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5 走路的奥秘 课后、课外练习和作文课课练答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路的奥秘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路的奥秘一、引言在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内容——《小学生走路好规矩》。
这个教案通过对小学生走路规范的讲解,向学生们传达了关于走路姿势、节奏、判断方向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就这个教案背后的设计原则和内容分析进行展开。
二、教案设计原则教案背后的设计原则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关注学生兴趣点小学生天性好动,如何在活泼好动的情况下教授他们“走路规范”这样相对冷静的主题,需要从学生喜好入手。
教案中提到,小学生喜欢模仿游戏,于是教案中融入了游戏元素,将教学内容转换为走路的游戏,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兴趣点,又可以进行知识传授。
2. 考虑学生身体特点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相对不够成熟。
因此,在选择要求学生开展的动作时,需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动作,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案中也提到了讲解动作时需要加大示范过程的重要性。
3. 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对小学生讲解内容时,教师需要错位思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减少抽象概念,采取直观明了的示范方式来传递知识。
4.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案中设置了讨论、互动等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同伴一起尝试动作,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三、教案内容分析教案内容主要分为词汇认读、走路规范和齐步走三个主要环节。
其中:1. 词汇认读环节在词汇认读环节中,教师以字词为载体,讲解了“踏”、“跃”、“步”等词汇的意思及其运用。
同时,讲解运用的过程中,把这些单词与走路的身体动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字词理解身体动作,从而更好地掌握。
2. 走路规范环节走路规范环节是教案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讲解规范的走路姿势、节奏和方向判断等内容,不仅掌握了走路的基本技巧,而且还能够预防和避免走路错误。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教学目标:认识生字5个。
正确朗读课文。
预习课文,总结预习方法。
通过教学,是学生明白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预习要求,时期训练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大意。
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准字音。
了解课文的要紧层次。
边读边划出不明白得的词语。
明白得词语。
教具预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走路”,我们大伙儿都会走路,这是专门自然的事。
补全板书,看了课题,你想明白些什么?听录音,摸索:课文写了谁走路的隐秘?是什么隐秘呢?交流二、预习1、复习预习方法:(1)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大意。
(3)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准字音。
(4)了解课文的要紧层次。
(5)边读边划出不明白得的词语。
(6)明白得词语。
2.选择你需要的方法预习课文。
3.交流预习情形。
你选择了哪几种预习方法?4.指名读课文。
练习:依照词义写出词语(1)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伙儿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3)次序。
()(4)奥妙奇异。
()三、细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报告。
实验报告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工具:1 白纸2 _______ 3 ________研究过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3.质疑4.指导朗读四、总结齐读课文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小结:要明白,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但要揭示这些隐秘仅靠好奇是不够的,需要聪慧和毅力,还要有探究的精神。
三年级语文上册 走路的奥秘教案 沪教版

走路的奥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呗、凑、囔、蘸、觑。
积累本课词语4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实验过程,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3、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三、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教学软件、录象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 出示课题,读课题。
2 读生字。
Bei cou du nang zhan qu呗凑嘟囔蘸面面相觑3 开火车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即时正音。
说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在课前教师应布置好预习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
