

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读全文。

6、尝试分段,理清课文层次:一(1)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主要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少年王勃》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少年王勃》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少年王勃》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感受王勃的非凡才华。

二、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

2.学习难点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感受赣江美景与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2.王勃是怎样完成《滕王阁序》的呢?四、参考资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少年王勃》资料轶事典故(精品)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少年王勃》资料轶事典故(精品)

《少年王勃》资料
轶事典故
一字千金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恰好路过洪州,自然是其中宾客。

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

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

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

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一说王勃作《滕王阁序》为十四岁,即龙朔三年。

1。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0.少年王勃_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0.少年王勃_沪教版

﹡20、少年王勃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知识要点:用部首查字法理解带点字的意思;理解并积累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基础练习: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都(dūdōu)督重(zhòng chóng)阳少(shào shāo)年要(yāo yào)求带点的字音序部首去部首几笔带点字的意思宴.会凝.望[余晖.庆贺.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第20课 少年王勃》同步练习卷

沪教版三年级(上)《第20课 少年王勃》同步练习卷

4.拓展练习:用上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胸有成竹、文思泉涌、拍案叫绝)
第1页(共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20 课 少年王勃》同步练习卷
二、标题
1.
; 2.
; 3.
参考答案
; 4.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10 23:18:49; 用户:qgjyus er10 377;邮箱:q gjyus er10377.219 57750;学号 :21985384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20 课 少年王勃》同步练习卷
二、标题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ü”表示。
都(dū dōu)督
重(zhòng chóng)阳
少(shào shāo)年
要(yāo
yào)求。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去部首几笔 带点字的意思
宴.会 凝.望 余晖.
庆贺.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1、出示《滕王阁序》,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2、简介:王勃与《滕王阁序》。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查字典。

活动3【讲授】三、精读课文。

.1、师引读第一段。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滕王阁在南昌;
(2)王勃还正当少年;
2、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

当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的文章时,在座的客人是怎么表现的?(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
3、从客人们的表现,我们知道要当场写庆贺文章难不难?
4、而此时的王勃在干什么?自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5、在滕王阁上看长江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指名读课文第三段。

(体会江上的美景)
6、少年王勃看到这美景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第四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读好词语: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好好读这一句话,体会王勃在写文章时速度快,文笔流畅。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勃写出来的文章怎样?你从哪儿知道?齐读写都督的表现的话。

这两句的意思你明白吗?联系第三段想一想。

写得怎样?
7、理解句子。

(1)你怎么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话?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

8、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活动4【讲授】四、总结讨论。

.1、讨论:让学生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2、总结:学好语文、写好文章要多注重观察、多读书。

3、再读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