(二)整体感知1蚂蚁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他走路有什么奥秘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交流。
出示: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指导朗读句子。
小组演示,蚂蚁走路方法。
交流。
2 蚂蚁走路很复杂,那么课文里的“我”一定花了些工夫才了解到的。
根据提示,说说哪几节写了什么?发现问题观察实验解决问题交流。
说明:六条腿怎么走路?想必多数人不甚了了。
课堂教学可以从这切入,预习过的说一说,说不清的可以再读读课文。
文中有句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孩子们未必能够想像出那种情景,所以可以组织揣摩交流。
(三)理解课文1 引读第1-4节,指导到朗读词语:嚷嚷,读出同学们争执不休的语气。
2是啊,口说无凭,谁也拿不出证据,于是,大家决定做个实验,观察蚂蚁到底是怎样走路的。
学生读课文练习。
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完成练习。
3孩子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心情也一次一次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吗?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1)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究竟。
怎么办呢?(2)我们面面相觑,想不出什么再好的法子。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路的奥秘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路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走路的奥秘,并读懂课文《走路的奥秘》。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短语及句子,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表述和写作。
2.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热情。
(2)启迪学生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走路的奥秘。
(2)读懂课文《走路的奥秘》。
2.教学难点(1)理解走路的奥秘,培养学生的风格思维能力。
(2)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放一段过马路的视频,手持红绿灯,一边比划一边和同学讨论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到了什么时候需要站在十字路口等待,调动孩子们对走路的兴趣。
2.学习课文(1)听课文并朗读。
(2)师生共读课文,释读语文词句。
(3)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走路的奥秘》,并就文中情感目的讨论。
3.背诵课文生动地朗读《走路的奥秘》,感受课文精神气质,并进行背诵训练。
4.练习写作(1)课本上的语文练习,包括填空、改错和阅读理解。
(2)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体会,或者写一篇小作文,以走路的形式为主题。
(3)学生互读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
5.边学边做一边介绍“脚底肌肉的功能”;一边进行跳绳练习,并轮流观察跳绳时脚底的情形。
6.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情境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创新思维。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了解了走路的奥秘后,积累了词汇、理解语言,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达到教学目的。
但是,本课是探究奥秘的话题,需要采取高质量的思维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是本课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质疑解疑。
3、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秘,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质疑解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引入:我们经常看见成群结队的蚂蚁爬上爬下,可你们知道蚂蚁怎样走路吗?2、揭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1、交流预习情况⑴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读通、读顺⑵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囔蘸觑⑶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词语[来源:学_科_网](用动作理解“嘟囔” “蘸” )(联系自己理解“足” )(查字典理解“面面相觑” )2、字词积累[来源:学。
科。
网Z。
X。
X。
K]表示说话的词语有:嘟囔、()、()、()表示神态的词语有:面面相觑、()、()、()[来源:学.科.网Z.X.X.K]三、精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起初大家以为蚂蚁是怎么走路的?读读句子,说说大家的猜测2、那么,蚂蚁走路的奥秘究竟是什么?用“----”划出有关句子“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3、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来源:学_科_网]①我们研究蚂蚁走路的奥秘分别用什么方法?②结果怎样?4、各组交流5、这些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心情怎样?有没有变化?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6、小结:要揭示科学奥秘不仅靠好奇,更需要毅力和智慧。
7、齐读课文。
四、语音直播厅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你有什么发现吗?交谈一下。
板书设计:15走路的奥秘找提蘸放作业布置:[来源:]一星:抄写并默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星: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星:阅读课外读物《语文综合学习》。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_沪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用合适的方法明白得词语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质疑解疑。
3、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得自然界处处蕴藏隐秘,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用合适的方法明白得词语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质疑解疑。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爱好1、引入:我们经常看见成群结队的蚂蚁爬上爬下,可你们明白蚂蚁如何样走路吗?2、揭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1、交流预习情形⑴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读通、读顺⑵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囔蘸觑⑶你用什么方法明白得这些词语[来源:学_科_网](用动作明白得“嘟囔”“蘸”)(联系自己明白得“足”)(查字典明白得“面面相觑”)2、字词积存[来源:学。
科。
网Z。
X。
X。
K]表示说话的词语有:嘟囔、()、()、()表示神态的词语有:面面相觑、()、()、()[来源:学.科.网Z.X.X.K]三、精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摸索:起初大伙儿以为蚂蚁是如何走路的?读读句子,说说大伙儿的推测2、那么,蚂蚁走路的隐秘怎么说是什么?用“----”划出有关句子“原先,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看起来一个“三角架”。
3、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来源:学_科_网]①我们研究蚂蚁走路的隐秘分别用什么方法?②结果如何样?4、各组交流5、这些同学在观看的过程中心情如何样?有没有变化?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6、小结:要揭示科学隐秘不仅靠好奇,更需要毅力和聪慧。
7、齐读课文。
四、语音直播厅大自然中有许多隐秘,你有什么发觉吗?交谈一下。
板书设计:15走路的隐秘找提蘸放作业布置:[来源:]一星:抄写并默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星:积存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星:阅读课外读物《语文综合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1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路的奥秘1 沪教版教学目的1、在阅读的进程中独立看法生字:奥、秘、蚂、蚁、序、凑、蘸、窜、觑。
积聚本课词语4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能复述实验进程,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3、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微妙,有探求自然的兴味。
教学重难点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教学进程〔一〕反省预习1、出示课题,读课题。
2、读生字。
重点指点cou zhan qu凑蘸面面相觑3、开战车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即时正音。
〔二〕全体感知1、蚂蚁是我们在生活中罕见的一种小植物,他走路有什么微妙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交流。
出示: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似乎一个〝三角架〞。
指点朗诵句子。
小组演示,蚂蚁走路方法。
交流。
2、蚂蚁走路很复杂,那么课文里的〝我〞一定花了些时间才了解到的。
依据提示,说说哪几节写了什么?发现效果观察实验处置效果交流。
〔三〕了解课文1、引读第1-4节,指点到朗诵词语:嚷嚷,读出同窗们争论不休的语气。
2、是啊,口说无凭,谁也拿不出证据,于是,大家决议做个实验,观察蚂蚁究竟是怎样走路的。
自在读课文第5节,思索:我们用了哪些来观察,结果如何,填在表格里。
观察次数观察方法结果第一次瞪大眼睛盯着谁也没有看出终究第二次蘸上墨水看足迹看不出有什么足迹第三次拿来了缩小镜足迹〝品〞字形陈列着先生读课文练习。
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完成练习。
3、孩子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心境也一次一次的变化,你能经过朗诵,读出不同的感受吗?指点朗诵。
出示句子:〔1〕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终究。
怎样办呢?〔2〕我们面面相觑,想不出什么再好的法子。
〔3〕〝看,足迹!〞不知是谁惊喜得大叫。
先生自在轻声练读。
同桌互读。
全班交流。
〔四〕总结教员总结,朗诵全文。
课后习题把课文读给家人听写生字。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路的奥秘》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路的奥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了解人的行走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同运动。
•能够认识、复述、演示人体骨骼运动的基本原理,并能正确写出人体骨骼的名称。
•能够观察、获得运动状态的先后顺序及运动时的姿势。
2.过程与方法•学会合作探究、班级合作、研究问题、找突破口等多种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科学看待运动对健康的影响,积极发展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复述、演示人体骨骼的基本原理,观察、获得运动状态的先后顺序及运动时的姿势。
•教学难点:运用班级合作、研究问题、找突破口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以让学生欣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依次观看人类的进化,人体运动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人类运动方式的发展历程,初步激发学生探究人体运动原理的兴趣。
2.让学生观看腿骨和脚部骨骼的构造图,激发学生关于人体骨骼的好奇心。
3.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构造和原理。
2. 学习过程1.思维导图练习学生在小组内集思广益,练习如何画出人体骨骼的构造图,并在思维导图上列出人体骨骼里的基本部位。
最后集中展示,与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学习。
2.观察视频,分析运动姿势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人体运动的原理,教师播放走路、跑步等视频,并让学生分析、观察其中人体的骨骼、肌肉运动状态及运动姿势。
3.学生互相观察、模仿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让其中一组的学生模仿视频中人物的动作,展示出不同体态的走路姿势,让另一组的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运动原理。
3. 课堂小结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教师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能否简单描述人体骨骼构造的基本原理,以及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作用?2.运动有哪些具体步骤,在进行特定运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为什么?4.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作业本上,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走路的奥秘○1吃过午饭,我蹲在树旁看着一队蚂蚁爬上爬下。
突然,一个问号在脑海里闪过: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可是有六条腿的哟。
○2我刚把问题提出来,同学们便嚷嚷开了。
○3有的说:“先走左边的三条腿,再走右边的三条腿呗。
”○4有的说:“才不呢。
应该是按腿的顺序,一对一对走。
”○5……○6大伙儿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
○7第二天,我们捉来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白纸上。
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瞪大眼睛盯着。
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究竟。
怎么办呢?不知谁嘟囔了一句:“唉,要是有脚印就好了。
”这句话提醒了我,我找来了红墨水,提起蚂蚁蘸上墨水,然后把它放回到白纸上。
蚂蚁在纸上逃窜,可是,除了两道红线,看不出有什么脚印。
我们面面相觑,想不出什么再好的法子。
○8“看,脚印!”不知是谁惊喜得大叫。
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点。
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镜片下,那些小红印“品”字形排列着。
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9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15 走路的奥秘 [练习]一、给下列字加上正确的拼音,并组词:嘟()囔 ( ) 蘸 ( ) 觑( ) 凑()二、辨别组词。
凑()囔()蘸()奏()嚷()焦()拂()觑()窜()佛()虚()蹿()三、词语积累。
(1)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 )(2)从文中找出三个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A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B 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
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五、选词填空:A 因为……所以…… B如果……就……C 既……又…… D虽然……但是……1、()人类乱伐森林,()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 ]2、()小茗关心集体,()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 ]3、今天,小红在队会上的演讲()大方()生动。
[ ]4、()天气寒冷,()同学们坚持早到校读书。
[ ]六、模仿下列词语填空:例:议论(纷纷)白发()雪花()电光()雷声()七、选词填空:A 奥秘B 秘密1、这是一份()文件,你应当妥善保存。
2、大自然有无穷的(),等着我们去探索。
C 惊喜D 惊奇1、老爷爷终于认出了我,他()地说:“啊!是你啊!”2、林萍()地发现蝇虎逮住了苍蝇。
E 议论F 讨论1、周末的小队活动因天气原因被取消了,同学们纷纷()。
2、老师刚提出问题,大家就热烈地()起来。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八、读短文,完成练习。
( )看()脚印()()不知谁惊喜得大叫()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点。
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镜片下,那些小红印“品”字形排列着。
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脚架”。
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1、在()内加入标点。
2、“模糊的小红点”指的是:3、“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蚂蚁走路的奥秘是4、从小朋友们发现蚂蚁走路奥秘的整个过程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走路的奥秘?试着写一个吧!十、作文课课练作文训练目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一)如果把课文的第5节省略号改成下面内容,你看好不好?为什么?有的说:“不对!应该是六条腿,一条一条轮流着走。
”有的说:“我想,六条腿可能是同时蹦着向前走。
”有的说:“你们说的,全不对!但我还说不上来。
”[分析:如果把课文的第5节省略号改成上面的内容,就显得啰嗦。
我们知道,好文章所选的内容都必须最有效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文章第一部分“同学对蚂蚁是怎样走路的?”问题的争论,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探索,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关系不大,应该属于略写部分。
争论内容写多了,就会使文章显得啰嗦,乏味。
因此课文第5节还是用省略号来的好。
]二)阅读下文,为了使文章做到详略得当,请把该略的内容用横线划出来。
并说出理由。
谁的本领大一天,手傲慢地对嘴巴说:“我的本领最大,盖房子,筑公路,全都得靠我。
”嘴巴一听,不服气地说:“我的功劳也不小哇,人们交谈、吃饭哪样离得开我?”手很不满意嘴巴跟他争功劳,瞪圆了眼睛,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我不拿东西给你,看你怎么吃!”嘴巴听了也火冒三丈,他使劲地跺着脚说:“我吃不到东西,你也别想活!”于是,手不肯去拿食物,嘴巴也不愿意去求他。
过了几天,手有气无力拿不起东西了。
嘴巴呢,也耷拉着脑袋动弹不了了。
三)完成P146页作文第七题,可别忘了记事详略得当哦。
15 走路的奥秘 [练习答案]一、给下列字加上正确的拼音,并组词:嘟(dū)囔 (nang ) 蘸 (zhàn) 觑(qù ) 凑(còu)二、辨别组词。
凑(凑近)囔(嘟囔)蘸(蘸水)奏(演奏)嚷(叫嚷)焦(烧焦)拂(拂动)觑(面面相觑)窜(逃窜)佛(仿佛)虚(虚心)蹿(蹿出)三、词语积累。
(1)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盯)( 觑) (2)从文中找出三个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嘟囔)(嚷)(叫)A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面面相觑)B 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
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议论纷纷..)五、选词填空:A 因为……所以…… B如果……就……C 既……又…… D虽然……但是……1、()人类乱伐森林,()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 B ]2、()小茗关心集体,()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 A ]3、今天,小红在队会上的演讲()大方()生动。
[ C ]4、()天气寒冷,()同学们坚持早到校读书。
[ D ]六、模仿下列词语填空:例:议论(纷纷)白发(苍苍)雪花(飘飘)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七、选词填空:A 奥秘B 秘密1、这是一份( B )文件,你应当妥善保存。
2、大自然有无穷的( A),等着我们去探索。
C 惊喜D 惊奇1、老爷爷终于认出了我,他( C )地说:“啊!是你啊!”2、林萍( C )地发现蝇虎逮住了苍蝇。
E 议论F 讨论1、周末的小队活动因天气原因被取消了,同学们纷纷(E)了起来。
2、老师刚提出问题,大家就热烈地( F )起来。
八、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脚印(!)(”)不知谁惊喜得大叫(。
)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点。
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镜片下,那些小红印“品”字形排列着。
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脚架”。
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1、在()内加入标点。
2、“模糊的小红点”指的是:大蚂蚁的脚印3、“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蚂蚁走路的奥秘是那些小红印“品”字形排列着。
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4、从小朋友们发现蚂蚁走路奥秘的整个过程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我懂得了要揭示科学奥秘,不仅要靠好奇,更需要毅力和智慧。
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走路的奥秘?试着写一个吧!十、作文课课练作文训练目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如果把课文的第5节省略号改成下面内容,你看好不好?为什么?有的说:“不对!应该是六条腿,一条一条轮流着走。
”有的说:“我想,六条腿可能是同时蹦着向前走。
”有的说:“你们说的,全不对!但我还说不上来。
”(分析:如果把课文的第5节省略号改成上面的内容,就显得啰嗦。
我们知道,好文章所选的内容都必须最有效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文章第一部分“同学对蚂蚁是怎样走路的?”问题的争论,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探索,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关系不大,应该属于略写部分。
争论内容写多了,就会使文章显得啰嗦,乏味。
因此课文第5节还是用省略号来的好。
)二)阅读下文,为了使文章做到详略得当,请把该略的内容用横线划出来。
并说出理由。
谁的本领大一天,手傲慢地对嘴巴说:“我的本领最大,盖房子,筑公路,修桌椅,端饭菜,做作业,写文章,写黑板,画图画,画图子,打篮球,打乒乓,打排球,造火车,造轮船,造汽车,造飞车机,打家具,全都得靠我。
”嘴巴一听,不服气地说:“我的功劳也不小哇,人们交谈、吃饭哪样离得开我?”手很不满意嘴巴跟他争功劳,瞪圆了眼睛,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我不拿东西给你,看你怎么吃!”嘴巴听了也火冒三丈,他使劲地跺着脚说:“我吃不到东西,你也别想活!”于是,手不肯去拿食物,嘴巴也不愿意去求他。
过了几天,手有气无力拿不起东西了。
嘴巴呢,也耷拉着脑袋动弹不了了。
(手傲慢地夸耀自己本领最大,然后罗列自己的本领。
上文罗列的本领都是对的,并且还可以不断地罗列下去,但这样却使得文章十分啰嗦,没有做到详略得当。
因此画线部分必须删掉。
)三)完成P146页作文第七题,可别忘了记事详略得当哦。
略。